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物理学期末考试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物物理学期末考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以下哪种分子不是生物大分子?()
A 蛋白质
B 核酸
C 脂质
D 多糖
【解析】脂质不是生物大分子。

生物大分子通常是指分子量较大、
结构复杂、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有机分子。

蛋白质、核酸和多糖都具
有这些特点,而脂质虽然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分子量相
对较小,结构也相对较简单。

所以选择 C 选项。

2、关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主要有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形式
B 维系二级结构的作用力是氢键
C 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不参与二级结构的形成
D 二级结构是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之一
【解析】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会影响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例如,侧链
的大小、电荷和极性等性质都会对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和形成产生影响。

A 选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形式,这是正
确的;B 选项,维系二级结构的作用力是氢键,也是正确的;D 选项,二级结构是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之一,这同样正确。

所以选择 C 选项。

3、 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不包括()
A 两条链反向平行
B 碱基互补配对
C 每 10 对碱基旋转一周
D 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链组成
【解析】DNA 双螺旋结构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而不是
核糖核苷酸链。

A 选项,两条链反向平行是 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之一;B 选项,碱基互补配对是其重要特征;C 选项,每 10 对碱基旋转
一周也是正确的描述。

所以选择 D 选项。

4、生物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A 膜蛋白
B 膜脂
C 糖类
D 离子
【解析】膜脂是生物膜流动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膜脂分子的脂肪酸
链的不饱和程度、长度以及胆固醇的含量等都会影响膜的流动性。


蛋白对膜的流动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不是主要决定因素。

糖类主
要参与细胞识别等功能,对膜流动性影响较小。

离子在维持膜的电位
和离子平衡等方面起作用,与膜的流动性关系不大。

所以选择B 选项。

5、酶促反应中,能提高反应速度的是()
A 增加底物浓度
B 降低反应温度
C 降低酶浓度
D 增加产物浓度
【解析】增加底物浓度通常能提高酶促反应速度。

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越高,与酶结合的机会越大,反应速度也就越快。

降低反应温度一般会使酶活性降低,从而降低反应速度。

降低酶浓度会使反应速度下降。

增加产物浓度对反应速度一般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反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抑制反应。

所以选择 A 选项。

6、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高能化合物?()
A ATP
B GTP
C 葡萄糖
D 磷酸肌酸
【解析】葡萄糖不是高能化合物。

ATP(三磷酸腺苷)、GTP(三磷酸鸟苷)和磷酸肌酸都含有高能磷酸键,在水解时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属于高能化合物。

所以选择 C 选项。

7、糖酵解的终产物是()
A 丙酮酸
B 乳酸
C 乙醇
D 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以进一步转化为乳酸或乙醇;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氧化,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但就糖酵解这一过程而言,其终产物是丙酮酸。

所以选择 A 选项。

8、电子传递链中,不参与质子跨膜转运的是()
A 复合体Ⅰ
B 复合体Ⅱ
C 复合体Ⅲ
D 复合体Ⅳ
【解析】复合体Ⅱ不参与质子跨膜转运。

复合体Ⅰ、Ⅲ和Ⅳ在电子传递过程中都能够将质子从线粒体基质侧(negative side,N 侧)泵到
膜间隙侧(positive side,P 侧),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电化学梯度,驱动质子回流释放能量来产生 ATP。

所以选择 B 选项。

9、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场所是()
A 叶绿体基质
B 类囊体膜
C 线粒体内膜
D 细胞质
【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在光反应中,光能
被吸收、转化并产生 ATP 和 NADPH 等物质。

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
场所。

线粒体内膜是呼吸作用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的场所。

细胞
质不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

所以选择 B 选项。

10、细胞周期中,DNA 合成发生在()
A G1 期
B S 期
C G2 期
D M 期
【解析】细胞周期中的 S 期是 DNA 合成期。

在这一时期,细胞进
行 DNA 的复制,为细胞分裂做准备。

G1 期是细胞生长和准备进入 S
期的阶段;G2 期是细胞为进入 M 期做准备的阶段;M 期是细胞分裂期。

所以选择 B 选项。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生物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
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分子生物物理、细胞生物物理、神经生物物理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_____。

答案: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核酸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

答案: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
4、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_____。

答案:脂双层
5、酶的活性中心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功能部位。

答案:结合部位、催化部位
6、糖有氧氧化的三个关键酶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7、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NADHQ 还原酶(复合体Ⅰ)、琥珀酸Q 还原酶(复合体Ⅱ)、Q细胞色素 c 还原酶(复合体Ⅲ)、细胞色素 c 氧化酶(复合体Ⅳ)、泛醌
8、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过程。

答案: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9、细胞周期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时期。

答案:G1 期、S 期、G2 期、M 期
10、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细胞皱缩、染色质凝聚、凋亡小体形成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答:蛋白质变性是指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主要有:
(1)温度:高温通常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如加热使蛋白质凝固。

(2)pH 值:过酸或过碱的环境可能使蛋白质变性。

(3)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能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导致变性。

(4)重金属离子:如汞、铅等能与蛋白质中的巯基结合,导致变性。

(5)尿素、胍等:能破坏蛋白质的氢键,引起变性。

2、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答:糖酵解是葡萄糖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其生理意义主要包括:
(1)迅速提供能量:在机体缺氧或剧烈运动时,能快速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

(2)某些组织的主要供能方式:如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依赖糖酵解供能。

(3)为其他物质合成提供原料: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可为其他物质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3、简述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答: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受体接收外界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的过程。

其基本过程包括:
(1)信号分子的释放:细胞外的信号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等被释放到细胞外环境。

(2)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3)受体激活: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发生构象变化,被激活。

(4)信号转导:激活的受体通过一系列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将信号传递下去,产生第二信使等。

(5)细胞反应:第二信使等激活细胞内的相关酶或蛋白,最终引起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如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分化等。

四、论述题(20 分)
论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它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其过程主要包括:
(1)光能的吸收和传递: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并通过共振传递将光能传递给反应中心。

(2)光化学反应:在反应中心,光能引起电荷分离,产生高能电子。

(3)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高能电子经过一系列电子传递体传递,产生质子电化学梯度,驱动质子回流释放能量,形成 ATP 和NADPH。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其过程也称为卡尔文循环:
(1)羧化阶段:二氧化碳与核酮糖-1,5-二磷酸(RuBP)结合,生成 3-磷酸甘油酸(PGA)。

(2)还原阶段:PGA 被 ATP 和 NADPH 还原为 3-磷酸甘油醛(G3P)。

(3)更新阶段:部分 G3P 经过一系列反应重新生成 RuBP,以保证卡尔文循环的持续进行。

光合作用的意义十分重大:
(1)物质合成: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提供了物质基础。

(2)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维持大气成分平衡: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4)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

总之,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