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调适指导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患者,应 该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策
略。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 改善产后抑郁症,有助于提高母
婴生活质量。
对实践的建议和应用价值
医护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心理护理干预 方法,以便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鼓励社会各界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 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认识水平。
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01
02
03
干预效果因人而异
心理护理干预对每个人的 效果可能不同,部分产妇 的抑郁症状可能无法得到 显著改善。
时间和精力投入
心理护理干预需要投入一 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忙 碌的产妇和家庭来说,可 能难以坚持。
依从性问题
部分产妇可能对心理护理 干预的依从性不佳,需要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她们的 参与度。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筛查和诊断,及时识 别患者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在心理护理干预方面的专 业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
THANKS.
排除有精神疾病史、严重躯体疾病以及药物滥用等问题的产妇。
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
健康教育:向产妇普及产后抑郁 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自身情绪 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产妇识别和 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增强其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
实验组的产妇接受心理护理干预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支持: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 情感和感受,提供支持和安慰, 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 尊心。
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心 理护理干预,提供亲子教育、夫 妻关系调适等方面的指导,以改 善家庭氛围和支持系统。
研究结果
产后抑郁的发生及护理措施
产后抑郁的发生及护理措施分娩,产子基本上是每位女性都要经历的事情。
随着宝宝的诞生,女性在家庭角色中也发生了改变,从为人子女到为人妻再到为人母,担负起养育、照顾宝宝的重任。
如果这时新妈妈出现抑郁,就会对自己以及宝宝还有整个家庭造成影响。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产后抑郁的发生以及护理措施。
一、什么是产后抑郁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产后抑郁症,在我国约有15%-30%的产妇都有产后抑郁的情况。
孕产妇在怀孕及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改变,当这些改变的性质以及程度超越了正常变异的界限,就会导致病理性精神状态的发生,出现产后抑郁。
产后1周以及产后6周是产后抑郁的高发期,情绪持续低落是产后抑郁的基本特征,易怒、焦虑、心烦、自责、自卑、强迫症状以及各种躯体疼痛都是产后抑郁的表现,部分产妇还会伴有疲劳乏力以及失眠等情况,患有抑郁症的母亲很少会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互动,对孩子较不敏感,严重的还会出现幻觉,甚至产生杀害新生儿或者自杀的异常举动,其临床特征与其他抑郁的症状发作并无明显区别。
二、产后抑郁症的护理要点1、维持良好的家庭氛围家人在产妇分娩后要充分了解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产妇的既往病史、心理状态以及个性特征,积极主动地做好产妇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运用社会学以及医学心理学等知识,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减少产妇的心理负担,解除影响产妇发生抑郁的心理因素。
对有不良心理个性的孕妇,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避免给产妇带来精神上的刺激,增强产妇自信心。
让产妇能够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给产妇提供更多的帮助,给产妇树立正确的处理问题以及认识事物的态度。
对于有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观念比较严重的家庭,要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意义。
多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多多关心、安抚产妇,维持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通过引导、暗示、制造温馨气氛等技巧增进婆媳关系以及夫妻感情,让产妇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刻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产后抑郁症患者比较起一般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这些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担忧会远远高于一般的抑郁症患者,并且这些患者也不会在疾病严重之后才会出现对生命的危害,往往是一开始就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伤害。
一、产后抑郁症的症状第一、产生焦虑产后抑郁症患者会经常因为害怕自己不懂照顾宝宝而感到焦虑,同时又担心自己宝宝的健康。
