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8只有一个地球 教案(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从地球的资状况和在宇宙中的地位两方面,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
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枯竭的威胁。
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
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
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不可再生资与再生资:不可再生资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
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叫可再生资,又称为非耗竭性资,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等。
可再生自然资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而再生。
一旦种消失,该资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土壤属可再生资,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
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
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产生更多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资( )谁的恩赐,( )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 )这些设想能够实现,( )是遥远的事情。
3.( )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会别无去处。
4.我们( )要好好保护地球,( )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土地资、生物资等,本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了严重的威胁。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3. 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如果地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想象一下,人类会怎样?
参考答案
一、1.不是 而是 2.即使 也 3.如果 就 4.之所以 是因为 二、1.因为 不但 还
2.人类随意破坏自然资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3.人类如果继续不加节制的开采自然资,破坏生态平衡,将是自取灭亡。
为了人类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觉醒了。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