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旧人教必修二精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考纲要求:1、理解染色体组型的概念,学会人类染色体的组型分析方法
2、理解性别决定的方式和伴性遗传的原理
考点透析:
【拓展】考点一、人类染色体分组的分析
(1)人类染色体有种不同的形态,分别是。
(2)在男性与女性的体细胞中无显著差别的染色体,称,与性别决定。
(3)在人体的正常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成对染色体。
(4)不同生物染色体分组也是各不相同。
【基础】考点二、性别决定
1、概念:
2、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3、方式
(1)XY型性别决定:
♀(2A+XX)→卵细胞(A+X)♀(2A+XX)
♂(2A+XX)→精子(A+X)♂(2A+XY)
精子(A+Y)
(2)ZW型性别决定:同型性染色体(ZZ)决定雄性,异型性染色体(ZW)决定雌性。
4.举例分析生物的不同性别决定方式
XY型
ZW型
例1、在XY型性别决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精子
B、卵子
C、体细胞
D、减数分裂
例2、下列细胞中,有性染色体的是()
A、成熟的红细胞
B、卵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神经细胞
例3、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可能是由于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基础】考点三、伴性遗传
1、概念:
2、实例
3、实质
【拓展】例4、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
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基础】4、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
②
例5、一对夫妇正常,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妻弟是色盲患者。
请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概率是()
A、100%
B、50%
C、25%
D、12.5%
例6、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此染色体畸变是发生什么之中?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假如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色盲,则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之中?其中正确的是哪一组()
A、精子、卵、不确定
B、精子、不确定、卵
C、卵、精子、不确定
D、卵、不确定、精子
【拓展】考点六、有关遗传图谱类的解题方法讨论
遗传系谱题形式简洁,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关于遗传系谱的分析是遗传问题中的难点。
解题思路如下:
1、首先,判断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判断显隐性
①显性遗传:代与代之间有连续性,子代中有患者,则双亲中必有患者,且后代发病率较高(至少为1/2),(注意若是独生子女,则看不出发病率;若都是患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
②隐性遗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2)基因定位
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或Y染色体上,即判断遗传方式是否与性别有关。
①Y染色体遗传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最好判断。
②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隔代遗传,母亲是患者,则儿子全部是患者;女儿是患者,则其父一定是患者。
③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交叉遗传,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一定是患者。
④常染色体遗传:没有交叉遗传和发病率不均衡的特点。
2、其次,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能确定的先确定下来,如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则基因型肯定是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如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再根据前后代隐性个体的基因型来推断。
3、最后,根据基因型和有关遗传规律计算,分析解决问题。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要注意的是,不要见到有男女性别出现,就误认为是伴性遗传。
对常染色体遗传要注意“生一患病女孩的机率”与“生一女孩患病的机率”的区别,前者要考虑患病的机率和生女孩的机率(1/2),后者只要考虑患病的机率,因为女孩已经成为事实。
若某一显性个体的父母均为显性,而兄弟姐妹中有隐性个体出现,则该显性个体为杂合体的机率为2/3。
二对相对性状遗传的概率计算,一般先根据表现型确定基因型,然后按分离规律分别计算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概率,最后按统计学的加法或乘法定律算出两对性状的总概率,这样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化。
例7.下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I2,Ⅲ9,Ⅲ11
(2)写出与Ⅲ10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
为。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若Ⅲ8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
(4)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拓展】考点七:伴性遗传与二大定律:
(1)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关系。
伴性遗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此它也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在形成配子时,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彼此分离。
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性染色体和异型染色体两种组合形式,因此伴性遗传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是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二是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该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也一定要和性别联系起来。
(2)伴性遗传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性状遗传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规律处理,整体上则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来处理。
例8.下图表示人类形成双胞胎的两种方式,如果一对夫妇,其中妻子是血友病患者,丈夫表现正常,妻子怀孕后经B超检测是双胞胎,请据此回答:
(1)如果此双胞胎与方式一相符,胎儿甲是男性,则胎儿乙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
(2)如果此双胞胎是通过方式二形成的,经B超检测发现胎儿丙为女性,则丙患血友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若丁患血友病,则他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___。
若检测发现胎儿丙是白化病患者,则丁是白化病同时又是血友病患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