第二、经常失眠产后抑郁症患者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经常辗转反侧睡不着。
第三、食欲不振产后抑郁症患者通常没有心情进食,但有时会透过暴饮暴食来宣泄自己的压力,不过过后又会因肥胖而感到内疚和不安。
第四、感到疲惫一般产后的女性都是会感到疲惫,但产后抑郁症患者会疲惫到认为自己有病。
第五、各种抑郁产后抑郁症患者会长时间感到情绪低落、愁苦及悲惨,早上或入夜时分情况会较为严重。
二、这些症状也要警惕当我们了解过以上五方面产后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之后,还要对以下能够被产后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亲人及时察觉出来的一些症状表现进行关注:1.孕妇生完孩子后脾气变得暴躁。
产后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对别人的儿女或自己的宝宝感到非常暴躁,而发泄对象通常是自己的伴侣。
2.孕妇生完孩子后开始变得焦躁。
产后抑郁症患者会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很多事情亦做得不好,但也没有动力去改善这些情况。
3.孕妇生完孩子后经常感到内疚。
产后抑郁症患者会因为自己患病而增加家庭压力感到内疚,亦会因用负面情绪去观看事物而不断自责自己。
4.孕妇生完孩子后对很多东西失去兴趣。
产后抑郁症患者对以往享受的事情觉得不再有吸引,以往的兴趣亦变得无聊,特别是对性生活失去兴趣,进一步影响了夫妻双方的关系。
三、产后抑郁症的引发因素生理因素妇女从怀孕至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
有学者认为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相关,产妇本人的健康状况对孕期产生抑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
心理因素妊娠、分娩伴随着一系列的躯体和心理变化,虽然大多数孕产妇适应良好,但也有个别孕产妇出现适应不良。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心理调适
作 ,能带动社 区卫生服 务的全面发展 ;加快人才培养 的 步伐 ,迅速适应服务模 式的转变和专业结构 的调整 ,更 好地为社区居 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
参考 文献
[ 1 ] 陈迎风 . 浅谈社 区妇幼保健工作体会E J 3 . 中国医药指南 , 2 0 1 0 : 2 9 . [ 2 ] 卢栋. 妇 幼保健系统工程—— 杜区服务[ J ] . 医学与社会 , 1 9 9 8 : 0 5 .
童系统化管 理水平 ,控 制敏感性指标漏 报,准确进行 妇
幼保健工作量统计和绩效考核 。网络运行 机制逐步完善 ,
作 ,使社区妇幼保健成 为政府 行为 。探索社 区妇幼保健 工作新的管理模式 ,依靠 社 区妇幼保健人员 、街道公 共 卫生联络员、志愿者 队伍开展社 区保健 ,可达到事半 功 倍 的效果 。建成有效 的妇幼保健服务运行 网络 ,公共 卫 生志愿者遍布楼 区家庭 ,形成 、科学 的信息反馈 网络和 高效、优质的妇幼保健 服务系统 。健 康教育是社 区妇幼 卫生保健服务 中培养 自我保健 意识 和 良好行为 的重 要手 段 ,它是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的先导 。 社 区妇幼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 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为医院带来 了 良好 的经济效益 ,形 成 了一个 良性循 环
的 过程 。
妇幼保健热线 电话 ,并利用 网络建立 了妇幼卫 生健康 教 育网,成立 了四平 妈妈群 、健康知识共享群 等,通过 网 络平 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进一 步增加 了健康 知识普 及 范围和增加 接受健康 教育 人数 。通过 健康 教育 的开展 , 妇女 、儿童 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 ,保健人数不断增加。
( 本 文校 对 : 韩世辉 收 稿 日期 : 2 0 1  ̄0 }2 3 )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浅谈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产后抑郁属于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
在分娩后约10%-15%的产妇患产后抑郁症,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量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让产妇保持一个最佳的心情。
【关键词】产后抑郁;状态分析;心理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57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976-01产后抑郁也叫产后忧郁,是指产妇在生产孩子后由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而造成的抑郁症状,这时候产妇会表现出紧张、恐惧,个别严重者甚至会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有自杀的行为[1]。
如果能够及早发现,正确治疗,会恢复的很好。
妇女在怀孕和生产的时候,因为自身生理、心理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都会产生抑郁症状,但产后抑郁是最常见的一种。
在产后的第一周,大约有50%-75%的妇女会出现轻微抑郁症状,10%-15%患产后抑郁症,生产后一个月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是非分娩女性的3倍左右。
1产后抑郁的病因1.1心理和社会因素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周围发生不好的事情、产前产生的恐惧紧张、夫妻之间关系的不和谐、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产妇年龄偏大都会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2]。
1.2生理因素在妊娠期,产妇因为激素水平的急剧升高,产后这些激素又突然降低,激素的波动可能导致产妇情绪抑郁;同样,产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这会使甲状腺功能发生紊乱,也会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有抑郁发作史或阳性家族史的产妇产生抑郁的情况会大大增加。
