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连云港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安谧.(mì)干瘪.(biē)溘.然长逝(kè)蛊.惑人心(gǔ)
B.挑剔.(tì)缱绻.(quǎn)稗.官野史(bài)忐.忑不安(tǎn)
C.慰藉.(jiè)僭.称(jiàn)妍.媸毕露(yǎn)杀一儆.百(jǐng)
D.佣.金(yòng)赧.然(nǎn)数见不鲜.(xiān)根深蒂.固(d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撕杀芸芸众生改弦更张无动于衷
B.症结柳暗花明胼手胝足势均力敌
C.皈依浑身躁热斩钉截铁振聋发聩
D.罹难老骥伏枥全神灌注草菅人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日前,有媒体公开对一则广告中出现的别字提出了批评,想不到广告的设计者竟振振
..
有词
..地辩解说:“我是搞设计的,看事情的角度自然和你们不同。


B.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这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
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必然影响到该类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
C.《苍州晚报》“娱乐资讯”报道,此次导演李安把新片《色·戒》中最生的角色给了汤
唯,其他人包括梁朝伟反而成了举足轻重
....的角色。

D.在房价高位运行、风险不断增加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开始调整策略,一方面大力进
军二三线城市圈地,一方面火中取栗
....,快进快出,规避长期风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可能发生的世界性能源危机,全球能源消耗总量将会剧增,煤和石油遭到掠夺性开采,储量锐减。

B.要使今年安全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就必须做好元旦、春运安全工作,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C.国家语委定期公布新词语,不仅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学的意义,为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录。

D.今日出版的《哈尔滨晨报》提醒市民:未来两天供暖指数将达到寒冷F4级,室内温度向外扩散迅速,需加大供暖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骨骼支撑躯体,保护大脑和脊髓。

它使得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能够保持内部稳定,骨骼能泄
露其主人以前的许多情况,如年龄、性别,甚至生活环境。

法医可以利用这种情况来查明犯罪行为受害者的身份,专家们也能根据髋骨的形状来辨认它们来自男性还是女性。

众所周知,牙齿的状况也能为确定一个人的年龄提供很好的帮助:与树干一样,牙的骨质里也有生长年轮,它表明人的年龄。

骨骼也能提供其主人的躯体活动情况。

因为躯体活动可在牙齿、脊柱和从骨关节的损耗及磨损痕迹中反映出来。

微小的骨骼样品显示,其主人的生活环境也深深地铭刻在骨骼里。

只要把骨骼样品磨成纸一样薄的薄片,然后再将它磨光,直至它达到几乎透明的程度,用显微镜在偏振光里就可以看到骨骼的晶体结构。

科学家们用这种方法来查明原始人的生活方式。

尼安德特人化石有异乎寻常之处。

与现代人的骨骼不同,尼安德特人的骨骼特别坚固。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干体力活”的一个标志。

为了生存,尼它德特人必须每天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古老的骨骼作用不可低估。

如果要从古老骨骼里获取一些遗传体的话。

借助遗传指纹来查明与一个去世很久的人的亲属关系,有几克保存完好的骨骼物质就够了。

1991年,人们发现了1918年被谋杀的俄国沙皇一家的可能的遗骸,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不久后,与活着的近亲进行的DNA对比证实了这些骨骼的身份。

这种方法也为解决一场古老的科学争论提供了帮助。

几年前,人们用这种方法解决了现代人与已消失的尼安德特人的亲属关系有多近的问题。

研究小组发现,虽然两种类型的人同时存在,但他们彼此分开,因此没有出现遗传上的混合。

研究人员为自己的分析特地研究出一种方法。

用他们的方法进行分析,只要10毫克化石骨骼物质就够了。

存放了上万年的骨骼还能泄露一些东西:尼安德特人是惯用右手的人。

因为骨骼受伤的部位通常引人注目地位于左侧。

惯用右手的人对打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骨骼甚至还能显露其主人的社会行为。

研究人员从一个古老的尼安德特人的骨骼上发现了受过重伤的痕迹。

这个人受重伤后仍生存下来,但他自己不能养活自己。

他的生存只能被解释为有人照料他并为他提供食物。

(选自2006年3月19日《参考消息》之《骨骼是生命的一部档案》)5.下面对骨骼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能够保持人体的内部稳定。

B.骨骼能够帮助人们判断骨骼主人的年龄、性别和生活环境等许多情况。

C.骨骼是人生命的档案,它支撑躯体,保护大脑和脊髓,它能够记灵人的生命的全过程。

D.骨骼能够记录和反映其主人的身体活动情况。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骨骼的晶体结构来查明原始人的生活方式。

