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将军之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勇将军之死
作者:尹家民来源:《陶勇夫妇生死奇冤》、《梦回军营mhjy》陶勇和妻子朱岚
前言:本文节选自尹家民《陶勇夫妇生死奇冤》(《党史博览》2002年第10期)。
陶勇(1913—1967),原名张道庸。
安徽省霍邱县(今六安市叶集区)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
1967年2月21日上午10时左右,廖政国陪同《红旗》杂志社和《解放军报》报社的两名记者来到陶勇办公室。
陶勇对记者说:“有些运动中的问题,想通过你们向党中央、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反映一下。
希望中央根据存在的问题,做出进一步明确的规定,以便我们好好掌握,使运动健康发展。
”
两位记者请陶勇具体谈谈。
陶勇接着说:“第一,东海舰队是战备部队,中央明文规定不得开展四'大’,但有些单位不顾中央规定,硬要开展四'大’。
举例来说吧,舰队的训练团按其性质来说,不属于搞四'大’的单位。
可是,那里的一些学员和干部,受到海军各院校南下造'反派’的煽动,执意要搞四'大’。
虽然我们多次解释、说服,他们依然顽固坚持。
类似这种情况,中央需要作进一步的明确规定;第二,四'清’运动的成果要巩固。
近来在上海不少工厂、农村基层单位的造'反’组织,在某些人的允许下,不断到部队揪斗参加四'清’的工作队队长、组长,甚至队员。
这是对革命军人人格的侮辱。
参加四'清’工作的干部,执行的是舰队党委的决定,他们没有责任。
希望中央早日作出不准揪斗的进一步规定。
”
记者走后,陶勇又和他的老战友廖政国聊起上海的形势。
陶勇眼睛里充满愤怒,冷冷地说:“他们竟敢把老陈(丕显)抓起来,毛主席知道不知道?”
陶勇牙齿咬得咯咯响,凑到廖政国的耳边说:“照我的脾气,带
上一个警卫排,把老陈抢出来!”说着,他撸了一下袖子,就跟战争年代准备提着大刀冲锋一样。
“你也要多加小心啊!”廖政国提醒他。
“谁要给我戴高帽子,我的枪是要走火的!”陶勇比划着,将手张成手枪状。
约12时40分,陶勇提着皮包到司令部办公室值班室,对正在值班的蒋圣功说:“我到后面去休息一会儿。
有什么事情到那里去找我。
”说完,他步出办公楼,向招待所走去。
招待所离那幢军舰似的办公楼不远。
后楼的105房间是专为陶勇准备的。
他午后经常到那里去休息。
有战事时,他就住在那里。
陶勇进去躺了一会儿,觉得头皮发痒,就想找理发员周妙基给他理发。
这是他的老习惯,一遇上头痒总要理理发、吹吹风,以此止痒。
大约2点多,他走出房间,在楼旁的花园散步。
这时,他看见招待所所长在前面走过,就叫住他,让他去找理发员。
那天正是星期六,是舰队大院澡堂开放的时间,因为怕人多,一些勤杂人员往往一到下午就赶去了。
周妙基当时正在洗澡。
听说首长要理发,冲了两下就赶紧出来,和所长一起来到招待所。
两人走到后院花园时,却不见陶勇的踪影。
走到一口浇花井时,所长朝里望了一下,大惊失色:“有人跳井啦!”
他这么一喊,在场的人都急忙跑过来。
这口浇花井直径很小,只能容一个人钻下去,水也不深,只见里面一个人低着头,一顶军帽漂在水面上。
有人俯下身子用力一拉,原来是陶勇!另外两个人上来帮忙,一齐使劲,把陶勇拉了上来。
所长赶紧跑去打电话。
保健医生程心培闻讯,带着两名医生,立即奔向招待所。
医生们把陶勇抬进105房间,进行抢救。
在给医院打电话的同时,有人发现:从陶勇身上脱下的丝棉背心还没有完全湿透;从他的衣袋里找到一份上海市政府的文件,边上湿了,里面却是干的。
这都说明陶勇落井时间并不长。
一直到救护车赶到,所有的抢救手段都没有产生作用。
几分钟后,
救护车开到海军四一一医院,抢救仍然无效。
就这样,一个身上被敌人子弹7次击伤都没有带走的顽强生命,却在一瞬间被一口深不没顶、宽不及肩的水井淹没了。
更令人吃惊的是,陶勇尸骨未寒,东海舰队就有位政委(故语注:时任政委刘浩天,开国中将,后任东海舰队司令员)出来宣布:“陶勇一贯争强好胜。
这几天,他害怕自己卷到苏(振华)、罗(瑞卿)圈子里去,所以才走这条绝路。
我看他是畏罪自杀、抗拒运动,是叛徒行为。
”
同时,由这位领导审定的《陶勇自杀的经过和初步分析》的急件发到北京,送到海军政委李作鹏的手上。
很快,李作鹏以海军党委名义,发出通报:“叛徒陶勇,畏罪自杀!”
1967年8月,陶勇妻子朱岚突然被“造反派”带走,秘密关押起来。
他们夜以继日地轮番对她围斗、严刑拷打,逼迫朱岚承认是“日本特务”,交代陶勇的“罪行”。
朱岚被打得遍体鳞伤,肋骨折断。
在忍无可忍之下,她只得以死抗争,跳楼身亡。
在此之前,陈毅在一次国务院会议上,见到陶勇的老战友彭德清,专门问道:“陶勇同志惨死后,他的家属情况怎样?对他的惨死,你们一定要搞清楚,以慰忠魂!有事找找粟司令,他现在还行,尚能说句话……”
然而,还未等彭德清把事情搞清,自己就被“造反派”戴上了“罗瑞卿、苏振华、陶勇死党”以及“叛徒”、“特务”的帽子,关进了牢房,一关就是3年多。
1968年,粟裕向周恩来汇报了陶勇的冤情,周恩来痛惜地说:“陶勇同志打日本帝国主义那么坚决,说他是'日本特务’,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嘛!”
陈毅感慨万端地对张茜说:“陶勇不在了,可痛!可惜!陶勇不可能是自杀,他的死大有问题,总有一天我要面陈毛主席,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出于对老战友的深情,许世友把陶勇的几个子女都安排到南京军区所属部队当兵,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看待。
他对孩子们
说:“什么叛徒特务,都是胡说八道!你们的爸爸我最了解,他是好样的!”
1971年林彪集团垮台以后,周恩来再次念及陶勇。
他说:“张学思、陶勇同志都是既精通海军业务,又能亲自出海的领导干部,但却都被林彪反党集团迫害死了,很可惜呀!”
1977年,陶勇被平反恢复了名誉。
令人遗憾的是,多少年过去了,陶勇之死的谜底,一直未能查个水落石出,给人留下了种种猜想。
【作者:尹家民来源:《陶勇夫妇生死奇冤》、《梦回军营mh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