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一)
一、简答题
1.教育行政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2.教育政策制定有何要求?
3.教育预测的程序是怎样的?
4.教育行政体制要处理哪些关系?
5.教育人事行政应遵循哪些原则?
二、论述题
1.试分析中央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特点及其利弊。
2.阐述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3.如何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教育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一)答案
一、简答题
1.教育行政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1)教育行政均权化
(2)教育行政民主化
(3)教育行政科学化
(4)教育行政专业化。
2.教育政策制定有何要求?
(1)要以教育方针为依据
(2)要现实、准确
(3)要清晰明确
(4)要注意连续性、系统性、稳定性
(5)要有预见性。
3.教育预测的程序是怎样的?
教育预测的程序是指预测活动所包括的基本步骤及其顺序,通常包括五个基本步骤:
(1)确定预测目标和期限
(2)收集与处理资料和数据
(3)建立预测模型和选择预测方法
(4)实施预测
(5)检验预测结果并编写预测报告
4.教育行政体制要处理哪些关系?
要处理好中央办学与地方办学的关系、政府办学与其他社会力量办学的关系、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5.教育人事行政应遵循哪些原则?
(1)选贤任能原则
(2)量才适用原则
(3)职责权利统一原则
(4)合理流动原则
二、论述题
1.试分析中央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特点及其利弊。
中央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是,有关教育方面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均集中在上级教育行政机关,下级教育行政机关必须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和决定办事。
中央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主要优点是:(1)能充分调动中央办教育的积极性,便于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2)能够集中力量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克服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态;(3)能规定统一的教育标准,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缺点是:(1)地方没有办教育的自主权,难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2)各地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如果只求形式划一,极易脱离地方实际,阻碍教育发展的进程;(3)不鼓励自由实验,很大程度上束缚地方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阐述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两者的联系:
(1)都属于上层建筑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本质相同;
(2)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
(3)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
(4)教育政策是实施教育法规的指导,教育法规是实现教育政策的保障。
两者的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
(2)执行方式不同;
(3)规范效力不同;
(4)调整和适用范围不同;
(5)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不同。
3.如何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1)调整教育经费分配结构;
(2)建立群体结构合理的教职工队伍;
(3)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专业比例合理的教育组织系统;
(4)加强对学校仪器、设备的购买和管理,提高资金与设备的使用效率;(5)提高管理水平;
(6)逐步解决学校社会化的问题。
以上为答案要点,需适当展开论述,如果只答要点,得6分。
《教育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的助学金属于()。
A.人员经费
B.公用经费
C.基建费
D.业务费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生行政与学生管理不同点的是()。
A.主体不同
B.对象有别
C.目标各异
D.时空范围不一致
3.被认为是现代教育行政学创始人的是()。
A. 坎贝尔
B. 施泰因
C. 泰罗
D. 韦伯
4.清政府设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的时间是()。
A.1898年
B.1904年
C.1905年
D.1906年
5.我国教育基本法是()。
A.义务教育法
B.教师法
C.教育法
D.高等教育法
6.我国教育视导人员的设置始于()。
A. 1862年
B.1906年
C. 1922年
D. 1951年
7.重在评价过程的评价是()。
A. 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 定性评价
D. 定量评价
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行政咨询特性的是()。
A.求标性
B. 求实性
C.求多性
D. 满意性
9.综合咨询是一种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的咨询工作,又可称为()。
A.决策咨询
B.专业咨询
C.管理咨询
D.情报咨询
二、简答题
1.教育行政有哪些基本的方法?
2.教育执法应遵循什么原则?
3.教育规划有何特点?
4.学生行政的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
试分析中央与地方合作制国家教育行政的特点及其利弊。
《教育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C
5.B
6.B
7.A
8.D
9. A
二、简答题
1.教育行政有哪些基本的方法?
(1)组织调度的方法
(2)法治的方法
(3)经济的方法
(4)激励的方法
2.教育执法应遵循什么原则?
