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间电子侦察力量概况

合集下载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情报侦察手段的运用及特点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情报侦察手段的运用及特点
2.情报侦察系统的技术水平较高
此次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多种侦察手段。空间图像侦察主要依靠“锁眼”KH-12成像侦察卫星,分辨率可达0.15米;“长曲棍球”卫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军用雷达成像卫星,成像精度达0.3米,不受各种恶劣气候影响,甚至可对地下目标进行侦察,该卫星的使用降低了伊拉克境内沙尘暴天气对美军轰炸行动的影响。在空中,美军使用的监视与指挥机、电子侦察机等传感器都经过了升级改装,侦察能力比1991年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时期有明显提高;在战前核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U-2侦察机也是最新改进型,装备了最先进的“电子眼”摄像镜头,可以从14.6千米的高空拍摄清晰的地面图像;RQ-1“捕食者”、RQ-2“先锋”和RQ-4A“全球鹰”等无人机都经过了改进,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此外,为了对付可能的核生化袭击,美军还加强了几乎所有地面侦察车辆的核生化探测能力。
总之,侦察情报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正如国外分析家指出的,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飞机、坦克等武器装备性能并没有本质性的提高,但侦察情报传输和处理系统的改善却使得美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3.情报侦察和指挥、作战手段的融合更加紧密
在此次战争中,美国动用的情报侦察系统与作战指挥、电子对抗、打击兵器等系统或平台联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指挥和作战的情报需求,使打击行动具备了实时和近实时性,大大缩短了“杀伤链”的周期,提高了火力打击的效率。如伊拉克当地时间3月20日傍晚,伊导弹机动发射车向科威特境内发射的“阿巴比尔”导弹射出后不到半小时即被美空军飞机击毁,证明美军目前已基本能够通过迅速判读和分发侦察情报获得瞬时实施攻击的能力,在缩短“传感器至射手”的时间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即使通过侦察手段发现了机动导弹发射车,也只能束手无策,因为情报需要数小时或数天才能传递给战场指挥官,这样,敌方就有充分的时间将发射车移动至别处并发动新一轮的进攻。此次联军除了广泛应用“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等进行情报传输、处理外,还针对伊拉克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城市战,首次为参战部队装备了“21世纪旅及旅以下战场指挥系统”(FBCB2);该系统的特点是通过战术互联网的通信基础结构将平台相互连接,传递态势认知数据。美军第4机步师和第3机步师及英国第7装甲旅等都装备了该系统,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情报应用和指挥能力。

美国天军作战力量体系介绍

美国天军作战力量体系介绍

要指出的是,为降低成本、分化风险,近年来美军越来越多地借助民间力量充实太空战队伍:一是向商业公司定制太空服务,二是将军用卫星的日常操控业务外包给商业卫星公司。

美军太空作战力量体系编成现代信息化局部战争军事行动高交太空司令部司令。

太空司令部司令据此向战区司令提供太空能力,必要时向战区司令移交太空部队的作战指挥权。

战区司令通常指定一位职能部队指挥官负责太空作战事务,该指挥官通过设立太空协调机构查明联合部队的太空需求,制订联合太空作战计划,协调联合部队军种组成部队的太空作战行动。

例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指定联合部队空军部队指挥官负责太空作战,领导战区太空协调机构开展工作。

中央司令部战区陆军和空军向太空协调机构派驻代表,共同拟制联合太空作战计划。

由于海军未向太空协调机构派驻代表,战区司令授权海军航母打击群指挥官与太空协调机构直接联络,以便于后者向战术级海上部队提供太空支援。

在利比亚战争和打击“伊斯兰国”行动中,不论是打击固定目标还是打击时敏目标,美军空对地精确打击行动的全过程都是在“航天-空中-地面”一体化的网络环境中展开,联合部队航天指挥机构利用太空力量体系提供全局性动态战场态势信息,与航空侦察信息融合;作战平台和单元依据综合态势信息,围绕作战任务和功能快速展开信息交互,压缩了传感器与射手之间的链路,提高了太空力量的综合效益。

目前,美军的太空系统已经由以大型复杂单星为主,转变为以组网分布式小卫星为主。

这种模式下,空间系统由多颗空间飞行器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构成一个闭环系统,以实现数据获取、信息处理、应用分析,并向不同用户分发,完成特定功能。

分布式系统不仅具备快速、灵活、高效、低成本的优势,还大幅度提高了太空力量体系的冗余度、可靠性和生存能力,成为向作战行动提供实时、连续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

美军太空作战条令不断更新伴随国家太空政策指导,美军太空作战条令和太空作战理论也在不断更新。

美国空间监视系统发展综述

美国空间监视系统发展综述

专 用 。与 其它 GE ODS S系统 站 点 光 电望 远 镜 可见 光/ 外 联 网 , 供 同步 轨 道跟 踪及 太 空 目 红 提
标 识 别
另有 3个 发射 站 美 国 空军
“ 空 篱 笆” 统 太 系
( p c n e S a eFe c )
专 用 。 监 视 3 0 0千 米 高度 的空 可 00 间 目标 , 盖经 度 范 围从 非洲 直至 覆
“ 麦 眼镜 蛇 ” 丹 C RSD 0B ANE
雷 达
美 困 阿 拉 斯 加 州 谢 米 亚 空 军 基 地
( 27 1 45 5 .N.3 .E)
相控 阵雷达 (
AN/ S 1 ) FP . 08
11 75~
兼 用 。作 , 距 离 为 2 0 0英 里 , L f j 80 , 来 跟 踪 在 极 地 轨 道 或 相 近 极 L } j
( 6. N. 917 7 6 2 . E)
间监 视 系统
( AS L S)
无源 天 线
相 控 阵 雷 达
( AN/ P 1 0) F S. 2
接 收
专用 。识别 监视 低 轨 目标
弹 道 导 弹 预 警 系 统 ( ME S B W )
美 国 阿 拉 斯 加 州 克 利 尔
综述 : 美 国 空 间 监视 系统 发 展综 述
美 国空 间监视 系统 发展 综述
张 欣
摘 要 : 空 间 目标 监 视 技 术 已成 为 当前 空 间技 术领 域 的 热 点研 究 问题 。 美 国是 当前世
界 上 唯 一拥 有 较 完 整 的 空 间 目标监 视 体 系 的 国 家 , 发 了 多种 地 基 和 天 基 空 间监 视 系统 , 研 并正 在 构 建 天 地 一体 化 的 空 间监 视 体 系 。本 文 综 述 了 美 国 空 间监视 网 与 天基 空 间监 视 系 统 的 现 状 与 进 展 情 况 ,并 对 美 国 空 间监 视 系统 的发 展 趋 势进 行 了分 析 。

美国空军实力展示

美国空军实力展示

武装部队结构概况美国空军由三部分组成:现役空军、空军预备队和空军国民警卫队。

所有这三部分都包含飞行部队。

但是,对于空军预备队而言,主要是承担支援任务,例如运输和空中加油。

而国民警卫队是战斗部队。

空军的这三个组成部分的主要任务是空中运输(包括战略性和战术作战任务(近空支援、空中优势和封锁)和战略性核打击(洲际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署需求和任务需要,空军是一支需要重新编制的重要部队。

为了适应日益增多的海外部署军正在建设10支空中远征部队,或者称空间远征部队,这就增加了人员的滞留率。

两支空将一直处在随时被调遣或征召的状态中。

空中远征部队安排了为期15个月的行动日程,包正规练习和训练、调配/部署准备、部署和最后的恢复阶段。

空军能够在48小时内迅速调的空中远征部队,目标是在紧急情况下15天之内能够调遣5支或更多的空中远征部队。

空是远征空间部队(EAF)的一个部分,它由空中远征部队的精锐(原来的空中远征部队根作战能力)、远征空间部队的机动能力(调遣和持久生存使命)和远征空间部队的基础(队原来根本不具备的支援能力)。

