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对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实现对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唐山市西北片区BT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各BT承包商施工机械、特种设备拆装、使用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____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____【____】____号令
《起重机械危险标志》GB15052-____
4职责
4.1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监理部在BT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应建立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指定专职安全工程师进行管理。
4.2工程项目管理督查部是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对BT承包商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____项目监理部对BT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监督,负责对各BT承包商进场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拆装安全资质及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
4.4BT承包商负责按照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监理部的要求,对本标段范围使用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进行管理。
5内容和要求
5.1施工机械的管理
5.1.1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监理部应对各BT承包商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管理机构和人员、机械的状况和资质进行审核备案。
大型施工机械、施工电梯进入施工现场前,各BT承包商应将施工机械的拆装资质、机械状况、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度和措施方案等报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监理部审核,并应对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使用。
5.1.2大型起重机械的工作场地、轨道基础和轨道铺设,必须符合本机型的技术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起重机械轨道应有专人维护和清理。
5.1.3在用的大型施工机械、吊笼、施工电梯要求执行挂牌制度。
挂牌内容包括机械安全检验合格证、额定起重量、操作人员姓名、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
5.1.4大型施工机械、吊笼、施工电梯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处理,严禁带故障作业。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2)
1.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目的:确保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保护工人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2. 应购置符合安全标准的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且必须具备合法的生产销售资质。
3.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测、维修与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并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4. 管理人员应对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进行专业培训,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与相关安全知识。
5.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且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合格才能上岗。
6.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及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超负荷运载、超速运行等危险行为。
7. 每台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都应配备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8.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的租赁、转让必须经过管理部门的批准,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
9. 对于有违章操作、事故发生的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应立即停用,并进行相关责任追究与事故调查。
10. 不符合安全要求、技术性能下降的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修理或淘汰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运行。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规章。
第二章机械设备管理
第二条公司对施工机械设备实行统一采购、验收、登记、分派、保养、保险、报废的管理。
第三条机械设备采购应根据工程的需要进行计划,提前申请预算,并根据采购程序进行采购。
第四条机械设备验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出具验收报告。
第五条机械设备应按照统一的编号进行登记,建立设备档案。
第六条机械设备的分派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的安排。
第七条机械设备的保养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保养工作要认真细致,并记录保养情况。
第八条机械设备的保险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标准进行,保险期限不得低于工程期限。
第九条机械设备报废时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严禁私自处理或转让设备。
第三章特种设备管理
第十条特种设备包括起重机械、压力容器、锅炉等,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统一管理。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必须经过注册、验收、定期检验、维修与保养等程序。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注册应由专业机构进行,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验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出具验收报告。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周期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并记录维修情况。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
第四章安全管理
第十七条公司应建立健全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作安全。
第十八条机械设备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九条特种设备必须设置专人进行监控,确保其安全运行。
第二十条使用机械设备和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规操作。
第二十一条发生机械设备或特种设备故障时,必须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施工现场必须进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对于违反机械设备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对于因违反机械设备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导致事故的,将进行相应的赔偿和责任追究。
第六章附法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公司的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执行。
第二十六条对于本制度未涉及到的问题,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以上是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大致内容,具体实施细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4)
是为了规范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一、施工机械管理:
1. 机械设备登记:施工单位需要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登记,包括机械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购买日期等信息。
2. 机械设备维护:施工单位需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并记录维护情况和维护人员。
3.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施工单位需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工作状态、安全装置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4.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施工单位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特种设备管理:
1. 特种设备登记:施工单位需要对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登记,包括特种设备的种类、型号、编号、证书等信息。
2. 特种设备检验:施工单位需要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包括检查设备的结构、安全装置、使用状态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3.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质:施工单位需要确保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操作证书或资格,同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4. 特种设备使用监控:施工单位需要对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包括设备使用记录、故障情况、维护情况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以上是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管理措施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重点是确保施工机械
与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高效完成。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5)
1. 目的和适用范围: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施工机械和特种设备的采购、运行、维护和报废等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机械和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利用。
该制度适用于项目建设中使用的各类施工机械和特种设备。
2. 购置管理:项目需要购置施工机械和特种设备时,需提前编制购置计划,并按照采购管理程序进行采购。
采购时应注重设备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并与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
3. 运行管理:施工机械和特种设备的运行管理包括设备的验收、调试和操作。
设备验收时,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验收,确定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其进行调试。
设备的操作应由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人员进行,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维护管理:施工机械和特种设备的维护管理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
日常维护包括设备的日常清洁、润滑和检查,定期维护包括设备的定期检修和保养。
维护应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和维护计划进行,记录维护情况并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缺陷。
5. 报废管理:施工机械和特种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继续使用时,需按照报废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报废前需进行设备的评估和鉴定,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报废后需及时归还或销毁设备,并进行相应的台账和报废记录。
6. 安全管理:施工机械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制度的重要内容。
施工机械和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和证书,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必要时,需进行安全检验和安全培训,并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7. 监督检查:项目管理部门应建立施工机械和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制度,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
以上是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