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双周测(不含答案)ver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三12月物理双周测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静电场.
第I 卷(选择题共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滑块分别从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则两个滑块从释放到下滑至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受重力的冲量相同
B. 所受斜面的支持力的冲量相同
C. 所受合力的冲量相同
D. 动能的改变量相同
2.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的加速度一直不变
B.3 s 末物体加速度开始改变
C.0~8 s 物体一直做匀减速运动
D.t = 0 时和t = 6 s 时物体的速度相等
3. 如图所示,某建筑工地用吊臂将一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建材缓慢吊起.将一根长为l的质量不计的钢丝绳对称地系在建材的A、B两点,建材的重力为G,钢丝绳的最大承受力也为G,则A、B两点间的最大距离为( )
A. l
B.
3 2l
C. 3
4l D.
1
4l
4. 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
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质量相等的小滑环(图中
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由静止释放,用P1、P2、P3表示各滑环从静止滑
到d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则()
A. P1 >P2 >P3
B. P1<P2<P3
C. P3 >P1 >P2
D. P1=P2=P3
5. 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绝缘轻线把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q > 0)的小球悬挂于天花板上的O点,小球静止于O点正下方.如果在天花板正下方空间,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小球向右运动,悬线偏转的最大角度为60° ,则所加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
A. mg
q B.
3mg
q
C. 3mg
3q D.
23mg
q
6. 芬兰小将拉林托以两跳240.9 分的成绩在跳台滑雪世界杯芬兰站中获得冠军.如图所示是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拉林托从助雪滑到AB上由静止开始滑下,到达C点后水平飞出,
落到滑道上的D点,E是运动轨迹上的某一点,在该点拉林托的速度方向与轨道CD
平行,设拉林托从C到E与从E到D的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EF垂直CD,
则( )
A. t1 = t2,CF = FD
B. t1 = t2,CF < FD
C. t1 > t2,CF = FD
D. t1 > t2,CF < FD
7.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
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
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A.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B. P点的电势将降低
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小
D. 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带电荷量增大
8. 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以额定功率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 = 1 × 103 kg,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5×102 N
B. 汽车速度为25 m/s时的加速度为5 m/s2
C.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00 kW
D.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80 m/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9. 如图所示为“嫦娥五号”探月过程的示意图.探测器在圆形轨道I 上运动,到达轨
道的A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变轨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到达轨道II
的近月点B时再次变轨进入近月轨道III 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变轨前后的速度分别
为v3和v4,则探测器( )
A. 在A点变轨需要加速
B. 在轨道II 上从A点到B点,速度变大
C. 在轨道II 上经过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II 上经过B点的加速度
D. 四个速度大小关系满足v3 > v4 > v1 > v2
10. 如图所示,虚经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同,
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
上的两点,由此可知()
A. 三个等势面中,c等势面电势最高
B. 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电势能较大
C. 带电质点通过Q点时动能较大
D. 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加速度较大
11. 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2m、m,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物体A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体A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大小为v,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不计一切摩擦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A下落过程中,物体A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mg/h
C. 物体A着地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2
D. 物体A着地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 – 1
2m v2
1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M、半径为R(R足够大) 的1
4圆弧曲面C,质量为M的小球B
置于其底端,另一个小球A质量为M
2,小球A以v0 = 6 m/s 的速度向B运动,并与B发生弹性碰撞,
不计一切摩擦,小球均视为质点,则( ) A. B的最大速率为4 m/s
B. B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率为3
4m/s
C. B不能与A再次发生碰撞
D. B能与A再次发生碰撞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60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 小题,共60 分.
13.(6分)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重物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把打下的第一个点记作O,在纸带上测量四个连续的点A、B、C、D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h A、h B、h C、h D.则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计算重力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为∆E p = __________,计算动能增加量的表达式为∆E k = ____________.
(2) 由实验数据得到的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 (8分)如图,用“碰撞试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方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
过仅测量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 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h
B. 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
②上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试验.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 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 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 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 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点的位置M、N
E. 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15. (8分)将地球近似看作半径为R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
(1) 求地球的质量M;
(2) 求地球的平均密度ρ.
16. (8分)一束电子流经U1=5 000 V的加速电压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离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两极板间电压U2=400 V,两极板间距d=2.0 cm,板长L1=5.0 cm.
(1) 求电子在两极板间穿过时的偏移量y;
(2) 若平行板的右边缘与屏的距离L2=5 cm,求电子打在屏上的位置
与中心O的距离Y(O点位于平行板水平中线的延长线上).
17. (14分)如图所示,AB为半径R = 0.7 m 竖直放置的光滑细管,O为细圆管的圆心,θ = 60° ,紧靠圆管的末端B有一质量M = 2 kg 的木板D.一质量为m = 0.7 kg 的小物块C以某一初速度从P点水平抛出,恰好能沿圆管切线方向以 3 m/s 的速度从A点进入细圆管,小物块离开圆弧最低点B后冲上木板,C与D,D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 = 0.5 ,μ2 = 0.1 ,结果C刚好没有从D上滑下来.(g取10 m/s2)求:
(1) 小物块从P点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v0和P、A两点间的
水平距离s;
(2) 小物块到达圆弧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N'的大小;
(3) 木板D的长度L.
18. (16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绝缘轨道ABCDP,由半径r = 0.5 m的圆弧轨道CDP和与之相切于C点的水平轨道ABC组成,圆弧轨道的直径DP与竖直半径OC间的夹角θ = 37°,A、B两点间的距离d = 0.2 m.质量m1 = 0.05 kg的不带电绝缘滑块静止在A点,质量m2 = 0.1 kg、电荷量
q = 1 × 10-5 C的带正电小球静止在B点,小球的右侧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现用大小F = 4.5 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推滑块,滑块到达B点前瞬间撤去该恒力,滑块与小球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球沿轨道运动,到达P点时恰好和轨道无挤压且所受合力指向圆心.小球和滑块均视为质点,碰撞过程中小球的电荷量不变,不计一切摩擦.取g = 10 m/s2,sin 37° = 0.6 ,cos 37° = 0.8 .
(1) 求撤去该恒力瞬间滑块的速度大小v以及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2) 求小球到达P点时的速度大小v P和B、C两点间的距离x;
(3) 若小球从P点飞出后落到水平轨道上的Q点(图中未画出)后不再反弹,求Q、C两点间的距离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