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斑方治疗黄褐斑36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祛斑方治疗黄褐斑36例疗效观察
黄丽晖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3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祛斑方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黄褐斑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

治疗组
予祛斑方加减治疗,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半小时温服。

同时口服维生素C片lOOmg, 3次/天;维生素E胶嚢100m g,2次/天。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片100mg,3次/天;维生素E胶嚢100m g,2次/天。

两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有效率为5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祛斑方治疗黄褐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黄褐斑;接斑方;治疗疗效
作为中青年女性一项常见的皮肤病,黄褐斑指的是患 者的面部因色素沉着而出现的大小不一的斑片,颜色以深 褐色或黄褐色为主,在颊部及颧部对称分布,呈蝶形,也可 累及前额、鼻、口周或颊部,日晒后可加重病情,本病虽无 自觉症状,但发生于面部,影响容貌美观。

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形象有着更高的要求,本病容易对 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自信。

基于此,本文以我 院接收的72例黄褐斑患者为例,对其应用祛斑方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

具体操作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间,选取来我院皮肤 科门诊就诊的女性黄褐斑患者,共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7. 69 ±6. 47) 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25. 72±18. 57)月;对照 组36例,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5. 44±6. 90)岁,病 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23. 11 ±17. 20)月。

两组患者 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进行比较(P>〇. 05)。

此外,所有病例均符合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

1.2疾病诊断标准
以中国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制定的有关黄 褐斑诊断及疗效标准为参考[1],黄褐斑患者需满足以下标 准:1)面部出现深褐色或淡褐色的斑片,且斑片分布对称,有着清楚的界限;2)患者无鳞屑及炎症等明显自觉症状;
3)病情随季节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通常夏季重而冬季轻;4)排除由色素性扁平苔藓、颧部褐青色痣等其他疾病导致的面部色素沉着。

1.3患者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选择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且两周内 未使用其他口服或外用治疗黄褐斑的药物的患者。

同时 排除存在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处于妊 娠期或哺乳期,以及不能按要求完成全疗程者。

2治疗方法
治疗组所有患者予祛斑方,祛斑方方剂包括:夏枯草、桑白皮、茯苓、珍珠母各30g,茵陈20g,六月雪15g,僵蚕、丝瓜络、菊花各l〇g,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半小时温服,对于伴发月经不调的患者,可适当增 加益母草及当归等药物;对于气郁重者的患者,可在方剂 中加上青皮及木香两味药;对于血瘀重患者,可适当增加 川芎、三棱以及莪术等;失眠加酸枣仁、百合、夜交藤;腰膝 酸软加杜仲、桑寄生;脾虚加意孩仁、白术;气虚去茵陈、夏 枯草加黄芪。

同时口服维生素C片100mg,3次/天;维生 素E胶囊100mg,2次/天。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片100mg,3次/天;维生素E胶 囊100mg,2次/天。

治疗期间保持心情愉快,忌忧思;保证充足的睡眠,劳 逸结合;注意防晒,忌食光敏性药物和食物;忌服避孕药,不滥用化妆品;少食油腻、辛辣刺激之品。

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后两组的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3疗效判定标准
以黄褐斑的临床诊治标准为依据,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进行判定:当患者面部肉眼视色斑的颜色基本消退,且消 退的面积超过90%为基本痊愈;当面部肉眼视色斑的颜色明显变淡,且消退的面积在60%〜89%之间为显效;面 部肉眼视色斑的颜色有所变淡,且消退面积在30%〜 59%之间为有效;当肉眼视色斑的颜色无变化,且消退的 面积不超过30%则为无效。

其中,治疗总有效率=基本 疫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8. 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年龄 和病程的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有效率的组间比较采用卡 方检验,当P<0. 05时,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88. 99%,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8. 33%
79
经验交流
相比,发生明显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 009, P<Q. 05)。

详见表1。

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表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例数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3637111558. 33
治疗组3610138586. 11
6讨论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认为黄褐斑的发病原因与遗传、
内分泌、妊娠、血清铜含量、氧自由基、药物与化妆品、精神 因素等相关[2]。

