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谁是最可爱的人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谁是最可爱的人笔记
【作者简介】
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方》、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等。
【写作背景】
本文是建国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通讯。
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
10月25日我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作者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他亲眼看见了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巨炮的轰鸣。
他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
从朝鲜回来是1951年2月,前方将士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的英勇和顽强。
魏巍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从激动的心里跳出来的。
【课文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志愿军战士英雄事迹的叙述,歌颂了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高贵品质,不怕苦、不怕牺牲的英雄气质和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赞扬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激励大家热爱最可爱的人。
【课文段落划分】
本文通过三个典型事例的描述,高度赞扬和热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质,深刻地说明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抒情议论点明主旨:
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部分(4——14自然段):选取典型事例揭示主旨:
①松骨峰战斗:写其英雄主义——抗美
②火海救小孩:写其国际主义——援朝
③防空洞谈话:写其爱国主义——保家卫国
第三部分(15自然段):抒情议论深化主旨——赞美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课文解析:
一、内容主旨:本文通过叙述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的三个典型事例,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歌颂了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热情赞美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二、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1-3)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部分(4-13)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14、15):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三、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1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句析:三个分句,层层递进,热切地表述了自己的感受。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
“急于”一次表明作者内心的急切,迫切地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句析:自问自答,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指出“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引起读者的注意。
3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魅力和宽广!
句析:运用排比句,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战士的精神面貌,抒发了作者对战士的无比敬仰、热爱之情。
第二部分
4
5···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
“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很低的”“光光的”写出地形的不利。
这些修饰词语,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句析:32架,十多辆、汽油弹等描写将敌人的凶顽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
词语理解:“整整”强调了时间之长,表现了战斗的艰苦。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能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扔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罢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据这个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的满山都是。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吐了一地。
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词语理解:“摔”“扑”“抱”“掐”“摁”“衔”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志愿军战士的“壮烈”之举,感人至深。
6 ···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候,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
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
句析:郑重地列出战士的姓名,表达了对战士的憧憬、悼念之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
预习复习均可01题目解说
#题目中的“谁”是疑问代词,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最可爱”形容“人”,用“最”这一程度副词修饰限定“可爱”,直接表明作者的评价,有强烈、鲜明的褒扬赞美之意。
02文体知识
新闻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描写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03作者简介
魏巍(1920-2008),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诗人、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方》(1982年,凭借《东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04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略有改动。
本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很广的优秀通讯,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本文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揭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序幕。
作者魏巍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
在前线这3
个月,他终生难忘。
从朝鲜回来后,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多么英勇、多么顽强,于是他根据采访内容,整理写作了这篇通讯。
05课文详细批注
06文体探究
一、读完本文,试探究志愿军战士身上有怎样的高尚精神。
答:①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战士在时间紧迫、任务艰险的情况下,凭着一个连的兵力,发扬不怕牺牲、与敌人血拼到底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敌人激战8个小时,打死300多敌人,使得部队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体现了战士们意志的坚韧刚强,表现出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国际主义精神。
志愿军战士马玉祥见到因为被炸毁了房子而坐在山冈上哭的朝鲜老妈妈,申请由炮兵连调到步兵连;火场中奋不顾身,英勇救下朝鲜儿童,因为在他心目中,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是一样的。
他身上不仅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纯洁高尚的品质,而且体现了对朝鲜人民的爱,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
③爱国主义精神。
志愿军战士雪中话苦乐,为了祖国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为乐,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幸福观、苦乐观,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淳朴谦逊的气质、美丽宽广的胸怀,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本文作者选取了三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这三个事例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①三个事例各有侧重,又统一于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这一主题。
松骨峰战斗侧重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马玉祥烈火中救朝鲜儿童,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侧重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而防空洞谈话中的志愿军战士高尚的苦乐观、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崇高的荣誉感等,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三个事例从不同面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共同具有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因此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②三个事例相得益彰。
打击侵略者,援朝卫国是志愿军首要的、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志愿军战士最可爱的原因之一,松骨峰战斗写的是一个先头连在作战时,发生在战场上的故事,突出表现志愿军战士对侵略者的恨,歌颂的是英雄群体,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烈火中救朝鲜儿童写的是马玉祥这位战士在战争期间,发生在朝鲜老乡家的感人故事,侧重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歌颂的是英雄个人,这既是志愿军战士最可爱的原因之二,又是对松骨峰战斗的补充。
防空洞谈话,写的是一个普通战士休息时,发生在防空
洞里的事,主要展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写的是他的所思所想,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来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而这正是产生前两个事例的思想基础。
07课后感悟
今天我们的祖国和平、安定,今天我们的生活幸福,这些都要感恩当年浴血奋战、奋不顾身的战士。
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为我们的祖国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