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黑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27题;共85分)
1. (2分)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A . 没有大气层
B . 有自转运动
C . 有公转运动
D . 存在生命现象
2. (2分)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④我国北方出现极昼现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3. (4分) (2017高二下·泉港期末)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 . 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 .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2)该季节()
A . 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 . 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 . 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 . 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
4. (2分)(2016·西安模拟) 欧洲航天局彗星着陆器“菲莱”经过64 亿千米的飞行,于格林尼治时间 2014 年11 月12日16 时03 分成功登陆 67P 彗星,该彗星直径为4 千米。
“菲莱”()
A . 着陆当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前日慢
B . 着陆当日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较前日低
C . 着陆时莫斯科(37°37 ′E )时钟显示 18 时33 分
D . 着陆时莫斯科夕阳的余辉尚存
5. (2分) (2013高一上·东至期中) 地球绕日公转位于近日点时()
A . 公转线速度较快
B . 公转线速度较慢
C . 北半球进入夏季
D . 南半球进入冬季
6. (2分) (2013高一上·衡水期中) 有关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赤道上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B . 正午太阳高度就纬度分布而言,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C . 正午太阳高度就季节变化而言,赤道以北的纬度,每年6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
D . 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7. (4分)(2017·江苏)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2分)
A . 12点
B . 15点
C . 18点
D . 21点
(2)
该日悉尼和广州(2分)
A . 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 . 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 .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 . 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8. (2分)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 . 温室效应
B . 热力环流
C . 海陆热力差异
D . 风的形成
9. (4分) (2018高二下·海安期中) 下图为亚洲某区域气候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两种气候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
A . 年降水总量
B . 年平均气温
C . 夏季降水量
D . 最冷月均温
(2)气候③夏季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 .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B . 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C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10. (2分) (2013高一上·株洲期中) 我国某地区有一口矿井,每年只有一天阳光能直射井底,此井最有可能位于()
A .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B . 赤道地区
C . 北回归线上
D . 南回归线上
11. (2分) (2016高三下·天水模拟) 2014第三届翼装飞行世界锦标赛于2014年10月14~19日在张家界天门山(海拔1518.6米)举行,翼装飞行指挑战者身着翼装,从山顶、悬崖等高处跳下,借助翼装的翼膜构造,进行无动力飞行,最后借助降落伞着陆。
读图,在此次飞行过程中,挑战者一定会经历()
A . 气压升高
B . 气温降低
C . 降水减少
D . 风力增大
12. (2分) (2013高一上·长安期中) 关于地球自转真正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24小时
B . 一个太阳日
C . 23小时56分4秒
D . 旋转360°59′所花的时间
13. (2分)关于地球上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能够达到90°的地区,一定是夏季
B . 热带地区的太阳高度总是大于温带地区
C .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是赤道上白昼最长的两天
D . 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成90°,地球上就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14. (10分) (2013高一上·济南月考) 如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分析完成下题.
(1)
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2)
当地球公转到①点时,太阳直射点()
A . 位于北半球,正往南移
B . 位于北半球,正往北移
C . 位于南半球,正往南移
D . 位于南半球,正往北移
(3)
图示四点中,济南(37°N)昼长夜短的是()
A . ①、②点
B . ③、④点
C . ①、④点
D . ②、③点
(4)
图示四点中,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 . ①点
B . ②点
C . ③点
D . ④点
(5)
以下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 . 昼夜现象
B . 昼夜更替
C . 四季更替
D . 水平运动的偏向
15. (2分) (2013高一上·宝鸡期中)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 . 黑子、耀斑
B . 黑子、磁暴
C . 黑子、极光
D . 耀斑、极光
16. (4分) (2019高一下·长沙开学考)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 . Ⅰ层顶部
B . Ⅱ层底部
C . Ⅱ层中部
D . Ⅲ层
17.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
B .
C .
D .
