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地理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60分)
1.(2分)有“人类之家”之称的是()
2.(2分)我们常说的“人类的家园”是指()
3.(2分)地图三要素是指()
①方向
②比例尺
③图例和注记
④图名
4.(2分)下列选项,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5.(2分)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6.(6分)2019年2月5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和地球将开启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下图为蓝色的地球绕燃烧着的大火球(太阳)运动的照片,下
图为“流浪地球大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地球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形状是圆形
B.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C.地球是一个大火球
D.地球上只有海洋,没有陆地
(2)正确表述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的体积是51亿平方千米
B.地球表面任意一点到地心的半径都是6371千米
C.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的是赤道地区
D.如果要给地球做一件外衣包裹全身的话,所需面料为4万平方千米
(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是圆形
B.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赤道是最长经线圈
(4)拨动地球仪,演示“流浪地球”的自转,正确的做法是()
(5)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之日,有关北京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7.(2分)下列山脉不属于东西走向的是()
8.(2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球仪、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仪的形状与地球实际形状相同
B.地球仪上的地轴在实际地球上存在
C.所有纬线均是一个圆圈但长短各不同
D.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故可指示南北方向
(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
A.面对地球仪时,自左向右拨动球体
B.从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
C.手握底座,整体逆时针旋转地球仪
(3)甲地位于()
(4)甲地和乙地的共同点是()
(5)乙地位于甲地的方向是()
9.(2分)北京城市的中轴线形成于明清时期,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中轴线上汇聚了北京旧城的许多重要建筑,读图北京中轴线示意图,识别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有()
A.德胜门箭楼
B.东便门城楼
C.故宫博物馆
D.颐和园
10.(2分)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11.(2分)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古老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12.(2分)每年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3.(2分)领土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它指的是()
A.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空和领海
B.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水和领空
C.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水和领海
D.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
14.(10分)“数九”是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

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为九九消寒歌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数九”期间,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
(2)“数九”期间()
(3)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歌生动记录了“数九”期间当地的气候、物候及农事活动。

右图中九九消寒歌主要流传于()
15.(2分)下面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6.(2分)下图为北京市东西方向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该剖面图可以判定北京市()
A.地形多种多样
B.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
C.西部多山地,东部是平原
D.地势北高南低
(2)下列关于地形对北京市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部农业生产均以种植业为主
B.东西部农业生产均以林业为主
C.东部地势低洼,交通不便
D.西部人口稀疏,聚落规模小17.(2分)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印度
D.阿富汗、巴基斯坦
18.(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经度都在东半球
B.180度经线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C.东经170度在西经170度以东
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位于东半球
19.(2分)读天气符号示意图(如图),若牧民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
A.B.C.D.
20.(6分)读地球昼与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中各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M地经纬度(23.5°N,30°E)
B.O地位于热带
(2)根据光照情况,北京地区()
21.(4分)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二、综合题(40分)
22.(7分)读中国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图,它来自地区,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是。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洋和洋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点是。

(3)我们把(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名诗中的“春风”应指风。

(5)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B.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C.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
(6)1998年8月下旬以来,长江流域发生多次持续大范围的降雨过程,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百年未见的洪灾。

造成这一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较强
B.夏季风进退失

C.冬季风较弱
D.夏季风较弱
23.(13分)某校“指南针”社团进行了一次长江漂流的网上模拟活动。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阴影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该阶梯的主要地形区为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有“”之称。

(2)阶梯分界山脉:A ,B 。

(3)“指南针”社团在模拟漂流时,发现图中金沙江段是长江最难漂流的河段,试分析其原因:。

(4)C、D两处相比较,漂流比较平稳的是处,最适合建水电站的是处。

(5)“指南针”社团成员小明在模拟漂流后,画出了沿途四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24.(9分)读东北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与我国陆上有不连续疆界;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填序号)
(2)抗美援朝时期战士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奔赴前线,结合上图可知战士们从我国跨过鸭绿江所到的国家是()
A.蒙古
B.俄罗斯
C.朝鲜
D.韩国
(3)把图中字母及其对应的地理事物连线。

