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药品污染和混淆的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污染:指原材料或成品被微生物或其他外来物所污染。 造成污染的原因:
(1)、原材料 购进的原辅料本身质量不好,或在运输、贮存、检验取样、配 料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2)、内包装材料 用于生产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装材料,在使用前消毒不 彻底或消毒后存放条件不符合卫生标准,放置时间过长等造成的污染。 (3)、设备与容器 设备与容器表面不光洁、平整,材质不稳定,造型与生产 不配套,维修、保养不及时,生产结束后未进行清洗等造成的污染。
一、药品污染和混淆的概念
(4)、环境影响 生产环境如空气中生物粒子过多,车间地面、墙 壁、天花板等不平整、易脱落、长霉,消毒不严格等,均有可能造 成药品污染。 (5)、人员 操作人员患有传染病、皮肤病等,未按要求穿戴工作 服,未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则要求操作。 (6)、生产过程 生产中敞口生产,密闭不严,管道中有死角,生 产周期过长,清场不彻底,操作不当等均有可能造成药品污染。 2、混淆 :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他原材料或成品与已标明品名等 的原材料或成品相混,通俗的说法,称为“混药” 。
山西振东开元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管理 —药品污染和混淆的概念
生产技术部 杨旭红

一、药品污染和混淆的概念 1、 污染 造成污染的原因 2、 混淆 产生混淆的原因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一)、生产用水管理 1、生产用水的分类 2、生产用水的制备 3、生产用水的维护

目录
(二)、生产批次管理 1、批的概念 2、使用 3、批号的编制方法 4、批号的编制程序 5、批号的划分原则 6、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编制办法
格、批号(流水号)、状态(半成品、中间体、尾料等 )。 (4)、卫生状态标志 生产前后,生产线、设备、容器等均
应有卫生状态标志,标明其卫生状况,如已清洁、待清洁等。 5、及时清洗设施
生产用的设备、容器用后应立即清洗。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6、严格控制洁净室人员 操作人员的着装应符合卫生要求,在洁净室内减少幅 度大的活动,以减少室内发尘量。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5、批号的划分原则 批号的划分具有质量的代表性,通常按GMP要求进行分批
(1)、中药前处理统一执行前处理流水号,(包括中药提取)以 流水号入生产记录。流水号的编制以品种单独计,一年内按单品种 顺序下转。 (2)、丸剂:以制丸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按照同一操作规程, 同一工艺条件生产的均质产品,确定为一批。 (3)、颗粒剂:以同一生产周期内,以相同工艺条件生产,在颗 粒干燥后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混合得到的均质颗粒确定为一批。
经济指标。 理论收得率——指假设实际生产过程没有任何损失和失误,根
据所用各种成分的数量,在某种药品的制造、加工或包装的 任何阶段,应该获得的产量。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实际收得率——指在某种药品的制造、加工或包装的任何阶 段实际获得的产量。
(五)、清场管理 1、清场的目的 是为防止药品混淆,差错事故的发生, 防止药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清场的时间应按排在生产操作之后进行。 2、清场的内容 (1)、物料(原辅料、半成品、包装材料、成品、剩余的 材料、印刷的标志物等)。 (2)、生产指令 生产记录等书面文字材料。
(1)、生产流程应顺向布置,防止原材料、中间体和半成品的交 叉污染;缩短生产区与原料、成品存放区的距离,避免因往返运 输而污染。 (2)、控制生产过程的时间,减少微生物的污染,保证药品内 在质量。
因此,不仅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布局合理,顺流不逆,同时也要 求生产过程时间衔接合理,传递迅速,避免物料在某一工序滞留 时间过长,以防止物料的混淆、交叉污染和遗漏生产、检验步骤。 。 2、生产区域专一
每一生产操作间、每一台生产设备、每一盛物容器均应有能 够指明正在加工的产品或物料、批号及数量等的状态标志。
药品生产中状态标志有四种情况: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1)、生产状态标志 标明正在生产的情况,内容包括正在生产的品名、规格、
批号(流水号)等。 (2)、生产设备状态标志 标明设备的工作状态 (3)、容器状态标志 标明容器内容物的情况,如品名、规
一、药品污染和混淆的概念
(4)、人员 生产人员未经培训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 压力过大,操作中随意性大等原因造成。
(5)、制度 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无复核、 统计、监督,发现问题未及时查找原因等,特别是配料、 包装部门。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一)、生产用水管理 1、生产用水的分类 按制备方法和水质可分→为饮用水、纯水(去离子水、
3、批号的编制方法 (1)、正常批号 以六位数字表示:如: 081103 即2008年11月第3批。前两位为生 产药的年份,中间两位为生产的月份,后两位为流水号(后两位的流 水号与前处理流水号一致) 。 (2)返工批号 在正常批号后加“F”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3)、合箱批号 一般正常生产 不允许合箱,每批零货直接交库。 如有特殊情
一、药品污染和混淆的概念
