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含答案)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纯碱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
3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H2S的结构式:H—S—H
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2.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熔沸点自上而下逐渐升高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C.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D.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沸点就越高
3.下列物质中,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的是()
A.直馏汽油B.裂化汽油C.酒精D.氢氧化钠4.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A.O2―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C.Mg2+的电子式:Mg2+D.钙原子的电子式:5.人类已经成功合成了117号元素Uus,关于294
Uus的叙述正确的是
117
A.原子内电子数多于中子数B.与296
Uus电子式相同
117
C.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294D.处于不完全周期内6.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元素是A.14号、24号、34号B.26号、31号、35号C.13号、20号、31号D.11号、17号、18号7.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KOH 、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
8.碲(Te)是与O 、S 同主族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据此,推断碲的相关性质错误的是 A .碲的单质在常温下是固态 B .碲的常见化合价是-2、+4、+6 C .碲可能作半导体材料
D .碲的氢化物H 2Te 很稳定
9.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L 2+与R 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B .M 与T 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C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 2T <H 2R
D .单质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为Q >L
1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OH -、2-3CO 、-2AlO 、2-3SiO 、2-4SO 、Na +、Fe 3+、Mg 2+、Al 3+等离
子。

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OH -、2-3CO 、-2AlO 、2-3SiO
B .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C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 2SO 4
D .原溶液中含有2-3CO 与-2A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1.氮气在高压下可以得到高聚氮,该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延伸成立体网状结构。

已知其中N—N 键能160kJ/mol ,而N≡N 键能942kJ/mol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聚氮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B .高聚氮晶体中,氮原子数与氮氮单键数目之比为1:3
C .高聚氮与N 2互为同素异形体
D.高聚氮可能用作炸药或者高能材料
12.英国研究人员2007年8月30日发表报告认为,全球将有1.4亿人因为用水而受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

海带含砷超标,经水浸泡24小时后,其含砷量才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下列对砷(As)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砷原子序数为33,它与铝为同主族B.砷的原子半径小于磷的原子半径C.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强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
13.W、P、Q、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分别是这4种元素的单质,甲、乙、丙、丁分别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已知: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向甲的溶液中通入丙气体,产生白色沉淀;丙气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M>W>P
B.丁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C.P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D.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均能抑制水的电离
1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钾离子结构示意图:
B.NH4I的电子式:
C.CO2分子比例模型:
D.甲烷的结构简式:CH4
15.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c为两种常见的金属元素,a、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依次为甲、乙、丙、丁,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用“--“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d>b>c>a
B.等物质的量的ba3、b3a所含离子总数不相等
C.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
D.b和d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是中性
二、填空题(共8题)
16.下列物质:①Ar ①Na2O2①AlCl3①HClO ①N2①MgF2①NH4Cl
(1)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离子化合物有_______
(2)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
(3)N2的电子式为_____ HClO的电子式为________NH4Cl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17.已知铷(Rb)是37号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是85.5,与钠位于同一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铷位于第______周期,其原子半径比钠元素的原子半径______(填“大”或“小”)。

(2)铷单质性质活泼,写出在点燃条件下它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铷单质易与水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铷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______(填“剧烈”或“缓慢”);反应过程中铷在水______(填“面”或“底”)与水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CO反应的化学方程(3)同主族元素的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写出过氧化铷与
2
式:________________。

18.下表列出了①~①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

(2)元素①的单质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

(3)元素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

(4)这六种元素中,位于第三周期且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

(5)这六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

(6)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元素①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元素①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称,富硒酵母、二氧化硅、硫黄等6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安全性已通过审查,这些食品添加剂包括食品营养强化剂、风味改良剂、结构改善剂、防腐剂,用于食品生产中,将更好地满足吃货们的心愿,丰富舌尖上的营养和美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富硒酵母是一种新型添加剂,其中硒34S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热稳定性:H2Se>H2S>H2O B.酸性:H2SeO4>H2SO4>HClO4
C.36S与74Se的中子数之和为60 D.还原性:Se2->S2- E.沸点高低:H2Se>H2S>H2O (3)短周期元素d、e、f、g、h、x都可能存在于某些食品添加剂中,其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d、e、f、g、h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①元素e与f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e,下列不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填字母)。

A.e的最外层电子数比f少
B.e单质与水反应比f单质与水反应更剧烈
C.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f的强
①x和d组成的化合物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生成碳酸盐和氨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名称),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图中标出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下同),写出该水化物与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①与①按照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其电子式为_______。

(4)①与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
3
:1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①、①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5)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①仪器B 的名称为_______;
①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 ,则A 中加浓盐酸,B 中加KMnO 4,(已知KMnO 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 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如果试管C 中溶液变蓝,即可证明。

写出试管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1.某实验小组探究-3ClO 和-I 的反应规律。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1)取实验2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经康康同学检验,上述白色沉淀是AgCl 。

写出加入0.20mL 3NaClO 后,溶液中-3ClO 和
-I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一定条件下,-I 和2I 都可以被氧化成-3IO 。

作出假设:3NaClO 溶液用量增加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是过量的3NaClO 溶液与(1)中的反应产物继续反应,同时生成2Cl 。

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实验4中的无色溶液进行以下实验,进一步佐证其中含有-3IO 。

其中试剂X 可以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碘水
b 3NaHSO 溶液
c KI 溶液
d 4KMnO 溶液 ①李政同学提出,仅通过润湿淀粉KI 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说明生成2Cl ,理由是_______,便补充了如下实验:将实验4中的湿润淀粉KI 试纸替换为________,在滴加
-130.30mL1.33mol L NaClO 溶液后,发现________,进一步佐证实验4中生成了2Cl 。

22.完全电解19g 含有重水(D 2O)的普通水时,共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

求: (1) 所得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 产生的气体中O 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3) 如果得到的氢气只有H 2和D 2两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
23.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的固体混合物投入200mL 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将固体混合物投入稀盐酸中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写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24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

(4)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_。

(5)所用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B 6.C 7.A 8.D 9.B 10.A 11.B 12.D 13.B 14.D 15.B 16.①①① ① ①①① ①
17.5 大 2
2Rb Cl 2RbCl +点燃
222Rb 2H O 2Rb 2OH H +-+++↑ 剧烈
底 铷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2222322Rb O 2CO 2Rb CO O ++
18.C Cl Al 2Na+2H 2O=2Na ++2OH -+H 2↑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19.第四周期第VIA 族 CD S 2- A H 2O 2+CN -+OH -=2-3CO +NH 3↑
20.氩 F NaOH Al(OH)3+OH -=-2AlO +2H 2O 离子键、共价键
HF HCl 锥形瓶 Cl 2+2I -=I 2+2Cl -
21.--+-322ClO +6I +6H =Cl +3I +3H O b I 2易升华,也会使湿润淀粉KI 试纸变蓝 湿润的淀粉试纸 湿润的淀粉试纸无明显变化 22.19g 0.5mol 1:2
23.+3++2+222A1+6H =2A1+3H Mg+2H =Mg +H ↑↑、 --322Al(OH)+OH =AlO +2H O 10.08L 9.0g 5.0mol·L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