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讲课人:谷海峰
大家好,我今日讲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边我将从教材剖析、学情剖析、教法学法、教课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讲课。

一、教材剖析
1.说教材地位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人教版新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

人教版必修教材共五个模块,本册教材属于第四个模块。

主要含有戏剧单元、宋词单元、社科文单元和古代人物传纪单元,旨在培育学生掌握文学作品中的性格和矛盾,思想和境界以及知人论世的学习能力,在五个模块中据有重要地位。

本单元选用的是四位有名词人的作品,此中苏轼和辛弃疾是豪迈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
物,编者选用他们的富裕代表性的作品,意在让学生领会他们独到的创作风格、掌握内容、体会感情、掌握写法、陶冶情操,进而提升文
化品尝。

《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教材中的地位特别高,第一从高中语文教课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问可知的,高考取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将直接出题,其次《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迈派词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经过对本词的学习,有益于学生学习豪迈派风格的文学作品以及此后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

2.说教课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修业生“阅读优异作品,品尝语言,感觉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认识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色及主要表现手法,认识作品所波及的相关背景资料,用于剖析和理解作品”。

美国教育家卢布说过:“科学地拟订目标是教课的首要环节”,依据以上教材特色和新课标理念,我确定的教课目的以下: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认识苏轼的平生易思想,认识词的写作背景。

⑵认识豪迈词的特色,提升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⑶经过对语言的赏析,掌握内容,领悟思想,感觉境界与风格,
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

⑷掌握“写景、咏史、抒怀”相联合的写作特色,让学生体会艺
术美的感染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朗读—鉴赏—议论”为主线,以“朗读法、点拨法、研究法、比
较法”为主要方法来组织教课。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⑴认识作者立功立业的志向和壮志未酬的感触。

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⑵感觉苏轼旷达豪迈的胸怀,培育学生踊跃乐观的面对人生的情怀。

3.说要点和难点
本课的要点是朗读诗歌,剖析语言和形象,感觉境界和感情。

由于学习诗词的要点就是朗读和鉴赏剖析。

本节课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是环绕这个要点提出来的,所以此要点在教课中能够落实。

教课难点是对苏轼“人生如梦”思想情绪的理解,词作中作者的思想有时明朗,有时艰涩,正确地掌握感情后才能确定词作的主题。

我主要经过以下三方面来解决难点:
一是借助苏轼的经历和性格来理解。

二是借助苏轼的两首诗词《定风波》和《自题金山画像》来理解。

三是借助余秋雨对苏轼的评论来理解。

二、学情剖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了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在必修二中已经学过《赤壁赋》,所以对苏轼文风和人生经历其实不陌生,为学生进一步感觉苏轼的豪迈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心里世界确定了优异的基础,可是学生关于用必定的方法来鉴赏剖析诗歌还不娴熟。

所以这节课将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法、朗读法、剖析法、对照法来鉴赏诗歌。

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教课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鉴赏—讨论”为主线,培育学生的鉴赏能力。

针对教课要点采纳朗读法、点拨法、研究法、比较法,针对教课难点采纳自主研究法来教课。

2.说学法
运用知人论世法鉴赏诗歌,运用剖析法学习要点知识,运用自主研究法落实难点,运用比较法拓展延长。

三、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建情境
课前先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滔滔长江东逝水》,再把九句写山川的名家诗句串连成文引入新课,目的是用歌曲为整节课确定一个优异的基调,再由歌曲和诗文名句创建情境,把学生带入诗境中来。

累积名人绘景抒怀的名句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悉心上》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5.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6.别有用心不在酒,在意山川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

——杜甫《登高》
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大漠孤烟直,长河夕阳圆。

——王维《使至塞上》
(二)知识累积,知人论世
文学即人学,每一部作品却会烙上作者鲜亮的个性特色。

所以认识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是诗词教课中一个绝不行少的环节,所以我先让学生齐读林语堂先生评论苏轼的一段话,以后以抢答的形式达成对苏轼的成绩、经历、胸怀、性格的认识,达成对写作背景的认识,为学生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学习诗歌打下基础。

(三)朗读词作,感觉词风
叶圣陶说过“教课千法,读为一法”,可见朗诵的确是诗词教课最好的方法之一,所以我设计了听名家配乐朗诵,点拨朗诵技巧,自读齐读等读诗形式,希望经过形象的声音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觉苏轼的豪迈词风。

(四)点评诗歌,深入鉴赏。

1.明确考点,认识方法。

①解说高考取诗词鉴赏的观察点
②解说鉴赏诗词的角度并解题
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明确高考考点,学会解题的角度,进而提升鉴赏能力。

2. 认识章法,掌握词意。

①用简单的语言归纳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好汉”在文章的构造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一环节主要为了让学生整体掌握这首词。

品尝语言,感觉境界。

这一环节环绕上片写景提出几个问题,以品尝语言,掌握表现手法,
感觉境界,落实难点。

问题以下:
①作者在上片写景中选用了哪些意象来创造境界的②上片写景中有几
个动词和形容词富裕表现力,说一说“穿”“惊” “拍”这几个字
的表达成效
③上片运用了如何的修辞手法
④上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3.剖析形象,意会境界。

环绕周瑜这一形象和作者感情提出几个问题,以剖析形象,领会感情,落实本课的要点和难点。

问题以下:
①找出描绘周瑜的句子,谈谈从中可看出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②三国期间英豪辈出,作者为何惟独艳羡周瑜作者在此抒发了如何
的感情
③作者写周瑜是为了和自己进行对照,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
对照的从中表现出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④作者“人生如梦”的叹息能否悲观
5.总结归纳
一是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二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迈”表此刻哪些方面。

(五)拓展延长,比较提升。

经过简析苏轼的《江城子》,让学生认识婉约词的特色,同时重申鉴
赏同一个人的作品,应从实质出发,我们重申的风格派别是就其主
要成就来谈的,不可以混为一谈。

(六)讲堂小结,浸透德育。

把苏轼的五句诗文连缀成文,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累积苏轼的名句( 1-4 句是被贬黄州时写的, 5 句是被贬密州时写的)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来往,缥缈孤鸿影。

——《卜算子》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鹤发唱黄鸡。

——《浣溪沙》
3.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
4.何日无月,哪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七)部署作业
1.把苏轼《临江仙》这首词改写成记述文或散文。

这样既能够鼓舞学生向更高的学词之路登攀,也能够训练写作能力。

2.精选苏轼的诗句背诵。

课前下发苏轼的多篇诗文资料,目的是授课时帮助理解课文,让学生全面走进苏轼的作品,进而累积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