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宁夏银川兴庆区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第二期
期末检测试卷
同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乐园,共同分享语文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注意,
姿势要端正,书写要认真,做完后千万别忘了检查,书写占3分。

1. 读拼音,写词语。

zhàn lán chèn shān fán zhíjī hán jiāo pò
guàn gài dīng zhǔ zēng tiān hé yán yuè sè
【答案】湛蓝衬衫繁殖饥寒交迫
灌溉叮嘱增添和颜悦色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湛、繁殖、灌溉、嘱、添”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教诲.(huì huǐ)步骤.(zòu zhòu)载.重(zǎi zài)羊圈.(quān juàn)
嫉.妒(jí jì)屏.风(pín píng)唾.沫(tù tuò)拉弦.(xián xuán)【答案】huì zhòu zài juàn
jí píng tuò xián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教诲(huì)步骤(zhòu)载重(zài)羊圈(juàn)
嫉妒(jí)屏风(píng)唾沫(tuò)拉弦(x ián)
3. 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郁郁()()()口()声()心()胆
()()起舞无()无()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寡(2). 欢(3). 异(4). 同(5). 提(6). 吊(7). 闻(8). 鸡(9). 边(10). 际(11). 顾(12). 盼(13). 提心吊胆(14). 妈妈去校参加家长会,李林在家提心吊胆,不知是福是祸。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成语,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

郁郁寡欢:形容心里苦闷。

指闷闷不乐。

异口同声:意思是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

形容意见一致。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闻鸡起舞:意为听到鸡叫就起舞剑,借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亦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词语在造句的时候,要理解词义,并选择符合实事的语境。

例如: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左顾右盼。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清泉一()微风一()珍珠
()的街道()地练字时间过得()
【答案】(1). 眼(2). 阵(3). 串(4). 热闹非常
(5). 认真(6). 真快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的量词积累。

清泉”可以用“一眼”,也可以用“一泓”,
修饰“珍珠”可以用“一颗”,也可以用“一串”。

修饰“微风”可以用“一阵”。

修饰“街道”可以用形容词“热闹非凡”或者“冷冷清清”等词。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修饰“练字”可以用副词或者动词“认真”或者“坚持不懈”等词。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修饰“时间”可以用“快”或者“慢”等词。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5. 按要求写句子。

1.沙滩上有贝壳。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不喜欢这个多才多艺的小姑娘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习成绩比过去增加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柔软的沙滩上有五颜六色的贝壳。

(2). 谁都喜欢这个多才多艺的小姑娘。

(3). 他的习成绩比过去提高了。

(4).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按要求改写句子的能力。

1.本题考查的是扩句,关于句子的扩写,就是在句子中增加修饰的成分,
“沙滩上有贝壳。

”我们可以在“沙滩上”前面加上修饰词,在“贝壳”前加上修饰词
本题考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注意在修改反问句是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谁不喜欢……呢”意味“谁都喜欢”,因此改为陈述句要改为肯定的陈述。

3.本题考查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一般修改病句的几个步骤是:①读句子理句意;②查找病因,确定病症;③改句子保原意。

本句的病因为搭配不当,“成绩”不能被“增加”,应是“提高成绩”,所以将句子改为:他的习成绩比过去提高了。

4.本题考查生用关联词连句。

根据“太阳离地球太远了”和“盘子那么大”可知是因果关系,所以用“因为……所以……”。

6. 积累乐园。

1.按要求填写。

(1)古人写景诗中,有了动物的点缀,就更生动有趣了。

如“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

和“______,竹溪村路板桥斜。


(2)古人经常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很有情趣。

如“小时不识月,________。

”“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和“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


(3)格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启迪。

为了提醒自己珍惜时间,我准备把“_______,________。

”这句格言挂在我的书桌前。

气象谚语,如“_______,_______。

”则给我们的出行带方便。

(4)联欢会上,同们都表演了自己拿手的节目,这可真称得上“_________——________”(填上恰当的一句歇后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乞巧》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