1.3性格因素性格内向的产妇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想和别人交流,这就容易导致发生精神抑郁,而外向性产妇虽然沟通起来没问题,但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发生轻微程度或时间短暂的抑郁。
1.4医护因素医院内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都会对产妇的情绪产生影响,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态度和蔼、工作作风耐心细致,这些可促使产妇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
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
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尽可能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
轻中度抑郁可采用心理治疗,如果持续两周,且症状越来越重,一定要采用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
一、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药物治疗①抗抑郁药提高情绪,一般来说新型抗抑郁药,疗效好、副反应小、耐受性好,使用安全和方便。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米氮平)。
②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苯二氮卓类(安定等)、丁螺环酮等。
③需服药治疗产妇,婴儿可改用人工喂养法,尽可能避免药物影响婴儿;④定期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和药物副反应,维持病情稳定。
二、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心理社会干预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密切相关,产妇经历了孕育、分娩、照顾婴儿的几个阶段,孕产妇要面临生活方式和心理模式的重大改变,要面对更多的心理社会和婚姻问题。
①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妊娠、分娩、育婴和孕产妇疾病知识,减轻孕产妇对妊娠、分娩和育婴的紧张恐惧心理,争取家属的支持帮助;②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如对人、对事、对己、对社会过度从否定、悲观、负面的角度看问题,自卑或自尊心过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做出客观评价;③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性格,引导患者采用积极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不良的行为模式,如冲动盲目、不顾后果,孤僻离群、独处索居,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社会交往等;④调整婚姻家庭中不利的心理因素,提供危机干预;⑤产妇自己做好生活方式调适和心理调适,配偶和家人要多给予理解、关心和支持,共同采取积极的应对模式,尽量避免和减低不良应激的影响,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详见下面疾病预防内容)。
三、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治疗疗程①急性治疗期治疗控制焦虑抑郁等症状,疗程一般6-8周;②巩固治疗期是巩固急性期治疗效果,防止症状波动,疗程一般4-6月,药物剂量一般维持原剂量不变;③维持治疗期防止复发,维持治疗应持续多久尚无定论,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因人而异,治疗方案个体化。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1. 引言1.1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产妇个体的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家庭的和谐稳定。
产后焦虑抑郁情绪会导致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增加母婴感染和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影响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甚至会导致家庭破裂和婴儿早期发育迟缓等问题。
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干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对于维护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由于产妇在生产后身心状态的剧烈变化,以及对新生命的责任感和焦虑感,容易陷入焦虑抑郁情绪中。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仅会给自身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对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有关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产妇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加强对产妇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字数:265】1.2 相关研究现状当前,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试图探究其发生原因、危害以及护理干预方法。
一些研究表明,产妇在孕期和产后易受到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变化、激素水平变化、家庭压力、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些研究还发现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仅对产妇本人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及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研究也积极探索护理干预方法,如产后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家庭支持等,这些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推广。
