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的两把金钥匙对比与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的两把金钥匙对比与想象
古诗词鉴赏的两把金钥匙对比与想象
诗是诗人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抒情,看到一首诗词,我们首先找到直接体现情感字眼的字词。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愁”、岳飞《满江红》中的“恨”、范仲淹《苏幕遮》中的“黯乡魂”。
然后追问哪些句子体现了人物的这些感情,产生这些感情的原因是什么?有些诗词没有这样直接的情感显示词语,我们需要抓景语。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情感,我们还需要放飞想象的翅膀,借助对比手法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景物特点的分析,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
景物可以是人物的居住环境,也可以是主人公所见之景,有时从这些景物的变化看出时空的变化,以此解读人物强烈的内心情感。
诗词中描写居住环境的如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三个“深”连用可见这座庭院的幽深、阔远。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可见晨雾之浓、杨柳之密。
通过想象,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仿佛听见女主人公一声无奈且幽怨的叹息声。
张先的《天仙子》从上片“午醉醒来愁未醒”到下片“沙上并禽池上暝”交代了时间的推移。
由中午到晚上,可见作者在园中已停留很长时间了,其惜春、恋春、伤春之情跃然纸上。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愁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空间上由室外到室内,“东篱把酒黄昏后”“帘卷西风”再由室外到室内,时间上从“昼”到“半夜”,时空的反复转变说明词人正逢佳节却无丈夫陪伴的百无聊赖和孤独神伤。
通过对人物外在的肖像、动作、神情、语言的分析,进而品味人物的内心感受
温庭筠《菩萨蛮》中“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从人物衣服绣着的双双鹧鸪品味出人物内心深深的孤寂。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当这名女子对镜看见自己美丽容颜时,她会想些什么?女为悦己者容,可是心上人却不在身边,我们能体会到她内心的落寞苦闷。
张先《天仙子》:“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我让学生想象五十二岁的词人对镜看见了什么?会有什么想法?他看见了镜中的自己青丝变白发,想到青春不再,年华已逝,可自己依旧
是个嘉禾小倅,怎不令人怅惘伤感、顿生位卑老病的感慨。
根据词作后面的词意画,让学生想象画面内容和人物活动
如赏析晏殊《破阵子》后的词意画,可结合相关的词句“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根据人物的神情“笑”、“疑怪”展开大胆的想象,东邻和西邻这两位女孩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西邻女会问东邻女:“你今天笑意盈盈,一定是夜里做了什么美梦吧,是不是遇见你的白马王子了?快说来听听!”东邻笑道:“哪有的事啊,别乱说,我是刚刚和她们斗草赢了呢!”这里读者通过想象人物对话来感受少女的天真、活泼、青春之美。
通过人物梦境与现实的虚实对比,走进人物深邃的内心世界
李煜《浪淘沙令》“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中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梦境的短暂与现实的漫长对比,梦中的欢娱与醒后现实的悲凉对比,梦里一国之主与现实沦为阶下之囚对比。
通过对关键词“客”、“梦”、“一晌”、“欢”与现实的对比分析,逐渐品味出李后主不能承受也得承受的千古之痛。
这短短十一个字道出了物是人非的故国之思、江山易主的亡国之恨和沦落人臣的囚徒之悲。
再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将梦中仙境描写的'热闹非凡,“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想象自己游仙时受到仙人们的隆重礼遇,然而他醒后却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正因为诗人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重用,才会希望在虚构的世界里实现伟大的抱负。
虚实对比,将诗人怀才不遇的压抑和蔑视权贵的精神鲜明地表达了出来。
通过诗词中人物境遇与寻常人对比,深切感受人物的命运际遇
比如欧阳修《蝶恋花》的女主人公居住在幽深的庭院里,故而“楼高不见章台路”。
寻常人家的女子在家里会做些什么?做家务或织布或缝衣,而本词中女主人公却在幽怨地望着深深的庭院和浓密的杨柳。
她想透过重重的帘幕得以寻见在外寻欢作乐的丈夫。
这样,孤寂幽居、内心寥落、充满怨恨的女主人公形象便立在了读者面前。
再如赏析杜甫《旅夜抒怀》中“危樯独夜舟”一句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自己和诗人的境遇进行对比。
平常晚上我们是在哪里睡觉?家里。
而杜甫在哪里?茫茫江面上的一叶孤舟里。
这样对比后,学生立刻感受到千载以前伟大诗圣暮夜漂泊的凄苦和不遇的悲愤,有些同学被感动得
眼角有晶莹的泪滴流出。
总之,对比和想象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地把握诗词中人物的情感脉搏,近距离贴近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与他们共悲欢同呼吸。
在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对比和想象不失为开启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两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