(4)下列关于④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邻国中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B.是我国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
C.是一个内陆国
D.与我国陆上有三处相接壤
25.(11分)将下列描写天气和气候的词语分别归类,填写到图中相应位置。

烈日炎炎终年高温长冬无夏鹅毛大雪四季分明风和日丽寒风瑟瑟雨热同期阴雨绵绵温和多雨冬冷夏热倾盆大雨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由于合适的位置而适合人类生存,成为人类的家园,故选:A。

2.【答案】D
【解析】
我们常说的“人类的家园”是指地球。

故选:D。

3.【答案】A
【解析】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故选A。

4.【答案】D
【解析】地图就是依据一定的比例尺制作而成的,地图必须有方向,有图例,说明符号的含义。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方向(东、南、西、北)、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所以A、B、C是必须的基本要素。

地图不一定要有颜色表示,D不是基本要素。

故选D。

5.【答案】B
【解析】一般在地形图上,高原和山地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则越深,高原一般是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而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的是丘陵;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的是平原,用绿色表示,故选B。

(1)B
6.【答
案】
(2)C
(3)C
(4)B
(5)D
【解析】(1)A.地球的形状是球形而不是圆形,A错误;
B.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B正确;
C.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不是火球,C错误;
D.地球上有海洋,也有陆地,D错误。

故选B。

(2)A.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体积单位不能是平方千米,数据也不是51亿,A 错误;
B.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不代表表面任意一点到地心的半径都是6371千米,B错误;
C.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的是赤道地区,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每天自转一周,赤道上的地点绕地心一周,走过的距离是4万千米,正合八万里,C正确;
D.如果要给地球做一件外衣包裹全身的话,所需面料为5.1亿平方千米,而非4万平方千米,D错误。

故选C。

(3)A.所有经线都是半圆形,A错误;
B.除度数相同的南北纬外,其他纬线长度均不相等,B错误;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正确;
D.赤道是最长纬线圈,D错误。

故选C。

(4)A.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仪上北极遥指北极星的方向,而非南极,A错误;
B.面对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B正确;
C.手握底座,自左向右旋转地球仪,C错误;
D.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是公转过程,D错误。

故选B。

(5)四个选项中,只有晴,东风3~4级是描述天气。

ABC三项均为描述气候特征。

故选D。

7.【答案】C
【解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靠北的一列是天山和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和秦岭,靠南的一列是南岭。

故选C。

(1)D
8.【答
案】
(2)A
(3)C
(4)A
(5)B
【解析】(1)A.地球仪的形状与地球实际形状不相同,A错误;
B.地球仪上的地轴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B错误;
C.所有纬线均是一个圆圈,但长短各不相同,南北半球对称的纬线相等,C错误;
D.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故可指示南北方向,D正确。

故选D。

(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面对地球仪时,自左向右拨动球体;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旋转球体;地球仪底座保持不动,故选A。

(3)南大南纬,北大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据图可知,甲地的经度为东经,经度为60°E,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故其纬度为30°N。

故选C。

(4)A.据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赤道北南,故其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A错误;
B.甲乙两地经度都为60°E,故其位于东半球,B正确;
C.甲乙两地纬度都为30°,故位于低中纬度的交界上,C错误;
D.30°位于23.5°~66.5°之间,故都位于温带,其中甲位于北温带,乙位于南温带,D错误。

故选A。

(5)甲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故为南北方向,其中乙更靠近南极,故乙位于甲的正南方向,故选B。

9.【答案】C
【解析】北京城市的中轴线形成于明清时期,南起永定门,经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等,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中轴线上汇聚了北京旧城的许多重要建筑。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故选B。

11.【答案】A
【解析】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了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说明地壳是会发生变化,不是固定不变的,故选A。

12.【答案】D
【解析】每年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这三个月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故选D。

13.【答案】D
【解析】领土(又称疆域)指主权国家所管辖的地区范围,通常包括一个该国国界(边境)内的陆地(即领陆)、领水(包括河流、湖泊、内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有时亦会包括领海。