相关研究的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了解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问题的线索,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的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产妇在孕期和产后会面临诸多身心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导致她们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身体上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怀孕和分娩过程中,产妇的荷尔蒙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她们的情绪。
产后抑郁症生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378鱼!i d!Q££M业丛£4生i n刍S!P坐婴b盟2QQ§,№!§,趟Q:12士旦匡垫担由2Q Q§主2旦差§鲞茎12塑产后抑郁症生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王润坤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0378-01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亦称心境障碍的一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情感低落)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精神障碍,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事物缺乏兴趣、健忘、心情不平静、时常哭泣、依赖、焦虑、恐惧、疲倦、伤心、易怒易躁、无法忍受挫折、负向思维、对自身和新生儿健康过度担忧等症状,预后一般良好,约70%的患者1年内治愈。
产后抑郁症产妇常常失去生活自理和照料新生儿的能力,对产妇、新生儿及家庭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工作压力以及社会价值趋向等对妇女的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所以对孕产妇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从而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就此问题谈点体会。
1正确认识孕妇妊娠常见心理反应孕妇对妊娠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一般包括惊讶和震惊、矛盾、接受、幻想、情绪波动、精神内向和精神外向、身体形象和身体形象的改变。
妊娠早期心理特征主要是孕妇将注意力集中在确定自己是否妊娠,几乎所有的孕妇在怀孕初期都有慷讶和震惊的反应;妊娠中期孕妇幻想心理比较突出,幻想自己如何扮演母亲角色,想象做一个母亲应有的特殊品质,想象着未来生活因新生命到来而改变:到了,妊娠晚期,除了幻想外孕妇还伴随着担心、焦虑和恐惧,开始考虑自己和胎儿的安全,担心妊娠和分娩时可能发生意外等。
2科学分析造成产后抑郁症的可能因素造成产后抑郁症的可能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其中社会心理因素被认为是主要因素。
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摘要】围产期心理护理是指在孕前、孕期、产前和产后对孕妇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心理障碍,给产妇和家庭带来严重影响。
通过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本文将分析围产期心理护理的定义、产后抑郁症的危害、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以及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
探讨影响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的因素,强调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的优化与完善。
通过本文全面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围产期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干预、效果分析、心理健康。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围产期是指孕妇怀孕到产后42天的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对于产妇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围产期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和产后恢复情况。
据统计,产后抑郁症是围产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0%-20%。
产后抑郁症给产妇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困扰,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产妇们面临诸多生活压力和困难,加之妊娠期间荷尔蒙水平的变化和生理上的需求,很容易陷入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中。
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本研究对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产妇的健康和幸福提供更多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并分析其实际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的心理调整期,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评估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分析其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和干预作用,探讨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的适用范围和方式,为今后的围产期心理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性意见。
