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通信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通信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从工程实践出发总结了通信光缆线路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对如何正确把握施工技术确保通信光缆线路安全和优质传输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要点
通信光缆以其传输容量大、中继段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等显著特点,
广泛应用于干线传输通道建设;也以其高技术含量、高作业标准,对工程施工有着更高的要求。

现从多年的工程实践出发对通信光缆线路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1光缆线路径路复测要点
1.1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或定侧台帐对光缆径路进行复测。

复测时应该核对线路路由的具体走向和敷设位置、穿越障碍物地段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地下管线及土质情况。

并提出分屯运输、敷设方法所需资料。

1.2径路选择必须从施工环境条件出发,以安全、节约、便捷为宗旨,充分考略施工维护等多方面因素,力求方案最优化、综合成本最低化,绝不能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1.3应注意在有电气化改造规划的站场和区间,光缆径路应离开铁路路基,敷设于坡脚下,避免与接触网杆塔冲突而大量迁改近路。

1.4光缆的长度应在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定测的基础上确定,可按以式计算。

光缆长度=(实际定测长度+各种余留长度)×(1+光缆自然弯曲增长率)
各种余留长度按设计规范要求,其中包括光缆接头点的重叠长度和人孔内弯曲增长等。

光缆
自然弯曲增长率取0.7!~1.5%。

2光缆单盘测试及配盘要点
2.1光缆进场后应立即进行单盘测试,主要检查包装或外乎套是否完好,按要求复检出厂光缆特性,确认光缆端别,并进行标识。

光电综合缆还要进行电气特性检测和气压检验,建立基础竣验工技术资料,做为施工阶段处理意见故障的重要数据。

2.2光缆敷设前要根据盘长和环境条件进行配盘。

施工中宜整盘敷设,不得随意切断。

接头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区间电话、接地体等的设置要求。

光电综合缆还应该考虑低频对称四线组按低频平衡要求进行配盘。

光缆配盘合理,则既可节约光缆、提高光缆光缆敷设效率,同时减少光缆接头数量、偏于维护。

特别是长途管道线路,合理的配盘可以减少浪费,避免出现富裕量太大,或长度不够光缆一端不能达到人孔的情况发生。

3光缆敷设要求
3.1光缆应按A、B端敷设,单光缆按光纤色谱区分A、B端,光电综合缆按对称四线组端别区分A、B端。

当光缆与电缆同沟敷设时,电缆应靠铁路侧,光缆应靠铁路外侧,以利于区间电话等分歧电缆的引出。

3.2光缆敷设要严格控制光缆应力。

用人力敷设时,施工人员应根据缆的重量按5~10m间隔排开。

当人数有限时,可采取“8”字形盘绕法,从中间向两端逐段敷设。

敷设时不得将缆在地上拖拉,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外径的15倍,不得出现急弯、扭转、背扣、浪涌等现象。

管道、架空光缆的敷设要按规范设置滑轮,牵引力不应大于光缆允许张力的80%,牵引速度不宜大于15m/min。

光缆沟底要保持缓平、无石子等坚硬物,应先回填300mm细土,防止造成光缆长期受力,对光缆寿命、传输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3.3要合理设置光缆接头余留及位置,其原则是要符合规范,尽量避开桥上、水底。

管道、架空光缆接头要设置在人孔或杆路处,避免浪费和持续维护不便。

敷设时接头处的重叠长度应按照下式计算确定;
L重叠=L1+L2+L3+L4
式中L重叠为敷设时接头处所需重叠长度;L1为接头盒长度;L2为光钎在接头盒内收容余长,一般不小于1.2m;L3为端头开剥及光钎接续消耗长度,一般取08m~1.0m;L4为接头处接续后余留长度,一般取2~3m。

