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_课程教案_3隔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的患者或是可疑感染的患者,还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 播,我们称为“隔离技术”,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掌握:隔离的概念,隔离区域的划分。消毒隔离原则。穿、脱隔离衣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隔离区域的设置;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了解:各种隔离技术基本操作的目的及程序。
包括:1.患者的终末处理
2.病室的终末处理
三、隔离种类及措施 ※
1.严密隔离(strict isolation)
2.呼吸道隔离(respiratory tract isolation)
3.肠道隔离(digestive tract isolation)
4.接触隔离(contact isolation)
一、 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一)清洁区(clean area) 定义:是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 餐室、更衣室、库房、值班室等工作人员使用的场所;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堂、 药房、营养室等。 隔离要求:患者及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工作人员接触患者
2
后需刷手、脱去隔离衣及鞋方可进入清洁区。 (二)半污染区域(half contaminated area) 定义:是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走廊、检验室、消毒室等。 隔离要求:患者或穿了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
讲述、讨论、分析 理解、记忆
课型
理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内容 与 时间 分配
复习 思考题
1、课前复习提问 2、隔离的概念 ※ 3、隔离病区的管理 ※ 4、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5、口罩、帽子的使用及手的清洁与消毒 6、穿、脱隔离衣 ※ 7、观看电教片 8、课后小结
5 min 5 min 15 min 20 min 10 min 20 min 10 min 5 min
5.血液、体液隔离(blood-body liquid isolation)
6.昆虫隔离(insect isolation)
7.保护性隔离(protective isolation)
隔离种类及措施 ※
隔离种类
适用范围
隔离措施
严密隔离
适用于经飞沫、分 泌物、排泄物直接 或间接传播的烈 性传染病。如霍 乱、鼠疫、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 (SARS)、人感染高 致病性禽流感
具等物品;各类检验标本有一定的盛放盘和架,检验完的标本及容器的应严格按 要求分别处理。
(三)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 定义: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房、患者洗手 间、污物处理间等。 隔离要求:污染区等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 区时,务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开前脱隔离衣、鞋, 并消毒双手。 (四)传染病区隔离单位的设置 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分开并远离食堂、水源和其它公共场所,相邻病区楼房 相隔大约30米,侧面防护距离为10米,以防止空气对流传播。病区设有多个出入 口,以便工作人员与患者分门进出。病区内配置必要的卫生、消毒设备。 1.以患者为隔离单位:每个患者有单独的环境与用具,与其他患者及不同病 种患者间进行隔离。 2.以病室为隔离单位:同一病种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内,但病原体不同者, 应分室收治。 3.凡未确诊、或发生混合感染、或有强烈传染性及重危患者应住单独隔离室。 二、隔离原则 ※ (一)一般消毒隔离原则 1.病房和病室门前悬挂隔离标志,门口放用消毒液浸式的脚垫,门外设立隔 离衣悬挂架(柜或壁橱),备消毒液、清水各一盆及手刷、毛巾,另挂避污纸。 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按规定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此能在规定范围 内活动。 3.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的物品备齐,各种护理操作应有计划并集中执行。 4.患者接触过的物品或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染,消毒后方可给他人使用;患
目的要求
1、 掌握隔离的概念,隔离区域的划分。 2、 掌握穿、脱隔离衣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熟悉隔离区域的设置;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4、 阐述消毒隔离原则。 5、 了解各种隔离技术基本操作的目的及程序。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教法与学 法
难点:1、医院消毒隔离的原则。 重点:2、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3、穿、脱隔离衣的注意事项。

滋病、梅毒等
⑥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入袋标记后送消毒或
焚烧,患者用过的针头应放入防水、防刺破并有标记
的容器内,直接送焚烧处理
⑦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表面,立即用 5.25
%氯酸钠溶液消毒 (含有效氯 5 000~10 000 ppm)
适 用 于 由 昆 虫 传 病室应有蚊帐及其他防蚊设施,斑疹伤寒患者入院时,
①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走廊的门窗须关闭。室内物 品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挂有醒目标志。禁止患者 出病室,禁止探视与陪护患者
②接触患者时,必须穿隔离、鞋,戴口罩、帽子、手 套,消毒措施必须严格。必要时穿连体服(如接触 SARS 患者)、长筒胶靴、隔离衣 2~3 层,并戴防护帽及护 目镜。接触患者后,按要求脱去隔离衣等,并做好自 身清洁
播的疾病。如乙型 应经灭虱处理后,才能住进同种病室
昆虫隔离 脑炎、疟疾、流行
性出血热、斑疹伤
寒等
适 用 于 抵 抗 力 低 ①患者住单间病室隔离
或 极 易 感 染 的 患 ②接触患者前,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外面为清洁面, 保护性隔离 者,如严重烧伤、 内面为污染面)
(反向隔离) 早产儿、白血病及 ③病室内空气、地面、家具等均应严格消毒 脏器移植患者等 ④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病原菌者,避免接触患者。接
图 12-18 帽子、口罩使用法
(二)手的清洁与消毒 医务人员手卫生是阻断经医务人员操作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 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洗手(handwashing)是用肥皂(皂液)和 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 过程。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是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
传、解释有关知识,使其遵守隔离要求和制度。
7.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尽量解除患者因隔离而产生
的恐惧、孤独、自卑等心理反应。
8.传染性分泌物三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已渡过隔离期,医生开出医嘱后,
方可解除隔离。
(二)终末消毒处理(terminal disinfection)
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伤 口 直 接 或 间 接 ②接触患者时,须穿隔离衣,必要时戴手套。工作人员
接 触 而 感 染 的 疾 如手或皮肤有破损者应避免接触患者
接触隔离
病。
③凡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换药器械
如破伤风、气性坏 等均应先行灭菌处理,然后再行清洁、消毒、灭菌
疽等
④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
用 于 预 防 直 接 或 ①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室隔离,必要时单人隔离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室隔离必要时单人隔离为防止血溅应戴口罩及护目镜若血液或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需穿隔离衣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戴手套注意洗手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被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接触另一个患者前也应洗手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入袋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患者用过的针头应放入防水防刺破并有标记的容器内直接送焚烧处理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表面立即用525氯酸钠溶液消毒含有效氯500010000ppm昆虫隔离适用于由昆虫传播的疾病
1. 隔离技术、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的概念? 2. 穿、脱隔离衣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参考资料
李小萍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 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
自评
1
【复习提问】 提问: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有哪些?