18. (2分)岩石圈是指()
A . 整个地壳
B . 地壳和软流层
C . 地壳和上地幔部分
D .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19. (4分) (2017高一上·陆川期中)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本次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
A . ①②之间
B . ②③之间
C . ③④之间
D . ①④之间
(2) 8月22日奥运会闭幕式在里约热内卢市(约23°S)举行,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北半球、北移、减慢
B . 南半球、北移、变快
C . 北半球、南移、变快
D . 南半球、南移、减慢
20. (2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某军舰在(20°W29°S)的海面上,沿20°W经线向南发射炮弹,射程为90km,落弹点将在()
A . 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 . 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C . 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 . 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21. (13分) (2013高一上·赣州期中)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它能较好地反映季节的变化,为人们的农事活动、衣食住行等提供重要参考.如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
“立春”即气温上升,春季开始.立春后气温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 正午太阳高度渐大、日地距离渐近
B . 日地距离渐近、地球自转加快
C . 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
D . 白昼时间渐长、地球自转加快
(2)
求知高中的李明同学经过几年的观测发现,“清明”前后,每年的气温、降水、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情况并不完全一致.这说明()
A . 大气环流不稳定
B . 地球公转周期不断变化
C . 二十四节气对当地不适用
D . 二十四节气不能正确反映季节等的变化
(3)
在二十四节气中最临近近日点的是()
A . 小寒
B . 大寒
C . 小暑
D . 大暑
(4)
从含义上,可以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归类,其中惊蛰反映的是()
A . 季节变化
C . 物候现象
D . 作物长势
(5)
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人们进行“郊外踏青或祭扫坟墓”多选在()
A . 立春
B . 清明
C . 立夏
D . 白露
(6)
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事活动安排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最适宜的地区分布在()
A . 珠江流域
B . 长江中下游
C . 东北平原地区
D . 黄河中下游地区
22. (4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及近日点、远日点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二分二至日的判断正确的是()
B . 乙是夏至
C . 丙是春分
D . 丁是夏至
(2)当地球由甲到丙的运动过程中,关于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昼渐长,夜渐短
B . 先是昼渐长,夜渐短;然后昼渐短,夜渐长
C . 昼渐短,夜渐长
D . 先是昼渐短,夜渐长;然后昼渐长,夜渐短
23. (2分) .在一般情况下,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 . 时刻相同
B . 自转线速度相同
C . 昼夜长短相同
D .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24. (2分) (2013高一上·安溪月考)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情况的是(图中虚线圈为极圈,直线箭头表示光线,弧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A .
B .
C .
D .
25. (2分)下列叙述中,与毛泽东诗句描述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情形最相吻合的是()
A . 赤道处的线速度
B . 30°纬度处的线速度
C . 60°纬度处的线速度
D . 任何纬度,因为诗句描述的是地球公转线速度
26. (2分) (2013高一上·合肥月考) 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7. (2分) (2013高一上·兴国月考) 在如图的经纬网图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有()
A . A点、B点
B . B点、D点
C . A点、C点
D . C点、D点
二、读图分析题 (共4题;共43分)
28. (12分) (2015高一上·德州期中) 读太阳光照图(图1)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1)
在图1上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
(2)
图1所示这一天,图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________;A、B、C三地的白昼长短关系是________.
(3)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纬度)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
(4)
图2中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的时段是(多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⑤
29. (14分) (2015高一上·泰安期末) 图中甲图为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乙图为经纬网图.据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为北半球二分二至节气中的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A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
(2)在甲图中,此刻,B点可以观测到________现象(日出或日落);此时,B点昼长是________小时.(3)甲图中A,B,C三地,昼由短到长的排列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
(4)甲图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__.该日后一周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_.(5)请依据甲图提供的信息,在乙图中绘出晨线或昏线及太阳光线,并利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30. (7分) (2013高一上·宜春期中)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
(2)
B层气温变化特点是________,原因:________.
(3)
以下关于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②一般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平均下降6℃
③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和几乎整个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
(4)
图中C层下部气温随高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推测气流运动形式是________.
31. (10分) (2016高一上·江宁期中) 读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相应的辐射名称的代号。
图中表示地面吸收的长波辐射是________,短波辐射是________;表示大气吸收的短波辐射是________,长波辐射是________。
(2)
A进入大气上界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F称为________,有霜的夜晚F比较________(强/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27题;共85分)
1-1、
2-1、
3-1、
3-2、
4-1、
5-1、
6-1、
7-1、
7-2、
8-1、
9-1、
9-2、
10-1、
11-1、
12-1、
13-1、
14-1、14-2、14-3、14-4、14-5、15-1、16-1、16-2、17-1、18-1、19-1、19-2、20-1、21-1、21-2、21-3、21-4、21-5、
21-6、
22-1、
22-2、
23-1、
24-1、
25-1、
26-1、
27-1、
二、读图分析题 (共4题;共43分)
28-1、
28-2、
28-3、
28-4、
29-1、29-2、29-3、29-4、
29-5、30-1、30-2、30-3、30-4、
31-1、
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