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盆地(渭河盆地)地热能应用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中盆地(渭河盆地)地热能应用现状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条件好,莫霍面和居里面上隆、岩石圈厚度薄、热流值高,新生界沉积厚度大,地热资源量大。
据相关资料统计,截至2013年,关中盆地地热资源直接应用形式主要以供暖,温泉疗养、洗浴和养殖为主(表2-5),陕西省内共有地热水开采井约480多眼(见图2-9),其中渭北岩溶型层状热储低温热水井160眼,地热温泉点6处,不低于480眼地热井分布于关中盆地境内。
西安、咸阳城区及其周边地区除有较好的孔隙型层状热储外,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也促进了该地区地热资源开发速度较快,资源开采相对集中,有地热井约290眼。
地热井密度最大的地段属长安区栾镇东大一带,平均地热井密度1.77眼/km2,蓝田汤峪平均地热井密度1.4眼/km2。
渭南市热水井总共有160多眼,分布于渭南、华阴、华县、富平、合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等岩溶区,地热井分布密度除洛河附近相对集中外,其它地区相对较小。
宝鸡市共有地热井24眼,分布于西汤峪武功、岐山、扶风等地。
温泉疗养洗浴以临潼、蓝田汤峪、南山温泉、眉县汤峪温泉疗养和洗浴为主,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地热能供暖以咸阳武功县、咸阳城区、西咸新区、浐灞为主,供热面积约1500万m2;温泉养殖以长安东大约14万平米的地热养殖场为主,不成规模。
表2-5陕西省地热资源应用现状
图2-9西安及周边地区地热井分布情况
从全国范围来看,陕西省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起步较晚,最早始于20 00年前后西安市高新开发区新建的企事业单位,但仅止于前期论证阶段,并未实施。
2005年底,陕西宾馆经调研考察,开展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前期勘查及试验,2006年底完成了地下水水源热泵全部配套工程,并在当年进行的实际运行中显现出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自2006年以来先后在关中、陕南和陕
北地区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单位已经有150余家,其中(见表2-6)西安市有64处,汉中市29处,宝鸡市11处,咸阳市11处,其余20多处零散分布在其他各市。
开发的深度一般80~150m,个别达到200 m以上。
开发利用的方式以地下水换热系统为主,地埋管换热系统为辅助,仅有少量存在其他利用形式。
通过了解近几年使用情况,总体效果良好。
表2-6陕西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情况统计表
目前陕西省地热能主要用于洗浴、采暖、养殖、工业利用及生活热水。
(1)洗浴、休闲
全省孔隙型层状热储区和秦岭山前断裂型热储区的地热水开采井均具备洗浴、休闲功能,将地热流体的水、热、矿的特征综合利用。
用于洗浴、康乐、游泳、治疗的地热流体开采量1652.92×104m3/a,约占全部开采量的19%。
(2)采暖
目前采暖方式大多是直接利用地下热水循环采暖,利用地热流体采暖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如咸阳、西安、渭南等及周边地区。
主要开采新生界孔隙型层状热储,开采量851×104m3/a,约占全部开采量的10%。
(3)种植、养殖
由于种植、养殖对水质有一定要求,因此区内利用地下热水资源种植、养殖的地区主要在水质较好的秦岭北麓裂隙型带状热储和渭北岩溶型层状热储分布。
前者因为水温较高,水量丰富,以养殖热带罗非鱼、草鱼等为主;后者因水温较低,水质较好,以种植大棚蔬菜、跨季水果为主,而在黄河、洛河谷地的温泉排泄处,多以种植蔬菜为主。
经统计,种植、养殖年开采地热流体资源量482.01×104m3/a,占总开采量的6%。
(4)生活热水
主要指渭北岩溶型层状热储,分布在渭南市的富平、澄城、蒲城、大荔、白水、合阳等地,这部分地热流体年开采量3948.87×104 m3/a,占总开采量的47%。
(5)工业用水
地热水工业利用仅限于渭北岩溶型层状储热层中,其位于蒲城电厂洛河水源地,主要供发电厂用水,也未对流体热量进行利用。
开采量1. 39×107 m3/a,占全省总开采量的16.7%。
截至2015年底,陕西省内渭河盆地地热资源直接应用形式主要以供暖,温泉疗养、洗浴和养殖为主。
其中,地热能供暖以咸阳武功县、咸阳城区、西咸新区、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为主,供热面积约1500万m2。
陕西省目前没有地热发电站,装机容量为零。
“十三五期间”陕西地区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500×104 m2,新增水热型地热能供热面积4500×104 m2,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 MW。
重点开发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市(区)的水热型地热资源,计划到2020年,陕西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共1500×104 m2,水热型地热能供热面积6000×104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