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十单元化学方程式归纳

合集下载

化学知识点初三总结化学方程式

化学知识点初三总结化学方程式

化学知识点初三总结化学方程式一、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 化学方程式:2Mg + O_2{点燃}{===}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 化学方程式:3Fe + 2O_2{点燃}{===}Fe_3O_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 化学方程式:2Cu+O_2{}{===}2CuO- 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黑。

4. 铝在空气中氧化。

- 化学方程式:4Al + 3O_2===2Al_2O_3(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5.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化学方程式:2H_2+O_2{点燃}{===}2H_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化学方程式:4P + 5O_2{点燃}{===}2P_2O_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 化学方程式:S+O_2{点燃}{===}SO_2-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 化学方程式:C + O_2{点燃}{===}CO_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 化学方程式:2C+O_2{点燃}{===}2CO二、分解反应。

1.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 化学方程式:2H_2O_2{MnO_2}{===}2H_2O+O_2↑- 现象:有气泡产生,反应速率适中。

2.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化学方程式:2KMnO_4{}{===}K_2MnO_4+MnO_2+O_2↑- 现象:紫黑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3.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化学方程式:2KClO_3{MnO_2}{{===}{}}2KCl + 3O_2↑4.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九年级化学第10、11单元化学方程式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10、11单元化学方程式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10、11单元化学方程式总结第十、十一单元主要化学方程式总结一、酸的化学性质:(一)酸+活泼金属→盐+H2↑(置换反应)1.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ZnSO4+ H2↑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FeSO4+ H2↑3.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MgSO4+ H2↑4. 铝和稀硫酸:2Al + 3H2SO4= Al2(SO4)3+3H2↑5.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H2↑6.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H2↑7. 镁和稀盐酸:Mg + 2HCl = MgCl2+ H2↑8.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3H2↑(二)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9. 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10. 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 3H2SO4=Fe2(SO4)3+ 3H2O11.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H2O12.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H2O13.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MgSO4+ H2O14.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H2O(三)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15.盐酸和烧碱溶液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16.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 H2O17.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CuCl2+ 2H2O18.盐酸和石灰水反应:2HCl + Ca(OH)2= CaCl2+ 2H2O19.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FeCl3+ 3H2O20.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AlCl3+ 3H2O21.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2NaOH = Na2SO4+ 2H2O22.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2KOH = K2SO4+ 2H2O23.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Cu(OH)2= CuSO4+ 2H2O24.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2Fe(OH)3= Fe2(SO4)3+ 6H2O25.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四)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26.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27.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28.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29.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2HCl = MgCl2+ H2O + CO2↑30.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AgCl↓ + HNO331.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H2SO4= Na2SO4+ H2O + CO2↑32.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BaCl2= BaSO4↓+ 2HCl二、碱的化学性质:(一)碱溶液+非金属氧化物→盐+水3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3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Na2SO3+ H2O35.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Na2SO4+ H2O36.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或用石灰乳粉刷墙壁变硬、或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Ca(OH)2+ CO2= CaCO3↓+ H2O37.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SO2= CaSO3↓+ H2O(二)碱+酸→盐+水(复分解反应)(见酸的化学性质15-25)(三)碱溶液+盐溶液→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38.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39.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Fe(OH)3↓ +3NaCl40.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Mg(OH)2↓ + 2NaCl41.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Cu(OH)2↓ + 2NaCl 4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Na2CO3= CaCO3↓+ 2NaOH43.农药波尔多液中反应:Ca(OH)2+ CuSO4= CaSO4+ Cu(OH)2↓三、盐的化学性质:(一)盐溶液+金属→新金属+新盐(置换反应)4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FeSO4+ Cu4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Cu46.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3= Cu(NO3)2+ 2Ag47.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Cu(NO3)2+ Hg48. 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Al + 3CuSO4= Al2(SO4)3+ 3Cu(二)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见酸的化学性质26-32) (三)碱溶液+盐溶液→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见碱的化学性质38-43)(四)盐溶液+另一种盐溶液→两种新盐(复分解反应)49.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AgCl↓ + NaNO3 50.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Na2SO4+ BaCl2= BaSO4↓ + 2NaCl 51.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Na2SO4+ Ba(NO3)2= BaSO4↓ + 2NaNO3 52.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Na2CO3+ BaCl2= BaCO3↓ + 2NaCl 53.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Na2CO3+ CaCl2= CaCO3↓ + 2NaCl 四、其它反应:54.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初中化学人教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知识点整理(全面,带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知识点整理(全面,带答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0.1.1 常见的酸一、酸碱指示剂2、酸碱均为可溶性的3、该变化为化学变化二、常见的酸(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一)盐酸(HCl)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一瓶浓盐酸瓶口会出现白雾)2、化学性质:(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1)金属表面除锈(2)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3)人体胃液中的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二)硫酸(H2SO4)1、浓硫酸(1)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无气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2)化学性质:腐蚀性(3)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浓硫酸的事故处理: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3、用途(1)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2)金属除锈(3)汽车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硫酸(4)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三、酸的通性1、酸能与指示剂作用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4、酸能与碱反应5、酸能与盐反应注: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酸溶液中都含有H+四、复分解反应1、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表达式:AB+CD=AD+CB3、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变”或“不变”),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4、10.1.2 常见的碱一、氢氧化钠(NaOH)1、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3、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事故处理: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5、制取: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化学方程式)6、密封保存的原因:(1)NaOH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知识点总结.doc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知识点总结.doc

