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落叶》(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落叶》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并背诵《落叶》这首中国古诗;
2. 能够理解和运用《落叶》中的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美感;
3. 能够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自己组织一首简单的诗歌。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
2. 《落叶》这首诗的课件;
3. 课堂活动的准备材料: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张秋天树叶满地的图片,并问学生,你们看到这张图片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这样感受?
Step 2:理解和欣赏《落叶》(15分钟)
1. 展示《落叶》这首诗的课件,给学生一些时间仔细阅读诗歌。

2. 解释诗歌中出现的一些词汇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例如,“悄悄地飞”表示树叶悄无声息地掉落,“静听落叶声甘宜”表示安静地听树叶的声音是一种享受。

3.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简短的背景介绍,如《落叶》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作品,描写了秋天的来临和树叶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

Step 3:教导学生背诵《落叶》(15分钟)
1. 让学生跟随课件一起大声朗读《落叶》。

2. 逐句进行教导,帮助学生记住每一句话。

3. 课堂上进行多次朗读练习,包括集体朗读和个别朗读。

Step 4:启发学生发表对《落叶》的感受(10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由发表对《落叶》的感受和看法。

2. 鼓励学生多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Step 5:进一步欣赏诗歌的美感(15分钟)
1. 给学生展示一些树叶的图片,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树叶的样子、颜色以及飘落的姿态。

2. 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树叶美感的感受。

Step 6:组织学生创作一首简单的诗歌(20分钟)
1.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指导,例如,要求学生使用形象的词语描绘一个季节,或者用诗歌语言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2.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并鼓励他们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Step 7:总结和展望(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作业:
1. 要求学生背诵《落叶》这首诗,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朗读;
2. 让学生回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对《落叶》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对《落叶》这首古诗进行理解和欣赏,通过给学生背诵和朗读诗歌以及组织学生创作诗歌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创作的能力。

同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积极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落叶》(二)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掌握词汇“睡觉”的意思,并能正确使用。

2. 能够听懂、理解并正确运用句型“我要睡觉了”、“你睡了吗?”、“我喜欢睡觉”等。

3. 能够通过合作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教材:教材《大班下学期语言课程》中与主题相关的课文和练习题。

2. 辅助教具:图片、教学卡片、实物道具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箱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
1. 创设情境:教师准备多张图片,其中包括人们在不同场景中睡觉的图片,通过展示图片,引出话题“睡觉”的主题。

2. 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展示图片,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并描述图片中人物的动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人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睡觉。

”并呈递图片,口头概述屏幕上的图片场景。

“看,这是孩子在床上安静地睡觉。


3. 多样化展示:教师展示更多与“睡觉”有关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人物,为引入新课做好准备。

Step 2 学习目标明确(5分钟)
1. 引出新词汇:教师写下“睡觉”两个字,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与睡觉有关的单词。

“床、枕头、被子、睡衣等。

”提供拼图卡片,让学生与拼图卡片匹配,巩固词汇。

2. 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口头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睡觉的新词汇,通过观察和说出与睡觉有关的单词,来了解睡觉的场景和乐趣。


Step 3 情景导入(10分钟)
1. 视觉呈现: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与睡觉有关的视频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聆听与睡觉有关的动作和音乐。

2. 听说训练:教师观看视频前,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准备去睡觉了吗?”主导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教师观看视频
后,再次提问,“你喜欢睡觉吗?你觉得睡觉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回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 4 语言输入(10分钟)
1. 呈现句型:教师通过教材中相关的课文和图片,示范并教授句型“我要睡觉了”、“你睡了吗?”、“我喜欢睡觉”等。

教师读出句子,学生跟读。

2. 句型消化:教师通过问答、连连看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句型练习。

3. 句型运用: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巩固句型的运用。

Step 5 语言输出(15分钟)
1. 听力训练:教师随机播放与睡觉有关的音频,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并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 句型输出:教师进行小组角色扮演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句型及所学词汇自由地进行对话表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 6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通过游戏、动画等形式,进一步拓展与睡觉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激发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兴趣并加深理解。

Step 7 小结复习(5分钟)
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小结复习。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我们学习了与睡觉有关的词汇和句型,还进行了口语练习和游戏,对吗?”
Step 8 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课后任务,如写一篇关于睡觉的小短文、记录一天的睡眠时间等,要求学生在家与家长一起完成,并在下节课交流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