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战略拆解落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战略拆解落地
导读
战略制定出来后就需要做战略拆解,其中最可怕的状态叫做四拍:战略决策拍脑袋、战略拆解拍胸脯、结果出来拍大腿、启动问责拍屁股走人。
真正有效的拆解战略,我们要做好六个动作。
一、形成战略闭环
出发前一定要做出战略落地的闭环。
首先要要有全局观,先了解整个公司的战略,做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复盘、共创战略四个动作。
在战略制定阶段,要抓住目标、路径、策略、打法、里程碑等重要因素。
管理者要带团队、拿地图、打硬仗。
这个地图,就是路径和策略。
有时做了半年要改动,这是正常的,市场在变、团队人员在变,都可以理解,但不能在出发之前没想清楚。
战略执行阶段要抓关键指标、关键战役、关键人员三件重要事情。
每个职级要抓的重点,颗粒度大小不一,但一定要注意要抓住这三件事情。
接下来是战略复盘。
在复盘时会出现一个概念叫全面、及时反馈,千万不能等打完仗后再做。
最后是共创,也是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阿里巴巴,用的就是一颗心,一张图,一场仗。
在战略落地的过程中,总的逻辑是:先有战略再有目标,然后是策略、战役、战斗、关键里程碑。
这里面会有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就像一把尺子或是一个圆规,运用起来才可以画直线、画圆。
二、战略传达
拆解战略有很多的工具和方式,介绍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管理动作:战略会。
在阿里巴巴叫上下对焦,左右对齐。
注意,这至少是三个方向的沟通会议。
首先是向上对焦。
在战略传达完成之后,中层干部要首先自己理解战略、形成策略,然后向上对焦。
对什么?跟老板们对焦自己的策略、目标、路径图等是否合理,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公司总体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意图。
对焦成功了,再左右对齐。
左右是指业务部门的上下游、前中后台,各部门彼此之间主要对齐的是资源和节奏。
避免各干各的,否则就乱套了。
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那么大,不可能指望高层不断地协调各个部门,更多是中层干部之间对齐,这样管理半径就会大许多。
很多公司的CEO、高管,每天都在忙于协同、
打破部门墙。
因为下面的人没有自觉地对齐目标、节奏、资源、团队。
最后,上面的和左右的都OK了,要进行向下对焦。
向下传递战略的意义、价值、策略、路径、指标和要求。
此时往往会形成第四个会议,就是下属的向上对焦。
战略的传达,需要组织保障,我们使用的工具就是对焦和对齐的思路,配以不同的会议。
三、理解战略的必经之路
1
看客户,看市场,看自己
通过对客户购买行为进行分析,对目标市场需求、容量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外部的机会和威胁。
为什么要看客户?有些2 B的企业,本身的经营、运营做的很好,但因为客户的变化导致业务下滑。
通过自身组织系统与能力分析,得出内部优势与劣势。
为什么要看自己?比如一个零售行业的组织,就不要去做传统的房地产生意,在人才、制度、流程、资金等方面,都不会符合这种资源驱动的行业。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找到与自身组织与能力相匹配的目标,发挥优势规避劣势。
需要注意的是:机会和风险的识别。
2
所在竞品的分析
竞品的判别,不要看跟我生产相似产品的,也不要看相似服务的,而是要看相似场景的,争夺相同用户的。
一个经典的案例,嘉士伯的竞品是谁?在国外这个行业分为含酒精和不含酒精的市场,但在中国,它的竞争对手是那些相同场景、相同用户的饮料、低度酒饮。
所以,要在这个问题上看清楚,我服务的是什么样的客户,谁在以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行业分析上一定要拉宽维度,不要只顾脚下一亩三分地。
我们竞争的,是消费者一定程度的钱袋子和一定范围的时间,以及非常少的注意力。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看待竞争,就会发现嘉士伯的竞品名单实在太长了。
四、明确战略拆解的步骤
认真地拆解战略,也是对战略的审视。
如果老板带着高管和中层一起认真拆解战略,可能会发现不少优化的机会,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去纠正错误、避免战略失误。
最忌讳的是做完战略后直接硬拍,下达指标和指令,别的不管,立即开始行动。
在战略拆解中一定要注意三点:我的团队在哪儿、我要的结果是什么、我的策略是什么。
战略拆解的逻辑步骤是:
在做战略拆解时,中间的层级(也就是关键因子、关键对策)最重要。
关键对策有三种解,要学会区分其属性和价值意义。
五、症状解、根本解、杠杆解
拆解公司战略时,要有三个解。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是症状解;根因分析找到原因是根本解;找到业务相乘的关系并通过杠杆效应获得急剧的增长是杠杆解。
如果感冒了,鼻塞、头疼、四肢乏力,这些都是症状,把大部分的精力用来解决症状的问题,就会陷入到事情的表层。
感冒的根因是是细菌、病毒。
不论是通过自身抵抗力,还是药物治疗,把细菌病毒解决了,才算解决了根本。
在制定策略时,绝对不要把症状解带进去,重要的是要找到根本解;而互联网企业的基因,就在于杠杆解,它们很擅长找到业务当中的乘法关系。
杠杆解,一般意义上是指能帮助公司的策略实现杠杆效应。
比如,电商的策略大概率属于杠杆解:流量阵地×流量玩法×转化率×客户满意度×复购率×分享率×口碑。
其中一个板块的上升,另一个就会急剧上升。
必须通过分析,找到正确的策略,战略不能只有目标和指标,更重要的是策略,策略会告诉团队该怎么打,为什么打,有哪些变量,有哪些需要提前设计的路径。
策略的成熟度才是衡量战略可靠性的标准,没有科学的策略,任何战略都是痴人做梦。
六、战略拆解的输出
一是战略屋作为非常好的战略拆解工具,其构成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拿到战略后,要回溯使命愿景是什么。
在回溯使命愿景的时候,往往老板给出的要求是多少客户到什么程度,这不是使命愿景,而是战略目标!明确战略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怎么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环节叫做战略布局。
在布局战场后,接下来就是要明确定性的目标,即战略路径。
其次,是如何完成,要通过对每场战役的描述,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来对路径进行规划。
最后,再配以组织战略和人才战略,对整体的战略屋进行底层土壤的填充。
二是制定战略屋时,一定要自下而上的考量。
即每次战役的完成,组成了战场的胜利;每个战场的胜利,组成了整个战略的成功。
三是做战略屋的重点是,必须、只能用于你的公司,很多公司在做战略屋时,都像是在给同行、竞品去做的。
比如:狠抓服务、提升市场占有率,即空泛、又让人摸不着头脑,写了等于没写,做了等于没做。
做战略屋一定要有独特性并且适用。
七、结束语
战略的制定、拆解,一定是公司最重要的事情。
方向选错了,越努力攻打山头,损失就越大;地图画错了,打的每场战役都会将你送入死局。
战略的制定,磨砺高管、创始人、CEO;战略的拆解,要扩大到中基层的干部们。
保持学习,不断提升,是给生活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