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的效果及作用
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的效果及作用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效果及作用。
方法:我院的152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从入院至出院全程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
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评估依据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与分类方案,评分采用自评抑郁量表(zung)。
2分析导致产后抑郁的因素2.1孕妇的自身因素。
现在孕妇已由80后转为90后的独生子女,柔弱娇惯,心理素质差,害怕分娩时的宫缩阵痛,容易发生情绪不稳定。
有的产妇性格过于内向,沟通能力差,分娩时的刺激等会给产妇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而发生产后抑郁。
2.2内分泌的因素。
孕妇从妊娠到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妊娠期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明显增高,而产妇产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迅速下降是忧郁状态发生的重要生物基础[3],产妇易发生产后抑郁。
2.3家庭因素。
夫妻、公婆关系不融洽,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不好,对婴儿性别的期待等都是发生产后抑郁的因素。
产妇的这一时期最渴望得到丈夫和家人的关爱,如丈夫及家人冷漠也易发生产后抑郁。
2.4分娩因素。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分娩并发症、新生儿窒息或畸形等,会导致情绪紊乱。
另外,产妇对母亲的角色不适应,母乳不充足,都会对产妇造成心理压力。
2.5环境因素。
产妇对医院的环境不适应,对病房感到陌生,导致睡眠不佳,情绪不稳定。
3心理干预措施3.1入院后责任护士主动自我介绍,评估孕妇的一般情况,安排温馨病房。
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在医院营造家庭的氛围,充分保证孕妇的休息和睡眠,及时沟通并了解孕妇的心理状态,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热情周到地做好服务。
3.2产前责任护士对孕妇及家属进行有效的产前健康宣教,讲解有关分娩及产褥期的知识,给予孕妇更多的关爱,为孕妇提供帮助。
鼓励孕妇做好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分娩的自信心,提倡自然分娩,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让孕妇学会一些实际技能,为孕妇向母亲角色过渡做好准备。
如何调整产后抑郁的情绪
如何调整产后抑郁的情绪家人多给产后妈妈一些关注产妇的家人应了解产褥期这一特殊生理变化,体谅和帮助调节产妇的情绪,对妈妈给予照顾和关怀。
特别是丈夫,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妻子,经常进行思想交流,留意妈妈的情绪,及时发现并帮助妈妈调节不良情绪。
设法转移妈妈的注意力,帮助妻子料理家务或照顾宝宝。
让妈妈在分娩后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环境。
月子期间应避免受刺激平和愉悦的心境对坐月子非常有益,对于外界的精神刺激妈妈要善于理智地调节。
如果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问题棘手难以解決,不要让精力总是黏滞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钴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圏中,妈妈可以用其他事情或兴趣爱好来转移自己对不愉快事情的注意力。
此外,妈妈的家属及亲友也要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不使妈妈烦恼动怒、忧愁悲伤。
不要使妈妈感觉到生活乏味単调,加剧抑郁情绪的产生。
多顺从产妇的需求,让妈妈感到家人带来的温暖。
委婉提醒,默默帮助。
轻微产后抑郁症的自我调节如果只是出现轻微的产后抑郁症状,妈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技术进行自我调节。
1-转移注意力。
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意识地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就能很快从不良情绪中脱身,避免因为委屈的情绪一直深入,最终导致这种委屈郁结于胸,无处释放。
2-行为调整。
适当进行一些放松活动,例如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心情也会随着音乐放松下来。
追追综艺韩剧等。
心情大多数可以好转,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等活动也有帮助。
3-沟通交流。
多和家人,老公,闺蜜,朋友,其他孕妈多交流,分享。
可以消除产孤独和无助感,将抑郁消除与无形。
4-角色转换。
谁也不能24小时地充当一神角色,偶而从妈妈的角色中跳出来,在家人面前撒撒娇,寻找一下丈夫的娇妻、父母的爱女等角色受宠爱的感觉,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抑郁武器。
适当放松或休息妈妈生产以后,如果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宝宝身上,从而放弃自己的喜好,就很容易变得压抑。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以减少产后并发症 的发生 。 235 待产妇 排气 后 , .. 可给予流食或半流食 , 易消化 、 白 蛋
产妇 由于出血量多等原 因经常会产 生恐惧 、 焦虑 心理 , 她们 比 正常产妇 的心理压力 、 负担要高很多。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深
症的发生 。
3 2例患 者 , 年龄 2 岁 ~ 5岁 , 均年龄 2 . 。文化 程 1 3 平 55岁
作者简介 : 高伟香 , , 女 大专 , 师。 护
E-mal 43 0 2@ qqc i9 58 36 : .om
有差距 而发生 心理 冲突 ; 的因为胎儿娩 出后 生理 上排空而心 有
产后 抑郁 症是产妇分娩后 出现的抑郁 症状 , 是产 褥期 精神
