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城市交通2015年长安大学创意大赛(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uture•城市交通”2015年长安大学创新大赛
策
划
书
汽车学院团委科协
2015年10月
目录
一.活动背景: (2)
二. 活动目的: (2)
三. 活动主题: (2)
四. 活动简介: (2)
五. 作品要求: (3)
(一)作品形式: (3)
(二)设计方向: (3)
六. 活动时间 (4)
七. 活动流程: (5)
(一)前期准备 (5)
(二)中期比赛 (6)
(三)后期总结 (8)
八. 优秀作品评选及颁奖: (8)
(一)设计类作品: (9)
(二)论文类作品: (9)
九. 经费预算: (10)
十. 突发状况及应急方案: (11)
附录一 (12)
附录二 (13)
附录三 (14)
一.活动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打造创新创业公共平台,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团委科技创新与创业协会筹划举办“future•城市交通”2015长安大学创新大赛。
大学生作为未来创新创意设计的生力军,有责任也有能力对未来国家发展提出积极的建议。
为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育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大学生们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特别举办“future•城市交通”2015年长安大学创新大赛。
二. 活动目的:
本次“future•城市交通”2015年长安大学创新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大胆创新的设计空间,本次比赛面向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新锐群体举办的以创新为主题的全校性竞赛活动。
活动采用创新大赛的形式,面向全校大学生征集未来城市交通主题的项目,该主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旨在为热爱生活、乐于创新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
同时此次“future•城市交通” 2015年长安大学创新大赛能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解决交通拥堵、智能出行等社会焦点问题而努力。
三. 活动主题:
“future•城市交通”2015年长安大学创新大赛
四. 活动简介:
“future•城市交通”,是面向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新锐群体举办的以创新为主题的全校性竞赛活动。
活动采用创新大赛的形式面向全校大学生征集富有创意的想法及方案,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灵感的平台。
我们征集的作品可以是论文文案或设计图纸的形式,从未来城市交通的大主题入手,阐述我们对未来城市交通规划的设想或未来公共交通工具的设想。
只要你热爱生活,思考生活,定能从身边发现精彩的点子,让我们的出行得更加顺畅!
本次“future•城市交通”2015年长安大学创新大赛由汽车学院团委科协主办,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大赛鼓励创新,但也要考虑可行性。
参赛者可以从感兴趣的角度,以文字方案或设计图(电脑设计或手绘)的形式,去阐释对理想中的未来交通科技生活的理解。
五. 作品要求:
(一)作品形式:
初赛:上交作品形式分为两类,选择其中一类即可
论文类,上交纸质版论文,并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实物类,交实物(图纸)并附产品文字介绍(纸质版),电子版文字说明书及实物图片发至指定邮箱。
复赛:基于初赛提交的论文或实物,准备5分钟简要PPT展示。
决赛:10分钟PPT讲解
参赛者提交的论文及说明书应包含对创意形成的具体描述、设计目的、可行性分析等;设计图应附上简要的设计说明。
(二)设计方向:
未来城市交通:
a)综合交通:各个运输网络,方式,管理、组织的相互配合,有机结合。
b)平安交通: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各个领域,全过程,特别是基层和一
线。
c)智慧交通: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
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来实现对于交运各个方面的技术支撑,使交通系统在
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
力以此提升各个方面的水平。