除了空中远征部队以外,空军还维持了一支空间远征联用于不间断地警惕紧急事件。

空军还维持着多支征召的先锋联队,用来建立远征基地。

空军有8个主要的作战司令部(1992年从13个司令部减为8个)。

作战司令部直接接受派遣战任务。

支援司令部则提供资源和装备以援助作战司令部。

作战司令部还为美国联合司令支援。

【空军器材司令部】空军器材司令部(AFMC)于1992年6月成为美国空军的主要司令部,其前身是空军后勤司系统司令部。

AFMC的任务是:管理武器系统的综合研究、发展、试验、采办和维护;提供系统;管理主要的产品中心、后勤中心、试验中心和空军研究所。

AFMC包括4个主要的产试验中心、5个空勤中心、2个专业中心和1个研究所。

【空军教育和培训司令部】空军教育和培训司令部(AETC)的任务是:为空军培训男、女兵,包括基本军事训练、军括后备军官培训队)、空军大学里的高级培训、领飞、医疗服务、救援和为空军和精选的行人员的技术培训。

国外空间侦察监视系统的发展

国外空间侦察监视系统的发展
an u v ilnc y t m n a elt sa l z d d s r ela e s s e a d s t lie i na y e . Ke y wor : a elie; e onn i s nc ; ur e la c s c ds s t lt r c a s a e s v il n e; pa e
关 键 词 : 卫 星 ; 察 ; 视 ; 间 侦 监 空 中 图 分 类 号 : TN9 1 V4 4 2 7 ; 7 .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De e o m e to pa e r c nn is n e a d s r e la c y t m b o d v lp n f s c e o a s a c n u v il n e s s e a r a
基 雷达 》 报告 认 为 , 够对 地 面机 动 目标 进行 定位 的天 能 基 雷 达卫星 星座 将 于 2 1 0 5年 在技 术 上 达 到 实 用 化 水
平 。根据 国会预 算 办公 室 ( B 的消 息 , 星 座 估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 该
2 美 国 空 间侦 察 监 视 系统
空间侦 察 、 监视 卫 星 系统 作 为 战 略 防 御 系 统 的 重 要组成 部分 , 一直 受 到 美 国 的高 度重 视 。美 国在 控 制
空 间方面重 点发 展 空 间态 势感 知技 术 , 括 对 卫 星 系 包 统威胁 的探 测及 对威 胁 特 性 的 确定 技 术 、 能识 别 有 敌 意 的攻 击 和 自然 环境 引 起 的无 意 干 扰 的技 术 , 及 天 涉
耗资 20 0 5 ~9 0亿 美元 , 有 可 能 还 要 追 加 3 0 0 并 5 ~5 0 亿 美元 。天 基雷 达卫 星 星座 耗 资 庞 大 , 主 要 是 受 星 这 上 的雷 达尺 寸 、 成 卫 星 星 座 的卫 星数 量 等 因素 的影 组 响 。天 基雷 达卫 星使 用 合成孔 径 雷达 ( AR) 成地 面 S 生

美国海军目标监视系统—海上情报、监视与侦察

美国海军目标监视系统—海上情报、监视与侦察

美国海军目标监视系统——海上情报、监视与侦察2012年06月28日作者:知远舰船是最早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情报、监视与侦察使用者之一,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海上、海里和海洋上空总是存在多种危险。

必须利用信号情报迅速探测并破译敌方的通信。

必须识别其他飞机和舰船。

必须迅速探测、跟踪和打击来袭导弹。

必须应付来自传统的潜艇或非传统的水下潜航器的水下威胁。

简而言之,舰船可能比车辆或飞机有更多的空间用于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但它要得到最好的情报、监视与侦察也需要更多的空间。

美军正在为甚至小型舰船和潜艇寻求尖端的情报、监视与侦察。

海上情报、监视与侦察必须面对诸多独特的挑战。

波音公司业务发展副总裁杰夫•布朗表示,波音电子和任务系统公司在海上情报、监视与侦察领域拥有十分牢固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该公司在2010年8月收购了ARGON ST公司。

作为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作战、情报、监视与侦察的一部分,波音公司为美海军几乎所有战舰提供舰上信号情报利用设备。

在成功为海军交付舰上信号情报利用设备增量E后,3年前,波音公司赢得随后的舰上信号情报利用设备增量F。

在小批量初始生产后,该公司进入了为海军战舰全速生产增量F 的阶段。

这些设备的安装需要用5年时间,之后,美海军将有130-150个平台具备舰上信号情报利用设备增量E或F。

舰上信号情报利用设备增量F系统利用最新的战场可编程门阵列、嵌入的处理和服务器网络技术获取、识别、定位和分析信号。

布朗表示,“我们还将该系统的使用延伸到我们的一些国际盟友,如澳大利亚等。

我们还在与一些美国海军最密切的海上伙伴进行谈判。

”美国海岸警卫队和美国潜艇部队一样使用着同一系统的一种变型。

波音公司了解到在濒海活动舰船市场,即在200海里范围内巡游的、进行捕鱼、拦截和搜救的船只对此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布朗指出,“他们使用着众多商业现货技术系统,同时认为他们需要尖端的情报、监视与侦察。

舰上信号情报利用设备增量F的能力满足了这一增长的需求。

美军预警探测系统组成概述

美军预警探测系统组成概述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0.17.012
美军预警探测系统组成概述
黄挺松 李长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210007
摘要 本文对美军预警探测系统组成进行了一定 程度的描述,按照不同种类目标(外层空 间目标、空中威胁目标、陆上目标、海上 目标、水下目标)的预警探测机制,分别 介绍了美军的相应装备情况以及技术特 点,对我军构建预警探测系统具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 关键词 预警探测系统;预警卫星;弹道导弹;“宙 斯盾”;超视距雷达
-3 8 -
分类、跟踪大量地面目标,提供实时目 标位置及战场态势,并与飞机、远程炮、导 弹等纵深武器组成系统的装备。此外,E -8A还能提供打击后的实时战果情报。该 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在地杂波中发现慢速目 标,以及在远距离(100km~200km)实 时分辨活动和静止的坦克、车辆等。
4.4 海上目标的预警探测系统 海洋监视系统不是单一的卫星系统, 而是由电子侦察,照相侦察,雷达成像侦 察和海洋环境侦察等多种卫星及雷达组成 的综合应用系统,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 装备了该系统。 美国“白云”海洋电子侦察卫星 第一代“白云”卫星采用 1 颗主卫 星 3 颗辅卫星的星座形式,采用被动式雷 达平衡测量仪对目标实施定位,可有效跟 踪潜航的核潜艇。第二代卫星仍采用一主 三副的卫星簇模式,但主卫星已采用 KH 卫星和“长曲棍球”卫星,可对动态目标 快速定位,美国目前正着力发展第三代卫 星系统[2]。 4.4.1 海洋环境观察卫星 因为海流、海浪对舰船的航行影响很 大,因此在海洋监视系统中,必须要配置 海洋环境监视卫星,利用这种卫星观测海 浪高度、海流强度、海面风速、海水温度 以及浅海危险物等,所探测的海洋环境作 为动态舰船目标的活动背景,可以准确定 位海上活动情况,对确定海洋监视目标的 特性关系重大。 4.4.2 航母编队预警系统 美军航母编队的预警探测系统是指航 母载预警机 E- 2C、航母载远程三坐标雷 达 SPS-48E 和宙斯盾 AEGIS 系统的 SPY - 1 相控阵雷达。美军航母载预警机 (E-2C)可向整个编队所有防空和反舰武 器系统提供预警和目标指示,并对防区和 防区外的留空飞机实施指挥控制。美军航 母装备的远程三坐标雷达(SPS-48E)可 以为航母编队提供早期预警,具有强大的 目标搜索能力,并提供三坐标数据,其他 舰艇在14秒内便可发射导弹迎击,将早期 预警时间提前至 5~6 分钟。 4.5 水下目标的预警探测系统 水下目标探测以水声探测为主,有 光、电、磁、温等多种探测方式,探 测的主要对象是潜艇,水雷等水下目 标。现代声纳已经与运载平台的其他探 测设备,武器发射系统和通信导航设备 组成舰艇反潜作战系统和机载反潜作战系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光。
红外彩色照片 89
绿光区
红外区 天然绿
绿色植被在红 外彩色照片上呈 红色
人工绿
红外照相揭露绿色伪装原理
90
91
可见光照片
红外照片
92
红外侦察设备主要分为成像红外探测器和不 成像红外探测器两种:
常见的成像红外探测器主要有红外照相机、 红外夜视仪、热成像夜视仪等;
不成像红外遥感器, 主要感受热源的存在方位, 不能形成目标的热图像, 其侦察设备主要有红外 预警探测器等。
55
56
57
58
59
阵容强大的美国超级“电子耳”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美国商用“快鸟”卫星拍摄的天安
门广场照片
(0.61m分辨率)
69
无人侦察机
利用望远 镜进行的海上 侦察
70
对目标侦察的几个步骤
发现:确定目标的存在 识别:确定目标的真假和区分目标的类型 监视:严密注视目标的动静 跟踪:对目标的连续不断的监视 定位:确定出目标的位置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1
2
侦察:侦察监视通常简称 为侦察,是军队为获取军事斗 争,特别是战争所需敌方或有 关战区的情况(包括人员、武 器装备、地形地物及作战结果 等)而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正 确指挥,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 保障。
3
4
5
6
7
8
9
观察、窃听 火力侦察 雷达侦察 调查询问
搜索、捕俘 照相侦察 无线电侦察 搜集文件资料
49
50
51
52
53
美太空信息 作战力量
90余颗在轨卫星投入海湾战区。其中,照相侦察卫 星7颗、雷达成像卫星2颗、电子侦察卫星9颗,海洋监视 卫星16颗、导弹预警卫星3颗和全球定位卫星24颗。

