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7高考语文 每日一练系列 第二周 第01组(含解析)不分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17高考语文每日一练系列第二周第01组(含解析)不分版本
第二周第01组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语言根底与运用
1. 〔2017届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
都正确
..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老实守信、一言九鼎
....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②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
....,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篇目。
③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
....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④随着孙杨、宁泽涛等人的强势崛起,中国男子游泳工程的实力和过去相比,已经不可同.
日而语
...。
⑤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宵衣旰食
....,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开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
⑥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笔走
..
龙蛇
..,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答案】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例如题中①一言九鼎、 刚柔相济。
第二,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例如题中
⑥笔走龙蛇: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
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此处用错对象。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 〔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入学考试〕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我们大多只注重地面建筑,不太重视地下根底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使我们的城市付出了很大代价。
B.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扩大,而东部地区的薪酬吸引力在下降,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东部地区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民工荒〞现象。
C.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以及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开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表达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
D.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适宜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
而不戴眼镜。
【答案】C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语感检查法。
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句式杂糅都可用此法。
;第二,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以用此法。
比方A项,压缩主干后,就发现缺少主语。
第三,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拟,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那么说明原句不正确。
第四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适宜,前后语句是否照应等。
比方题中D项;第五,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的语音标志。
3. 〔2017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单元练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
语,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不写稿子,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而却即使也B.尽管可是而虽然但
C.尽管而却虽然但D.虽然相反可即使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
这段文字由两个复句组成,复句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据此,可排除用转折连词“可是〞连接的B项,也可将用“相反〞连接的,D项排除,第四空是表假设关系,故又排除C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此题属于填写衔接句的形式,填写衔接句注意语意的分析和句式的选择,此题主要是语意的分析,分析语意注意抓住空格前后的重点词语和所填语句的吻合。
如此题由两个复句组成,复句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据此,可排除用转折连词“可是〞连接的B项,也可将用“相反〞连接的,D项排除,第四空是表假设关系,故又排除C项。
4. 〔2017届江西省新余一中、宜春一中高三7月联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
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海岸侵蚀是由于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后退和海滩下蚀的地质现象,导致海岸侵蚀的原因虽然有很多,①____。
例如:沿岸采沙直接减少了海岸陆域面积,沿岸开采地下水使地基产生沉降,而开采珊瑚礁、采伐红树林等活动那么使海岸失去庇护。
②____,我国那么是侵蚀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防治海岸侵蚀时,一些欧美国家在重要的岸段划有预警线,③____。
而在我国不少的旅游海岸,别墅和娱乐设施直接建在沙滩上,这就极易酿成灾祸。
【答案】①但是人类活动是重要原因。
②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海岸侵蚀。
③在预警线内不得修筑人工建筑。
【解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
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
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
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
逻辑顺序还表达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
比方此题的第一处根据后面举例的内容可知,人类活动对海岸侵蚀的严重,答出表达转折意义的词语“但是〞“而〞“然而〞等得1分;答出“人类活动〞同义相关的词语,如“人类的开发〞“人类的开采〞等得1分。
第二处结合后面“我国那么是侵蚀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可知,前面是讲世界范围内的问题,答出表达世界范围内的词语“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得1分;“存在海岸侵蚀〞得1分。
5.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根据下面两份表格所提信息,就2015年中国经
济形势写一段评述的话。
要求:内容贴切,语言表达简明、准确、连贯,100字以内。