产生混淆的原因: (1)、厂房 生产区域狭小、拥挤,同一区域有不 同规格、品种、批号的药品同时生产;生产中物料流 向不合理,生产线交叉;生产、运贮、仓贮无保证措 施;非生产人员进入等造成无意或有意混淆事件等。 (2)、设备 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容器无状态标志, 清场不彻底等造成。 (3)、材料 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中间体 等无明显标志,放置混乱,散装或放在易破损的包装 中,印刷性包装材料管理不善等造成。
产品有效期至为从产品生产当月算起,按有效期年份对应,提前一 个月截止, 其编制办法为:年份、月份。如上述例,其有效期至应为 2011.10。 (三)、生产操作管理
造成污染和混淆的五个环节 生产所用的原材料、设备、生产方法、生产环境、人员操作。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生产操作中采取的措施 1、工序衔接合理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胶囊剂:以充填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混合后得到的均质物料确 定为一批。
散剂:以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的一次混合量为一批。 (6)、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编制办法
产品生产日期应为该产品开始其包装的实际日期,其编制办法为: 年份、 月份、日期 ,如:2008.11.05表示2008年11月5日。
药品污染和混淆的概念山西振东开元制药有限公司一药品污染和混淆的概念污染造成污染的原因混淆产生混淆的原因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一生产用水管理1生产用水的分类2生产用水的制备3生产用水的维护二生产批次管理1批的概念2使用3批号的编制方法4批号的编制程序5批号的划分原则6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编制办法三生产操作管理1工序衔接合理2生产区域专一3生产前检查4状态标志明确5及时清洗设施6严格控制洁净室人员7建立洁净室监测制度8中药材处理四物料平衡管理五清场管理1清场的目的2清场的内容3清场范围4清场记录5清场操作规程1污染
(二)、生产批次的管理 1、批的概念 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 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2、使用:产品批号一旦确定,即为永久性终身批号。在其生产加工过 程中,物料的传递应明示标记,批记录应与所加工物料一致,质控以 及成品销售等环节均应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记录名称、批号。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3)、灭菌 药材、饮片、中间体、成品等的灭菌。不管 采用何种方法,均不应改变药品的药效、质量。
(4)、质控 为保证中成药的质量,特别是卫生学指标能 达到要求,对直接入药的药材、中间体应检查微生物是否符 合标准。
(四)、物料平衡管理 收得率——是一种反映生产过程中投入物料利用程度 的技术
7、建立洁净室监测制度 8、中药材处理 (1)、生产用水 中药材加工过程中的用水,应符合国
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挑选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 用过的水不得再用于洗涤其他药材。 (2)、加工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洗涤后的 药材及切制的饮片不得露天、着地堆放、干燥。加工后 的药材应使用洁净的容器存放。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3)、生产中的各种状态标志等。 (4)、清场卫生工作
① 清场范围 生产操作的整个区域、空间、包括生产线、地面、辅助
用房等。 ② 清场记录 清场时,必须填写清场记录,并纳入批生产记录保存。 ③清场操作规程
对清场的目的、要求、时间、方法、记录、检查等作出 专门详细的规定,以便生产操作人员共同遵循和执行。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规范》强调,不同产品的生产操作(包括同一产品的不同批 号)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以防止造成混淆和混批。
毒性药材生产用设备、容器及其他设施等应专用,使用后必 须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处理。 3、生产前检查
每品种或每批号生产开始前,应认真检查设备、器械、容器 等是否洁净或灭菌,以及是否有前次生产的遗留物,否则不能进 行新的生产操作。 4、状态标志明确
况需要合箱时,在包装箱外分别加盖产品的正常批号。(仅允许2 个批号合箱) 4、批号的编制程序
产品批号由生产技术部专人编制,产品批号形成以前,中药前处 理等工序统一执行由生产技术部随生产指令一并下达的流水号, 产品批号形成工序的前工序生产完毕后,该工序应将生产原始记 录及中间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单,一并上交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 部审核无误后,下达产品批号至形成工序。
蒸馏水)和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 2、生产用水的制备 (1)、制水原理 原水(自来水)经过净化处理 ,可
以得到纯水,经再处理得到注射用水。 (2)、纯水制备 纯水即为去离子水及蒸馏水,电阻 率大于0.5MΩ.cm
原水→预处理→反渗透→树脂离子交换→纯水
二、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3)、注射用水的制备 3、生产用水的维护 (1)、饮用水的维护 《规范》要求纯水的水源应符合 饮用水标准。 (2)、纯水的维护 纯水与空气接触后,极易被空气中 的二氧化碳、尘粒等污染。 (3)、注射用水的维护
(三)、生产操作管理
目录
1、工序衔接合理 2、生产区域专一 3、生产前检查 4、状态标志明确 5、及时清洗设施 6、严格控制洁净室人员 7、建立洁净室监测制度 8、中药材处理
目录
(四)、物料平衡管理 (五)、清场管理
1、清场的目的 2、清场的内容 3、清场范围 4、清场记录 5、清场操作规程
一、药品污染和混淆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