电子战先锋——美军“舒特”攻击系统

电子战先锋——美军“舒特”攻击系统
∞旦
旺G 蹦


电 子 战 先 锋
美军 “舒特,, 攻击系统
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南 昌陆军学 院教研告{5 许 抗 。 胡 德峰 顾敬 民 誓
2 O凳 曼
黧蓑
充满 神 秘 色彩 的 “黑箱 ”
“舒特 ” (Suter)的命名来 自于大名 鼎鼎的美 国 “红 旗 ”演 习创 立 者理 查德 ·穆迪 ·舒特 上校 。 “舒 特” 系统是美 国高度机 密的 “庞大旅行者计 划” 的一部 分 ,是 美军 用来 攻 击敌 人 网络 系统 的机载 网络攻 击 系 统 , 由BAE系统公 司负 责研 发 , 目标是入侵 敌方 通信 网 络 、雷达 网络 以及计 算机 系统 ,尤其是那 些与联合 防空 系统有 关的 系统。
2006年 , “舒特 Ⅳ”系统直接在 伊拉克 和 阿富汗的 实 战 中进 行 了技 术性 能测 试 。根据 作 战 需要 , “舒特 Ⅳ”对反叛武装 力量 和恐怖分子 的指挥控制 系统 的信 号 特 征进行 了识别 ,并测试 了 目标 信息快速传 输给指挥人 员和 战斗机 机组 的功 能。
早在2000年 1月6日,美 国空军就 向国会通报 了发展 “舒特” 网络攻 击计划的意 向, 旨在建 立一套将情报 、 监 视和侦察 与进攻 性反信息作 战和进 攻性 防空作战横 向 一 体 化 集 成 的 系 统 。
2001年7月27日,美 国 国防部 呈交 国会 的 《网络 中 心战报 告(附件)》 中首次披 露 了 “舒特”计 划的相 关情 况 : “舒特” 计划是美 国空军实现从传感器到射 击器 的 无缝一体化作 战 网络计划之 一,其 目的是实现情报 、监 视 、侦察 与进 攻性 电子压 制和进攻性 防空作 战横 向一体 化集成 。这样 ,执行侦察任 务的传感器平 台就通过 指挥 所 与 电子压 制和 打 击武器 平 台连 接成 一体 化 的作 战 网 络 。一旦发现 目标(如 移动导 弹发射架),就可 以迅速 将

美国空间态势感知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蔡亚梅

美国空间态势感知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蔡亚梅

收稿日期:2010-09-02;2011-01-08修回。

作者简介:蔡亚梅(1971-),女,高工,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对抗。

美国空间态势感知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蔡亚梅,汪立萍,陈利玲(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7) 摘要: 空间态势感知(SSA )是航天电子对抗的重点内容之一,SSA 项目的研发已引起极大的关注。

简要介绍了美国《2020年空军条令》中有关SSA 的规划,重点讨论美国在研的几种SSA 系统现状,明确了其未来的SSA 是响应型。

最后,分析了未来的响应型SSA 。

关键词: 空间态势感知,空间对抗,响应型SSA 中图分类号: TN 973 文献标识码: A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analysis of space situationawareness systems in US ACai Yamei ,Wang Liping ,Chen Liling(N o .8511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IC ,Nanjing 210007,Jiangsu ,China )A bstract :Space situatio n aw areness (SSA )is o ne of the key points in ae rospace electro nic w arfare field .Develo pment of SSA prog ram attracts more attentio n of many ex pe rts in many co unt ries .Rela ted SSA pro -g rams outlined in Air F orce Doct rine 2020is brief ly introduced .Status o f seve ral SSA sy stem s in dev elo pment is discussed and future responsive SSA determined .A t last ,future responsive SSA is analyzed .Key words :space situa tion awa rene ss ,co unter space ,responsive SSA0 引言SSA 是充分了解与空间有关的条件、限制和能力,以及进入、离开、通过空间所发生的或发生在其中的实际情况和计划活动所得到的结果。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主要卫星简介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主要卫星简介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主要卫星简介一、侦察卫星侦察卫星通过可见光、红外和合成孔径雷达等手段对地面进行照相侦察,可提供伊拉克国家领导人驻留地点、重点军事设施布防情况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生化武器的部署情况,监视战区军事态势的发展。

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截获伊方雷达、通信、遥测等系统的传输信号,从而探明伊方重要领导人物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位置,辨识伊方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质、位置和活动情况,并通过对所得情报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伊方军队的调动、部署乃至战略意图。

在对伊战争中,侦察监视卫星提供的情报对于了解战场情况、确定打击目标、提高打击精确性和准确评估打击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成像侦察卫星(1) KH-12侦察卫星KH-12卫星是1990午2月28日开始发射的,至今已经发射了4颗。

它能以与“哈勃”空间望远镜一样的方式成像,即其光学系统的相机采用了当今尖端的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制成,可在计算机控制下随视场环境灵活地改变主透镜表面曲率,从而有效地补偿因大气造成的畸变影响,使分辨率达到0.1m。

卫星上的红外相机可发现地面伪装物、飞机发动机和大烟囱等有热源的目标。

卫星上的高级“水晶”测量系统(ICMS)可使数据以网格标记传输。

卫星还装有雷达高度计和其他用于测量地形高度的传感器。

3颗KH-12卫星运行在270~1000km的轨道上。

KH-12燃料用完后可由航天飞机进行在轨加注,因而该星的机动变轨能力极强,具有无限制的轨道机动能力。

KH-12卫星的设计寿命为8年。

KH-12卫星的光学系统在KH-11的基础上,增加了热红外谱段,能探测伪装和埋置结构目标,对地下核爆炸或其他地下设施进行监测,探知导弹和航天器的发射,分辨出目标区内哪些工厂开工,哪些工厂关闭等。

