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四走向整体的世界》627人民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形成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③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 ④工业革命的推动 ⑤交通工具的革新
2、形成途径
国际贸易的发展
工
交通运输和通讯
业 革
的改进
命
人口和资本的流
通
武力逼迫
资本主 义世界 市场最 终形成 (19C末 20C初)
3、形成过程 4、阶段特征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 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大企业,垄断组织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往年高考考点分析】
年份 地区
考点
各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2015 全国卷2
2012 全国卷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考点导向】
1.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影响 2.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 3.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过程、影响 4.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新航路开辟(开始出现)
资本原始积累
殖民扩张和掠夺(拓展) 阶段
抢占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 倾销商品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
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
【知识导图】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示意图
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工业革命
资本、市场
(蒸汽时代)
西 欧 新国
19世纪 初步 中后期 形成
亚 非 拉
航家
从属于 国
世界近代史 工业文明的发展:电气时代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经请济根与据社以会下生时活间:轴第二思次考工这业一革时命期推阶动段生产特力征高?度发展,垄
断组织广泛建立,现代公司成熟;美德经济发展速度超过英 法,国际市场争夺更加激烈;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 是主要的经济扩张方式。社会生活更趋现代化。
路的
开
殖
雏形出现
世界市场
家 或
辟民
19世纪末
最终
地
扩 张
20世纪初
形成
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5、影响
积极: 欧美:促进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地半殖民地: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 产方式
消极:1、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
全世界
2、殖民地半殖民地:贫困落后,东方从属于西 方
[辨析比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 (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
高考题链接:
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
纪初( )
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文 实主义文学兴起, 互推动
化 进化论、相对论、
量子理论问世
拓展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影响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
政治 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
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顺
第 二
应时代潮流推行“新政”
次 工
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
业 经济 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社会生活及
革 命
习俗发生变化
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潮;
1.(2016·江苏高考·17)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
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
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
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
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解析】从上图可知,从1801年到1901年,英国农业、林业、渔业发展总体来说变化不大,但略有起伏, 因此不能说处于稳定增长阶段,故A项错误;从上图可知,贸易和运输业,制造业、煤矿业和建筑行 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收入的增长明显高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说明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 展的阶段特征相符,故B项错误;从上图可知,来自政府、专业机构、国内服务行业以及海外的收入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收入远远高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体现了工业化的阶 段特征,故C项错误;从上图可知,英国从1801年到1901年,国民经济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第二产 业、第三产业比例显著增加,国民总收入也显著增加,两者是相一致的,故D项正确。
国际关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制度体系、殖民体系、市场 体系)最终确立;列强争夺世界的矛盾加剧,最终走向世界 大战。
请根据以下时间轴信息描述第二次工业革命。
▕▕
▕
▕
▕
▕
▕
▕
▕
▕▕ ▕
1859 1866 1867 1871 1875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899 1905 1914 1918
拓展二:垄断组织的产生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生产 高度集中
资本
帝国 主义
列宁指出:“集托中拉发斯展:到一定阶段,
可以说生自产然、商而业然和法地律走上完到全垄组成断一。体因为
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 协定辛;迪另加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 巨共同大销造售和成采了购原竞料争协定的困难,产生了垄
卡特断尔的: 趋势。”
【解析】从表1可以看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 所占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已 经开始盛极而衰与表1不符,故A项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 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即 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从表1四国工业生产总和的 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经
销售协定
木牌上写着: “这是一个 为垄断者所 有、为垄断 者服务的参 议院”
他们形如钱袋 的肚皮上写着 “钢材、铜业、 食糖、石油等 托拉斯”
参议院议员正在辩论反托拉斯法
垄断组织的出现
含义: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 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 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进化论 西门子 诺贝尔 德意志 法兰西 贝尔 卡尔本茨 马可尼 门户 相对论 一战
发电机 炸药 宪法 1875宪 电话 汽车 无线电报 开放
(德) (瑞典)
法
(美) (德) (意大利)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考纲
史实内容
了解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 第二次工 义世界市场发展 业革命 的影响。
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 ③企业竞争求生存的需要
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改善企 积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影响 消极: 推动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加重对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的剥削,激化社会矛盾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政▕治:▕资本▕主义▕国家先▕ 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 干 预 产1进8化5国阶9论家级西18门政民66子权主1诺8; 政6贝7尔政 治1德府 更87意1权 加志 1法力 健8兰75扩 全西 大 ,7贝0年尔, 社代通会卡80尔过主年本代立义茨 法运9马0可年等动尼代形新门1式发8户99干展1相9预。对05论经1济9一14战;191资8 思想文发电化机与炸传药 播宪:法科1学875与宪 技电话术紧汽密车结无合线,电报科开学放 与社会发展紧 密结(合德。) 生(瑞物典学) 、物理法 学取(得美)新(成德)就(。意大利)
文化 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进一步西
方化
通史链接 两 英国议会改革,法、
治 德资产阶级代议
制确立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
经 人类进入蒸汽时 迅速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
济 代、电气时代
立与完善奠定了基础;文化是社会
浪漫主义、批判现 政治、经济的反映,科技与经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