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学院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独立学院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考
曹爱琴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主要是指相关主体结合教育目标来明确质量评价标准、目的,并采用相应方法做出价值判断。
教育评价的本质是要做出精准的价值判断,目的是要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促进院校办学能力、教育质量的逐步提升。
而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并充分保障其教育质量,对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各学院应给予足够重视。
一、独立学院教育质量评价现状分析(一)在评价价值取向方面
由于独立学院产生、发展的时间有限,目前还未形成较为清晰、完善的办学理念与目标,而且在质量建设过程中也未对价值取向做出进一步明确。
虽然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口头、文件上都强调要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品质的人才,但在具体落实中,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很多学院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偏离,加之母体学校的影响,学院在人才定位、质量目标上较为模糊,使得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一直都难以体现出良好的操作性与针对性。
(二)在评价主体方面
作为公办高校联合、社会资本创办的新兴教育机构,独立学院不享受国家财政拨款,学生需要缴纳高昂学费。
高校、社会及家长都属于独立学院的利益相关者,而独立学院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始终处于缺失状态,社会大众也无法采用有效方式参与其质量评价,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独立学院教育质量建设带来诸多消极影响。
(三)评价标准与机制方面
目前,国家虽然针对高效教育质量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机制,但就目前来看,独立学院还未获得相应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这使其难以得到准确的建设、发展和引导。
另外,权威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严重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独立学院质量评价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独立学院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探究(一)明确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
1.树立兼顾声誉评价与发展的价值取向。
发展性评价作为教
育质量评价中最常用、最主要的形式,在总结经验、问题诊断及确定方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声誉评价则在择优支持、竞争发展等方面应用得比较多。
而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创立时间较短,人们对于独立学院,就像是看待新生事物一样,不仅陌生,还存在一定的怀疑与观望态度。
因此,要想让人们真正接受、认可独立学院,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此,独立学院应采用发展的眼光,注重强调声誉教育质量评价,采用公认的质量标准来对自身做出一定约束,同时还应兼顾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以此来促进学院其他方面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2.注重指令评价价值取向个性与发展潜力的彰显。
对于高等
教育的实际发展,各种力量间的对比、平衡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决定着学院的价值取向。
对于独立学院来讲,应将个性彰显、发展潜力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价值导向。
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从哲学角度讲,个人价值与潜能的发挥是其存在的理由以及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时也是相关教育活动的重要方向,高等教育始终是紧紧围绕着教育培养人这个目的来组织的;另一方面,社会多样化需求能够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提供重要基础,而独立学院又是在其背景下创立和发展的。
要想将其独特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呈现出具有自身特点,并培养出具有学院特色、能够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注重自身个性的彰显,并将其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方向。
此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挖掘学生潜能,也是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
而相比于在其他普通高校,独立学院的个性也更加显著。
因此,各独立学院在构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始终将个性彰显、潜能挖掘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二)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评价主体
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主要涉及政府、社会大众及同行等,所以,在此基础上又可以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划分为国家、同行、自主评价。
国家评价工作的开展通常都是由官方组织,评价结果对财政拨款、招生规模等学校利益也有着直接影响。
这种评价主体主
[摘
要]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渐呈现出大众化发展的特点,而由非国家财政性
资金创办的独立学院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
近几年教育部也在强调,在高等教育革新的过程中,应注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这一工作的开展不论是对院校人才培养,还是独立学院的教育质量和声誉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6)22-0088-02
探索
理论◆创新◆探索
作者简介:曹爱琴(1979—),女,甘肃张掖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88--
. All Rights Reserved.
要控制的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的高校,统一、单一的安排与评价标准是其较为突出的评价缺陷,针对性不强;同行评价通常都是由相似、相同高校的一些专业人员组成的社会中介团队来开展相关的评价工作,该层面的评价着重考虑专业性、学术性,比较适用于研究性大学,但其在操作性、激励性方面还有待完善;自主评价主要是由高校内部专业人员组成,对本校办学能力、教育质量等方面做出综合、客观评价,该层面评价具有熟悉情况及针对性、切实性强的特征,但也极易造成严重的主观性,并忽视外部因素。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质量保障主体,构建出多元化的指令评价主体。
不同于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办学所需要的资金是由合作方,或者是民办机制共同筹集的,所以,要有机融合政府、社会投资方以及市场等评价主体。
而对于独立学院来讲,“独”是其最突出的特征,不仅要拥有独立的办学设备、教育组织及招生模式,还要成为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因此,必须构建出拥有独立学院特征的教育评价内部体系。
(三)建立个性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其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影响要素,也是开展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发展的产物,独立学院的创办离不开母体大学的支持。
所以,对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来讲,其母体大学的声誉也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优”与“独”是独立学院最重要的特征,其对优质资源的科学整合,不仅取决于现有公办高校,也来自于社会力量的支持。
各独立学院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构建品牌质量。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特色不仅是质量与水平,其还是学院的生命力。
为此,独立学院应将培养出具有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构建品牌教育质量的核心,这种人才不仅要具备基本质量标准,还要符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及定位下的质量标准。
其次,独立学院应在基本教育质量标的准前提下,树立符合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本位教育质量标准,而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便是这种质量标准的核心,该标准建立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从独立学院的创办背景来讲,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生力军,其是为了充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及人才发展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而产生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另一方面,就当代社会人才的成长发展来讲,单纯的学术标准远远不够,其只能培养出某种纯理论性的学术人才,让其进入社会或承担一些非学术性任务,未必适用。
另外,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弱,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也有待提升,所以要适当引导其向学术性道路发展。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要着重构建推广社会功能,树立社会本位的教育质量标准,兼顾知识本位与个体本位教育质量标准。
(四)制定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要开展高效、全面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必须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保障机制,即通过采取一定制度和方式确保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国家、社会等多种评价机制并存的机制,且发展较慢,教育部也对此专门成立了相应的领导与组织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一定的评价与监控。
国家评价虽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与控制力,但也很容易出现忽视高校特殊性等不足之处。
对于独立学院来讲,以自我评价为主的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机制是独立学院教育质量机制建设的核心。
一方面,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机构,独立学院应结合自身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及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内部评价体系,进而促进教育质量自我诊断和完善发展能力的逐步提升,以此来拓展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独立学院教育质量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也是增强学院自主约束力的关键。
独立学院实施的办学模式及机制应注重突出“独”,而学院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强化教育质量评价。
此外,其教育质量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也是推动学院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仅要突出独立性,还要明显区别于母体公办高校,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发展能力,并通过对办学行为做出规范来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总之,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任何一所高校,若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要做出精准定位,并通过内外兼顾构建相对较为科学、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同时,不仅要进一步拓展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还要创建出一种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自我约束机制。
另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应将学校质量控制、自我评估作为主要内容,并充分发挥外部质量审核、水平评估等方面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健,刘巨钦.论独立学院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2,22(23):48-51.
[2]王振馨.天津市独立学院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现状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4(34):55-57.
[3]魏小芳.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的构建[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4,45(14):83-86.
[4]朱晓莉.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创新研究[J].新闻知识,2013,16(26):92-94.
[5]郭金玲,蒋秀青.独立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3,56(37):75-77,80.
[6]严兴尧.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独立学院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4,18(28):234-235.
[7]赵静.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实践与探索[J].华章,2013,67(24):115.
[8]孙林,王克喜,何俊阳,等.基于灰色理论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3(45):46-48.
精彩语句:要开展高效、全面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必须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保障机制。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