由于使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所以KH-12的分辨率达0.1m。

星上装有一台潜望镜式的旋转透镜,能把图像反射到主镜上,因而卫星在大倾角的条件下也能成像。

它还采取了防核效应加固手段和防激光武器攻击的保护措施,并增装了防碰撞探测器。

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认知与建设-军事技术论文-军事论文

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认知与建设-军事技术论文-军事论文

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认知与建设-军事技术论文-军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宇宙空间逐渐成为新的战略高地.2006年美国《国家空间政策》明确表示:美国的严重依赖于空间能力,而且这种依赖性将越来越强.①目前,空间能力已经成为美军当前及未来作战的基础,美国21世纪委员会第三阶段报告明确表示:如果不依靠太空中的各类系统,美队将无法在世界上的任何地点执行重大的作战任务.②这种情况下,面对新世纪的太空挑战,美军提出了空间态势感知(SSA, 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③这一概念.对于这种新型的空间作战能力,美军极为重视,仅美国国防部就计划从2006财年至2015财年投资53亿美元,用于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建设.④一旦这种能力全面建成,美军对空间信息的控制力将增强,从而保证美军在未来空间对抗中占据绝对优势.一、美军对空间态势感知的认识美军的空间态势感知概念最早来源于空军.1956年,美国空军以研发贝克-纳恩光学卫星追踪照相机为起点,开启了美军对空间目标的监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军建成了一个由地面光学和雷达系统为主、配合少量天基设施的空间监视网(SSN,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美军空间态势感知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能力,就建立在空间监视网之上.但是,相比于空间监视网,空间态势感知的内容与能力要求都已经扩展和加深,早已超出了监视的范畴.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前司令克林顿就曾指出,空间态势感知所需要的将远远超过监视,它需要能够识别那里发生了什么,了解对方的任务是什么,并最终确定它的意图是什么.⑤2004年,美国空军发布了第一个有关空间对抗的条令文件《空间对抗作战》.⑥该文件第一次对空间态势感知作出明确定义:空间态势感知是对任何经由空间环境的、与空间相关的条件、障碍、能力与活动充分了解的产物.获得空间态势感知能够在整个地球空间作战范围内支援各级计划人员、决策者和作战人员.⑦2006年,美国空军在修订后的空军条令文件《空间作战》中,将空间态势感知加入美国空军空间作战的术语中,并给出了定义:空间态势感知是对现在和未来、敌我双方所有空间、威胁、活动、条件,以及空间系统(空间、地面、数据链)状态、能力、限制和运用情况的当前及预测性了解,从而使指挥官、决策者、计划人员、操作人员能够获取并维持频谱冲突中的空间优势.2010年3月,美国防部在向国会递交的《空间态势审查中期报告》中再次明确了空间态势感知的定义:空间态势感知是有关空间目标的、空间作战所依赖的,包括物理域、虚拟域、信息域和人类域在内的作战环境,以及所有正在或准备实施空间作战实体的所有要素、活动和的必需的、基础性的、当前的和预测性的知识与描述.①通过以上三个权威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美军对空间态势感知的定义不断完善,期望也越来越高.它希望通过发展该项目实现对空间目标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控,实时获取空间环境变化数据,提前预知对手的空间行动,从而牢牢掌握空间制信息权.美军空间态势感知的基本设定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内容、三项主要基本任务、四项主要职能能力.(一)一个基本内容.美军空间态势感知包括情报、监视、侦察、环境监控、指挥与控制五大部分.它是所有空间行动所需的C3ISR(指挥、控制、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和环境数据.根据美国空军条令文件《空间对抗作战》、空军航天司令部《空间对抗任务区域计划②、国防部《空间态势审查中期报告》等美国官方有关空间态势感知建设的文件,我们可以对美军空间态势感知的内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空间态势感知包含了传统的空间监视、对特定空间资产更为具体的侦察,以及对空间环境及其影响的分析.同时,它还包括收集、处理、融合、评估不同来源的数据与信息,并将其融合为可行动情报,分发至决策者及其他用户.具体来说,它至少应该包括:(1)对轨道目标的持续感知;(2)实时搜索与高保真信息的获取;(3)对威胁的探测、识别与定位;(4)在地缘环境下,对外国空间能力与意图进行预先的情报收集与分析;(5)为友军的空间系统提供全球报告能力.(二)三项基本任务.空间态势感知有三项基本任务:发现、定位与追踪,目标选择与接触,评估.这些任务的完成能够确保计划人员、作战人员与指挥人员拥有连贯的作战空间感知.(1)发现、定位与追踪.发现、定位与追踪空间目标、信号和地面节点的能力,是攻击对手空间能力,保护己方空间能力,评估对中立方空间资产所产生的附带效果,以及了解作战环境的基础.发现、定位与追踪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描述空间系统、信号、环境与威胁的能力.这种描述能够建立有关系统如何运行、如何使用信号、如何对条件变化作出反应、对己方/敌方作战构成何种威胁,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知识.了解自己的空间系统及其面临的威胁,能够增强自身保持攻击、承受攻击、响应攻击的能力.(2)目标选择与接触.描述数据增强了我们确定某种空间能力的能力,同时也经常能够为达到理想的效果提供更灵活的选择.冲突解除在空间对抗行动中与在其它军事行动中一样重要.必须实现电磁频谱和物理上的冲突解除,以避免误伤及与其他方面产生冲突.(3)评估.对进攻性空间对抗作战或防御性空间对抗作战的结果进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评估环境或威胁是否正在产生效果的能力,是确保作出合适反应的关键.有效地计划与实施ISR(情报、监视与侦察)行动是作出准确评估的关键.(三)四项主要职能能力.美军空间态势感知具备强大的能力.美军空间态势感知一体化办公室将空间态势感知划分为15种国家空间态势感知能力(SC,即SSA Capabilities).这15种能力是:SC01,监控并描述自然环境;SC02,维持总体的空间物体数量;SC03,维持小型空间物体的数量;SC04,监控地球空间资产;SC05,探测并处理空间;SC06,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SC07,描述空间系统的属性;SC08,描述空间系统的功能;SC09,描述空间系统的用户与网络;SC10,描述空间系统以进行快速响应;SC11,确定合作空间力量的状态;SC12,提供异常/攻击数据;SC13,提供空间态势感知信息服务.SC14,确定非合作方的战略与战术;SC15,整合并分发SSA数据.①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美军又规定了四项空间态势感知主要职能能力:(1)探测、追踪、识别--发现、追踪、区别空间目标的能力;(2)威胁预警与评估--在潜在攻击与真实攻击、空间天气环境影响和空间系统异常之中做出预测与区别;(3)情报描述--确定国外现有及未来空间系统和空间对抗系统的性能与参数,以及国外对手的意图;(4)数据整合--将多来源数据进行关联并整合为单个通用作战态势图,使动态决策成为可能.二、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自21世纪初空间态势感知正式启动以来,美军有效整合了已有的空间态势感知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新型能力.截至目前,美军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空间态势感知体系,具备了比较完善的空间态势感知能力.(一)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的组织体系.基于空间态势感知的重要性与复杂性,美军在空间态势感知建设上,逐步形成了以国防部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为领导,美方与情报界为主要建设力量,其他民事、商业、国外机构为补充的建设格局.根据2010年《国家空间政策》的要求,美军空间态势感知建设工作由国防部长负责,国家情报总监协助.具体来说,就是国防部长与国家情报总监,经过与其他相关机构领导的协商,维持并整合空间监视、空间情报等信息以发展准确、及时的空间态势感知.其中,国防部长应该在国家情报总监的支持下,负责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发展、采购、运行、维护和现代化.国家情报总监应该利用空间监视信息,整合有关国外空间能力的全源情报,以提供支援空间态势感知的增强型情报产品.③美方与情报界承担了美国空间态势感知建设的主要工作,其涉及国防部及其下属机构、各军种、各联合总部,以及情报界的大部分成员.美方的工作,根据长期以来的传统和目前的分工,主要由美国空军和美国战略司令部承担.空军具体负责设计国家空间态势感知结构,领导空间态势感知装备的研发,并承担相关条令条例的编写颁发.美国战略司令部负责计划并实施国防部的空间行动.它主要通过配属的各军种航天司令部整合以空间监视网为主的空间监视力量,同时利用下属的负责空间的联合职能,组成司令部的联合空间作战中心维持空间态势感知.美国情报界在空间态势感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参与具体的ISR任务,但更关键的是在分析支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量的民事机构、商业机构、国外机构都参与了美国空间态势感知的建设,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美国负责涉及空间态势感知的国际事务,美国能源部则通过其拥有的传感器,提供用于空间态势感知的空间气象数据.据统计,目前整个空间态势感知利益攸关方共有39家,涉及军界、情报界、政府民事机构、商业界以及部分国外情报机构.④具体的空间态势感知参与方可以参见表1.(二)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的主要工作.在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上,美军的重点是完善空间态势感知力量体系,希望建立一个由陆、海、空、天各类传感器组成的服务于空间态势感知的全方位ISR 体系.当前,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原有陆基ISR设备进行延寿与升级,以避免能力断层.美军空间态势感知所使用的ISR设备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原有的空间监视网,以及空军、海军、陆军等原有的传感器.这些设备对于维持有效的空间态势感知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设备的硬件与软件都已经老旧不堪且难以得到支援,例如,最早的磨盘山雷达服役于1957年,已经使用了50多年.为了让这些设备能够继续发挥作用,避免出现作战能力的空窗期,美国启动了大规模的延寿与升级工作.美军的服役寿命延长计划(Service Life Extension Programs,SLEPs)分别针对1969年服役的AN/FPS-85型相控阵雷达、20世纪80年代早期服役的陆基光电外层空间监视望远镜(GEODSS)和1999年服役的Globus II型机械雷达.升级计划主要是干草堆超宽带卫星成像雷达升级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增加W波段能力和提高成像分辨率来升级现有的X波段干草堆成像雷达,以改善近地轨道目标描述能力和外层空间目标追踪能力.