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小雪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音乐:小雪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小雪花这首童谣,让幼儿能够感受到冬季的气息,培养幼儿喜欢音乐和欣赏音乐的兴趣;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旋律感知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口齿能力和表演能力。
2. 教学内容和步骤
教学内容:教学小雪花这首童谣。
教学步骤:
1.热身阶段:老师为幼儿讲解小雪花的意思,引导幼儿谈论冬天的特点
和小雪花的形态,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幼儿进入冬季音乐学习的状态。
2.旋律感知:老师演唱小雪花,引导幼儿听歌和模仿老师的节奏和音高,
同时教授“嘟-嘟-咚-咚”的打击节奏,让幼儿跟着节奏用手拍打。
3.合唱练习:老师让幼儿跟着自己一起唱小雪花,重点教授歌词和歌曲
的韵律。
4.表演练习:老师指导幼儿自己编创小雪花的表演动作,让幼儿在班级
中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培养幼儿的表演性和口齿表达能力。
5.结束环节:老师引导幼儿交流和总结,让幼儿自由谈论学习小雪花的
感受和收获,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总结和点评。
二、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性。
通过引导幼儿谈论冬季的特点和小雪花的形态,让幼儿进入冬季的学习状态;通过教唱小雪花和打击旋律节奏,让幼儿掌握旋律感知和节奏感知技能;通过编创表演动作,让幼儿提高口齿表达能力和表演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尊重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有针对性地给幼儿讲解每一个环
节的实际意义和操作方法,并引导幼儿尽量主动参与,让幼儿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虽然本次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口齿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在旋律感知和表演动作上还
需要一定的引导和训练才能完全掌握;其次,在教学进程中,教学时间和进度的把握方面还不够精准,有时候过于赶进度,没有给予幼儿足够的发挥和反思时间。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次教学中,老师将继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幼儿的口齿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切换不同的教学节奏,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和进步。
同时,老师也会更加注意把握教学时间和进度,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和发挥时间,让幼儿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和掌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