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12 苏武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灵的选择灵魂的坚守
——《苏武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检查巩固本课中的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并重点掌握细节描写。
3、感受苏武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通过细读文本,赏析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
【学习难点】理解苏武坚贞的民族气节。
【学习方法】
1、合作探究法
针对文章内的重点细节描写,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挖掘更深的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苏武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
2、课堂表演法
关于苏武的细节描写,赏析也好,朗读也罢,都是抽象的;如果把人物的行为转化为具体的表演,而且是两次表演,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对细节描写的把握也更加准确,才有可能学会使用细节描写。
【教学工具】
多媒体、自制道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
的本色。
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
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复习检查
1、读准字音
(í)háng (ūn niè
栘中厩监丈人行煴火啮雪
máo huóuèhuò
节旄纺缴斧钺汤镬
2、理解字义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2)武帝嘉其义
(3)私候胜
(4)舆归营
(5)复举剑拟之
(6)反欲斗两主
(7)武复穷厄
(8)大夫人已不幸
(9)且陛下春秋高
(10)皆为陛下所成就
三、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的两个特点:1、真实性——情真而不诡”、“事信而不诞”;
2、文学性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里、语言、神态等)
侧面描写(环境、他人的评价态度、与他人的对比)
细节描写
四、见微知著——细节描写
1、赏析示例: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
问题:请赏析第5段中苏武的第一句话。
沉着冷静、理直气壮
2、合作探究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
问题:请赏析第5段中关于苏武的动作描写。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满腔愤怒
3、学以致用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问题:请赏析第4段中的细节描写。
权衡生死,国家尊严高于一切、对死的决绝态度
紧张恐惧的氛围、突出苏武的坚贞的节操
五、拓展延伸——课后巩固
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你身边的人,150字左右。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