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章简单机械》测试卷(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2016·湘西州卷】如图,下列常⽤⼯具中属于费⼒杠杆的是()
A.开瓶起⼦
B.镊⼦
C.⽼虎钳
D.订书机
2.【2016·宜昌卷】下列⽣活情景中,属于应⽤费⼒杠杆的是()
A.⽤钢丝钳剪钢丝
B.⽤船桨划龙⾈
C.⽤独轮车运砖头
D.⽤指甲剪剪指甲
3.【2016·郴州卷】我们⾝边有许多应⽤杠杆的实例,以下⼀定属于省⼒杠杆的是()
4.【2016·厦门卷】在图2所⽰的四种剪⼑中,最适⽤于剪开较硬物体的是()
5.【2016·龙东卷】下列属于费⼒杠杆的是()
A.钳⼦
B.船桨
C.⾃⾏车⼿闸
D.剪枝剪⼑
6.【2016·三明卷】如图5所⽰,⼯⼈利⽤动滑轮吊起⼀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J的有⽤功,100J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75%
B.66.7%
C.33.3%
D.25%
7.【2016·泉州卷】如图所⽰的⼯具中,属于费⼒杠杠的是()
8.【2016·鄂州卷】如图所⽰甲、⼄两套装置所⽤滑轮质量均相等,⽤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度。
若G1=G2,所⽤竖直向上的拉⼒分别为F1和F2,拉⼒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
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1>F2 η1<η2 P1<P2
B.F1>F2 η1=η2 P1=P2
C.F1<F2 η1<η2 P1<P2
D.F1<F2 η1>η2 P1>P2
9.【2016·黄冈卷】在道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军车通常采⽤如下⽅法原地掉头,先将千⽄顶放在车底部合适的位置将军车顶起来,然后推动军车绕千⽄顶转动即可实现原地掉头(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千⽄顶应放在车底部靠近车轮的位置
B.千⽄顶应放在车所受重⼒的作⽤线上
C.只要在车前部推就最省⼒
D.只要在车上离千⽄顶最远的地⽅推就最省⼒
10.【2016·黄⽯卷】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剪纸⽤的剪⼑是⼀种省⼒杠杆
B.使⽤定滑轮可以省⼒
C.使⽤动滑轮可以省功
D.任何机械做功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11.【四川省巴中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如图所⽰,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物体A和B下端同时挂⼀个相同质量的钩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杠杆仍能平衡
D.⽆法判断
⼆、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2.【2016·长春卷】如图所⽰,分别⽤甲、⼄两个不同的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使它们均升⾼0.2m,测得A、B 所受的重⼒为G A=4.5N,G B=9N,甲滑轮组中弹簧测⼒计的⽰数F A=2N,则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则⼄滑轮组中,弹簧测⼒计的⽰数F B=N(不计绳重和摩擦)。
13.【2016·⽟林、防城港、崇左卷】如图12所⽰,⽤F =50N 的⼒通过滑轮组⽔平拉重为80N 的物体,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在这过程中拉⼒F 做功为40J ,已知物体受到⽔平地⾯的摩擦⼒为60N ,则物体运动的距离为______m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忽略绳⼦和动滑轮的重⼒)
14.【吉林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如图所⽰的装置中,
两⽀铅笔构成了⼀个
,可以轻松地举起很重的书,⼩指离⽀点越远,所⽤的⼒越。
15.【贵州省遵义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点左侧30cm 刻度处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 。
现被⽤弹簧测⼒计沿竖直向上的⼒拉杠杆,使其在⽔平位置平衡,则拉⼒的作⽤点应在杠杆⽀点的(选填“右侧”或“左侧”),若该点距离杠杆⽀点10cm ,此时弹簧测⼒计⽰数为 N 。
16.【辽宁省锦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如图所⽰,⽤固定在墙上的三⾓⽀架ABC 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 处螺钉松脱,则⽀架会绕点倾翻.已知AB 长40cm ,AC 长30cm 。
室外机的重⼒为300N ,正好处在AB 中点处,则A 处螺钉的⽔平拉⼒为 N (⽀架重⼒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图12
17.【贵州省遵义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滑轮组拉动重为70N的物体A,使物体A在⽔平⽅向上移动5m,所⽤拉⼒F为20N,地对物体A的摩擦⼒为30N。
则拉⼒F做的功为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8.【2016·聊城卷】如图是⼀种拉杆式旅⾏箱的⽰意图,使⽤时它相当于⼀个杠杆(选填“省⼒”或“费⼒”)。
若旅⾏箱内装满物体且质量分布均匀,其总重为210N,轻质拉杆拉出的长度是箱体长度的⼆分之⼀,要使旅⾏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平平衡,则竖直向上的拉⼒F
为N。
19.【2016·揭阳卷】(4分)轻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OB=3:1,A端细线下挂300N 的重物静⽌在⽔平地⾯上,若使⽊杆保持⽔平位置,且重物对⽔平地⾯的压⼒为零,在B点要⽤N的⼒竖直向下拉。
此⽊杆为___________(填“省⼒”或“费⼒”或“等臂”)杠杆。
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2道题,共15分)
20.【2016·宿迁卷】(7分)⼩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的器材有:杠杆、⽀架、弹簧测⼒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平衡;实验中,使杠杆在⽔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实验过程中,将钩码悬挂于图中A点,保持阻⼒、阻⼒臂不变,在⽀点O右侧不同位置,⽤弹簧测⼒计施加竖直向下的拉
⼒(动⼒),使杠杆⽔平平衡,测出每⼀组动⼒臂L1和对应的动⼒F1,并记录在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出L1与F1的图象,根据图象中实验数据可知,当L1为0.5m时,F1为N.