d)绿色交通: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一脉相承,强调的是城市
交通的“绿色性”,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
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
交通效率。
➢互联智能泊车位
➢创新城市物流模式
➢创新智能公共停车空间
➢创新公共交通运营模式
➢车载智能设备
➢创新配件与车可联系的可穿戴设备
➢创新智能公共交通车辆
……
六. 活动时间
9月25日-10月8日:微电影拍摄制作
10月8日:初赛、复赛、决赛的教室、多媒体申请
10月8日—10月15日:
通过微信平台、汽院科协新浪微博以及各大学生组织群发布本次大赛
的微电影宣传片。
向汽车学院、公路学院、经管学院等发放邀请函。
10月13日—10月15日:
东西区食堂门口同时设点宣传,收集报名表,汇总网上报名信息
10月25日:收集初赛作品
10月26日:公布初赛结果,每个主题选出10—20组进入复赛
10月28日:进行复赛
10月29日:公布复赛结果,由评委选八支队伍进入决赛
11月5日:进行决赛,评委及观众共同评选出本主题的一二三等奖,并进行颁奖仪式。
七. 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教室、多媒体申请:
10月8日:初赛、复赛、决赛的教室、多媒体申请。
(1人)
2.新网部人员负责拍摄制作微电影,并对比赛跟踪报道:
9月25日-10月8日:微电影拍摄制作
3.宣传工作:
10月8日—10月15日:
通过微信平台、汽院科协新浪微博以及各大学生组织群发布本次大赛的微电影宣传片。
(新网部负责)
与各班科技发展委员沟通,宣传到班。
(秘书处负责)
通过校科协向各院科协进行宣传。
(秘书处负责)
10月13日—10月15日:
东西区食堂门口同时设点宣传,收集报名表,汇总网上报名信息。
(文化部、科竞部、新网部负责)
4.报名形式:
○1在东西区食堂门口现场咨询报名。
○2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长大汽院团委科协),并点击相关链接报名或关注微博(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团委科协)了解详情。
○3通过校团委、校科协微信平台获取相关活动资讯并报名。
(二)中期比赛
1.初赛(10月25日):
2-4人一组,于规定时间之内在各宣传地点或提供的网上报名方式报名,在规定日期内根据活动的四大主题,发挥自己的创意构思,写出论文(论文类)或制作实物或设计图(实物类),并将作品以电子版形式发送到指定邮箱,并提交纸质版文案到汽车学院团委办公室,竞赛组委会专业评审按评分标准进行审核。
选取12组进入复赛。
初赛成绩将在汽车学院团委科协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公开发布(新网部负责),并将短信通知各晋级队伍(2人负责短信)。
进入复赛的队伍要准备5分钟PPT简要讲解。
2.复赛(10月28日):
(1)前期准备
○1联系办公室确认教室及多媒体设备的申请。
○2安排干事做好决赛用PPT(1人),准备好签到表、台卡、评分表、统分表、矿泉水、小礼品(1人负责物品准备)、笔记本电脑(2台)等,并通知进入决赛队伍进行准备。
(2人负责短信)
○3部长做好现场人员机动调配(2人机动)。
○4有空课的干事提前一个小时到场布置黑板及会场。
(4人)
(2)比赛安排
复赛于10月28日晚进行。
将选出8组晋级队伍晋级决赛。
请校科创先锋(4人)担任评委。
流程:
赛前将评委安排妥当,主持人简单介绍评分细则。
同时安排各组队伍代表进行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人负责抽签,2人负责会场秩序,1人负责多媒体设备的调试,PPT的拷贝) 18:40-18:55 提前5分钟,主持人控制好现场气氛。
18:55-19:00 主持人登台,介绍评委,规则等。
(1人负责电脑计时) 19:00-19:10 参赛队轮流进行5分钟PPT展示。
19:10-20:20 休息5分钟,收统分表(1人),开始互动环节,主持人组织在场观众进行小游戏,并发放小礼品。
(准备礼品一人)。
对参赛队成绩进行统分排名,确定进入决赛名单(统分2人,1计算1核对) 20:20-20:25 主持人宣布成绩以及晋级队伍。
20:25-20:30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请评委先行退场。
20:30-20:35 (3)赛后处理
所有人员检查教室内遗留物品,并清理卫生,擦掉黑板,关掉设备。
3.决赛(11月5日-8日):
(1)前期准备
○1联系办公室确认会场及多媒体设备的申请。
○2安排干事做好:决赛用PPT并负责会场多媒体播放(1人),打印签到表、台卡、评分表、统分表(1人),准备矿泉水、奖品、小礼品、证书(2人),并通知进入决赛队伍进行准备。
(2人负责短信),门迎(2人),会场秩序维护(4人),选手PPT拷贝(2人),机动笔记本电脑(2台)。
○3各部长做好机动人员分配(2人)。
○4有空课的干事提前一个小时到场布置黑板及会场。
(2)比赛安排
决赛于11月5日进行,由评委及观众共同评选出本主题的一二三等奖,并进行整体的颁奖仪式。
评委老师将请各汽车学院、公路学院、经管学院等相关专业老师及各院科协
主席作为评委。