这首诗所写的中国古代节日是______,这个节日在农历______月_____日,传说那天是______鹊桥相会的日子。

(2)在本册课文中,我认识了不少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我最佩服______,因为_____
(3)《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叶底黄鹂一两声(2). 雨里鸡鸣一两家(3). 呼作白玉盘(4). 海上生明月(5). 碧海青天夜夜心(6). 少壮不努力(7). 老大徒伤悲(8). 朝霞不出门(9). 晚霞走千里(10). 八仙过海(11). 各显神通(12). 唐(13). 林杰(14). 乞巧(15). 七(16). 七(17). 牛郎、织女(18). 博莱克(19). 克徕帝(2021 三胖(21). 博莱克(22). 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

(23). 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时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生对古诗词、谚语俗语的理解和默写。

(1)“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全诗:燕子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出自唐代王建的《雨过山村》
全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出自唐代李白的《古朗月行》
全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古》
全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
全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关于珍惜时间名言: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气象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意思就是如果早晨起看到天边有朝霞的话,今天的的天气可能会不好,要引起重视,若是傍晚看到天边的晚霞,第二天很有可能有一个好天气。

(4)根据语境,联欢会上同们的多才多艺可用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意思是:在某个环境下,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本领去做一番事情,比喻大家做事都各有一套,拿出自己看家本领互相竞争。

2.本题考查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

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2)本题要求生对课文中人物的了解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3)《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意思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

寓言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羊圈破了个洞,夜里狼钻进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修,把洞堵上
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多此一举。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狼又从洞口钻了进,又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以后,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7. 根据情境写句子。

同们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三(2)班的同正在热烈地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请你也参与其中,说说你的想法吧。

班长: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乱丢垃圾,要从小事做起。

中队长:我们可以低碳出行,尽量步行上下。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要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买东西不用塑料袋,用环保袋。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口语交际能力,具体说就是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谈自己看法,如节约纸张,少用一次性物品,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

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完成问题。

课内阅读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luǒ lù()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很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lí míng(),雨才停下。

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道卷
向了何处。

8. 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9.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增加——()缩小——()
10. 小村庄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但山坡上的树木却变
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8. 裸露黎明
9. (1). 消失(2). 减少(3). 扩大
10. (1). 一栋栋房子(2). 各式各样的工具(3). 应有尽有的家具(4). 屋顶冒出的柴烟
11. 拟人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生看拼音写词语,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裸(luǒ lù)、黎明(lí míng)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在文中寻找对反义词的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显露出,消失: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

词语出现在句子“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中,互为反义词。

增加:意思是在原的基础上添加,减少:去掉一部分。

词语出现在句子“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中,互为反义词。

缩小:是指规模、数量、范围或数目上减少,由大变小。

扩大:扩张范围。

词语出现在句子“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中,互为反义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在短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根据文中句子“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可知数目都变成了什么。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生对修辞手法理解和运用。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句中“没喘气儿”一词将“大雨”赋予了人的行为,因此为拟人句。

课外阅读
我爱菊花
我家院子里种了许多花,有米兰,有玫瑰,还有太阳花……每年春夏间,它们争芳吐艳,惹人喜爱。

然而,我最喜欢的是迎霜怒放的菊花。

深秋的早晨,大地、屋顶、树枝上都布满了寒霜。

瑟瑟的秋风吹了,黄叶纷飞,百花凋谢。

可是菊花却挺立着干,伸展着枝,张开着叶,盛开着花,显示了傲霜耐寒的性格。

菊花种类繁多,颜色艳丽,姿态万千。

就说我家院子里的菊花吧,那白菊白得像雪,黄菊白里透黄,墨菊紫里透红,真是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再说形状吧,龙须菊的花瓣向上卷起,好像小姑娘头上的卷发。

白菊花瓣很大,向外伸展着,大有展翅欲飞之势。

黄菊开放时,朵朵花儿就像毛茸茸的鸡娃……这一束束菊花,在寒风中竞相开放,真是千姿百态,美丽极
了。

我爱菊花。

菊花啊!你高尚的品格激励着我奋发向上!
12. 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菊花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三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作者用________比喻龙须菊向上卷起的花瓣,用_________比喻黄菊的朵朵花儿。

14. 按要求摘录词语。

(至少写2个)
描写菊花颜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菊花形状的: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读完短文,你觉得作者为什么喜爱菊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1). 挺立(2). 伸展(3). 张开(4). 盛开
13. (1). 菊花种类繁多,颜色艳丽,姿态万千。

