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病之门静脉血栓形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菔子、陈皮;便秘者可加枳实;有出血倾向者加田七粉、白芨粉或云南白药。 2.瘀血阻络、血溢脉外
主证:此乃栓塞延及肠系膜静脉或肝外门静脉阻塞所致。症见腹泻、便血、伴见剧烈腹痛,呕 吐,甚或呕血如涌,腹胀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弦实或涩。
治法:化瘀止血。 方药:化瘀汤加大黄末、三七粉、丹参、牡蛎各 30g,当归、炮甲各 15g,郁金、桃仁、红花、 青皮、白朮、赤芍、生大黄末各 10g,三七粉 3g 冲服。若伴见口渴欲饮,舌红,身热烦躁者,加生 柏叶、生地黄、山栀子;津伤口渴者,加知母、天花粉;气随血脱者,急用独参汤固脱。 此外,伴见各原发病症,则对症治疗。 (二)慢性型 此型治法可参照〈肝硬变〉一章中的内容。除对症治疗外,强调对原发病的治疗。
【研究进展】
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甚多,首先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发病期间,治疗总则是「以通为 用」,并按缓急分治:急则治标,注意出血征象,并发感染等,采用止血、补充血容量、防止感染 等综合措施;缓则治本,行气、清热、益气、温阳佐以活血通瘀、消痰散结,力求改善瘀阻这一关 键的病.急性型 起病急骤,剧烈腹痛,呕吐,腹胀,此为肠道瘀血所致。若栓塞肠系膜静脉,可见腹泻、 血便和腹膜炎、麻痹性肠阻塞表现。在婴幼儿,常见肝外门静脉阻塞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型 常见于:(1)脾脏切除术后;(2)大静脉吻合术后;(3)化脓性门静脉炎;(4)全身感染性疾病如伤寒、产 褥热(但较少见);(6)创伤(较少见)。 2.慢性型 较常见,多继发于肝硬变、肝癌和腹腔内脏器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肠系膜或脾静 脉血栓形成蔓延、急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临床表现多为门脉高压征象,脾脏肿大(静脉曲张者 主要为胃、食道及腹壁静脉曲张),腹水,甚至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其它为原发病征象。
肝血管病之门静脉血栓形成
门静脉血栓形成,大多由于:1.门静脉内瘀血;2.门静脉本身有病变或损伤;3.门静脉分枝内血 栓向门静脉蔓延;4.血液成分改变,呈高凝状态等。其造成门静脉阻塞,根据栓塞部位可分肝外和肝 内;根据发病症状可分急性和慢性。肝外门静脉阻塞多见于幼儿及儿童。由于门静脉阻塞而多呈现 门脉高压症。故急性患者临床少见。本病属中医学的臌胀、血证、胁痛等病范畴。
二、饮食疗法 1.忌用酒类、辛辣刺激和强烈调味之品尤其要禁食对胃及食道有刺激的食品。 2.宜食蒸、煮、炖、烩、熬所制之柔软易消化食物,忌食煎、炸、炒等法制作的粗糙食物,以免引起 上消化道出血。 3.宜选择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鱼虾、奶、蛋类等。并根据需要调配相应食谱,食疗法可 参照〈肝硬变〉一章中的相关内容。
三、辨证论治 (一)急性型 1.瘀阻肠络
主证:系门静脉阻塞而致肠道瘀血所致。症见腹痛剧烈,起病突然,腹胀不适,呕吐,烦躁口 渴,入夜更甚,小便自利,舌质紫红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黄,脉沉实或涩。
治法:祛瘀通络。 方药:桃核承气汤加减。核桃、酒制大黄各 12g,桂枝、芒硝、甘草各 6g,腹胀甚者加降香、
二、实验室检查 本病无特殊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参照各原发病的实验室诊断要点。
三、鉴别诊断 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阻塞的原因甚多。本症仅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表现,所以首
先要明确各原发病之诊断,确定病因,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
【防治方法】
一、一般措施 1.预防为主 积极治疗各原发病,消除病因,防止门静脉血栓形成。 2.及时治疗 尤其对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要采取积极措施,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防止病情 进一步恶化。对慢性患者要加强护理,稳定情绪,防止消化道大出血。
四、其它措施 本病的治疗主要在于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它决定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采用积极的内科治疗
控制出血,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应避免急症手术,待出血停止后,选择最有利时机行择期手 术。近年来一些学者采用在内镜下注射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急性 型者可试用溶栓疗法,但文献表明,这种治疗方法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如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 采用 32P 治疗。慢性型者治疗法,亦同门静脉高压症,可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原发病存在,往往 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