B.借助古老骨骼的遗传体来查明与一个去世很久的人的亲属关系,仅需一点点保存完好的骨骼物质。

C.尼安德特人的骨骼特别坚固,这是他们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所造成的。

D.骨骼不论存放多少年,都能透露出其主人生前的社会行为和生存状态。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骨骼记录了生命的很多情况,通过对骨骼的分析,可以判断其主人生前的具体职业。

B.一个惯用左手的人,当与人打斗时,其身体右侧受伤的可能性大。

C.要想查明犯罪行为受害者的身份,弄清其性别、年龄等,必须进行骨骼分析。

D.惯用右手的尼安德特人骨骼特别坚固,由此可知,“左撇子”的骨骼没有惯用右手的
人的骨骼坚固。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岩①、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

而求天作地生②之状,咸无得焉。

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③者,环山为城。

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

蛇虺(huǐ)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④。

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

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馀⑤。

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

乃.作栋宇,以为观游。

凡其物类,无不合影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

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⑥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

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宋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揩法。

【注】①嵁(kān)岩:峭壁②天作地生:天地间自然形成③度土:治理水流,修筑城邑的工程④蠲之浏如:蠲(juān),除却污秽;浏如:水很清的样子。

⑤溶漾纡馀:溶漾,水面宽广而微波;纡馀:曲折环绕。

⑥间厕:夹杂在一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A.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辇:用车子运
B.视其植.,则清秀敷舒树植:木
C.怪石森然,周.于四隅周:堆积
D.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胜优美的景致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A.有石焉,翳于.奥草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B.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
何功之.有哉
C.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乃.作栋宇,以为观游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先发名胜难得与休养民力的议论,对韦使君“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做法表示首肯和推崇,为后面的描述和议论作铺垫。

B.文章绘景状物,各具特点,精确传神,以表现永州自然山水之美与人文景观之佳为主,通过韦公邀请宾客观赏,举行宴会娱乐,表达了韦公等欣赏永州山水风光的无比惬意之情。

C.第二段写永州的自然环境,为韦使君的登场和新堂的落成蓄势,与贤太守的浚理和新堂的华美形成鲜明对比。

D.第四段连用六个反问句,层层深入,既肯定了韦使君的政绩,且对贤太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勉励他们致力于“因俗而成化”、“除残而佑仁”、“废贪而立廉”、“家抚而户晓”。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10分)
(一)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将课文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3)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是四川的三个地名。

②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
(2)第二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真正体会出这两
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大巨树之后。

那是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

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

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

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

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

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尔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

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

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

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

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

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

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

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

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

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

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

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前年元宵节前夕,我应长白山林场友人之邀,曾到雪国一游。

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

蓦地,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

我趋前蹲下细瞧,竟是几朵蓝色的小花。

这蓝色的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吹弹得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

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

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

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2002年8月号,有删改)14.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4分)答:
15.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4分)
答:
16.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

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6分)
答:
17.人类为什么会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作者认为人类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4分)
答: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我”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蟪蛄”生命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只它们的精神。

D.本文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大生命。

六、(15分)
19.仔细观察下面这枚“国家节水标志”,准确理解标志的含意,然后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格处填写适当的文字,使上下文句意衔接自然。

(4分)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标志中圆形背景实际为绿色)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
手又像,象征。

20.将下列5句话按照合理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5分)(只填序号)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21.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且意思上下连贯。

(6分)
刚当皇帝时就接到湖阳公主御状的刘秀对那位不顾她的脸面,杀了她的一个犯有杀人罪的家奴的洛阳令董宣大为震怒。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

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

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方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

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显然,这个故事,对我们做人、做事都是有启发的。

请根据你对这个故事的感悟,以“想飞”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
1.D(A干瘪biě,B挑剔tī,C妍媸毕露yán)
2.B(A厮杀,C浑身燥热,D全神贯注)
3.A(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遭到更大的困难,可换为“雪上加霜”;C“举足轻重”比喻所处的地位重要,此处要表达的意思与之相反,可改为“无足轻重”;D“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险,自己徒然吃苦而得不到好处。

句中望文生义理解成了“从火中取栗行动迅速”)
4.C(A不合逻辑,因果倒置;B结构混乱,应改为“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应足够重视”或“安全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足够的重视”;D“温度”“扩散”搭配不当,当是“热量”)
二、
5.C(“能够记录……全过程”夸大了骨骼的作用)
6.D(“不论存放多少年”与文意不符,文中只说“存放了上万年的骨骼还能泄露一些东西”)7.B(A项“判断其主人生前的具体职业”推断无据;B项据最后一段前三句推断;C项“必须进行骨骼分析”说法绝对化;D项由前句推不出后句,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三、
8.C(“周”是“环抱”、“围绕”的意思。


