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朝 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系统 的文件。1903年,由张之 洞、荣庆等奏拟。它根据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 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 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 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 明确规定,对中国近代教 育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1、文学巨匠鲁迅 2、美术大师徐悲鸿 3、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 4、郭沫若的历史话剧《屈原》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古代科举制度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宋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 2、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3、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 4、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 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他从小家 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聂耳开辟了中国 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聂耳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冼星海(1905.6-1945.10),曾用名黄训、孔 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作曲 家、钢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 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 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 《新青年》月刊。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 “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 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 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 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孔乙己》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 书人,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 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 时的社会问题。
20世纪40年代初,郭沫若创作了《屈原》等历史剧, 作者借屈原之口说出了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怨愤,也 表达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民国时期进步文学艺术家成就简表
类别பைடு நூலகம்
人物
代表作
文
学 艺 美术
音 术乐
鲁迅 郭沫若 赵树理 丁玲 徐悲鸿 聂耳 冼星海
《狂人日记》《孔乙已》 《屈原》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愚公移山》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徐悲鸿 鲁迅 冼星海 聂耳
《黄河大合唱》 《愚公移山》 《义勇军进行曲》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