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课后作业
• 《奥斯威辛》——新闻变式的赏析 • 要求:结合新闻的文体特点来谈。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 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 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 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深入文本,品读细节 • 在这样一个死亡工厂里,给人的感受是压 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哪些 亮色让你印象深刻?请赏析。
分组讨论,主旨探究
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等待死亡
焚 尸 炉
牢 房
长 廊 上 的 照 片
奥斯威辛集中营11号楼和12号楼之间的“死亡墙” 该墙因党卫军当年在这里随意枪杀囚犯而得名。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包括 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 太人最多,达250万,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 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 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 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 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 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 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既然这里没有什么可写的新闻,那么作 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呢?
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 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
那段历史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 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得全人类 去反思的东西。战争是人类的灾难,自从有了人 类,战争就没有休止过,战争带来的灾难恐怕难 以用言语形容。战争使多少繁华的城市变成了废 墟,使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在战争的概念里,人 道、人性已不复存在,人的生命如草芥,朝不虑 夕。虽然说二战已经越来越遥远了,时间也冲淡 了人们的记忆,可奥斯威辛依然向人们诉说着往 日的辛酸。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 奥斯威辛的冤魂还在徘徊,新的战争继续在 世界上不断发生,作为万物之主宰的人类为何不 吸取教训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1.奥斯威辛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这 里“没有什么新闻”呢? 奥斯维辛集中营早就因它那段沉重、血腥的历 史而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没 有什么好说的了。 2.那么这篇新闻写了一件什么事?是什么时候的事? 写了一件14年后人们参观集中营的事
走地方?有 什么反应?(在文中画出)写参观者的表 现有什么作用?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 奥斯威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
营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美国士兵注视着死亡列车上的犹太人尸体 集中营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
“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堆积如山的遇难者遗物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罗森塔尔
新闻的特点
• 内容上:真实、及时、有意义的、引人关 注的人物和事件。
形式上: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倒金字塔结 构。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五部 分组成。五“W”要素……
学习目标
• 1、了解这篇新闻与一般新闻的不同,品味 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 2、体会作者谴责纳粹,呼唤和平的思想情 感。
课后作业
• 《奥斯威辛》——新闻变式的赏析 • 要求:结合新闻的文体特点来谈。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 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 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 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深入文本,品读细节 • 在这样一个死亡工厂里,给人的感受是压 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哪些 亮色让你印象深刻?请赏析。
分组讨论,主旨探究
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等待死亡
焚 尸 炉
牢 房
长 廊 上 的 照 片
奥斯威辛集中营11号楼和12号楼之间的“死亡墙” 该墙因党卫军当年在这里随意枪杀囚犯而得名。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包括 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 太人最多,达250万,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 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 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 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 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 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 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既然这里没有什么可写的新闻,那么作 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呢?
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 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
那段历史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 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得全人类 去反思的东西。战争是人类的灾难,自从有了人 类,战争就没有休止过,战争带来的灾难恐怕难 以用言语形容。战争使多少繁华的城市变成了废 墟,使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在战争的概念里,人 道、人性已不复存在,人的生命如草芥,朝不虑 夕。虽然说二战已经越来越遥远了,时间也冲淡 了人们的记忆,可奥斯威辛依然向人们诉说着往 日的辛酸。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 奥斯威辛的冤魂还在徘徊,新的战争继续在 世界上不断发生,作为万物之主宰的人类为何不 吸取教训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1.奥斯威辛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这 里“没有什么新闻”呢? 奥斯维辛集中营早就因它那段沉重、血腥的历 史而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没 有什么好说的了。 2.那么这篇新闻写了一件什么事?是什么时候的事? 写了一件14年后人们参观集中营的事
走地方?有 什么反应?(在文中画出)写参观者的表 现有什么作用?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 奥斯威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
营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美国士兵注视着死亡列车上的犹太人尸体 集中营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
“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堆积如山的遇难者遗物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罗森塔尔
新闻的特点
• 内容上:真实、及时、有意义的、引人关 注的人物和事件。
形式上: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倒金字塔结 构。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五部 分组成。五“W”要素……
学习目标
• 1、了解这篇新闻与一般新闻的不同,品味 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 2、体会作者谴责纳粹,呼唤和平的思想情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