二是研发新型空间ISR设备,以进一步提高信息获取能力.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的不断增多和世界主要强国空间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受2007年中国反卫星试验和2009年俄罗斯废弃卫星与美国铱撞事故的影响,美国加大了在新型空间态势感知设备上的投入,以进一步提高态势感知能力.美国新阶段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发展以陆基传感器系统为基础,逐步加强天基ISR设备的建设,努力弥补原有监视网络的短板.目前主要进行四个项目的研发.(1)天基空间监视(Space Based Space Surveillance,SBSS)系统.由美国空军主导开发,包括一个使用光电望远镜的卫星,以及相关的指挥、控制、通信与地面处理设备.该系统了2008年停止工作的中期空间试验型天基可视传感器,用于搜集地球轨道上目标的位置与特征数据的能力.天基空间监视系统预期能够提高及时的探测、追踪与识别数据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国防部了解空间内,尤其是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与其他目标位置信息与任务信息的能力.2010年该系统首颗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该系统Block10阶段初步完成.该卫星的任务周期预计约为五年半.空军与国防部正在研究为天基空间监视系统提供后继能力的方案.(2)快速攻击识别探测与报告系统(Rapid Attack Identification Detection and Reporting System,RAIDRS).美国空军的快速攻击识别探测与报告系统为陆基系统,包括天线阵与数据处理设备.该系统能够通过C、X、Ku三个波段,快速探测并报告针对国防部卫星通信资产的电磁干扰攻击.空军于2005年3月开始启动该项目,2008年该系统具备初始作战能力.(3)太空篱笆(Space Fence)项目.太空篱笆是美国空军的一种新型陆基相控阵雷达系统,是美国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发展中投资最大的单个项目.太空篱笆将日益老化的空军空间监视系统,并通过使用更高的频率来扩大覆盖范围,探测、追踪更小的地球轨道目标.该系统包括三个地理上分布式部署的雷达站.这三个雷达站将部署在澳大利亚、南太平洋的阿森松岛,以及马绍尔群岛中的夸贾林环礁.但是,出于效费比的考虑,美军正在打算将三个雷达站削减为两个.目前,该项目还处于技术研发阶段.预计美国2015财年年底,第一个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的太空篱笆雷达站将开始工作,而在2020年底前,所有雷达站都将具备完全的作战能力.(4)空间监视望远镜(SpaceSurveillance Telescope,SST)项目.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主导该研究项目,计划设计一种装备大型焦点平面天线的先进陆基光电望远镜.该系统将建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空间监视望远镜将能够对一个广阔的区域进行快速搜索,并对外层空间内的小尺寸目标进行探测、追踪和特征描述,且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除了以上四个主要项目外,美国还在不断推进其他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的研制,这些系统虽然不是专门用于空间态势感知,但可以为其提供支援,主要有:轨道深空成像(orbit deep space imager,ODSI)系统、天基红外预警系统(space based infrared reconnaissance system,SBIRS)、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pacetracking and surveillance system,STSS)等.三是研发联合空间作战中心①任务系统,以改善空间态势感知的指挥控制能力.联合空间作战中心任务系统(Joint Space Operations Center MissionSystem,JMS)是美军针对海量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处理问题而研发的,它将能够整合数据,并为空间态势感知和空间的指挥与控制提供实时信息.美国空军于2009年开始该系统的采购工作,最后的交付工作将在2016年完成.联合空间作战中心任务系统被归类为一种自动化信息系统,它将向负责空间联合职能组成司令部提供一体化网络中心空间指挥与控制能力,以及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它在建成后将发挥三种作用:(1)减少实现关键步骤的作战处理时间;(2)能够处理新型传感器收集的大幅增加的观测数据;(3)能够提高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在政府、民事机构、商业机构以及海外伙伴之间进行共享的自动化水平.联合空间作战中心任务系统是提供与增强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关键所在.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空间指挥与控制能力依赖于陈旧的软件与硬件系统,而这些系统已经不能有效处理由空间态势感知传感器系统搜集的大量数据,使其大部分无法被迅速使用.(三)美军空间监视网.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之所以能够快速建立起来,关键就是利用了美军原有的空间监视网.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美军空间态势感知体系是美军空间监视网的能力增强版.因此,通过对美军空间监视网的研究,结合上文所述的新型空间态势感知能力,我们可以勾勒出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的现状.美军空间监视网由美国战略司令部负责,现共包括29处地面站点,以及2010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的SBSS.地面站点分布在全球17个地方,主要设备为各种雷达、光学传感器、空间目标识别系统,一个通信网络和两个进行数据处理的作战中心(一个主要中心和一个备用中心①).该网络整合了美国国防部、空军、海军、民事机构,甚至盟国的资源.根据传感器所属机构和用途的不同,这些监视设备共分为三类:(1)空间监视网专用传感器,由美国战略司令部运行,其主要任务是支援空间监视;(2)空间监视网配属传感器,由美国战略司令部运行,其主要任务不是空间监视,而是诸如弹道导弹预警、发射靶场支援等,但是也可以提供一定的空间监视能力;(3)参与空间监视网的传感器,由其他机构运行,根据相关协议和合同,在美国战略司令部提出请求时,提供空间监视支援.表2提供了美军空间监视网主要地面传感器信息.三、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特点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制定先进的能力指标,保证控制太空的最终目的.空间态势感知是美军实现空间控制的关键一环,是保证美军太空优势的基石.为此,美国对空间态势感知提出了很高的能力要求.一是,在区域上,空间态势感知是有关空间目标的、空间作战所依赖的包括物理域、虚拟域、信息域和人类域在内的作战环境,即实现空间范围内全方位、全频谱的感知.二是,在时域上,美军在空间态势感知的内容上不断强调持续感知、实时搜索、不间断监视,即实现全天候、实时感知.三是强调准确性,美军要求空间态势感知信息必须准确反映空间情况,例如有关空间目标的情报必须反映目标的准确位置、属性,乃至目标的具体性能、参数,即实现精确感知.四是突出预测能力,美军非常强调感知的预测性,空间态势感知的根本目的在于向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充足并经过分析的空间情报,从而实现对未来空间态势的正确判断,即实现预测性感知.第二,大量研制新技术、部署新装备,确保能力的优越性.出于有效控制太空的目的,美军在建设空间态势感知的过程中,针对现有能力的不足,大量运用新技术、部署新装备,力求实现对潜在对手的代差优势.美军原有的空间态势感知设备以地面雷达系统、光学传感器为主,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已经领先全球,但也面临以下挑战:(1)传统陆基传感器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容易受地形、天气条件、大气环境的影响;(2)在用的陆基传感器均服役了较长时间,性能有所下降且对新的作战环境有一定的不适应;(3)新世纪以来各国空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空间目标数量增加,潜在对手的空间对抗能力增强.因此,美军没有仅仅满足于已有的能力,而是开展了多个空间态势感知相关系统的研制.2006-2015财年,仅直接服务于空间态势感知的项目,美军就单独或联合开展了30个,涉及SBSS、SST、Space Fence、JMS、RAIDRS 等多个项目,总投资近50亿美元.这些项目包含了新型陆基ISR系统、天基空间监视系统、数据处理分发系统等.这些新装备提高了美军空间态势感知各个环节的能力,有力地确保了其整体效能的优越性.第三,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实现能力的快速成型.美军空间态势感知体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初步建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军在建设空间态势感知中充分整合并利用了已有的资源.美军在建设空间态势感知的过程中,大规模地使用了国防部、各军种、情报界的资源,例如,各军种的空间监视系统被直接用于执行空间态势感知任务;重点发展的SBSS就是基于之前中段空间试验卫星的验证成果研发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空间监视网纳入了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的范畴.美军空间监视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情报、监视、侦察、指挥、控制、通信以及信息处理分发体系.以这样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为基础,保证了美军空间态势感知建设的事半功倍.这样的发展方式,避免了另起炉灶,节约了宝贵的时间.第四,注重与民事机构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空间态势感知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命题,涉及军事、经济、科技、外交、情报等多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美军选择了与政府机构、商业界、学术界和海外伙伴合作开发,通过共建空间态势感知系统、共享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共用空间态势感知产品的方式,合作发展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目前,这项工作卓有成效,已经有39家利益攸关方参与了该项目.这种方式一方面分摊了巨额的研制经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各方资源支援空间态势感知建设.首先,经费上,空间态势感知建设如同一个吞金兽,所需的建设费用远远超出了国防部拟投入的几十亿美元,这些资金缺口就有赖于其他机构的投入.其次,多方参与也使美军可以利用更广泛的资源来建设空间态势感知,比如,美军可以直接利用编制外的卫星或地面传感器数据,甚至借用他国领土建设位置优良的监测站等.再次,通过这种发展方式,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也是非常可观的.有理由相信,现在美军发展中的空间态势感知系统,将会与之前的全球定位系统一样,在获取巨大军事利益的同时,也会拓展出大量的经济效益,成为又一个军民合作的典范.。

