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上应用微生物菌剂(液体)效果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 验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6期
摘要:微生物菌剂(液体),是生物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

微生物菌剂(液体)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2.0亿/L;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

该产品具有活化土壤、培肥地力、延长肥效的效果,为了验证该产品在我省不同地区对玉米的增产效果,2015年度双城市进行试验,与常规施肥比较增产38.1kg/667m2、增产幅度5.4%。

关键词:哈尔滨恒诺微生物菌剂(液体);玉米;施用效果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2015年4月1日~11月30日。

试验地点:双城市同心乡同德村农户王树才地。

1.2 供试土壤类形及理化性状
双城市同心乡同德村农户王树才地,位于同德村南头节地,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草甸黑钙土,土壤质地为重粘壤,有机质29.984g/kg,全氮1.511g/kg,碱解氮177.6mg/kg,有效磷32.4mg/kg、有效钾181.8mg/kg、pH7.5。

前茬作物为玉米,常年产量700kg/667m2,年有效积温为3 100℃,无霜期135天左右。

1.3 肥料种类
微生物菌剂(液体),是由哈尔滨恒诺生物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

必胜牌硫酸钾型复合肥45%(13—17—15)沈阳产,尿素46%(46—0—0)大庆产。

1.4 指示作物
玉米。

品种:巍丰3号。

1.5 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小区试验,小区采用长10m,宽6垄,小区面积42m2,设3个处理,3次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各处理施必胜牌硫酸钾型复合肥40kg/667m2+尿素2.5kg/667m2混拌均匀、做底肥施入、在玉米苗期时追尿素22.5kg(常规施肥)。

处理1:常规施肥+微生物菌剂(液体)200ml/667m2,稀释400倍液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穗前期进行叶面喷施,共喷施2次。

处理2:常规施肥+灭活的微生物菌剂(液体)200ml/667m2,稀释400倍液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穗前期进行叶面喷施,共喷施2次。

处理3:常规施肥。

2 田间管理及调查
2.1 田间管理
两试验地均为春整地春起垅,播种日期定在玉米丰产播种期,在播种时虑水2.5t/667m2,播后适时镇压,确保出全苗,均为两次趟地,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田间除草。

2.2 田间调查
各处理均为4月26日播种,5月20日出苗;处理1、处理2、处理3于6月26日拔节;处理1、处理2、处理3于7月24日抽雄、;处理1、处理2、处理3于7月27日吐丝;处理1于9月20日成熟、处理2、处理3于9月22日成熟。

通过调查看出微生物菌剂(液体)对玉米具有促进生育进程的效果:比处理2和处理3早成熟2天。

3 结果与分析
3.1 微生物菌剂(液体)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表1看出,两点试验在株高、穗位、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秃尖上比较处理1均好于处理2、处理3。

在玉米上应用微生物菌剂(液体)效果探讨
张晓波
(哈尔滨市双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双城 150100)
表1 玉米生物学性状调查表 单位:cm、行、个
地点处理株高穗位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秃尖轴色
同德村农户王树才地131713616-1836-40230.4红231514116-1835-3922.70.5红331414116-1835-3922.60.9红
3.2 微生物菌剂(液体)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产量差异显著性检验
处理1比处理2增产36.5kg/667m2、增产幅度5.2%,处理1比处理3增产38.1kg/667m2、增产幅度5.4%。

表明微生物菌剂(液体)对玉米增产效果显著(见表2、3)。

经方差分析,区组间F值均小于F0.05,说明试验地土壤肥力较均匀,来自试验地误差较小,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处理F值大于F0.01。

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较大、差异极显著(见表4)。

经多重比较处理1与处理2、处理3之间差异显著;处理2、处理3之间差异不显著(见表5)。

表2 考种结果表 (单位:kg/小区、kg、%)
处理小区产量折亩产
与处理2与处理3亩增产增幅亩增产增幅
146.7741.336.5 5.238.1 5.4 244.4704.8-- 1.60.2 344.3703.2-1.6-0.2--
表3 各小区产量结果表 单位:kg
处理ⅠⅡⅢ平均146.547.446.246.7 245.044.044.244.4 343.644.544.844.3
表4 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自由度平方和方差F值F
0.05
F
0.01
处理212.06 6.0312.11** 4.769.78
区组20.130.060.13 5.1410.92
误差4 1.990.50
总变异813.18
表5 多重比较表 LSR
处理小区平均产量
差异显著性
0.050.01
146.7a A
244.4b A
344.3b A
·63·
试 验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6期4 结论
1)微生物菌剂(液体)对玉米具有促进生育进程的效果,玉米早早成熟2天。

2)微生物菌剂(液体)对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同心乡同德村农户王树才地试验与常规施肥比较增产38.1kg/667m2、增产幅度5.4%。