〔6分〕
【答案】例如:2015年,中国经济得到稳健开展。
全国就业人员比上一年略有增加,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同比增长一千多万;与此同时,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4%,城乡居民收入都有相应增加。
〔大意如此即可。
共6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表格转换成文字,注意题目要求〔含字数〕。
表格即数据统计,注意数据的统计工程。
要对数据做归类,性质相同的数据统计到一起。
数据抓大放小,寻找规律、发现问题。
找出比拟对象、比拟角度、工程、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表达中不出现具体数字。
针对问题,探究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
6. 〔2017届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
部。
〔6分〕
〔1〕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
〔2〕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
〞
【答案】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寐〞“靡〞“簪〞“戈〞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
诗句的意思。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防止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此题“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寐〞是睡的意思,“靡〞是没有的意思。
“浑欲不胜簪〞的“簪〞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
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根底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二、阅读题
〔2017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7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我国领导人访问非洲,接受的最高礼遇是舞蹈夹道欢送。
其实世界各国许多重大外事活动,也常使用不同的舞蹈方式。
它跟三军仪仗队一样,其内涵都包含一种国力或文化的炫耀。
舞蹈代表这个民族早在人类语言没有产生前的文化成就。
凭借舞蹈原始遗存,一些人类学家、哲学家们达成一个共识:“舞蹈是人类一切艺术之母。
〞
舞蹈虽然很古老,但其文化意义却常遭到误解。
当代美国符号美学家苏姗·朗格说:“没有任何一种艺术,比舞蹈蒙受到更大的误解、更多的情感判断和神秘主义解释了。
〞舞蹈是一种非语言艺术,也是非文字文化。
但人们在认识或评价它时却用语言艺术或文字艺术的标准来判别,这样就会张冠李戴。
如同艺术史家约瑟夫·马库利斯所说:“在综合性美学观点的评述中。
要么几乎从不提及舞蹈本身的艺术特性,要么就是硬性地或直接基于其他门类艺术的立场。
〞舞蹈的感性材料是人自体,这是舞蹈与其他艺术文化最重要的区别。
即使其他与人体有关的艺术,在作品完成后,作品与人都可别离,唯人体与舞蹈永不别离。
真正的舞蹈不是说的也不是理论的,而是由人跳出来的。
这便决定了它必定具有鲜活性、现场性,表演时故在,表演结束舞蹈随即消失。
因此,古代舞蹈很难真实地保存下来,现代虽可通过影像设备做记录,但它已不是舞蹈家作品,而是摄影家的作品了。
舞蹈是人体艺术,主要是通过人体动作、动态来表达人的情感、思想和情绪。
它的接受也不依赖语言,或主要不依赖语言。
那么靠什么呢?意会。
人们常说优秀的舞蹈“只能意会。
不能言传〞,在舞蹈家看来,最美的舞蹈用语言说不清楚,即使能说出来,也会变得不仅词不达意而且浅白而失却生动性。
因此全世界的舞蹈家都不喜欢用嘴巴去诠释自己的舞蹈,即使节目单要写上几句暗示的话,他们也尽可能采取很抽象的语言。
这当然也会带来误解,以为舞蹈家没理论,或不善理论。
不善理论可能是对的,因为舞蹈家最善于用肢体说话,但不等于没有理论,只是这种理论也不是语言性理论。
口头语言或文字确实不能准确说清舞蹈,文字理论在舞蹈面前永远是灰色的,第二位的。
人类开展舞蹈理论,只不过是让它帮助人自己加深与舞蹈本体的接近罢了。
上演了一百多年的芭蕾舞小品《天鹅之死》,没人问它到底要说什么,也无人疑心人体到底像不像天鹅,作品在讴歌生命的这一深层内涵,即使说不出来,也不愿用“天鹅临死不想死,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话来浅白它。
常人白话会砧污作品的美,优秀舞蹈的思想内涵所具形而上
的哲理,需给予深层意会。
中国当代古典舞《扇舞丹青》,人人都喜爱,人人都能感受到它那传统美的意味。
如非要问表演的是谁?她在干什么?她在什么地方?她是文人才女还是画家手中的笔.她是色彩还是线条……不要说编导抑或演员无可答复,任何人都会觉得这种发问不正常。
该舞获了那么多奖励,久演不衰,被行内外普遍认可,也是在意会作用下的接受。
〔摘编自吕艺生《舞蹈文化面面观》〕7.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代表着这个民族远古时期的文化成就,它产生的时间早于语言艺术和文字艺术。
B.世界各国在重大外事活动中常使用不同的舞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内涵包含一种国力或文化的炫耀。
C.舞蹈是人跳出来的,具有鲜活性和现场性的特点,表演时存在,表演结束就消失,致使舞蹈无法保存。
D.舞蹈主要通过人体动作、动态而非语言来表情达意,欣赏舞蹈也一般不依赖语言而依赖意会这种特殊的内心体验。
8.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约瑟夫·马库利斯的话说明,不以舞蹈自身而以其他门类的艺术特性来阐释或评价舞蹈,会让舞蹈失去它的独特性。
B.优秀的舞蹈“不能言传〞,即使能说出来也会词不达意而且浅白不生动,这种说法恰好为舞蹈的艺术特征作了注脚。
C.舞蹈家最善于用肢体说话,但不善于文字理论,这使得欣赏者在欣赏舞蹈时难以加深和舞蹈本体的接近。
D.作者以《扇舞丹青》为例,说明了真正的舞蹈欣赏者不会去追问角色的信息,而是通过意会感受古典舞的传统美。
9.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舞蹈是以人类自身形体动作为媒质的艺术形式,从原始社会开始,无论时代怎样开展,舞蹈的呈现依然须臾难离人类自身的形体。
B.舞蹈是人体艺术,不是语言的艺术,但也可以让语言参与舞蹈,只要语言是补充舞蹈的内容而不是参与舞蹈的感情表达。
C.通过影像设备记录的舞蹈不是舞蹈家的作品而是摄影家的作品,因为记录者都有自己的审美,记录时难以客观呈现。
D.《天鹅之死》上演百多年而不衰的原因在于舞蹈本身的美和形而上的哲理,中国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雀之灵》与其有相似之处。
【答案】
7.C
8.C
9.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
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
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例如此题选项C说法过于绝对化。
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拟分析,C项,“这使得欣赏者在欣赏舞蹈时难以加深和舞蹈本体的接近〞,强加因果。
应选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
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
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
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拟。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表达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例如此题选项C属于强加因果的错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
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
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散见于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时就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
例如此题选项B就犯了颠倒是非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