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

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

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国别:美国类别:军用卫星侦察卫星开展过程:美国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属于第三代电子侦察卫星, 1985 年和 1989 年各发射一颗,是目前美最先进的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截获、侦收通信和电子情报信息,特别是截获前苏联和中国导弹试验的遥测信号。

性能特点:①既可接受雷达信号,也可以接受各种无线电信号。

②覆盖范围广,接受信号灵敏度高。

③工作寿命长。

根本数据:全重 2500 千克天线直径 90 米作战运用:海湾战争中,该型卫星提供了大量有关伊拉克的情况,使美军在开战之前和空袭过程中有效实施了电子干扰,并保证了之后空袭的作战效果,对美国和多国部队夺取和保持战场主动权发挥了重大作用。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国别:美国类别:军用卫星导航卫星图片:开展过程:从1990年起进入实用阶段。

军民两用,目前用户设备已普遍装备陆、海、空军各组部队。

性能特点:①具有全天候、全球性的导航定位能力。

②军民两用,功能齐全。

③定位精度高,速度快。

④工作寿命较长。

根本数据:空间卫星数量 18 颗工作星, 3 颗备用星卫星轨道倾角 55 度周期 12 小时卫星大小 1.5 × 5.2 米卫星重量 900 千克卫星寿命 7 年以上工作频率 1575.42 兆赫, 1227.6 兆赫定位精度小于10 米 ( 一次定位 )作战运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调用了 16 颗 GPS 卫星,几乎每天 24 小时至少有 3 颗卫星飞越海湾地区上空,向地面发送导航数据,为沙漠中的作战部队定位,为轰炸机指示轰炸目标。

为接收导航数据,美国防部陆续向驻海湾部队调运了 2 万台 GPS 接收机。

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也广泛使用了 GPS 定位系统,为武器装备和人员定位、导航,对实现远距离精确打击起了决定性作用俄罗斯照相侦察卫星开展过程:前苏联的照相侦察卫星,其代号混编在“宇宙〞型系统中,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于 1962 年 4 月发射,型号为“宇宙- 4 ”号。

“谍中谍”——美国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 2009

“谍中谍”——美国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 2009

“谍中谍”——美国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2009-09-01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苏霍伊访问次数:54摘要:自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以来,太空就不再平静。

卫星占据着太空制高点,因此冷战时期美苏双方侦察彼此地面军事部署的重任就交给了侦察卫星,因此侦察卫星也被称为“间谍卫星”。

美国即将发射的天基太空监视系统则可侦察这些太空中的间谍卫星,可谓“谍中谍”。

关键词:天基太空监视系统,可见光传感器,卫星,SBSS,SBV作者简介:苏霍伊,男,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研究员,关注空天领域研究,著有《美国导弹靶场测量船综述》等。

2009年2月10日,一颗美国通信卫星与一颗俄罗斯报废的卫星在太空中相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卫星相撞事故。

因相撞概率之低,固令人瞠目结舌,而这次碰撞产生的约12000块太空碎片,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围绕地球运转,必将给人类太空活动带来极大的威胁。

那么,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如何避免航天器被太空碎片击中,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

而美国空军即将发射的“天基监视系统”(简称SBSS)卫星,能够探测太空碎片的轨道数据,并将其传输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从而避免碎片与国际空间站或者航天飞机空中相撞。

美国发射SBSS卫星貌似是为了保护美国自身的太空资产,但实际上等于变相增强自身太空进攻能力。

SBSS卫星是美国空军发射的,自然它的任务绝不是为NASA 探测威胁太空安全的碎片这么简单。

SBSS卫星更重要的任务是监视太空中的他国卫星,所获取的卫星轨道数据将会交给美国国防部,以支持日后的军事行动。

根据美国的国家太空政策,美国拥有“必要时拒止对手使用太空的权力”。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别国被视为威胁,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安全需要对别国的太空设备发起攻击。

SBSS卫星所提供的有关目标的轨道、行踪等详细的数据,无疑都将转化成美军未来反卫星武器瞄准的座标。

因此可以说,S BSS本质上就是美军在太空部署的侦察兵。

“ 美国海军EP-3E电子侦察机

“ 美国海军EP-3E电子侦察机

美军侦查中国的主力机型国防教育美国海军E P-3E最近,美国海军EP-3E电子侦察机频频出现在我国领空附近,“偷窥”中国,不断制造南海紧张局势。

那么,这款动不动就跑到他国领空附近“偷窥”的电子侦察机究竟长什么样?有啥本事敢到他国附近招摇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EP-3E电子侦察机小档案由反潜巡逻机改造而来EP-3系列电子情报侦察机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反潜巡逻机基础上改进的战略侦察机,共有两种型号。