第十单元酸和碱第一节预备一、酸碱指示定: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示不同色的物叫做酸碱指示。

常的酸碱指示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溶液。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如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 +的溶液),遇碱溶液(含OH -的溶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溶液遇酸溶液不色,在中性溶液中不色,遇碱溶液。

并非所有的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碱、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硫酸、硫酸等。

s二、干燥1.使用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我学的干燥有氧化、硫酸、氧化、化等。

氧化易潮解;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可以与水反:CaO+H 2O=Ca(OH) 2 3.氧化氧化等碱性干燥不能干燥化、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4.硫酸硫酸等酸性干燥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定: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叫复分解反。

特点:交成分,价不。

反生的条件:生成离的物(水、气体或沉淀)。

置反和复分解反没有先后序,可同生。

第二节酸一、酸的定和分酸:物溶于水,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由于酸、碱、溶于水会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的水溶液具有性。

含氧酸(命名“某酸” )H2SO4(硫酸)、 H2CO3(碳酸)、HNO 3(硝酸)、 H2SO3(硫酸)⋯⋯酸无氧酸(命名“ 某酸”)HCl (酸,学名酸)、HF (氟酸)、 H 2S(硫酸)⋯⋯特殊的有机酸:CH 3COOH (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酸的离: HCl=H ++Cl -,H 2SO4=2H ++SO 42-二、常见的酸盐酸(氢氯酸)化学式HCl形成H2+Cl 2HCl状态无色液体、具有酸味、刺激性气味特点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用途药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敞口放置的变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性)化① 工业生产的盐酸偏黄,是因为含有Fe3 +,可用蒸馏法提纯。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考点总结、例题精讲-第十单元 第2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考点总结、例题精讲-第十单元 第2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
(即H++OH-====H2O)
2.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
判断依据
注意事项
方法一
借助酸碱指示 剂的颜色变化( 以酸入碱为例)
①先在碱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②为防止酸过量,应逐滴加入,并不断搅拌 或振荡; ③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 反应
方法二
借助反应中溶 液pH的变化(以 碱入酸为例)
①该实验中,乙溶液是__稀__盐__酸___; ②加入甲溶液6 mL时,烧瓶中的溶液溶质成分是__H_C_l_、__N_a_C_l__(填化学式); ③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__溶__液__p_H_由__小__于__7_变__成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7.(2021·百色)下列实际应用中,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C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 C.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稀氨水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知识点归纳、考点总结、例题精讲
第十单元

