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幼教专家《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美幼教专家《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暑假里阅读了旅美幼教专家吴放的作品——《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

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封信,都让我感触很深,因为它与我们的工作太贴近了。

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更可以从书中感受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益处,会从身边小事中悟出大道理。

读到第十封信的时候,吴放老师说到了美术欣赏活动,说实话在我们课程中美术欣赏活动相对较少,因此,自己对如何组织美术欣赏活动有些无从下手。

看来吴放老师的想法,对我的启发很大。

书中首先将什么是美术欣赏活动进行了阐述,吴放老师是站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文字的角度进行理解,她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欣赏能力要从幼时开始培养。

欣赏并不需要与理解同步”。

接着她就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幼儿融入与参与欣赏过程,从欣赏的过程、欣赏的范围、欣赏的持续性、欣赏的趣味性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借鉴,从中我结合自己周围的环境和幼儿的特点,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在组织幼儿欣赏活动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1.有双发现美的眼睛
美随处可见,凡视觉所能触及的事物几乎都存在美,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形式的美。

但是如果没有审美的目光却又会视而不见。

对美的事物的观察兴趣,感觉的灵敏性,是要靠引导和训练才得以提高的。

幼儿好动、好问,对客观事物充满好奇心和广泛关注的天性,正是开发和培养审美感觉的好时机。

2.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
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和审美能力及绘画的创造表现能力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与幼儿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幼儿感兴趣的有关内容。

如小班以欣赏表现花草为主,穿插些单体结构的动物如小鸡、小鸭、小象、小鱼、乌龟等,积累丰富的表现形象经验;中班以欣赏表现树木、动物、建筑及服装、玩具为主,穿插些抽象作品的欣赏,使幼儿对色彩的冷暖倾向有所感知;大班以欣赏名画为主,使幼儿对色调、构图、色彩的情绪等有所感知,并尝试在表现活动中加以运用,以提高审美表现能力。

3.灵活组织的教学
教师在幼儿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承担了引导者和欣赏伴侣的角色。

欣赏活动的形式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随机活动等形式。

集体活动:通过晨间活动和午餐后的散步时间,组织幼儿欣赏园内的花、草、树木和活动室内外的环境布置,及幼儿园周围的建筑物和公园的美,使幼儿感受、认识周围环境的美。

随机活动:随机教育有很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审美资源的灵活利用。

如有时,幼儿带新图书来园,就引导幼儿对该书的封面图画色彩、形象、构图等进行感受认识,或幼儿穿了件新衣服来园,就引导幼儿对服装的色彩、图案和式样等进行感受和认识。

在不知不觉中,幼儿
会形成一种用审美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