EP-3E是美国4种战略侦察机中唯一一种由海军控制使用的型号。

机高:10.27米航程:3800千米机长:35.61米机型:涡轮螺旋桨飞机发动机:4个T56-A-14引擎电子侦察机EP-3侦察机的发展1969年,美国军队出现了第一架EP-3侦察机,即EP-3EⅠ型电子侦察机,由10架P-3A和2架P-3反潜巡逻机装上电子侦察设备改装而成。

它的侦察设备装在后段机的整流罩内,前机身下方有一个圆盘型雷达天线整流罩。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又将12架P-3C型反潜巡逻机改装为EP-3EⅡ型电子侦察机,以取代早期改装的EP-3EⅠ型。

日本自卫队拥有的EP-3型电子侦察机,是日本川崎重工用美国海军的P-3C改装而成的。

1992年,南海发生美中军用飞机相撞,美军侦察机降落我国海南岛军用机场后被拆解,日本对电子侦察机的部分密码进行了更改。

日本自卫队的侦察机1. 可视观测工作站2. 可供两人同时操作的导航舱3. 可供5人同时操作的通信情报机舱4. 飞机指挥工作站5. 低波段信号收集工作站6. 高波段信号分析工作站7. 监视工作站8. 电子战协调工作站9. 通信情报监视/收集主管工作站10. 通信情报工作站内部构造小档案EP-3侦察机还能搜罗潜艇信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8巡逻大队,就使用了EP-3E信号情报飞机。

而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地中海巡逻大队,也使用了EP-3E信号情报飞机。

这些侦察机从目标国家的陆地、海上、飞机上搜集到了很多“具有战术意义”的信号,并察觉出72艘“不友好”的潜艇。

美军航天侦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美军航天侦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美军各军种、各 作战司 令部分别向有关情报部门提出需 求 ,以便 国 家侦 察局 等 航 天 侦 察力 量开展针对性侦察搜集。
由于航天侦察资源较美军航天 情 报需 求而 言 相 对有 限,一 般 难以 在有限时间内满足所有用户提出的 需求。要确定不同侦察任务需求的 优先等级,按照任务性质或信息性 质,将 侦 察 任 务 划 分为重 点与 非 重
美军航天侦察实施流程
美军航天侦察活动的具体实 施可大 体 划 分 为 四 个 环 节,包 括 航 天侦察任务 规划、计划制定、信息 获取与处理、情报分发。
侦察任务规划 在任务规划 环节,要统 筹考虑目标区域 、作战 任务、目标特性、自然环境及可用航 天 侦 察资源 情况 ,对 整 个卫 星 系 统 工作 程 序进 行 规 划,以 最 大 程 度满 足美军作战指挥机构和人员的航 天侦察情报需求。
目前,在轨的锁眼、长曲棍球、 未来成像体系雷达系列成像侦察卫 星以及小号、水星、顾问、涅墨西斯 系列电子侦察卫星,均由该局负责 运行、管理。通常,卫星获取的图像 情报数据传送至国家地理空间情 报局,获取的信号情报传送至国家 安 全 局,由这 两 个机 构 负 责 用户所
美国防部国家侦察局负责卫星的运营
自1959年发射第1颗光学侦察 卫 星锁 眼 -1以 来 ,锁 眼 系 列 光 学卫 星已历经了6代11型发展,目前在轨 服役的型号为锁眼-12。锁眼-12卫 星 采 用太 阳同步椭 圆轨 道 ,具有 极 强的机动变轨能力。其搭载大口径 光 学 镜 头电荷 耦 合 元件(C C D)相 机,利用自适应光学成像技 术,分 辨率最高达 到0.1米 。红外相机具 备夜 间侦 察能 力,分 辨 率为 0.6 ~1 米 。此 外,该 卫 星 还 采 取了防 核 效 应加固手段和防激光武器保护手 段 ,搭 载 防 碰 撞 探 测 器,以 提 高 太 空作战生存能力。

美国电子侦察卫星发展概述

美国电子侦察卫星发展概述

科技信息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2年第33期电子侦察卫星亦称为信号情报卫星,主要用于侦收雷达、通信和武器遥测等系统所辐射的电磁信号,并测定辐射源地理位置的侦察卫星。

其主要任务为:(1)收集电子信号情报(ELINT ),包括导弹遥测信号和雷电信号的侦察。

通过截获、分析无线电信号,获取工作频率、带宽、工作方式等重要技术参数,并可以确定雷达、舰艇、导弹等军事目标的位置。

(2)收集通信信号情报(COMINT ),通过截获、检测和监听无线电通信,测绘外军的“电子战斗序列”(EOB ),即战时外军电子技术设备的作战编组以及指挥关系,通过破译获取通信内容。

1美国电子侦察卫星发展历程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制、发射并使用电子侦察卫星的国家,在卫星的数量、类型、技术性能以及应用等诸方面代表着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

美国历代电子侦察卫星见表1。

1960年6月22日,世界上第一颗电子侦察卫星“告密者-1”(Tattletale )发射升空,该星是在“银河辐射与背景”(Galactic Radiation Background Experiment ,英文缩写为Grab )科学卫星的光辉影子下隐藏的秘密军事卫星,属于详查型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地面防空雷达和舰载雷达情报。

1962年8月,新建立的美国国家侦察局接管“告密者”计划,继续发展为“罂粟”(Poppy )电子侦察卫星计划,直到1977年9月30日终止。

1960年代,美国空军和美国国家侦察局发射了“雪貂”(Ferret ),又称为“侦探”,或称为“圣徒”(Saint )系列电子侦察卫星。

“雪貂”B 是指随KH 系列卫星一起发射入轨的普查型电子侦察卫星;“雪貂”C 是指“弹射座椅”(Jumpseat )大椭圆轨道电子侦察卫星;“雪貂”D ,又称“孤独者”(Singleton ),于1988年9月开始发射,在1990年代完成部署,采用6颗卫星组网方式工作。

电子侦察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解放军理工大学 文/姜自森 李伟鑫诺卫星公司 文/汪鸿滨电子侦察卫星又称电磁探测卫星,是保密级别最高的卫星,也是获取电子情报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快速作战决策方面,更是有其独特的作用。

由于电子侦察卫星可以不受地域或天气条件的限制,大范围、连续性地长期监视和跟踪敌方雷达、通信等系统的传输信号,从而及时获得其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质、位置和活动情况以及新武器试验和装备信息,了解敌方军队的调动、部署及战略意图,所以,它已成为当代情报侦察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电子侦察卫星可分为普查型和详查型两种。

普查型的扫描范围可达2000km左右。

该种卫星能监视大面积地区,测定辐射源的位置和粗略地测定电磁信号的工作频段等参数。

详查型卫星能全面测量电磁信号的各种参数,测定辐射源的位置。

电子侦察卫星依据轨道高度可分为低轨电子侦察卫星和高轨电子侦察卫星,其中低轨卫星比照相侦察卫星轨道要高,通常离地面500km左右。

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所接收的地面信号是低轨卫星的1/5100左右,所以必须采用高灵敏度的大型接收天线,故又称其为“大天线伞”。

电子侦察卫星的轨道为圆形或近圆形,为了增大对地球的监视区域、减少阻力、延长寿命并兼顾定位精度的需要,其轨道平面的倾角都较大,轨道高度大多在300~600km,有的高达1400km,也有的部署在地球同步轨道上。

卫星轨道高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其所担负的特定任务和星上设备的性能。

电子侦察卫星依其功能侧重的区别,可分为破译信息内容的通信情报侦察卫星与了解通信、雷达信号电子参数的电子情报侦察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按照定位方法可分为单星定位制电子侦察卫星和多星定位制电子侦察卫星。

1 有效载荷、性能指标和特点电子侦察卫星根据其应用的特定要求,具有相应的性能指标、有效载荷和特点。

1.1 电子侦察卫星的性能指标 (1)电子侦察的针对性。

一般来讲,电子侦察卫星执行的侦察任务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有些国家和地区需要进行重点侦查。

美国军用卫星系统最新发展分析

美国军用卫星系统最新发展分析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space and the limited nature of its resources have made space a new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it will surely show a trend of crowding& confront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fu­ ture. As the leader of the scale and technology of orbiting spacecraft in the space field & the U. S. military has alway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equipment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s in various countries. Focus onthelatestdeploymentofmltarysateltes<ntheUntedStatesandthedevelopmenttrend&the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need special attention are elaborated. It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power and to explore countermeasures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Moreover & it will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acquisition of the right to control in the future information war.