酸 中 碱
增强
蓝 红 0~14
增强
玻璃棒
pH
5.6




H+(或氢离子)
OH-(或氢氧根离子)
H2O
熟石灰
酸碱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实质(以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为例) (1)反应原理:__N_a_O_H_+__H_C_l_=_=_=_=_N_a_C_l_+__H_2O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的__H_+__和碱溶液中的__O_H_-__结合生成__H_2_O_。
6 中和反应的实质探究 6.(2021·阜新)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 维方式。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及背诵方法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及背诵方法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及背诵方法1.金属与非金属的单一取代反应例如:铜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S→CuS+H2这类反应中,金属与非金属直接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化合物。

2.金属与非金属的复合取代反应例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这类反应中,金属与非金属的“杂婚”反应,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键断裂与新键形成。

3.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这类反应中,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4.金属的热分解反应例如:二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铜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Cu+O2这类反应中,金属盐经过加热而分解成金属和氧气。

5.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这类反应中,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6.酸与金属碳酸盐的反应例如: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CO2+H2O这类反应中,酸与金属碳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硫酸盐和二氧化碳气体。

7.氧化还原反应例如: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和亚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H2S+ZnSO4这类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导致原子的氧化或还原。

在背诵化学方程式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确定反应类型了解反应是属于单一取代反应、复合取代反应、热分解反应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

2.熟悉常见反应物与生成物了解常见的金属、非金属、酸和碱的化学式,以及它们的常见反应和生成物。

对常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了解,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化学方程式。

3.熟练运用操作语言学会使用“+”和“→”符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注意平衡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

4.反复背诵通过反复背诵化学方程式,可以加深对反应过程和反应物之间关系的理解。

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

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

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法。

它可以清晰地描述化学反应物质的种类、组成以及反应生成物质的种类、组成等信息。

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和化学理论研究中广泛应用。

下面是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

一、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指的是酸与碱反应时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例如:1. HCl + NaOH → NaCl + H2O2.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例如:1. 2Na + Cl2 → 2NaCl2. Zn + 2HCl → ZnCl2 + H2三、置换反应方程式:置换反应指的是一种元素被另一种元素替代的反应。

例如:1. 2Al + 2HCl → 2AlCl3 + H22. Zn + CuSO4 → ZnSO4 + Cu四、合成反应方程式:合成反应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物质的反应。

例如:1. C + O2 → CO22. 2H2 + O2 → 2H2O五、分解反应方程式:分解反应指的是一个物质被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的反应。

例如:1. 2H2O → 2H2 + O22. 2KClO3 → 2KCl + 3O2六、和合反应方程式:和合反应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或多个物质的反应。

例如:1. H2 + Cl2 → 2HCl2. 2H2 + O2 → 2H2O以上是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的一部分,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反应对应着不同的方程式形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例如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在方程式的右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表示等等。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方程式还可以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进行平衡,以及用俄歇尔方程式进行计算,这些在高中化学中会进一步学习。

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可以用于实验设计、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数据计算等。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篇1: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铜:cuso4o5h2o====cuso4+5h2o↑ 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高温cuo+co====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h2+cuo====cu+h2o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cu+2agno3==cu (no3)2+2ag 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cucl2+2naoh==cu (oh) 2↓+2nacl 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u (oh) 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fe(zn)+cuso4==feso4+cu 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cu2(oh)2co3====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铁:fe+2hcl==fecl2+h2 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fecl2+2naoh==fe(oh)2↓+nacl 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4fe(oh)2+o2+2h2o==4fe(oh)3 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fe (oh) 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fe (oh) 2+2hcl==fecl2+2h2o 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fe+cuso4==feso4+cu 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fe+agno3==fe(no3)2+ag 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现象: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zn+fecl2==zncl2+fe 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银:agno3+hcl==agcl↓+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agno3+nacl==agcl↓+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cu+2agno3==cu(no3)2+2ag 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2agno3+na2so4==ag2so4↓+2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补充化学方程式:3ag+4hno3(稀)==3agno3+no↑+2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气体遇空气变棕色ag+2hno3(浓)==agno3+no2↑+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棕色气体cu+2h2so4(浓)==cuso4+so2↑+2h2o 现象:铜逐渐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fecl3+fe==3fecl2 现象: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2na2o2(过氧化钠)+2h2o=4naoh+o2 现象: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生成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

