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肉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肉畜产品之一,因此需求会很大。

进来我国生猪价格连续小幅度上涨,但由于饲料价格小幅度走低,所以部分养殖户成本有所降低。

这更是养殖户们挣钱的大好机会。

1、养猪品种没选好。

品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猪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及料肉比等。

众多试验证明,饲养优良的杂种猪,可使母猪每窝断乳仔猪增加1~2头,增重提高1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15%以上。

2、饲料搭配不合理。

饲料是养殖生猪的基础,也是养猪成败的关键因素。

通常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80%左右。

所以合理的利用、选择、开发饲料很重要。

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

3猪病防治不到位。

养猪业总是会把注意力放在猪价上,认为猪价是觉得是否盈利的决定因素,这当然是不对的,举个例子说,比如存栏500头母猪,月均出栏800头商品猪的猪场,遇到冬季的一个流行性腹泻,造成直接损失就高达40万,而猪肉价格每千克降1元,而月均损失才8万,仅相当于流行性腹泻带来的损失的五分之一。

这样就不难分辨哪个因素重要些了吧。

4猪场管理不科学。

传统的养殖早已过时,现在都是提倡科学、绿色、健康的养殖。

饲养者管理好猪场,可以节约饲料,避免饲料浪费,使投入的饲料最大化的转为猪的增重,饲养管理好的猪场,猪生病机会少,这样就可以节约购买疫苗的成本,减少了猪死亡的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利于促进猪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