综 合征 中最 常见的一种类 型 , 以抑郁 、 眠、 失 悲伤 、 丧 、 沮 激怒 、 烦躁 , 甚至 出现幻觉或 自杀 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 的精神紊 乱Ⅲ 。 产褥期本身就是一 种压力情境 , 产妇 不仅面临着生理心理 的改 变 ,同时也有潜 意识 的内在 冲突以及为 人母所需 要的情绪 调 整, 因此产褥期心理调适 的指导和支持对减少产后抑郁症 的发 生相 当重要 。现将 2 1 0 0年 8月一 2 1 年 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 01
社会 等各方 面的发 展尚未成熟 , 以在母 亲角色的学习上会遭 所 遇到许多危机 。 成年产妇 , 尤其是年龄较长者 , 往往拥有丰富的 经历 , 受过较高的教育 , 故更能胜任母亲的职责。 2 心理 因素 . 2 经过分娩 的产妇 ,糖皮质激素 和甲状腺 处于低水平 , 产后极度疲劳加重压抑 。特别是初产 妇将表现出 不同的心理感受 , 高涨 的热情 、 如 希望 、 高兴 、 满足感 、 福感 、 幸 乐观 、 压抑及焦虑 , 的可 能因为理想 中 的母 亲角色与现 实中 有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的10个前兆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的10个前兆许多产妇都很简单患产后抑郁症,因此家里人要特殊留意产妇是否消失产后抑郁症。
今日,我为你带来了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和调理方法。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1.抑郁:患者会长时间感到心情低落、愁苦及凄惨,早上或入夜时分状况会较为严峻。
有时白天心情低落,夜晚心情高涨,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2.脾气急躁:患者可能会对别人的儿女或自己的婴儿感到急躁,而发泄对象通常是自己的伴侣。
3.疲乏:一般产后的女性亦会感到疲乏,但产后抑郁的患者会疲乏至认为自己患病。
4.失眠:患者一般睡眠不佳或严峻失眠,因此白天昏昏欲睡。
5.食欲不振:患者通常没有心情进食,但有时会透过暴食来宣泄压力,不过过后又会因肥胖而感到内疚和担心。
6.失去爱好:患者对以往的享受觉得不再吸引,以往的爱好亦变得无聊,对日常活动缺乏爱好。
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索问题困难,主动性下降,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对生活失去信念,特殊是对性生活失去爱好,进一步影响双方的关系。
7.不能应付生活:患者会觉得不够时间用,事情亦做得不好,但失去动力改善有关状况。
8.内疚:患者会由于自己患病而增加家庭压力感到内疚,亦会因用负面角度观看事物而自责。
9.焦虑:患者会常常由于可怕不懂照看婴儿而感到焦虑,同时又担忧婴儿的健康。
10.消失思维障碍、迫害妄想、有自杀的意念或企图,甚至消失伤婴或自杀行为。
产后抑郁症的调理方法1、倾诉宣泄法找好友或亲人沟通、倾诉,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心情。
2、行为调整法如深呼吸、漫步、打坐、冥想安静的画面、听舒缓美丽的音乐等。
3、自我鼓舞法自我观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情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胜利的一面。
4、保证清淡饮食产妇要吃养分丰富而又清淡的食物,与此同时,享受被亲人照看的亲情,在感谢其爱心中,使自己得到心灵的调养。
5、角色替换法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行能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利。
产后抑郁的护理
对于产妇不要过于神经质 ,如有烦恼 、不安 ,需与丈夫 或家人商量,需求他们的帮助。把从怀孕到分娩 ,看成 是一次宝贵的体验 ,时刻保持愉快安详的心情 ,家人也 要 对产 妇 的表 现给 予肯定 及支 持 。
2-3抑郁症的食疗 :产后忧郁与生理变化造成的营 养失衡不无关联 ,如果锰 、镁 、铁、维生素b6、维生素 b2等营养素摄取不足,就会影响精神状态。 粗粮、全 麦 、麦芽、核桃 、花生、马铃薯 、大豆、葵花子、新鲜 绿叶蔬菜、海产品、蘑菇及动物肝等食物 ,含有以上多 种缓解 紧张和忧 虑 的营养素 。
不 同人 的不同个性特征采取不 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这 样则
3 体会
能更好 的抓住患者 的心理需求 ,确保 有效 的进 行护理。
此病的病因比较复杂 ,内分泌的改变是产后抑郁症
2 护理 2.1抑郁 的心 理护 理 :文献 报道 :我 国产后抑 郁症 发 病 率 在 1 1.38% ~15.01% ,亦 有 报道 发病 率 为 10% ~ 20% ,因此 ,应 该 引起 广 大 医 务工 作 者 的充 分 认识 。 新型抗抑郁药物的出现 ,促进了产后抑郁症的康复 ,然 而 ,心理护 理对 促进 产后 抑郁 症 的康 复仍 然具有 不 可忽 视 的作 用 。心理 护理 因从 孕前 做起 ,孕 前应 做好 充 分 的 准备 ,阅读 有关 孕后 、产 后及 育 婴的相 关 书籍 ,并进 行 相 关 的健康 咨询 ,做 好充 分 的孕前 准备 ,调 整好 心态 ,
2001,3(4):297. 『221叶赛娟 .抑郁症 的治疗与护理[J].国外 医学 ·护理学分册,
1999,18(5):238. [3】吴荣淋 ,周训平,汤 勇.产后抑郁症 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
抑郁症的心理调适建议
抑郁症的心理调适建议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感到沮丧、无望,甚至失去对生活的兴趣。
心理调适在治疗抑郁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缓解情绪、恢复健康。
一、寻求支持首先,抑郁症患者应该主动与家人、朋友或心理专业人士寻求支持。
沟通和共享自己内心的困扰可以减轻负担,让患者感到被关心和理解。
亲人和朋友的陪伴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疗愈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保持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缓解抑郁症的关键因素之一。
患者应该学会认识到负面思维对情绪产生的不良影响,并尽量改变这种思维方式。
通过深呼吸、积极态度的训练以及参与积极的社交活动,能提升自己的情绪状态,增强内心的抵抗力。
三、定期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等有益物质,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症状。