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

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简洁描述,它包括反应物、产物及其化学符号和系数。

在初中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化学方程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总结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描述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它是由溶液中各种离子的化学符号组成的,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用箭头隔开。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离子方程式:1.酸碱反应方程式酸碱反应方程式酸碱反应方程式在酸碱反应方程式中,酸和碱反应后生成盐和水。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描述的是电子的转移过程,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例如:Zn + HCl → ZnCl2 + H2↑二、分子方程式分子方程式是描述非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产物用化学式表示。

分子方程式中不显示溶剂和离子。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子方程式:1.合成反应方程式合成反应方程式合成反应方程式合成反应方程式描述两个或多个物质合成成一个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2H2 + O2 → 2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分解反应方程式分解反应方程式分解反应方程式描述一个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物质的反应。

例如:2KClO3 → 2KCl + 3O2↑三、氧化物方程式氧化物方程式描述氧化物之间或氧化物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氧化物方程式:1.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SO2 + 2NaOH → Na2SO3 + H2O2.氧化物与非金属反应氧化物与非金属反应氧化物与非金属反应氧化物与非金属反应生成酸。

例如:CO2 + H2O → H2CO3四、化学反应类型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变化,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化学方程式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化学方程式汇总

CaCl 2 + 2 H 2O
⑻ 2 NaOH + H 2SO4
Na2SO4 + 2 H 2O
5
⑼ Ca(OH) 2 + H 2SO4
CaSO4 + 2 H 2O
⑽ Mg(OH) 2 + 2 HCl
MgCl 2 + 2 H 2O
⑾ Al(OH) 3 + 6 HCl
2 AlCl 3 + 3 H 2O
2 CO 2 + 3 H 2O
⑶ Mg + 2HCl
MgCl 2 + H2↑
3
⑷ Zn + H 2SO4
ZnSO 4 + H 2↑
⑸ H 2O + SO2
H 2SO3
⑹ Zn + H 2SO3
ZnSO 3 + H 2↑
⑺ Mg + H 2SO3
MgSO 3 + H 2↑
⑻ CaCO 3 + H 2SO3
8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 === Cu + CO 2
24.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Fe2O3 === 2Fe + 3CO 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Fe 3O4 ===3Fe + 4CO 2
( 1)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复分解反应)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化学方程式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化学方程式汇总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汇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 2 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2) CaCO 3 + 2HCl ===CaCl 2 + CO 2↑ + H 2O(3) CO 2 + Ca(OH)2 ===CaCO 3↓+ H 2(4)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⑴ S + O 2SO 2⑵ 4 P + 5 O 22 P 2O 5⑶ C + O 2CO 2⑷ 3 Fe + 2 O 2Fe 3O 4⑸ 2 H 2O 2O 2↑ + 2 H 2O⑹ 2 KClO 3 2KCl + 3O 2↑⑺ 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⑻ 2 H 2O 2 H 2 ↑+ O 2 ↑⑼ 2 H 2 + O 2 2H 2O⑽ C 2H 5OH + 3 O 2 2 CO 2 + 3 H 2O⑾ 2 HgO 2 Hg + O 2↑⑿ CO 2 + Ca(OH)2 CaCO 3↓+ H 2OMnO 2△ MnO 2△△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⑴ 2 H 2O 2 H 2 ↑+ O 2 ↑⑵ 2 HgO 2 Hg + O 2↑⑶ 2 H 2 + O 22 H 2O⑷ H 2 + Cl 22 HCl⑸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⑴2 H 2O 2 H 2 ↑+ O 2 ↑⑵S + O 2SO 2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⑴ 2 Mg + O 22 MgO⑵ Fe + CuSO 4 FeSO 4 + Cu⑶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⑷ 2 NaOH + CuSO 4 Na 2SO 