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合浦教育局教研室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思想政治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2010年11月
卷Ⅰ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它填入卷Ⅱ相应的表格内。

每小题3分,共66分)
1. 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活动。

这两项活动是
A.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B. 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C. 认识社会、改造社会
D. 认识人生、改造人生
2. 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
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②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
学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基督教宣称,上帝耶稣居住在天国;佛教认为,在现实世界以外,有一个佛居住的
西方极乐世界;道教也认为,玉皇大帝领导的众神居住在天宫。

现代电子天文望远
镜已经能使我们观察到36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也没有发现天国在哪里。

相反,现
代天文学证明:每一个天体都有自己的起源、变化与灭亡的过程。

那些遥远的星球
和地球都具有同样的化学元素和同样的运动规律。

这表明
A. 上帝及其天国离我们太遥远
B. 天和地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C. 宇宙天体都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星球
D. 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还很少
4. 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比较容易,而理解社会的客观性就比较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
A. 自然界的变化发展不受人的影响
B. 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C. 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
D. 社会的变化发展决定了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 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C. 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D.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6.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虫”“博客”等词汇接踵而至。

这说明
A.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7. 自然须通过作者的心灵,在里面经过一番意匠经营,才能变成艺术。

艺术之所以为
艺术,全在于“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

这表明
A. 意识决定客观事物
B.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 主观要与客观相符合
D. 艺术家的意识可以凭空产生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
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是因为
A.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 民族精神的作用是第一性的
C. 有了民族精神就能建成小康社会
D. 意识能够创造物质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独具个性的反映客观世界的方式,艺术家笔下的花鸟虫鱼,无不寄意深永。

据此回答9—10题。

9. 李清照深爱桂花的“蕴藉”(即含蓄多情),赞其“终日向人多蕴藉”“何须浅碧深红
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其实,这只是清照的自我写照,她把自己的品格赋予花儿,
却反过来赞咏花儿的情思与格调。

清照笔下的桂花
A. 是一种客观存在
B. 是主观的
C. 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 与自然界的桂花毫不相干
10. 近代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
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

据此,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A.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 片云心共远,永夜月同孤
1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 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 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12.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
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科学的物质观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13.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人定胜天。

人们为了自己的眼前利
益,各种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大自然也给人类以沉重报复。

这表明
A. 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也无法认识
B.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 错误意识对自然界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
D. 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
14. “规模出效益”已成为广大经济工作者的共识,但一些企业为构造“航空母舰”,
盲目互相拼凑,扩大资产规模,导致“1+1<1”的结果。

这说明
A. 整体和部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B. 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 整体的性能状态并不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
D. 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决定整体的性能状态
15. 由于人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只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遭到破坏。

这一事实说明
A. 事物总是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B. 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C. 原因和结果是凝固不变的
D. 意识阻碍着客观事物的发展
16. 目前,国际互联网发展很快,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网上购物,并
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讨论一些问题,各抒己见。

这说明
A. 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B. 人们可以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C.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 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17. “一切科学的东西都在发展和进步之中,否则就会消亡。

”这说明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运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18.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
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9. 如今,山寨产品层出不穷。

如在饮食类,就有“康帅博”、“脉劲”、“王老古”、“白
事可乐”、“豪牛酸酸乳”等;这些山寨产品的外包装几乎与原产品无异,但只是
对品牌产品的简单复制,而且质量也往往不能得到保证。

从哲学上看,这启示我
们①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②只有不断创新,才
能突破规律的制约,实现事物的发展③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
发展④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 20世纪80年代,比尔·盖茨曾说:“486型电脑就能满足今天所处理的一切信息与
事物了。

”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586、686等新型电脑不断地被制造出来,于是
他提出了微软的宗旨:微软不变的只有变化。

这说明
A. 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 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
D.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树上结西瓜”这原本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变成了事实。

瓜农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而且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

据此完成21—22题。

21. 这一事例说明①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发挥意识能动性改变事物运动的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但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③人们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把握规律
④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2. 上述材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能够
A. 改造规律
B. 创造或消灭规律
C. 消除规律的消极作用,发挥规律的积极作用
D. 自觉地创造一定的条件,使规律发生的作用有益于人类社会
卷Ⅱ
二、简答(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23. 北京中医院有位老大夫,擅长治疗肝病,慕名前往求医的人很多。

科技人员根据这
位老中医几十年诊病的经验和所开的处方,把肝病分为八个主型、三十六个亚型,
并结合各种病人的具体情况,输入电脑,从而可开出两亿多种不同的处方,做到
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大大提高了看病效率。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电脑为什么可以给人诊病开处方?(5分)
⑵电脑能否代替人脑产生意识?为什么?(5分)
24. 发菜是生长在草原上的一种野生植物,因为“发菜”与“发财”谐音,便在城市的
餐桌上盛行,价格随之猛涨。

搂发菜的农牧民潮水般地涌入草地,使内蒙古1.9
亿亩草地遭到严重破坏,其中6000多万亩严重沙化,失去利用价值。

⑴把“发菜”当作“发财”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3分)
⑵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简评搂发菜农牧民的行为。

(4分)
⑶上述事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3分)
25.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
元增长到3000美元。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
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

辨析:观察和分析问题时,着眼于将来,就是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三、分析说明(要求紧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述简练。

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 材料一:我国南方某镇,原来全镇工业经济总量为4亿元,外向型经济则一直是一
条短腿。

他们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发展
外向型经济,到2006年,该镇的工业经济总量上升到40亿元。

材料二:我国开放水果市场后,各地发展水果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一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规模效应,大搞万亩苹果园、万亩草莓园等,以致近两年出现
了价跌滞销、果贱伤农的状况,使那些辛苦数年刚尝到甜头的果农们又感到了失
望和痛苦。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回答:
⑴两则材料中的“积极性”相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8分)
⑵从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4分)
27.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先进性和
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
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胡锦
涛总书记还指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
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⑴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说明“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
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的原因。

(6分)
⑵分析坚持改革开放“不懈怠、不折腾”的哲学依据。

(6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思想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要求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66分)
1-5:ABBCD 6-10:DBACD 11-15:CDBBA 16-20:CAABC 21-22:C D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
23、答:(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性,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科技人员根据老中医的实践经验和病人的具体情况对肝病进行分类,编成程序输入电脑,所以电脑可以模拟老中医给病人开处方。

这正是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5分)(2)电脑不能代替人脑产生意识。

因为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离开人脑就不可能产生意识。

电脑只能根据科技人员输入的程序模拟人的思维,但永远不会代替人脑产生意识。

(5分)
24、答:(1)把“发菜”当作“发财”是主观臆造的虚假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3分)(2)搂发菜的农牧民的行为,忽视了整体与局部的联系,他们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只看到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4分)(3)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寻求最优目标。

(3分)
25、答:(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每一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

物质世界是一个永恒变化着的世界。

所以,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分)(2)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学会创造性思维。

只有坚持了以上三点,才能全面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5分)(3)观察、分析问题着眼于将来是正确的,但认为只要着眼于将来就是坚持发展观则是片面的。

(2分)
三、分析说明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答:(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南方某镇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该镇的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相反,某些地方政府在“追求规模效应”
的错误意识
的指导下,
盲目发展水
果生产,结
果使农民损
失惨重。

(4
分)②物质
与意识的辩
证关系原理
要求我们要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南方某镇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成功;而某些地方政府不分析客观实际,不调查研究,不了解水果市场变化的信息,结果果贱伤农。

(4分)(2)从上述事例我们应该得到如下启示:①重视意识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分)②从本地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注重信息收集,注重市场变化。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