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前言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通过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通识必修课程的开设情况,直接关系到高校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对高校通识必修课的开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笔者团队设计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向广大高校学生发布。
问卷共计包含10个问题,涉及学生对通识必修课程的了解程度、对课程
内容的满意度以及对课程体系的评价等。
调查结果
调查样本
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81份,其中男性148份,女性133份。
所涉及高
校数目为6所,省份涵盖广东、上海、北京等;学科覆盖工科、理科、文科、综
合类等。
学生对通识必修课的了解程度
从问卷结果来看,只有24.2%的学生对通识必修课的设置有相对清晰的了解。
大多数学生在课程名称和开设学院等基本信息上可以答上来,但对课程目标、体系设计等方面了解根本不足。
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在对通识必修课程内容的评价方面,学生呈现出褒贬不一的态度。
30.6%的学
生对课程内容十分满意,35.2%学生表示课程内容只能勉强接受。
另有34.2%的学
生表示对课程内容颇有微词,期望能有更多的门类和深度的课程设置。
对课程体系的评价
对于通识必修课程体系的整体评价,学生的态度也是分散的。
只有13.5%的学生对课程体系完全满意,57.6%的学生认为体系还有改进的空间,29%的学生则表示无法做出评价。
分析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通识必修课程的开设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学生对通识必修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评价方面,呈现出褒贬不一的态度。
这意味着当前通识必修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并未得到广泛认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细化。
另外,不到25%的学生对通识必修课程的设置有相对清晰的了解,这暴露出高校在宣传和普及通识教育方面的不足。
如果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和理解通识必修课程的目标和意义,那么他们对通识教育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也会受到影响。
最后,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学生希望高校能够在通识必修课程中增加更多的门类和深度的课程设置。
这既是对现有通识教育的改进和完善的迫切需求,也是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需要不断深入探讨和创新的发展方向。
结语
本次调查对高校通识必修课程开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揭示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这样的调查和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