次数动⼒F1/N 动⼒臂L1/cm
1 0.75 0.40
2 1.0 0.30
3 1.5 0.20
4 2.00 0.15
5 3.0 0.10
(3)实验中⼩明发现,保持杠杆处于⽔平平衡,当弹簧测⼒计的拉⼒⽅向偏离竖直⽅向时,弹簧测⼒计的拉⼒会变⼤,原因是.
21.【2016·河源卷】(8分)甲、⼄两位同学⼀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点,如图甲、⼄所⽰.
(1)若杠杆右端低左端⾼,为使其在⽔平位置上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 (2)如图甲所⽰,杠杆在⽔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次实验数据,甲同学⽴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是:.
(3)如图⼄所⽰,⼄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案:第⼀种弹簧测⼒计沿竖直⽅向拉,其读数为F1;第⼆种弹簧测⼒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2.第(填“⼀”或“⼆”)种实验⽅案更⽅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计读数F1F2(填“<”、“=”或“>”).
(4)⼄同学⽤图丙装置进⾏探究,发现当杠杆⽔平平衡时,与甲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2道题,共18分)
22.【2016·南宁卷】(9分)如图20所⽰,利⽤滑轮组装置匀速拉动⽔平⾯上的物体。
已知物体在⽔平⾯上受到的滑动摩擦⼒为重⼒的0.1倍,物体被匀速拉动的距离为1m。
当物体质量为2kg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求:
(1)物体质量为2kg时,在⽔平⾯上受到的滑动摩擦⼒;
(2)动滑轮的重⼒;
(3)物体质量为10kg,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F的功率。
23.【2016·遵义卷】(9分)搬运⼯⼈⽤如图所⽰的滑轮组将⼀个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3m,所⽤的拉⼒为50N,不计绳重及摩擦。
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动滑轮的重;
(3)若⽤该滑轮组同时拉4个这样的物体,拉⼒为多⼤。
⼀、选择题1.B 2.B 3.CD 4.B 5.B 6.A 7.B 8.B 9.B 10D 11B ⼆、填空题12.75% 4 13.答案: 0.4 60%14.答案:杠杆⼩ 15.答案:左侧;3 16答案:C ;200;靠近17答案:200;75% 18.答案:省⼒ 70 19.答案:900;费⼒
三、实验探究 20.答案:(1)⼒臂;(2)如图所⽰;0.6;(3)拉⼒的⼒臂变⼩
21.答案:(1)左;(2)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3)⼀;<;(4)杠杆存在⾃重四、计算题22.答案:(1)2N ;(2)2N ;(3)1.2W
解析:(1)G=mg=2kg×10N/kg=20N ,由题意知在⽔平桌⾯上受到的滑动摩擦⼒滑 F 滑=0.1G=0.1×20N=2N ;
(2)由题意得总功W 总=3Fs ;有⽤功W 有=f 滑s ;
⼜F=31
(G 动+f 滑);机械效率η=总有W W =F
摩f =50% 解得G=2N ;
(3)当m 1=10kg 时,F=(G 动+f 滑1)=(2N+0.1m 1g )=2N+0.1×10kg×10N/kg=4N 所以拉⼒F 的功率P=3Fv=4N×3×0.1m/s=1.2W 。
23答案:(1)80%;(2)30N ;(3)130N
解析:(1)由图可知,n=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F G n ×100%=50N
×3120N
×100%=80% (2)动滑轮的重G 动=nF-G 物=3×50N-120N=30N ;
(3)4个这样的物体总重为:G 总=nG 物=4×120N=480N ,故所⽤拉⼒的⼤⼩为: F=n 1G 总-G 轮=3 1×480N-30N=130N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