抑郁症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坚持有规律的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帮助情绪的调节。
四、保持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促进身心的康复。
每日严格按时作息,包括规定的起床时间、进食时间和睡眠时间。
特别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仅可以提高抵抗力,还有助于恢复身心的平衡。
五、饮食调理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于调整心理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抑郁症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纤维素等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等,以促进大脑的代谢和健康的神经功能。
六、寻求专业帮助对于抑郁症严重的患者,单靠自我调节有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此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等。
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七、避免孤立自我抑郁症患者常常倾向于孤立自己,但这只会进一步加重情绪的压抑。
因此,尽量避免孤立自我,可以参加一些社会或兴趣团体,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分享感受和心情。
总结:抑郁症是一种需要耐心和时间来治疗的心理障碍,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和周围人的共同努力。
浅谈女性产后一般心理状况及基本应对策略
浅谈女性产后一般心理状况及基本应对策略女性产后心理状况是指女性在生完孩子后的心理状态,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产后心理状况不仅对产妇本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也会对整个家庭的和睦和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产后心理状况的关注和研究至关重要。
产后心理状况通常包括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女性在产后身体、生活和角色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产生了一种不适应和焦虑感。
在这种情况下,产妇需要得到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学会应对和调适自己的心态。
下面将从产后心理状况及常见问题的角度来谈一下女性产后心理状态及应对策略。
一、产后心理状况1. 情绪波动产后女性由于生理和生活上的变化,会出现情绪波动的现象。
这种情绪波动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妇的日常生活和孩子的抚养。
情绪波动会让产妇感到疲惫、焦虑和无助,甚至有些人还会出现抑郁情绪。
2. 焦虑产后女性会因为孩子的成长发育和自身状态的改变而感到焦虑。
对于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产妇会感到不安和担心,生怕自己的疏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产后女性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外貌变化也会让她们感到焦虑和不安。
3. 抑郁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心理问题,它包括产后忧郁症和更为严重的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自责、无法集中注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孩子的成长。
二、应对策略1. 寻求社会支持产妇应该主动寻找社会支持,包括寻求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和其他产妇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可以加入产后心理健康支持小组,从交流中获得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2. 确立自信心产妇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价值,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做好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工作。
3. 学会调节情绪产妇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和乐观的态度。
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参加户外活动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的身心。
4.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产妇要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意度。
4 2 改 变探 视 制 度 : 制 家 属 探 视 , 主 要 原 因是 认 为 家 . 限 其
属 陪 伴 患 者 , 于 频 繁 的 接 触 和 过 长 时 间 的 探 视 会 影 响 患 过
属之 间 的关 系 , 降低 医 患 矛 盾 , 少 医 疗 纠纷 的 发 生 , 高 减 提
分 娩 后 数 日或 数 周 , 病 率 在 3 % ~ 3 K[ , 产 妇 在 经 发 3 50 孕 历 怀 孕 、 娩 、 后 恢 复 、 育 婴 儿 过程 中 , 体 和情 感 体 验 分 产 抚 身 非 常 强 烈 , 产 生一 系列 生 理 、 理 方 面 的 变化 。不 仅 影 响 会 心
患 者 及 家 属 的 身 心健 康 。
产后抑 郁症 患者 的心 理调 适指 导
山 西 工人 晋 祠 疗 养 院 ( 3 0 5 史 维 荣 OO 2 ) 产 后 抑 郁 症 是 一 种 非 精 神 性 抑 郁 综 合 征 , 常 发 生 在 通 肾上 腺 素 、 质 醇 、 茶 酚胺 等 释 放 过 多 , 致 产 妇 躯 体 和 皮 儿 导
产 妇 的 身心 健 康 , 影 响 到 婴 儿 、 庭 、 姻 、 会 。 还 家 婚 社 用抑 郁 自评 量 表 ( D ) 4 S S 对 5例 产 后 抑 郁 症 患 者 进 行
2 . 52
E3 郭爱 静 . 息 支 持 对 危 重 患 者 家 属 焦 虑 的影 响 .中 国 心 理 卫 4 信
生杂 志 , 0 2 1 ( ) 1 4 1 6 2 0 ,63 :5 —5.