4 + Cu(OH)2↓⑸ CaCO 3 CaO + CO 2↑⑹ H 2 + CuO Cu + H 2O⑺ Fe 2O 3 + 3 H 2 2 Fe + 3 H 2 O⑻ Fe 2O 3 + 3CO 2Fe + 3CO 2⑼C 2H 4 + 3 O 2 2 H 2O + 2 CO 2△ △ 高温 高温高温△⑽ CH 4 + 2 O2 CO 2 + 2 H 2O⑾ Zn + H 2SO 4 ZnSO 4 + H 2↑⑿ Zn + 2HCl ZnCl 2 + H 2↑⒀ H 2 +Cl 22HCl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⑴ 2 C + O 2 (不足)2 CO⑵ 2 CuO + C 2 Cu + CO 2↑⑶ 2 Fe 2O 3 + 3 C 4 Fe + 3 CO 2↑⑷ CaCO 3 + 2HCl CaCl 2 + CO 2↑ + H 2O⑸ H 2CO 3 H 2O + CO 2↑⑹ H 2O + CO 2 H 2CO 3⑺ CO 2 + Ca(OH)2 CaCO 3↓+ H 2O⑻ 2CO+O 22CO 2⑼ CO + CuO Cu + CO 2⑽ CaCO 3 CaO + CO 2↑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⑴ CH 4 + 2 O2 CO 2 + 2 H 2O⑵ C 2H 5OH + 3 O2 2 CO 2 +3 H 2O⑶ Mg + 2HCl MgCl 2 + H 2↑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⑷ Zn + H 2SO 4 ZnSO 4 + H 2↑⑸ H 2O + SO 2 H 2SO 3⑹ Zn + H 2SO 3 ZnSO 3 + H 2↑⑺ Mg + H 2SO 3 MgSO 3 + H 2↑⑻ CaCO 3 + H 2SO 3 CaSO 3↓ + H 2O + CO 2↑⑼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⑽ 2 H 2 + O 22 H 2O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⑴ 4 Al + 2 O 2 2 Al 2O 3⑵ Zn + 2HCl ZnCl 2 + H 2↑⑶ Fe + 2HCl FeCl 2 + H 2↑⑷ Fe + H 2SO 4 Fe SO 4 + H 2↑⑸ 2 Al + 3 H 2SO 4 Al 2(SO 4)3 + 3 H 2↑⑹ 2 Cu + O 2 2 CuO⑺ Fe 2O 3 + 3CO 2 Fe +3CO 2⑻ Mg + H 2SO 4 MgSO 4 + H 2↑⑼ Zn + CuSO 4 ZnSO 4 + 3 Cu⑽ Al + 3AgNO 3 3Ag + Al (NO 3)3⑾ Fe + CuCl 2 Fe Cl 2 + Cu△ 高温⑿ C + CO 2 2 CO⒀ Fe + CuSO 4 FeSO 4 + Cu⒁ ZnCO 3 ZnO + CO 2↑⒂ ZnO + CO Zn + CO 2↑⒃ CuO +CO 2Cu + CO 2 ↑⒄ Mg + 2HCl MgCl 2 + H 2↑⒅ Zn + H 2SO 4 ZnSO 4 + H 2↑第九单元 溶液⑴ Zn + H 2SO 4 ZnSO 4 + H 2↑⑵ CaCO 3 + 2HCl CaCl 2 + CO 2↑ + H 2O第十单元 酸和碱⑴ Fe 2O 3 + 6 HCl 2 FeCl 3 + 3 H 2O⑵ Fe 2O 3 + 3 H 2SO 4 Fe 2(SO 4)3 + 3 H 2O⑶ CaO + H 2O Ca(OH)2⑷ 2 NaOH + SO 3 Na 2SO 4 + H 2O⑸ CO 2 + 2 NaOH Na 2CO 3 + 2 H 2O⑹ HCl + NaOH NaCl + H 2O⑺ Ca(OH)2 + 2 HCl CaCl 2 + 2 H 2O⑻ 2 NaOH + H 2SO 4 Na 2SO 4 + 2 H 2O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⑼ Ca(OH)2 + H 2SO 4 CaSO 4 + 2 H 2O⑽ Mg(OH)2 + 2 HCl MgCl 2 + 2 H 2O⑾ Al(OH)3 + 6 HCl 2 AlCl 3 + 3 H 2O⑿ Fe + H 2SO 4 Fe SO 4 + H 2↑⒀CaCO 3 + 2HCl CaCl 2 + CO 2↑ + H 2O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⑴ NaHCO 3 + HCl == NaCl + H 2O + CO 2 ↑⑵ Na 2CO 3 + Ca(OH)2 2 NaOH + CaCO 3↓⑶ K 2CO 3 + Ba(NO 3)2 2 KNO 3 + BaCO 3↓⑷ H 2SO 4 + Ba(NO 3)2 2 HNO 3 + BaSO 4↓⑸ K 2CO 3 + H 2SO 4 K 2SO 4 + H 2O + CO 2 ↑⑹ CaCO 3 + H 2O + CO 2 Ca(HCO 3)2⑺ Ca(HCO 3)2 CaCO 3↓ + H 2O + CO 2 ↑⑻ H 2SO 4 + BaCl 2 2HCl + BaSO 4↓⑼ 2 NH 4Cl + Ca(OH)2 CaCl 2 + 2 NH 3 ↑ + 2 H 2O⑽ (NH 4)2SO 4 + Ca(OH)2 CaSO 4 ↓+ 2 NH 3 ↑ + 2 H 2O⑾ K 2SO 4 + Ca(OH)2 K 2SO 4 + 2 NH 3 ↑ + 2 H 2O⑿ (NH 4)2SO 4 + 2 NaOH Na 2SO 4 + 2 NH 3 ↑ + 2 H 2O⒀ NH 4Cl + NaOH NaCl + NH 3 ↑ + H 2O△⒁NH4NO3 + NaOH NaNO3 + NH3↑ + H2O⒂(NH4)2SO4 + Ba(NO3)2 2 NH4NO3 + BaSO4↓⒃AgNO3 + NH4Cl == NH4NO3+ AgCl↓⒄Na2CO3 + CaCl2CaCO3↓ + 2 NaCl⒅K2CO3 + 2HCl == 2KCl + H2O + CO2 ↑⒆CuSO4 + BaCl2CuCl2 + BaSO4↓⒇HCl + NaOH NaCl + H2O(21) CaCO3 + 2HCl CaCl2 + CO2↑ + H2O(22) NH3 + CO2 + H2O +NaCl NH4Cl + NaHCO3↓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⑴C6H12O6 +6 O26 CO2 + 6 H2O化学方程式分类汇总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2P2O5酶△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2CO2 + 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O2↑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 + H2O + C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2KCl + 3O2↑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 + 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2Cu + CO2↑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4Fe + 3CO2↑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3Fe + 2CO2↑高温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 Cu + CO224.