决赛环节包括每组10分钟PPT展示、评委提问、现场观众提问、现场观众
投票等环节。
(评委打分分值占85%,观众打分占15)。
比赛前将评委老师安排妥当,简单介绍评分细则。
同时安排每队代表进行抽
签(2人负责),决定出场顺序。
18:25-18:30
提前5分钟,主持人控制好现场气氛。
18:30-19:00 主持人登台,介绍评委,规则等。
19:00-19:05
参赛选手按照抽签顺序,进行前4组的10分钟PPT讲解作品及答辩环节。
19:05-19:53 休息时间,主持人宣布开始互动游戏环节、及观众提问环节。
礼品发放(1
人),收统分表(1人),统分(2人),后4组做好准备。
19:53-20:03
后4组进行10分钟PPT讲解及答辩。
20:03-20:50
答辩环节结束,主持人宣布进入观众提问及投票环节。
收统分表(1人),PPT
统分(2人),观众投票环节收选票(4人),观众投票环节统计选票成绩(4
人),总统分(2人),同时请评委老师进行点评,期间统分完成,确定获奖名
单。
20:48-21:00
主持人宣布比赛成绩(其中8日晚统一进行颁奖)。
21:00-21:10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请评委先行退场。
并组织观众有序退场。
(门迎2人,会场秩序4人) 21:10-21:15
(3)赛后处理
所有人员检查会场内遗留物品,并清理卫生,关掉设备。
(三)后期总结
活动结束三天之内进行活动资料总结整理,并递交材料给秘书处及校科协。
八. 优秀作品评选及颁奖:
初赛作品,选12组进入复赛。
复赛作品,根据现场PPT讲解得分择优选取8组进入决赛。
决赛作品,进行综合评定,根据现场评分(评委打分85%和观众投票15%)确定名次,比赛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颁奖仪式将在11月5日晚进行。
评分细则如下:
(一)设计类作品:
评委根据创新性(30%)、实践性(30%)、科学性(20%)、实用性(20%)对各作品进行打分。
创新性:(1)是否令人耳目一新;(2)是否填补了某一领域的空白;(3)是否在原来的古板的现实中有亮点;(4)将旧技术或是技术指标用于新的领域实践性:(1)是否与现实生活相符;(2)是否可以适用于我们的某个领域;(3)支持根据现实生活而进行改进
科学性:(1)是否具有理论的支持;(2)是否具有引用现例支持
实用性:(1)是否是以现实问题提出;(2)是否可以方便现实生活;(3)是否支持社会运用及生产(可行性分析)。
(二)论文类作品:
评委根据选题(20%)、文献资料引用(20%)、论文规范性(10%)、方案可行性(20%)、论证(20%)、语言(10%)对作品进行打分
选题:(1)基于大主题下且选题新颖;(2)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或理论价值;
文献资料引用:(1)所参考的文献资料充分,接近学术研究前沿;(2)凡直接引用他人原文或间接借用他人观点之处,均明确地标注出处,且直接引用的文字不多于所撰写论文的30%,对所引文献资料的理解准确;
论文规范性:(1)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包括引言、论文主体和结论,以下同);(2)参考文献选录与编排方式均符合要求,脚注或尾注清楚明了;
方案可行性:(1)对当今社会有着积极意义;(2)方案实现符合国情;
论证:(1)论证思路清楚,逻辑性强;(2)显示了作者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3)能准确理解并合理利用所引文献,遵守学术规范,体现了作者良好的学风(4)研究所得结论可靠;
语言:语言符合论文语体特点,语句之间衔接自然,通顺连贯,遣词造句准确无误,无错别字
九. 经费预算:
合计152
十. 突发状况及应急方案:
1、初赛、复赛筛选保证不得有抄袭。
2、了解选手进行成品展示时的条件,给予必要的支持。
3、控制好参赛人数,申请符合人数要求的场地。
4、提前检查好教室的硬件设施,保证万无一失。
准备两台笔记本电脑,以防万一。
5、决赛队伍每组讲解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安排干事计时,9分钟时提示选手。
6、活动后清理会场,尽快恢复原场地。
7、若报名人数较少,安排大一干事在宣传期间利用晚上时间对各院学生宿舍进行针对性扫楼。
附录一
日程安排表
10月8日:初赛、复赛、决赛的教室、多媒体申请
10月8日—10月15日:
微信平台、汽院科协新浪微博、各大学生组织群上传本次大赛
的微电影宣传片、向汽车学院、公路学院、经管学院等发放邀请函。
10月13日—10月15日:
东西区食堂门口同时设点宣传,收集报名表,汇总网上报名信息
10月25日:收集初赛作品
10月26日:公布初赛结果,每个主题选出12组进入复赛
10月28日:进行复赛
10月29日:公布复赛结果,选出八支队伍进入决赛
11月5日:进行决赛,评委及观众共同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进行颁奖仪式
附录二
决赛人员安排表会场布置:4
签到: 2
门迎: 2
引导: 4
评分表汇总:2
主持人: 2
计时:1
多媒体调试: 1
附录三
决赛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