故选D。

(1)C
14.【答
案】
(2)A
(3)B
【解析】(1)读图可知,地球运行在图中丁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时值北半球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地球运行在图中甲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值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图中乙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时值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地球运行在图中丙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值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结合题意,“数九”是从每年的12月22
日开始的,故位于图中丙丁之间,故选C。

(2)A.北京的白昼在持续的增长,A正确;
B.“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即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B错误;
C.太阳直射点距北半球越来越近,石家庄正午影子逐渐变短,C错误;
D.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各地昼夜等长,D错误。

故选A。

(3)从冬至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

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节气;故选B。

15.【答案】A
【解析】A.中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A错误;
B.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正确;
C.中国领土最北、最东端均位于黑龙江省,C正确;
D.中国完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正确。

故选A。

16.【答
(1)C
案】
(2)D
【解析】(1)从该剖面图可以判定北京市的地形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故选C。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西部山地以林业为主,东部平原以种植业为主,东部平原,地势低平,人口稠密,交通便利,西部山地人口稀疏,聚落规模小,故选D。

17.【答案】B
【解析】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老挝、缅甸、朝鲜、印度、尼泊尔和不丹共14个,其中与云南省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三个国家。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我们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160°E至180°之间的经度虽为东经度,但不属于东半球;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位于东半球;由于纬线根据劣弧来指示东西方向,如果两条经线的度数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在西经度的东,如果两条经线的度数和大于180°则东经度在西经度的西,所以东经170度在西经170度以西,故选D。

19.【答案】B
【解析】表示晴,表示沙尘暴,表示降雪,表示降雨。

由于牧民
在草原上过度放牧,沙尘暴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次数有所增加,表明我国北方的荒漠化问题比较严重。

故选B。

20.【答
(1)B
案】
(2)C
【解析】(1)A.依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定该图为北半球,M地的纬度为23.5°N,西经顺着自转方向逐渐增大,东经顺着自转方向逐渐减少,因此M地的经度为30°W,M 地经纬度(23.5°N,30°W),A错误;
B.O地位于赤道上,属于热带,B正确;
C.P地和M地在同一条经线上,经纬指示南北方向,P地在M地的正北方向,C错误;
D.E地的经度为90°E,位于东半球,D错误。

故选B。

(2)读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在夏至日前后,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北京日出东北方向,是一年中正午太阳最高时期,故选C。

21.【答案】B
【解析】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发现了新大陆,但是不能证实地球是球形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

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从出发地环绕地球一周又回到出发地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C、D选项是近现代科技水平提高后通过科技手段证实了
地球是球形的。

故选B。

二、综合题
22.【答案】(1)A 蒙古西伯利亚寒冷干燥
(2)太平印度温暖湿润
(3)夏
(4)夏季
(5)C
(6)B
【解析】(1)由图可知,表示冬季风的是A图,它来自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

(3)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名诗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

(5)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冰雪融化快,故选C。

(6)长江遭受的洪涝灾害是由于夏季风进退失常,故选B。

23.【答案】(1)一青藏世界屋脊
(2)横断山脉巫山
(3)位于阶梯交界处,峡谷多,水流急
(4)C D
(5)

【解析】(1)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第一级阶梯,该阶梯的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该高原因海拔高而被称为“世界屋脊”。

(2)A为横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B为巫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
级阶梯的分界线。

(3)金沙江流经我国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的横断山区,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漂流难度
大。

(4)C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漂流较平稳,D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
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适合建水电站。

(5)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流经我国三级阶梯。

24.【答案】(1)④②③
(2)C
(3)
(4)A
【解析】(1)图中显示我国的邻国中④俄罗斯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②韩国、③日本是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从我国跨过鸭绿江所到的国家是朝鲜。

(2)根据图中鸭绿江的位置和抗美援朝的历史可知,与我国以鸭绿江为界的国家是朝鲜。

(3)根据图中A、B、C、D的位置可知A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B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C是渤海,D是黄海。

(4)④俄罗斯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我国邻国中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与我国陆上有两处相接壤,我国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

25.【答案】
【解析】天气表示的一个区域内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气候表示的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内的大气的多年的平均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