(2). 小姑娘头上的卷发(3). 毛茸茸的鸡娃
14. (1). 白得像雪,紫里透红(2). 向上卷起,向外伸展
15. 作者不仅喜爱菊花的外形美,更喜爱菊花的高贵品质。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生在短文中寻找关键词的能力。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或一种动态变化,一般出现在名词主语或主句后面。

在短文第二段中“可是菊花却挺立着干,伸展着枝,张开着叶,盛开着花,显示了傲霜耐寒的性格。

”中描写菊花的动词有“挺立、伸展、张开、盛开”。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生在短文中寻找中心句及修辞手法的能力。

中心句就是能够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分析第三段内容可知,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总说的句子一般在句子的首句还是末句。

本文中心句在句首,后面的内容分别介绍了菊花的颜色、形状。

表现出菊花的姿态万千。

在句子“须菊的花瓣向上卷起,好像小姑娘头上的卷发。

”中,将“须菊的花瓣”比喻成“小姑娘头上的卷发”,在句子“黄菊开放时,朵朵花儿就像毛茸茸的鸡娃……”中将“朵朵菊花”比喻成“毛茸茸的鸡娃”。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筛选。

句子“就说我家院子里的菊花吧,那白菊白得像雪,黄菊白里透黄,墨菊紫里透红,真是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是对菊花颜色的描写。

例如:白得像雪、白里透黄、紫里透红、五颜六色。

句子“龙须菊的花瓣向上卷起,好像小姑娘头上的卷发。

白菊花瓣很大,向外伸展着,大有展翅欲飞之势。

黄菊开放时,朵朵花儿就像毛茸茸的鸡娃……”是对菊花形状的描写。

例如:向上卷起、向外伸展。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生对短文主旨的理解。

在短文的第一段写出了菊花迎霜怒放的品格,在短文第二段描写了菊花傲霜耐寒的性格。

在短文的第三段具体介绍了菊花的外形和姿态美。

由此可总结出本文主要写了菊花的外形美和菊花迎霜怒放、傲霜耐寒的高贵品格。

表达出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16. 习作乐园。

你想过将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

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答案】范文:
未的衣服
现在的人们经常会因为每天该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而觉得烦恼,还会因为衣服经常需要换洗而觉得麻烦。

那么,未的衣服可就大不一样了,再也不会存在这些恼人的问题了,是不是很好奇下面就听我为你详细地介绍一下吧!
在不久的未,我们每个人只要有-件衣服就可以了,这件衣服上会有许许多多的小按钮,每个小按钮都代表着一种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将会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需求。

首先,这件衣服可以随着天气和温度的不同而不断地变换。

如果你很热,只要按一下衣服上面的“制冷按钮”,那么你的衣服的厚度就会一点儿一点儿地慢慢减少,可是衣服的外表,却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当然,如果天气很冷的话,你再按一下“制热按钮”,你的这件衣服就会瞬间变成一件温暖无比的棉衣,多冷的天气我们也不会惧怕!所以,一年四季,我们只需要这一件衣服就足够了。

其次,这种高技的衣服还自带清洁功能。

现在好多小孩子吃一次饭衣服就会弄得很脏,爸爸妈妈要经常为他们清洗,很是辛劳。

未的衣服自带的清洁功能,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按下衣服上的“清洁按钮”,所有的污渍都会一扫而净,整件衣服就会立马变得洁净如新。

未的衣服,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防水。

在下雨或者下雪的时候,如果你忘记,带雨衣或雨伞的话,那这件衣服就会帮上大忙,它会瞬间变成一件雨衣,这样,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被淋成落汤鸡了。

这就是未的衣服,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一定也十分的期待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习作的能力。

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内容可想象未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要想象合理,有现实依据。

表达清楚,语言流畅。

作文的内容范围很宽泛,但写作时要突出某一方面,不能面面俱到。

写作思路
开头点题,未的技会怎么样呢,引出下文,激发读者兴趣。

中间写未技的功能,给人们提供哪些了方便。

展开想象,大胆构思,发挥想象,尽情畅想。

想一想,未的技,会达到一种怎样的程度;突显出与现在的状况的不同之处。

要注意详略,想象要合理,切合实际。

最后,让大家期待未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