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保温措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和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
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体温变化、术后的苏醒时间、尿量及出现寒战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低体温的发生率为1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寒战率及每小时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康复。
标签:妇科腹腔镜术;护理;低体温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外形美观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
但是随着临床实践的推广,发现围手术期低体温是腹腔镜手术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发生率高达50%~70%[1]。
有研究显示,在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大约有80%的患者体温维持在34 ℃~36 ℃[2]。
体温对于维持人体内正常的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围手术期低体温可以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抑制各脏器的功能,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发出血,增加手术风险。
因此,如何采取正确的保温措施预防术中低体温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笔者所在医院特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38例患者实施相关的保温措施,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76例患者,年龄25~59岁,平均(36.7±8.3)岁。
实施子宫次全切7例,全切15例,异位妊娠25例,卵巢囊肿18例,子宫肌瘤剥除术11例。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相关检查,提示可以耐受手术;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腔镜手术的指征;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且近期均无上呼吸道感染史,能够耐受静脉与吸入联合麻醉。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其中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加铺手术单保暖,隔绝外界冷空气;(2)手术消毒液用Betadine消毒液替代挥发性消毒液;(3)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温毯机
进行保温,维持患者的体温;(4)液体输入前先将液体加温至37 ℃,术中冲洗液使用常温生理盐水。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体温变化、术后的苏醒时间、尿量及出现寒战的情况。
临床上将体温低于36 ℃称为低体温。
苏醒时间是指患者从手术结束至恢复正常的意识、能按照提示作出正确的伸舌、握拳等动作等所需的时间。
寒战是指患者发生不自主的轻度肌肉颤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低体温的发生率为1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寒战率及每小时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和表2。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很多患者会出现体温过低的现象,若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研究显示,低体温可诱发交感神经兴奋,加快心率,增强心收缩力,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心跳骤停[3]。
同时低体温时由于血管收缩,脑部供血不足,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不可逆损伤,影响患者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此外,低体温通过影响血液中凝血酶与血小板的正常功能,使人体的凝血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有诱发DIC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低体温还会影响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抑制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影响伤口愈合[4]。
总之,围手术期低体温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尝试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低体温的发生率为1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腹腔经手术过程中出现低体温主要与以下几个原(1)大量CO2气体突然进入腹腔以后,会使患者的体温下降1 ℃~3 ℃,因有关:
有研究显示,冷空气的刺激不仅会导致腹腔镜患者的体温出现下降,还可能导致术后腹痛腹胀等情况的出现[5]。
(2)手术过程中会使用生理盐水等液体进行反复冲洗,未经加温的液体会带走人体本身的热量,导致患者体温下降。
有报道指出,手术中体腔的冲洗液体加温至42 ℃后,可以明显降低术中和术后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6]。
所以本研究在冲洗前也预先对液体进行加温处理,减少了患者热量的散失。
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挥发性消毒液等也会带走人体的热量,所以在
手术过程中用Betadine消毒液替代挥发性消毒液,防止液体挥发同时带走人体的热量。
有研究资料显示,室温下每输入200 ml血液或者是1000 ml液体,患者体温会下降0.25 ℃左右[7]。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持续输液,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输入的液体进行温热处理,使液体始终维持在人体的自然温度37 ℃,一方面减少了对血管的冷刺激,避免血管收缩或痉挛引发的血压上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患者的热量损失,有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
(3)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非手术区域部位的遮盖,有报道指出,单层手术巾的覆盖就可以减少机体30%的热量丢失,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适当地加铺手术单、使用温毯机等保温措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热量散失。
麻醉状态下人体的新陈代谢大幅度降低,此外麻醉药对体温中枢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加上肌松药使患者的全身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肌肉运动和肌紧张等产热减少,散热却增加,导致了患者的体温下降。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寒战率及每小时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低体温抑制了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使麻醉药、肌松药等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急能力下降,患者的苏醒时间延迟。
低体温时,人体的外周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增加,皮肤散热减少,汗液分泌减少,人体的尿量增多。
此外远曲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性也与人体温度有关,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远曲小管对水、钠重吸收作用减弱,导致人体的尿量增多,这就是低体温时出现的“冷”利尿现象。
体温较低时,人体的立毛肌收缩,减少皮肤散热,骨骼肌收缩,使肌肉发生不自主的颤动,增加机体产热,以维持人体的正常温度,因此寒战是人体处于低温条件下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使用科学的方法积极做好各项保暖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腹腔镜患者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患者的危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高秀娥.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防治及术后饮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7):3007-3008.
[2]孔梅弟,孙惠.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53-54.
[3]吕红梅,陈君华,覃丽华,等.联合保温措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5):1795-1797.
[4]彭民文.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1,32(3):441.
[5]樊柏.浅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4):721-722.
[6]韩小云.综合保温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部疼痛[J].护理学杂志,2010,25(22):53-54.
[7]李风玲,吴洪霞,潘庆华.护理干预对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6):3376-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