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付出与收获是相对的,同学们要勤奋练习初一语文课文的相关练习题。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初一语文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
雪骤( ) 太傅( ) 韫( ) 无奕女( )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君与家君期日中
(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待君久不至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
(3)陈太丘与友期行( )
(4)去后乃至( )
(5)元方时年七岁( )
(6)元方入门不顾( )
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
(1)友人便怒 ________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 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陈太丘与友期》中对陈太丘的描写很少,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友人和元方,这是否恰当?为什么?
7.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下联:______ ____________
(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
(2)俄而雪骤__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1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13.翻译下列句子。
(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元方入门不顾。
14.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15.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16.陈太丘之友和元方各是怎样的人?从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
孔君平②诣③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④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⑤家禽。
”
(《世说新语》)
【注释】①聪惠:聪明,有智慧。
惠,通“慧”。
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人,官至侍中、廷尉。
③诣(yì):看望。
④设:摆放。
⑤夫子:对长辈或年高者的敬称。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甚聪惠( )
(2)此是君家果(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9.请结合原文内容,谈谈杨氏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0.结合课外积累,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代“小神童”的故事,至少写出两个。
练习题答案
1.xùnǐfǒu zhòu fùyùn yì
2.(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君与家君/期日中
(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待君久/不至
3.(1)不久,一会儿(2)不如,不及(3)约定(4)才(5)当时(6)回头看
4.(1)怒不可遏(2)至死不渝言而有信
5.(1)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2)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恰当。
友人的不守信用和不知礼仪恰恰反衬出陈太丘的守信用;而对元方的描写,则侧面烘托出父亲对儿子的影响,通过儿子来写父亲的守信和知礼。
7.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
8.(1)聚集(2)急(3)相比(4)趁,乘
9.(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 2)(道韫)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0.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
11.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12.(1)舍弃(2)离开(3)舍弃(4)拉,牵拉
13.(1)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2)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14.元方,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主要人物。
15. 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
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
16.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
道理: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要知错能改。
17.(1)很,十分(2)这
18.(1)孔坦去看望他父亲,他父亲不在家,孔坦就把他叫了出来。
(2)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19.非常聪明、有礼。
可以从他机敏的应答、九岁就能帮父亲招呼客人看出。
20.示例:孔融让梨,甘罗十二岁拜相。
参考译文: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
有一次,孔君平来看望他父亲,刚好他父亲不在家,孔坦就把他叫了出来。
他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他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2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未若柳絮因风起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入门不顾
下车引之公欣然曰太丘舍去
2、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变化。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3、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人惭,下车引之。
4、《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6、指出下列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尊君: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家君:
7、《咏雪》中的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8、《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题答案:
1、不如不久,一会儿差不多可以相比相约通行丢下回头看拉离开
2、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古义:拉;今义:领。
3、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去拉元方。
4、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5、营造了其乐融融、温馨、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6、“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即“令尊”,指代陈太丘;“君”是对别人的尊称,即“您”,指代友人;“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即“家父”,指代陈太丘。
7、“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象的统一。
8、做人要重礼守信。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