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
0.引言
近年来高层建筑迅速发展,建筑向着型体复杂、多功能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次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

城市主干道两侧,集吃、住、办公、购物、停车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大量兴建,高层商住楼一般在商用和住宅间设有转换层以满足建筑物上、下不同使用功能的需要,这种上下层使用功能的变化,必须设置结构受力转换层,转换层是受力主要部位,钢筋密集,混凝土方量大,施工难度相当大,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保证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质量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所在。

1.工程概况
某项目2幢38层、2幢42层商业、住宅楼总建筑面积183212㎡,建筑结构类型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各栋楼第五层为转换层,转换层面积约为750㎡,层高为 6.1m。

转换层含转换大梁五根,断面尺寸分别为70cm×200cm、70cm×l80cm、80cm×180cm、60cm×150cm、60cm×150cm。

最大受力主筋直径为28mm,最密集处为为三排共24根Φ28钢筋。

墙、柱混凝土强度为C60,梁、板混凝土强度为C40,楼板厚度为200mm。

2.转换层施工技术措施
2.1模板及支撑结构
带转换层体系内力的改向是通过引发截面内力来实现的,结构内力分布比较复杂,同时为保证上部结构水平剪力顺利传往下部,对转换层楼面水平刚度有严格要求规范一般要求楼板厚度不小于,故一般转换层的结构构件尺寸较大、楼面荷载较重。

因此模板支撑方法是关键,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经过计算选择安全可靠的模板支撑方案,确保支撑系统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

楼板的模板体系中,面板采用l5mm厚的竹胶板,支撑楼板的肋骨采用10cm×l0cm松雜木枋,间距35cm,模板拼缝采用玻璃胶封闭。

支撑系统采用门式脚手架加可调底座和顶托,门架间距90~95cm,中间用交叉支撑连接,在两层门架竖向连接处用φ48mm钢管做一道水平连接杆。

转换大梁的龙骨采用10cm×l0cm松杂方木,间距35cm,模板拼缝板缝均用胶带纸封闭。

支撑系统采用碗扣式满堂钢管脚手架,钢管布置为60cm×90cm×120cm。

转换梁的侧模每45cm设置一道对拉杆固
定。

模板体系应该仔细检查合格,并报监理检查合格后方能浇筑砼。

砼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监视模板支撑体系的变化情况,有必要时,分阶段监测模板系统的挠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2.2钢筋工程
转换大梁钢筋直径大数量多,尤其是在梁柱结点和主次梁相交处,钢筋错综复杂,其准确就位和绑扎难度大。

因此,施工前就应当认真研究图纸,弄明白钢筋的相互关系以及绑扎时的排筋次序,以便快速准确的安装,确保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

(1)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
由于转换大梁钢筋的直径大,数量多,为保证钢筋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快速施工,所以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

直螺纹丝头加工措施:①加工前应检查钢筋端是否有弯曲现象,如有,必须采用砂轮切割机将弯曲部分切除方能加工;②应该采用专用钢筋套丝机床进行加工,应采用水溶性切割冷却液,禁止采用油类冷却液,以免污染钢筋。

③直螺纹丝头加工完成后,应逐个检查,不合格者应切掉重新加工,合格的丝头应该拧上塑料保护帽,避免丝头受损。

(2)钢筋的绑扎、安装
转换梁的钢筋均在地面加工成形,利用塔吊并配以特制的桁架吊至施工楼层进行安装。

在安装箍筋、主筋及构造筋前,先在梁底上方搭设临时钢管搁架,以方便安装。

钢筋安装顺序为:搭钢管搁架→安装保护层垫块→套箍筋→分层摆放下部纵筋→分层吊挂上部纵筋→穿腰筋、附加吊筋等→拆除钢管搁架→验收。

主次梁交叉处的钢筋密集且布置复杂,容易上下错位。

因此,吊装前,应对加工成形的钢筋逐一编号,按编号的顺序吊装、铺放。

在每层钢筋之间每隔1-2m 用与梁宽相同的φ32mm短钢筋做衬垫,以保证梁底2排或3排钢筋的位置准确。

由于钢筋层数多,分布密集,因此必须采取分层分段进行验收,在底下一层钢筋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上一层钢筋的安装。

(3)预留插筋的定位
转换层上部为标准层住宅,其构件的截面尺寸小于转换层构件截面尺寸,因此预留插筋定位准确是保证上层施工质量的关键。

具体施工措施:①施工测量放样时,便定出预留插筋的位置,并标识清楚。

②各预留插筋安装完成后,再进行
复核。

③复查无误后,将其固定。

④砼浇筑前,拉通线检查,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各开间、门、窗洞口的相对位置,确保万无一失,复核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本转换层梁板采用C40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利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浇筑,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16cm。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从中部开始、逐渐向两边扩展的方式进行浇筑。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混泥土的施工质量。

①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尘渣,并用水湿润模板及钢筋。

②根据设计要求转换层混凝土浇筑一次性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

为防止浇筑过程中产生冷缝,必须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工艺进行浇筑。

要求砼供应商,备料充分,运输能力充足,并选择合适的交通路线。

③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50cm,分层振捣,振捣时不得漏振、过振。

振捣时振捣棒应该采取快插慢拔的方法;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5-10cm,避免形成施工缝;砼密实的判断标准为肉眼观察混凝土表面无气泡,不下沉。

在钢筋密集处采用钢钎配合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④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养护。

混凝土收平后,覆盖塑料薄膜、土工布,并浇水养护,适当提高养护环境有利于减少内外温差,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差不大于25℃,以免混凝土表面干裂而产生塑性收缩。

洒水、保温、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2)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①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水泥、石子、砂、粉煤灰、外掺剂等必须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能用于混凝土生产,为保证砼的质量,应对商品混泥土公司的原材料进行抽检。

②加强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保证其入模时的塌落度为14-16cm。

严禁在砼运输途中及达到现场时随意加水。

对每一车到达现场的砼进行检查,及时向搅拌站反馈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可泵性、和易性等质量信息,以有利于控制搅拌站出料质量。

③配备足够的振捣设备以及熟练的振捣工人,确保砼的及时振捣。

④制定混凝土浇筑方案,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让每个操作工人都能熟练掌握混凝土下料方法、振捣步骤以及技术要求。

⑤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措施,派专人进行养护。

3.结语
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中,由于其结构受力复杂,钢筋密集、混凝土方量大,因此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恰当的施工措施,加强模板支撑、钢筋制安以及砼浇筑的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保证结构转换层的质量,为建筑物整体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建设部.《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
[2].建设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