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 2Fe + 3CO2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3Fe + 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27. 铁和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28.镁和稀硫酸: Mg + H2SO4 = MgSO4 + H2↑29. 铝和稀硫酸: 2Al +3H2SO4 = Al2(SO4)3 +3H2↑30. 锌和稀盐酸: Zn + 2HCl === ZnCl2 + H2↑31. 铁和稀盐酸: Fe + 2HCl === FeCl2 + H2↑32. 镁和稀盐酸: Mg+ 2HCl === MgCl2 + H2↑33. 铝和稀盐酸: 2Al + 6HCl ==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非复分解反应)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5)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48.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50.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53.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54.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55.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56.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2HCl(7)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且两种反应物均可溶)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8)盐 + 盐 ----- 新盐1+新盐2(复分解反应,且两种反应物均可溶)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 CuSO4 + 5H2O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1、默写1—18号元素的符号和名称:(P59)符号:名称:2、默写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K、Na、Ag、H ;+2Ca、Mg、Ba、Zn、Hg ;+3 Al ;+4 Si ;+1、+2 Cu ;+2、+3 Fe ;+2、+4 C ;+4、+6 S ;-1 F、Cl ;-2 O、S ;-3 N、P 。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化学方程式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化学方程式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化学方程式(祝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早日记会化学方程式)一、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Zn + H2SO4= ZnSO4 + H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 + H2SO4 = FeSO4 + H2↑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Mg + H2SO4 = MgSO4 + H2↑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2Al +3H2SO4 = Al2(SO4)3 +3H2↑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Fe + 2HCl === FeCl2 + H2↑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Mg+ 2HCl === MgCl2 + H2↑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2Al + 6HCl == 2AlCl3 + 3H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Fe + CuSO4 == FeSO4 + Cu 二、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三、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火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硫酸钠)+ H2O 烧碱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硫酸钠) + H2O熟石灰(石灰水)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CaSO3↓(亚硫酸钙)+ H2O 四、(中和反应)酸 + 碱 -------- 盐 + 水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2HCl + Mg(OH)2 ==== Mg Cl2 +H2O(下面的不要求)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五、其它的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 CaO + CO2↑二氧化硫溶于水:SO2 + H2O ==== H2SO3(亚硫酸)。