美国侦察警告卫星体系浅析

美国侦察警告卫星体系浅析

美国侦察警告卫星体系浅析导读:现代战争将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涉及陆、海、空、天、电的一体化、立体式战争,争夺制信息权已成为当今高技术战争的重心之一。

随着空间军事化的高速发展,外层空间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切身利益的战略制高点。

卫星侦察可以获得全天候、全天时、大范围、大纵深、近实时的战场信息,是从外层空间获取情报信息强而有力的手段,也是获得制信息权和信息优势的重要环节。

美国侦察预警卫星体系是美军事情报力量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大国战略博弈尤其是近30年美国发动和主导的局部战争或海外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建有覆盖全球、分辨率高,可进行全天时、全天候侦察的卫星侦察系统。

目前美军太空力量在成像侦察方面主要有5颗“锁眼”、3颗“长曲棍球”、3颗“未来成像体系”等多个系列军用卫星,电子侦察方面有3颗“水星”、5颗“门特”、4颗“号角”等卫星,海洋监视方面有12颗海军海洋监视卫星。

导弹预警卫星则是继续发展“天基红外系统”。

“天基红外系统”将在几年内部署完毕,届时可在导弹发射后20秒内将警报信息传送给地面部队。

成像侦察卫星“锁眼”卫星是美国军用光学侦察卫星,已经发展了12个型号。

KH系列卫星主要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美国国家侦察局负责运行,为美国提供了重要的军事侦察能力。

“锁眼”系列成像侦察卫星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搭载有可见光、红外、多光谱和超光谱传感器等光学成像侦察设备,最高分辨率达到0.1米。

KH-12卫星是该系列最先进的型号,轨道高度为300km/1000km,倾角97.9°。

KH-12卫星发射质量超过15000kg,干质量约10000kg。

卫星直径4m,长约15m,其中前部的有效载荷舱长约11m,用于承载相机系统;卫星支持舱长约4m,装有卫星电子设备和推进分系统。

星体两侧装有2副刚性太阳翼,对太阳单轴定向,功率3kW。

卫星配备的KH-12相机光学系统仍采用反射式卡塞格伦系统,口径约为3m 左右,地面分辨率0.1m,是现今分辨率最高的光学侦察卫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侦察 力量 的主 要 组 织管 理 机 构 , 战略 司 令 部 统
管发射 并使 用 各 种 军 用卫 星 , 负 责在 世 界 范 围 内 为美 国提 供 I S R 能 力 。 国家 侦 察 局 负 责设 计 、 建
造 和运行 美 国 的军 用 侦 察 卫 星 , 美 国情 报 界 所 有
定 的 现实意 义 。

收稿 日期 : 2 0 1 3年 1 0月 2 2日
总第 1 5 6期
王海 洋 , 等: 美 国空 间 电子侦察 力 量概 况
4 1
能司令部( J F C C S P A C E ) 主要负责航天方面事务 , 集 中指 挥 和控制 美 国的太 空资 产 。

要 美国的航 天事 业在 当今世 界 处 于领 先 水 平 , 其 空 间 电子侦 察 的规 模 及技 术 更是
在他 国之 上 。文章 介 绍 了美军 空间 电子侦察 力 量的组 成 、 能力及 发展 趋 势等 内容 , 并 对其
进行 了较 为详尽 的研 究。
关键 词 美国 空 间电子侦 察 力量
Th e Pr o il f e s o f Am e r i c a n S pa c e El e c t r o n i c R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 Fo r c e
Wa n g Ha i y a ng S o ng Ch e n g r u i L u Ga o
2 0 1 4年 第 3期
2 01 4, No . 3




总第 1 5 6期
S e i r e s No . 1 5 6
EL ECT R0NI C WARF ARE
美 国 空 间 电子 侦 察 力 量 概 况
王海 洋 宋成 瑞 卢 高
( 电子工程 学院 , 合肥 2 3 0 0 3 7 )
颗 美 军卫 星过 境 , 其 空 间 电 子侦 察 力 量 正 断 地
对我实施情报侦察。因此 , 加 紧对美军空间电子
侦察 力量 现状 的分 析研究 对将 来与 强敌 作 战具 有

的侦察 卫 星都 归其 管辖操 纵 。 国家 安全 局则 指 挥 和操 控着 美 国 的 间谍 卫 星 系统 ; 航 天保 障系 统 是 空 间电子 侦察 卫星 行动得 以顺 利进 行 和运转 的重 要保 障 , 包括航 天 运输 系统 和航 天测绘 系统 等 。
(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i r n g I n s t i t u t e , He f e i 2 3 0 0 3 7,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T he Ame ic r a n s p a c e i nd u s t r y i s i n a l e a d i n g l e v e l i n t h e wo r l d,a n d t h e s c a l e a n d t e c h n i q u e s o f t he s pa c e e l e c t r o n i c r 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 a r e a bo v e o t he r c o u nt r i e s .I n t h i s p a pe r,t h e c o mp o s i t i o n,a bi l i t y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o f Ame ic r a n s p a c e e l e c t r o ni c r e c o n n a i s s a nc e f o r c e
0 引 言
空 间电子侦 察作 为获 取军事 情 报 的重 要 手段
1 美 国 空 间 电子 侦 察 力 量 的 组 成
美 军 空 间 电 子 侦 察 力 量 主 要 由 天 基 武 器 装
之一 , 以其 不受 国界 束 缚进 行 侦 察 的特点 及 位 于 太空 的平 台优 势 引 来 了各 军 事 大 国的高 度 重 视 , 都争相 发展 本 国 的空 间 电子 侦 察 力 量 。据 统 计 , 从 1 9 6 0年 6月 2 2 E t 第一 颗 电子侦 察卫 星 发射 至 今, 美 军共 发射 了 1 0 0多颗 电子侦 察卫 星 , 目前在 轨工作 的主要 为 “ 水星” 、 “ 号角” 、 “ 顾 问” 等第 四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a nd r e s e a r c h e d c o mpa r a t i v e l y .
Ke y wo r ds:t he Un i t e d S t a t e s; s p a c e e l e c t r o n i c r e c o n na i s s a n c e; f o r c e
1 . 2 . 2 国 家侦 察局
卫 星 的控制 工 作 , 包 括 经 由计 算 机 将 控 制 信 息送 至卫 星 , 使 卫星保 持 在设定 的轨道 内运行 , 或者 协
助卫 星进入 适 当 的侦 察位 置 。
代 电子侦 察卫 星 。我 国大 陆 平均 每 1 5分 钟 就有

备、 组 织管 理机 构及 支援保 障系统组 成 。其 中 , 天 基武器 装 备 主要 为 其 现役 的各 类 电子 侦察 卫 星 , 包括 “ 水星” 、 “ 号角” 、 “ 顾 问” 等第 四代 电子 侦 察 卫星 ; 美 军 战略 司 令 部 和 国家 侦 察 局 为 其 空 间 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