3.4光缆线路穿越特殊地段的敷设方式和防护措施。

a.光缆爬坡时,为防止雨水冲刷及自重下移受到很大张力,要根据不同的土质和被坡度,采用“蛇形(S形)”埋设和挡土墙防护等适当措施。

b.光缆敷设在桥梁上时,应适当余留,缆槽内敷设泡沫塑料等缓振物。

在电区化区间,防护用角钢或钢管不能通过桥体与接触网杆塔产生电气连遇,避免大电流击穿光缆外呼套。

c.低温地区的光缆线路应考虑防寒防冻。

无金属铠装护套的光缆敷设在冻土层时,应采用硬塑料管或半硬塑料管防护,塑料管的端头应进行密封防水处理,避免冻胀力挤压使光钎产生微湾损失。

4光缆接续要点
4.1光缆接续是光缆施工单项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严格按照作业规范和程序操作。

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a.光钎收容半径不仅指收容盒两端的大弯,所有微弯都不容许其半径小于40mm,以避免微弯损失;b.光钎收容盘是否符合规范,不能只看供应商提供的书面材料,要按实际检验;c.光缆加强芯必须可靠紧固,紧固时要考虑到不能让余留光缆扭转。

另外,弯折加强芯要注意方向和角度,确保折回的的钢质加强芯不能碰到束管,因为如果接头盒位于铁道近旁,列车经过时形成的高频率、大幅度震动可能造成束管被磨破,进而殃及光钎,故而要求操作人员谨慎操作。

4.2光缆接续常见问题及对策。

a.光钎钎芯不圈、包层直径偏差,致使光钎在V型槽中无法对正,即便通过了自动调节对正了钎芯,但包层无法同心,影响接续损耗。

解决办法:适当剪短光钎,找到几何尺寸份符合标准的位置,避免热缩后光钎产生微弯,而加大接续损耗。

b.接头处产生气泡,接头处严重膨大和不均匀,容易折断。

解决方法:调整预熔时间和电流,如以0.1s间隔递增预熔时间,同时以0.5mA间隔减少预熔电流,直至持续均匀完成。

c.熔接参数未达到最优化。

解决方法:根据环境及时调整仪参数。

如在山区施工时,工作地点高差变化较大,更换不同地点时,需要重新调整参数。

4.3光缆接头盒的置放。

a.架空光缆接头盒要定位于距离电杆1.5m处,并做好防水弯,以利于雨水尽快排出,减少雨水对接头盒密封胶的侵蚀。

b.井内接头盒必须牢固安置在光缆托架上,防止被人踩踏后损伤光缆。

c.直埋式接头盒置放定位时,如果接头槽采用反扣式防护,需要在接头槽下方再挖至接头槽高度的1/2,保持光缆与坑内地平线在同一高度,防止接头因水泥槽下沉引起光缆变形,与光缆接头盒产生相对位置微变,影响密封。

如果接头槽带盏,则要将接头槽和接头盒整体下沉,直至光缆与坑内地平线在同一高度,以防光缆在接头盒入端与较远端产生高差,被下沉、夯实的回填土影响而产生张力。

5光缆线路防雷、防蚀及接地要求
5.1光缆线路防雷的主要措施是雷区埋设排流线(地下防雷屏蔽线)和消弧线,应注意防雷接地要与防电气化干扰综合考虑。

5.2光缆线路的防蚀在腐蚀地带宜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局部严重地段,要加装陶瓷管或硬塑料管防护。

光缆的金属外护套敷设后不应破损,要采取绝缘保护,埋设后的单盘光缆的对地绝缘电阻指标不应小于10M Ω·km。

5.3光缆接地有悬浮对地和光缆接地两种方案。

a.悬浮对地方案:单光缆每个接头处的金属加强芯和金属保护套实施电气阻断,即每盘光缆间不做电气联通,光缆不接地,呈悬浮对地状态,在雷区埋设排流线可以满足防雷和防电气化干扰的要求。

b.光缆接地方案:实施电气阻断有困难时,金属加强芯和金属护套可做全线电气连通,加强芯和护套每隔2或4km接地,一般接地电阻不大于10 Ω。

综上所述,正确把握施工技术是确保通信光缆线路安全和优质传输的关键,其更是理
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要善于思考和不断总结,才能有效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质量、安全、成本、效益的共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