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不是真正尊重自己的是()。

A.保持良好的形象
B.珍惜自己的名誉
C.拒绝别人的批评
2.善待他人的态度能够释放压力,改善人的微循环,增进人的健康。

所以()被称为健康的“维生素”。

A.宽容
B.善良
C.反思
D.尊重
3.宰相肚里能撑船,启示我们()。

A.尊重他人
B.平等对待他人
C.宽容他人
D.对人有礼
4.以下不属于保护地球的协定或者法律的是()。

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B.《环境保护法》
C.《义务教育法》
5.中国有句古话:“敬人者,人恒敬之。

”其含义是()。

A.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不尊重他人的人,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的人不一定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D.尊重他人的人应该持久地保持这种尊重
6.下列关于反思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思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
B.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
C.会让我们迷失过去看不到未来
D.主动反思可以让我们更好把握现在和未来
7.“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

A.平等待人
B.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C.宽容大度
8.用冰砖垒砌冰屋的是()。

A.中国哈尼族人
B.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
C.俄罗斯人
9.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有多种作用,它是防止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森林()。

①可以调节和改善小区域的气候
②净化空气,防止粉尘扩散和迁移
③净化污水,减弱噪声
④吸收放射性物质,减少细菌和美化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在面对地震时,下面哪种应对措施是错误的?()
A.撤离到安全地带
B.回屋抢救财产
C.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D.远离疏松的建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
1.人类对()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
()。

2.每个人都是()的个体,即使(),即使没有取得什么(),他也拥有()的尊严。

3.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
()。

4.地球是人类美好的(),()是我们的母亲。

5.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6.()的意识、()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7.人类居住的地球,约()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

8.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拥有生而为人的(),每个人都应当得到()。

9.人与自然是()共同体,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能源与()相结合,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0.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进行着斗争。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环境保护被我国列为基本国策。

()
2.富人、名人应当得到尊重,穷人不应得到尊重。

()
3.洒水车工人洒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到了一位路人的身上,这位路人破口大骂。

()
4.尊重自己的人往往不能接受批评。

()
5.我们应该做到严格对待他人,宽容对待自己。

()
6.我们要反思失败和错误,对于做得好的不用去反思。

()
7.反思的内容只有失败和错误的事情。

()
8.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时,就是在反思自己。

()
9.我们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必附和别人。

()
10.我们要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以免灾难来临时不知如何是好。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连线。

地质灾害雪灾
气象灾害蝗虫灾害
生态环境灾害地震
海洋灾害海啸
五.简答题(共7题,共40分)
1.尊重自己包括哪些方面?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是什么?
2.小学阶段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给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
3.写出生活中被别人尊重的两个事例?
4.尊重自己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5.在生活和学习中怎样才能做到适度维护自己呢?
6.请列举现实生活中尊重他人的事例,并总结尊重他人的表现是什么?
7.读“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六.材料题(共2题,共23分)
1.材料: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称,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超过300万人,而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

镜头一:在灾情最重的北川县,一名受灾者从废墟中爬出来。

他强忍着在地震中失去15个亲人的悲痛,到处救人,用双手从废墟中刨出10名幸存者。

镜头二:一天中午,一名头发花白的拾荒老人,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了募捐箱。

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现,又捐出了100元。

原来,他中午到银行把零钱兑换了整钱。

“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
问:①请列举你身边类似的示例,这些事例体现了怎样的抗灾精神?
②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刘青同学很调皮,班主任平时很宽容他。

但是当刘青欺负并讽刺新转来的同学时,班主任却严厉地批评了刘青,并让他向新同学道歉,并在全班做检讨,你认为班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七.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拉夫运河位于美国纽约州,靠近尼加拉大瀑布,是一个世纪前为修建水电站挖成的一条运河,20世纪40年代干涸被废弃。

1942年,美国一家电化学公司购买了这条大约 1000米长的废弃运河,当作垃圾仓库来倾倒大量工业废弃物,持续了11年。

1953年,这条充满各种有毒废弃物的运河被公司填埋覆盖好后转赠给当地的教育机构。

此后,纽约市政府在这片土地上陆续开发了房地产,盖起了大量的住宅和一所学校。

从1977年开始,这里的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孕妇流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癫痛、直肠出血等病症也频频发生。

1987年,这里的地面开始渗出含有多种有毒物质的黑色液体。

(1)根据文字材料,说说拉夫运河事件反映了哪方面的环境问题。

(2)该事件中倾倒有毒废弃物有哪些危害?
(3)仿照教材中“水俣病”的案例,画出拉夫运河事件的关系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A
6.C
7.C
8.B
9.D
10.B
二.填空题
1.大自然;规律
2.独一无二;默默无闻;显著成绩;生而为人
3.《巴黎协定》
4.家园;大自然
5.不合理的行为
6.防灾避险;自救自护
7.71%;29%
8.尊严;尊重
9.生命;现代科技;循环
10.自然灾害;不屈不挠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地质灾害——地震;气象灾害——雪灾;生态环境灾害——蝗虫灾害;海洋灾害——海啸
五.简答题
1.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等方面。

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2.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五年级暑假参加夏令营。

第一次离开父母,生活中的问题都要自己解决,我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事情都不会做。

3.自行车在路上坏了,同班同学伸出了援助之手;学习时遇到了困难,同桌不辞辛苦的为我讲解。

4.尊重自己的具体表现有:①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②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③不拒绝别人善意、正确的批评;④不过于爱面子,不过度维护自己。

5.(1)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稳定。

(2)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

(3)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6.尊重他人不单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

与人交往时,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也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7.(1)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或低)。

(2)从图中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特点?
六.材料题
1.①我身边的事例:三年级时我用积攒的零花钱为灾区捐款10元。

以上事例体现的精神是对灾害,我们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强面对灾害,不能被灾害打倒;面对灾难,我们要有团结互助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的精神。

②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首先应该学会自救、自护,降低灾害的危害。

在灾害面前,我们要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2.(1)班主任的做法并没有过于严厉。

(2)理由:①我们应尊重他人,友善待人,不能欺负新同学;②刘青做错事,需要向他人道歉;③嘲讽他人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刘青理应向新同学道歉;④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维护他人名誉权,不要出现和刘青一样的言行。

七.综合题
1.(1)固体废物污染。

(2)对土壤、大气、水体、人体都有危害。

拉夫运河事件造成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孕妇流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癫痫,直肠出血等病症也频频发生。

(3)倾倒有毒废弃物土壤、大气、水体受污染接触人体人得各种怪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