4 3 心 理 咨 询 与治 疗 : 专 业 的心 理 咨 询 师或 治 疗 师 给 予 . 有 他 们一 定 的心 理 支 持 , 有 利 于疏 导 他 们 紧 张 、 虑 等 不 良 更 焦
・
28 ・ 0
山西 医 药 杂 志 2 1 0 1年 2月第 4 O卷 第 2期 上 半 月 S a x dJ F b u r 0 1 Vo.4 , . h i t hn i Me , e r ay 2 1 , 1 0 No 2 t eF r s
患 者 的病 情 和解 释他 们 的 疑 问 , 对 患 者 疾 病 可 能 发 生 的 针 各 种 预 后 进 行说 明 , 家 属 对 患 者 在 治 疗 期 间 可 能 发 生 的 使
必 要 时 以打 电话 的形 式 与 患 者 家 属 交 待 病 情 , 商 治 协
疗 方 案 等 。 由此 可 见 , 供 关 于 患 者情 况 , 他 们 进 行 心 理 干 预 , 除 家 属 对 医 疗 护 理 存 在 的 对 消 疑 问 , 时 提 供 各 种 反馈 信 息 , 及 充分 发挥 家 属 的 正 性 作 用 ,
患者 和家 属 对 医护 工 作 的 信 任 度 和 满 意 度 , 保 证 医 疗 质 对
量 的水 平 , 具有 重 要 的意 义 , 得 引起 同 仁 们 的关 注 。 值 参 考 文 献
[ ] Wa r TehA.Ha dewi r i l ae 1 nHonE, s n l t cic r.NusMa h tac r —
( 稿 日期 : 0 0 1- 2 收 2 1 -0 1 )
作 者 简介 : 爱 英 , , 9 9年 4月 生 , 管 护 师 , 山煤 电 史 女 16 主 西
集 团 公 司 职 工 总 医 院 ,3 0 3 0 0 5
情 绪 , 用 放松 训 练 法 、 移 法 、 向对 话 法 、 眠 法 等 降 低 采 转 意 催 其 神经 系 统 兴 奋 水平 , 轻 个 体郁 闷 、 减 不安 的情 绪 。有 助 于
[ ] P cadF r i i ae C pt n a l me ess f r 2 oh r .C ic r:I U—ai t mi mbr uf ta c e f y e
a it e r s . o e h W e k, 00 — 7 0 ( 7 . nx e y ord p e s Bi t c e 2 0 0 — 8 1 )
情 况 有 所 了 解 和准 备 。
随 着 医 学 模 式 的转 变 , 家庭 是 I U 患 者 最 基 本 的 资 助 C
者 , 患者 家属 进行 心 理 干预 是 相 当重要 的, 此 可见 , 对 由
I 护 士 必 须 掌握 心理 知 识 及 技 术 , 分 认 识 患 者 家属 的 CU 充
r g , 0 0, 1 9 : 2 3 . a e2 0 3 ( )3 —4
者 的病 情 。但 越来 越 多 的 研 究 表 明 , 属 在 危 重 患 者 的 康 家 复 中起 着 不 可 忽 视 的 作 用 , 而且 限 制 探 视 成 为 患 者 和家 属 产 生 焦 虑 情 绪 的一 个 重 要 原 因 。实 行 开 放 式 探 视 制 度对 患 者 非 常 有 利 , 以 降 低患 者 的压 力 水 平 , 实 施 何 种形 式 的 可 但 探 视 制 度 , 不 会增 加 患 者 感 染 的 机会 , 能 满 足患 者 和 家 既 又
属 的 需 要 , 患 者更 好 地 服 务 , 高 护 理 工 作 的 满意 度 成 为 为 提
研 究 的 焦点 。采 用 可 视 式 、 话 式 暂 时 能 缓 解 一 些 家 属 的 通 焦虑。
E ] 岳 文浩 , 红 静 , 芳 . 学 心 理 学 . 京 : 学 出版 社 , 0 3 3 张 潘 医 北 科 20 :
者 家 属 的焦 虑 水 平 下 降 , 少 了 家 属 打 电话 、 门询 问 患 者 减 敲 情 况 的 次数 , 降低 了医 护 人 员 工作 的 负担 , 增 加 了家 属 的 还
积极 配合 医护 工 作 , 样 不 仅 可 以降 低 其 焦虑 、 这 抑郁 等应 激 心理 状 态 , 有效 地 促 进 患 者 康 复 , 能 优 化 医 护 与患 者 及 家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