初中化学1到10单元方程式

初中化学1到10单元方程式

初中化学1到10单元方程式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可避免热的氧气流出时把棉花吹到试管口,使实验后期的整理变得困难。

标题:二、氢气的制取正文: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用排水法收集的氢气纯净,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不易纯。

标题:三、二氧化碳的制取正文: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该反应速度快,但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氯化氢气体逸出时会污染空气。

标题: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正文: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3CO2+2Fe。

一氧化碳是难溶于水的气体,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标题:五、电解水正文:通电条件下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

标题:六、粗盐提纯正文: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镁等可用粗盐提纯,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

经过洗涤沉淀之后要进行烘干或移至滤纸上,才能从过滤器处拿走。

标题:七、酸的性质正文: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通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能与碱反应生成水;能与部分非金属单质(如氧化铜)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能与碱式碳酸铜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标题:八、碱的性质正文: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具有通性,能使指示剂变色;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和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标题:九、盐的性质和用途正文:盐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又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许多盐具有消毒杀菌作用;某些盐溶解时吸热;某些盐可作灭火剂。

初中第十单元 化学方程式归纳

初中第十单元  化学方程式归纳

第十单元《酸和碱》化学方程式归纳一、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金属单质+ 酸----盐+ 氢气(置换反应)(均产生气泡,固体逐渐消失)二、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氧化物+酸----盐+ 水(复分解反应)其他: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MgSO4+ H2O (白色固体消失,溶液呈无色)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H2O(白色固体消失,溶液呈无色)三、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非金属氧化物+碱-----盐+ 水(其他反应类型)四、酸与碱反应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五、酸与盐反应酸+ 盐----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产生气泡,固体逐渐消失)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 = 2NaCl+H2O+CO2↑(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3.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Na2CO3+H2SO4= Na2SO4+H2O+CO2↑(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4.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 AgCl↓+HNO3(产生白色沉淀)5.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 BaSO4↓+2HCl(产生白色沉淀)六、碱与盐反应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Cu(OH)2↓+ Na2SO4(产生蓝色沉淀)2.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Cu(OH)2↓+ 2NaCl(产生蓝色沉淀)3.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Fe(OH)3↓+ 3NaCl(产生红褐色沉淀)4.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Mg(OH)2↓+ 2NaCl(产生白色沉淀)5.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Na2CO3= CaCO3↓+ 2NaOH(产生白色沉淀)七、盐与盐反应盐+ 盐----两种新盐(复分解反应)1.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AgCl↓+ NaNO3(产生白色沉淀)2.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BaCl2= BaSO4↓+ 2NaCl(产生白色沉淀)3.碳酸钠和氯化钙:Na2CO3+ CaCl2=CaCO3↓+ 2NaCl(产生白色沉淀)八、其它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放出大量的热)。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能量转化的学科。

九年级化学的第十单元主要涉及化学方程式、化学计算和反应条件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符号表示化学变化过程。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侧,产物位于方程式的右侧,用箭头(->)表示反应方向。

同时,方程式中还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反应的物质量以及平衡方程式。

在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保守性原则: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产物的总质量。

2. 完全性原则: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都完全转化为产物。

3. 电荷守恒原则: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电荷数要相等。

同时,在化学方程式中,还要注意平衡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通过调整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使得左右两侧的原子数量相等。