(1)国家教育法规优先于地方教育法规的原则
(2)总的教育法规优先于单项教育法规的原则
(3)后定教育法规优先于先定教育法规的原则
(4)特别教育法规优先于一般教育法规的原则
3.教育规划有何特点?
(1)具有外向性和未来指向性特征
(2)具有多指标协同的特征
(3)具有不确定特征
4.学生行政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行政的内容主要包括六大方面:招生、就业指导、学历认可和学位授予、学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助学贷款。
三、论述题
1.试分析中央与地方合作制国家教育行政的特点及其利弊。
中央与地方合作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既不是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又不是绝对的地方分权制,而是介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合作制——的一种行政体制,强调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办好教育。
中央与地方合作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优点是:可以同时调动中央和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缺点:由于各种原因,在教育行政实践中,对教育事务,究竟哪些由中央统筹管理,哪些应由地方自决,管理方式上的干预与指导、严格与宽松很难得到妥善处理。
《教育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三)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行政学科在我国具有法定地位的是()。
A.1898年
B.1904年
C.1911年
D.1931年
2.按法定程序编制的、用以反映教育预算执行结果的年度会计报告是()。
A.教育预算
B.教育会计
C.教育决算
D.教育审计
3.我国课程发展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颁布于()。
A.1904年
B.1912年
C.1922年
D.1931年
4.我国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创设于( )。
A.汉代
B.唐代
C.隋代
D.明清
5.《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发布时间是()。
A.1986年
B.1988年
C.1991年
D.1992年
6.首次提出教育评价概念的是()。
A.泰勒
B.布鲁姆
C.布鲁纳
D.杜威
7.教育行政领导班子中各类专长的成员的配比组合,称为()。
A.知识结构
B.专业结构
C.智能结构
D.素质结构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领导者“七艺”的是()。
A.用权的艺术
B.用人的艺术
C.交往的艺术
D.谋事的艺术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行政效能评价作用的是()。
A.有利于实现教育行政组织的目标
B.有利于发挥教育行政体系的整体功能
C.有利于促进教育行政人员动机与效果的一致
D.有利于克服追求教育行政效果中的片面性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行政决策原则的是()。
A.唯实原则
B.动态原则
C.自省原则
D.民主原则
二、名词解释
1.教育法规
2.教育预测
3.教育预算
4.教育行政效率
5.教育守法
三、论述题
1.教育行政学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2.试分析地方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特点及其利弊。
《教育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C
6.A
7.B
8.D
9. A 10.D
二、名词解释
1.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教育预测:是指运用现代预测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影响某一社会系统中教育法制的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心理以及教育本身法制态势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制定某一系统的教育法制规划提供依据的活动过程。
3.教育预算:是指国家各级政府、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等教育部门的年度教育经费收支计划,要经过法定程序的审查、编制和批准。
4.教育行政效率:是指教育行政活动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所产生的行政效果之间的比率。
5.教育守法:是指公民、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自觉遵守教育法规的规定,按照教育法规的规范要求去行为。
三、论述题
1.教育行政学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1)教育行政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由单一的纵向研究向多元的横向研究发展;由新娘跟妆部门的研究转向行政部门的整体优化研究;不仅注重行政领导人,更注重组织的研究、组织中全员的研究。
(2)教育行政研究方法及手段的发展趋势
(3)教育行政研究的理论基础的发展趋势
(4)教育行政研究理论层次的发展趋势:从横向来看,由只注重规范理论向注重科学理论和价值理论发展;从纵向看,由只注重现象学的层次向注重元学和方法学的层次发展。
2.试分析地方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特点及其利弊。
地方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是,下级教育机关在自己管辖范围内有权独立自主地决定问题,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对下级教育行政机关决定、处理的事情不得随意干涉。
地方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优点是:(1)充分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2)适应本地区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教育;(3)能结合本地实际开展
实验,相互促进。
缺点:(1)难以制定全国统一的规划,教育缺乏统一标准,各地自行其是,教育质量参差不齐;(2)各地经济条件不同,会加剧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均等原则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