当患者皮肤中出现了过多的黑色素时,就 会引起黄褐斑,而酪氨酸酶又与黑色素的形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有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茶多酚等,此类药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紫外线等功能;外治法也是西医治疗黄褐斑的常用方法,常外用脱色素制剂、皮肤剥脱剂如氢醌、维A酸制 剂等;还可采用激光、强脉冲光进行治疗[34]。

但这些治疗大多是对已形成的色素斑片进行治疗,无法从根本上进行调治,所以容易复发。

在中医学中,黄褐斑称之为黧黑斑、面尘等,如《医宗
金鉴》:“黧黑斑,初起色如尘垢……枯暗不泽,大小不一。


再如清代《外科证治全书•面部证治》记载:“面尘、面色如
尘垢,日久煤黑,形枯不泽,或起大小黑斑,与皮肤相平。

”本病多见于女性,《临证指南医案•淋带》曰:“女子以肝为先天。

”肝气疏泄功能失常,可致肝气郁结,血行瘀滞,久郁 化热,耗气伤血,或导致津液的运输代谢障碍,化生痰浊阻滞脉络,导致气血失和,痰瘀浊气停留于面部而致肌肤失养导致本病。

故本病的治疗应以疏肝解郁,健脾除湿,活 血祛瘀为主。

祛斑方为我科经验方,方中六月雪健脾利湿、疏肝活血;茯苓健脾祛湿、宁心;白菊花、白僵蚕、珍珠母可祛风、清泄肝经郁热;丝瓜络活血通络,清热消斑,桑白皮清肺热、理肺气,使肺气宣畅,从而气血津液畅达上荣于面;夏
(上接至第78页)
Long-Term Effects of Medical Implants,2013,23 (04): 331-6.
[2]洪念国.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
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01) :61-62.
[3] Tian Y,Zhou F,Ji H,et al.Cannulated Screw and Cable
are Superior to Modified Tension Band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verse Patella Fractures[J].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2011,469(12);3429-35.
[4]冯锡光,张敏,肖翠梅,等.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丝张力枯草清热泻火、散结消肿;茵陈清利湿热;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平肝疏肝、化湿通络、活血散结之功,通过内部调理,达到祛斑的效果。

白僵蚕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去三虫,灭黑黯,令人面色好。

”并且含有氨基酸和活性丝光素,是美白皮肤的天然药物,有营养皮肤和美容的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茯苓对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因酪氨酸酶活性异常所致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56]。

赵珍等[7]通过研究发现桑白皮等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其中桑白皮活性最为显著。

由此可见,方中 药物从现代药理学上可以较好地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从本次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应用祛斑方治疗黄褐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在今后的研究中也可以考虑联合外治法,内外兼治,争取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通拉嘎,乌云,乌云塔娜,等.单纯蒙药治疗黄褐斑36例
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汉文版),2016,31(03):249-251.
[2]赵洋.祛斑散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
(11):1520-1521.
[3]陈金欣.桂枝茯苓丸临证加减治疗黄褐斑36例临床疗
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2).
[4 ]陈陆陆.阳推阴刺法配合祛斑方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3(04): 255-256.
[5]段宏伟,王新宇,汤恭锋.2940nm像素激光联合红花逍
遥片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5
(13):74-76.
[6]封彦召.自拟中药“美容祛斑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4(02) :127-128.
[7]李耀耀,曹毅.加服自拟玉容消斑汤治疗黄褐斑疗效观
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03):6-8.
带内固定微创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
医药,2015,22(10):75-77.
[5] Qi L?Chang C?Xin T?et al.Double fixation of displaced
patella fractures using bioabsorbable cannulated lag screws and braided polyester suture tension bands[J].
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 2011,42(10):1116-20.
[6]夏长江,汤学智,熊军委.微创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张力带
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J].医学信息旬刊,2011,24
(06)=2281-2282.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