二、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包括物质的质量计算、体积计算和摩尔计算。

1. 物质的质量计算:化学方程式可以告诉我们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及其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已知质量计算未知质量,或者通过已知比例计算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2. 体积计算:在化学反应中,气体体积的变化与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摩尔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体积之间的关系。

3. 摩尔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通过已知摩尔数量计算未知的摩尔数量,或者通过已知物质质量计算其摩尔数。

化学计算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利用化学方程式和摩尔比例关系,同时还需要熟练掌握物质质量、体积和摩尔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反应条件的影响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常数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

1. 温度:温度的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温度的升高会提高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使得分子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和激烈。

2. 压力:对于气体反应,压力的升高会增加反应速率。

因为压力的升高会压缩气体分子,使得分子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概括酸和碱第一节一、酸碱指示剂● 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 +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 -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

s二、干燥剂1. 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 我们学过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氯化钙等。

氢氧化钠易潮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aO+H 2O=Ca(OH)23.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4. 浓硫酸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 ● 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 特点:交换成分,价态不变。

● 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气体或沉淀)。

●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没有先后顺序,可同时发生。

第二节 酸一、酸的定义和分类酸: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 酸的电离:HCl=H ++Cl -,H 2SO 4=2H ++SO 42- 酸 含氧酸(命名“某酸”) H 2SO 4(硫酸)、H 2CO 3(碳酸)、HNO 3(硝酸)、H 2SO 3(亚硫酸)……无氧酸(命名“氢某酸”) HCl (盐酸,学名氢氯酸)、HF (氢氟酸)、H 2S (氢硫酸)…… 特殊的有机酸:CH 3COOH (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二、常见的酸盐酸(氢氯酸)硫酸化学式HCl H2SO4形成H2+Cl2HCl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酸雨形成的原理)状态无色液体、具有酸味、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稀硫酸)无色液体特点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②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化学性质)③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用途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敞口放置的变化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性)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吸水性)注意事项①工业生产的盐酸偏黄,是因为含有Fe3+,可用蒸馏法提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酸和碱》化学方程式归纳
一、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均产生气泡,固体逐渐消失)
稀盐酸稀硫酸
镁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
锌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铁
产生气泡,溶液逐渐变成淡绿色
铝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二、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复分解反应)
稀盐酸稀硫酸
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氧化铁
铁锈(红棕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CuO+2HCl=CuCl2+H2OCuO+H2SO4=CuSO4+H2O氧化铜
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绿色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其他: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白色固体消失,溶液呈无色)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白色固体消失,溶液呈无色)三、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其他反应类型)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Ca(OH)2+CO2=CaCO3↓+H2O
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Ca(OH)2+SO2=CaSO3↓+H2O
三氧化硫2NaOH+SO3=Na2SO4+H2OCa(OH)2+SO3=CaSO4↓+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
四、酸与碱反应
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
稀盐酸稀硫酸
氢氧化钠HCl+NaOH=NaCl+H2OH2SO4+2NaOH=Na2SO4+2H2O
氢氧化钙2HCl+Ca(OH)2=CaCl2+2H2OH2SO4+Ca(OH)2=CaSO4+2H2O
2HCl+Cu(OH)2=CuCl2+2H2OH2SO4+Cu(OH)2=CuSO4+2H2O
氢氧化铜
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3HCl+Fe(OH)3=FeCl3+H2O3H2SO4+2Fe(OH)3=Fe2(SO4)3+6H2O氢氧化铁
红褐色固体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3HCl+Al(OH)3=AlCl3+3H2O3H2SO4+2Al(OH)3=Al2(SO4)3+6H2O氢氧化铝
白色固体消失,溶液呈无色(前者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五、酸与盐反应
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产生气泡,固体逐渐消失)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3.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4.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产生白色沉淀)
5.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产生白色沉淀)
六、碱与盐反应
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产生蓝色沉淀)
2.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产生蓝色沉淀)
3.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产生红褐色沉淀)
4.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产生白色沉淀)
5.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产生白色沉淀)
七、盐与盐反应
盐+盐----两种新盐(复分解反应)
1.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产生白色沉淀)
2.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产生白色沉淀)
3.碳酸钠和氯化钙: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
八、其它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