参考文献
[1] 李志忠.农用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
业科技,2014,(11):32.
[2] 芦满济,王续程,王一禾.EM和AM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
果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02,(9):33-35.
摘要:主要研究新引进的玉米品种东方红1号,采用2:空通透栽培及与其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特开展此项技术研究。

关键词:玉米;2:空通透栽培;模式
1 试验处理和试验方法
应用品种为东方红1号,种植方式为2:空栽培,设3种栽培模式,分别为采用不同的密度及与各种密度相配套的施肥技术。

以常规小垄栽培为对照。

处理1:即模式一,采用2:空栽培,保苗4 000株/667m2,底肥施NPK复合肥30kg/667m2,追尿素25kg/667m2。

处理2:即模式二,采用2:空栽培,保苗5 000株/667m2,底肥施NPK复合肥37.5kg/667m2,追尿素30kg/667m2。

处理3:模式三,采用2:空栽培(一埯双株种植),保苗6 000株/667m2,底肥施NPK复合肥45kg/667m2,追尿素35kg/667m2。

处理4:对照,常规小垄栽培,保苗4 000株/667m2,底肥施NPK复合肥30kg/667m2,追尿素25kg/667m2。

试验方法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种植面积各为1亩。

收获时每个处理区取3点,每点取5m2测产考种。

2 试验基本情况
该项目落实在沈家镇吉堡村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示范园区内,。

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土质为黑土,前茬为玉米,春旋整地。

于4月28日播种,按试验设计的不同栽培模式种植。

播后苗前用化学药剂封闭灭草,生育期二铲二趟。

除试验处理不同外,其它一切管理措施均一致。

3 试验结果
3.1 不同处理田间生长发育状况
从物候期看,各处理播种、出苗、拔节、抽雄吐丝、成熟时间基本相同,差异不大。

播种、出苗、拔节、抽雄吐丝、成熟时间数据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均为:4.28、5.12、6.16、7.22、7.24、9.25。

从株高长势看,2:空栽培4 000株/667m2,较常规小垄4 000株/667m2株高和穗位降低。

但2:空栽培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有增加的趋势,但增幅不大。

各处理的双穗及空杆率差异不大。

从病虫发生及倒伏情况看,各处理均轻度发生大斑病和玉米螟,均无倒伏发生。

说明各处理的抗逆性差异不大(见表1)。

3.2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室内考种情况,2:空栽培4 000株/667m2,较常规小垄4 000株/667m2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增加。

2:空栽培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却呈递减的趋势。

测产结果,2:空栽培4 000株/667m2,较常规小垄4 000株/667m2增产,增幅为4.1%。

2:空栽培不同模式相比,随着种植密度及施肥量的增加,产量递增。

2:空栽培5 000株/667m2、6 000株/667m2分别比常规小垄4 000株/667m2,增产5.3%、8.2%,两处理分别比2:空栽培4 000株/667m2,增产1.1%和3.9%。

由此看,2:空栽培采用6 000株/667m2一埯双株栽培增产效果较为明显。

3.3 效益分析
采用2:空栽培几种不同的模式均比常规小垄栽培增产,处理1、处理2、处理3三种栽培模式分别较CK增产玉米32.1kg/667m2、49.3kg/667m2、75.4kg/667m2,增产值分别为64.2元/667m2、98.6元/667m2、150.8元/667m2,去掉增加成本分别为0元/667m2、40元/667m2和80元/667m2,则纯增收分别为64.2元/667m2、58.6元/667m2、70.8元/667m2。

由此看2:空栽培随着种植密度及施肥量的增加,虽然增产效果逐渐加大,但增收效果差异不大。

4 结论
东方红1号采用2:空栽培几种不同的模式均比常规小垄(CK)栽培增产增收。

三种种植模式随着种植密度及施肥量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大,但增收效果差异不大,为此采用2:空栽培4 000株/667m2栽培方式即可。

参考文献
[1] 国庆,王立波,张丽芬.玉米高产种植模式-2:空[J].农机使用
与维修,2014,(10):95.
[2] 窦仲良,宋长庚.玉米二比空通透密植高产栽培技术[J].生物
技术世界,2014,(11):67.
玉米2:空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艾 民
(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表1 田间长势调查表
处理株高cm穗位cm双穗率空秆率大斑病玉米螟倒伏度
2:空栽培模式1(4000株/667m2)27794 1.4 2.6轻轻无模式2(5000株/667m2)27993 1.8 3.5轻轻无模式3(6000株/667m2)286960 2.2轻轻无
C K常规小垄(4000株/667m2)284102 2.1 1.8轻轻无
表2 效益分析表 (kg、元)
处理亩产量较CK亩增产较CK亩增产值较CK亩增投入较CK亩纯增收
2:空栽 培模式1(4000株/667m2)813.432.264.4064.4模式2(5000株/667m2)830.649.498.84058.8模式3(6000株/667m2)856.775.5151.08071.0
C K常规小垄(4000株/667m2)781.2————
·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