9.A(两个“于”字都是表被动的介词。

B第一个“之”字,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二个“之”字,结构助词,起提前宾语的作用。

C、第一个“而”字表并列关系,第二个“而”字表因果关系。

D、第一个“乃”字是“于是、就”的意思,表承接;第二个“而”字是“是、在”的意思,表判断。


10.B(全文写出了永州山水之美,但作者要表达的重点在于赞美新刺史和新堂时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希望新刺史做到因俗成化,除残佑仁,废贪立廉,抚慰百姓。


四、
11.(1)既要使百姓过得舒适,又可顺其原貌,保全天然之态,在过去是难以办到的,可现在永州出现了。

“逸”“因”“天”“于是”答对三点即得3分。


(2)它将使得继承韦公来治理永州的人,看到小的方面,从而了解到大的方面啊。

(“者”
“细”“大”各1分)
(3)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为”,“东道主”“行李”各1分。


参考译文
如果想要在城郊或者城中建造出像深谷、陡壁、深渊等自然风景,就得必须用车子运
来山石,修通水道,跨过险峻的地方,使老百姓劳命伤财才能建造出来,但如果追求那自然生成的风貌,却是无法办到的,既要使老百姓过得舒适,又可顺其原貌,保全天然之态,在过去是难以办到的,可现在永州出现了。

永州实际是九嶷山的余脉。

那些开始整治规划永州的人,围着山头修筑了永州城。

城中满是石头,却被深草遮盖着,有泉水,却被泥土所埋没,成了毒蛇穿梭、野兽出没的地方。

生长茂盛的树与劣质的树,佳花与毒草,杂乱地混杂在一起竞长。

因此永州被称为荒凉秽废的地方。

韦公到永州作刺史已过了一个多月了,政事治理得很出色,社会平安无事。

他看见那地方,觉得奇妙。

于是命令除掉丛生的乱草,平整道路,割掉的杂草堆起来像小山一样,又清除河中的淤泥,河水便清亮起来。

杂草焚烧,河道疏通过后,奇特的地形便显现出来了。

清与浊便区别开来,美与丑便不再混淆不清,看那些树木,苍翠清丽,舒展繁茂,看那蓄水,微澜动漾,曲折环绕。

千奇百怪的石头众多而且整齐,矗拥在四周,有的似列队,有的像跪伏,有的若站立,有的如卧倒。

洞穴蜿蜒幽远,土堆石山也峭拔挺立。

于是在那里修筑房屋,作为游览的居所。

那各种景物,无一件不与地形地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似乎在大厅四周呈献它们的特色。

城外连绵高大的峰峦,以及密林丛生的山脉,融为一体,有的隐晦不清,有的明晰可见。

近处融合碧绿的原野,远处与蓝天相衬。

这些景物现在都汇集到城门里面。

于是韦公便邀请各方宾客进来观游,接着又宴请宾客。

有人称贺说:“看了韦公所做的一切,便可了解韦公的志向。

韦公不破坏原有地势而造就了美丽的景致,难道不是想顺应民间习俗而教化民众吗?韦公铲除丑恶的东西,留取美好的事物,难道不是想除暴安良吗?韦公清除浊流而使流水变清,难道不是想除却贪污而建立廉政的风气吗?韦公登高望远,难道不是想抚慰百姓吗?如果从这些角度来看,那这座大堂就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草木、土石、泉流,观看山林而修建的。

它将使韦公之后的永州长官们能从小的方面看到大的方面。


我请求将上面所说的一切刻写在石碑上,放置在大厅的角落里,作为后来刺史们借鉴的典范。

12.(8分)(1)这首诗追忆昔游,极写锦江之美及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

(4分)
(2)寓情于景(或答借景抒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都可),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说芳草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云彩殷勤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将人的感情赋于碧草白云。

(4分)
13.(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2)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五、
14.美丽/纤弱稚嫩/顽强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15.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16.浩歌的境界:宏大壮丽的生命形态,轰轰烈烈、激荡人心。

寂寞的境界:纤小柔弱的生命形态,默默无闻、自强不息。

相同点:二者都是生命的奇观,都是生命力量的展示。

17.人类自以为比“朝菌”、“蟪蛄”伟大,于是嘲笑“朝菌”、“蟪蛄”渺小与卑微;然而,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方的,我们要公平地对待伟大的生命和弱小的生命。

18.C E
六、
19.公众参与,人人动手一条蜿蜒的河流滴水汇成江河。

20.③⑤①②④
21.(4分)刘秀刚当皇帝时,洛阳令董宣不顾湖阳公主的脸面,杀了她的一个犯有杀人罪的家奴,湖阳公主告了御状,刘秀对董蒙大为震怒。

七、
22.参考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