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人物的特点。
2.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借鉴刻画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运用多媒体插播视频《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通过视频我们对本文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
文。
(板书课题、作者)
二、预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露,字梦阮,号雪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曹雪芹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这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送来些野菜瓜果。
恰巧贾母听得此事,请刘姥姥过去陪她说话。
刘姥姥便说村里的故事,贾母甚是爱听,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招待刘姥姥,刘姥姥看什么都新鲜,闹出了不少笑话。
3.积累生字词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潇.湘(xiāo) 篾.片(miè) 发怔.(zhèng)
麈.尾(zhǔ) 砒.霜(pī) 蓼溆
..(liǎo xù) 岔.气(chà) 促.狭(cù) 戗.金(qiàng)
秋爽斋.(zhāi)
三、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通过各种方式诵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开头——“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李纨笑劝道——又放了一桌):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部分(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结尾):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3.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
【交流点拨】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
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4.这场“笑剧”的背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深意?
【交流点拨】这场表面充满欢乐的“笑剧”背后,是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作者对刘姥姥充满着悲悯与尊重,通过对“刘姥
姥”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下层劳动妇女的挂写,表达了自己对下层劳苦人民艰难追求温饱生活的同情;同时,作者通过刘姥姥参观富贵奢华的贾府的视角,对贾府这种“朱门酒肉臭”的奢靡、腐败生活进行了深切的谴责。
“笑”的背后是沉重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的深刻思考。
(二)深层探究
1.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
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交流点拨】这是凤姐让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情形:鸽子蛋本来就小,筷子沉且滑,刘姥姥在大观园这样的场合又很怯懦,于是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就可想而知。
“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
总之,这些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2.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的笑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3.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交流点拨】“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强的过他。
’……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
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
怪道说‘礼出大家’。
”“姑娘说那里话。
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
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
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于贾府平日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至于刘姥姥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事物,当然处处透露着新鲜无知,好奇多问,
处处引起哄堂大笑。
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其分,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所以她俗虽俗,却俗得可爱。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
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
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只是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计的方便和舒适;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四、拓展延伸
播放“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片段,结合课文及课外的积累,谈谈在一进荣国府时,刘姥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与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相信大家对文章情节及人物性格都有所了解,尤其是对刘姥姥的表现一定印象深刻,要想有更多的了解可以全面阅读《红楼梦》。
六、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对应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