【导课】 在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中,医护人员除了运用无菌技术操作之外,对于已经
【教学内容】 1、隔离的概念 2、隔离病区的管理 3、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4、口罩、帽子的使用及手的清洁与消毒 5、穿、脱隔离衣
第五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四节 隔离技术
隔离(isolation) ※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 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借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同时保护易感 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
污 染 了 食 物 或 水 患者之间禁止交换物品
消化道隔离 源 而 引 起 传 播 的 ②接触不同病种的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消毒双手
疾病。如伤寒、细 ③病室应有防蝇设备,保持无蝇、无蟑螂
菌性痢疾、甲型肝 ④患者的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下的食物
炎、戊型肝炎等
或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再排放
适 用 于 经 体 表 或 ①患者应住单间病室,不接触他人
7
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避免溅湿工作服。
间 接 接 触 传 染 性 ②为防止血溅,应戴口罩及护目镜
血 液 或 体 液 传 播 ③若血液或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需穿隔离衣
的感染性疾病。如 ④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戴手套
血液、体液隔 乙型肝炎、丙型肝 ⑤注意洗手,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被污染,应
炎、丁型肝炎、艾 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接触另一个患者前也应洗手
怀化医专 《基础护理学》 教案 编号:3
2010 年下学期
授课教师
蒲雁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教学课题
隔离技术
课时 授课 2 时间
9 月8 日 7~8 节
9 月10 日 1~2 节
9 月10 日 7~8 节
授课对象
2009 级护理专业
09 级涉护 09 级护 09 涉护 5~6
班级
1~4 班
33~35 班 助产 1~2 班
③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 1 次
4
/天
④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须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⑤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
用 于 防 止 通 过 空 ①同病种患者可住一室,有条件时尽量使呼吸道隔离病
气中的气溶胶(飞 室远离其他病室,防止病原体随空气向外传播
沫)短距离传播的 ②通向走廊的门窗关闭,患者离开病室时需戴口罩 呼吸道隔离
6
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1)适用范围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7.接触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8.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 9.外科手术前后。 (2)常用手消毒剂 有乙醇、异丙醇、氯己定、碘伏等;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
触或护理患者前、后均应洗手。禁止探视患者
5
四、隔离技术 目的: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避免互相传播,减少感染和交叉感染者发生。 实施: (一)口罩、帽子的使用 1.目的 (1)帽子可防止工作人员的头发、头屑散落或被污染。 (2)使用口罩可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避免互相传染,防止飞沫污染无菌 物品、伤口或清洁物品 2.注意事项 (1)帽子、口罩应勤换洗,保持清洁。 (2)戴上口罩后,避免咳嗽或不必要的谈话;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 口罩污染或潮湿时,应立即更换。 (3)纱布口罩使用 4~8h 应更换;一次性口罩使用不超过 4h;每次接触严 密隔离的传染病患者后应立即更换。离开污染区前将口罩、帽子放入特定污物袋 内,以便集中处理。
感染性疾病。如流 ③接触患者时戴口罩,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感、流脑、麻疹、 ④室内空气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1 次/天
肺结核等
⑤患者的口鼻分泌物须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适 用 于 由 患 者 的 ①不同病种患者最好分室居住,如条件不允许时,也可
粪 便 直 接 或 间 接 同住一室,但必须做好床边隔离,床边应加隔离标志,
手消毒剂);免冲洗手消毒剂(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 (3)洗手、卫生手消毒方法 ※ 【目的】 除去手上的污垢及沾染的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防止感染
和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
七步洗手法
(1)洗手时要反复搓擦使泡沫丰富。
(2)刷洗时,身体勿靠近水池,以免污染水池或水溅到衣服上。
(3)流水冲洗时,腕部应低于肘部,使污水流向指尖(外科手消毒则应保
3
者的衣物、稿件、钱币等经熏蒸消毒后才能交家人带回;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
呕吐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置污物袋内,袋外有
明显标志。
5.病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雾;每日晨间护理后,
用消毒液擦拭床、床旁桌椅。
6.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必须陪伴和探视时,应向患者陪伴、探视者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