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积温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昆虫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在适宜害虫发生的季节里,气温高低决定害虫发育快慢或发生期迟早。
当测定害虫某一虫期或龄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后,便可根据当地常年同期的平均气温,结合近期气象预报,对其下一虫期或虫龄的发生期作出预测。
二、 实验原理
根据有效积温公式N (T-C )=K ,式中N 为完成生长发育期所需的时间(天数或小时);T 为该期平均温度;K 为有效积温。
在人工控制的恒温条件下,将要测定的某虫期昆虫在几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保持该种昆虫适宜的温度和相同的食物条件,测得在各种温度下的发育历期N (天)。
设有几个处理,其温度分别为T 1、T 2,……T n ,其发育速率依次为V 1、V 2……V n 。
按照有效积温公式
K=(T-C )N ,V=1/N ,代入得: T=C+K
为了在多个处理中求出C 和K ,可采用统计学上常用的“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其推导公式为:
或建立一元回归方程y=a+bx ,令y=T ,x=V ,则C=a ,K=b 。
根据T=C+K ,可以计算出不同发育速度(V )的理论平均温度T 〞,由此进一步计算C ,K 的标准误差:
测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温度以及它们的标准无厂误差后,可以建立下列的预测式: N=(K ±S K )/[T-(C ±S C ]
根据式中正负号的选择,N 的预报值区间为
Nmax=(K+S K )/[T-(C+S C )] Nmin=(K-S K )/[T-(C-S C )]
三、 实验材料
⎪
⎪⎭
⎫ ⎝
⎛-+⨯--=∑
∑
2
2
2
)'(1
)
2()'(V V V n n T T Sc ()
∑∑---=
2
2
)
'()2('V V n T T
S k []
2
2
)()
(∑∑∑∑∑--
=
V V
n T V VT n K []
2
2
2
)()(∑∑∑∑∑∑--=
V V n VT V T V
C
1.实验仪器:系列温度培养箱,盆栽秧苗、温度计。
2.供试昆虫:白背飞虱。
四、实验方法
1.系列温度的调节;调节系列培养箱的控温旋钮,待培养箱温度稳定时,温度计的读数应分别为15、20、25、30、35(℃)。
调节温度应细致,尽量避免误差。
2.白背飞虱卵发育期的观察
将产卵的白背飞虱雌成虫接在盆栽秧苗(每盆一丛秧苗)上产卵,随时检查产卵情况。
将带卵的盆栽秧苗(去除成虫后)分别置于系列培养箱内,每种温度重复4-5次,卵数在150粒以上,当卵开始孵化时逐时检查一次孵化虫数(每次检查后去除若虫),计算各温度条件下平均历期。
五、实验结果
将实验结果记载于表1。
表1 不同恒温下白背飞虱卵的发育历期
根据一元回归方程y=a+bx(相应于T=C+KV中y=T,x=V,a=C,b=K),将表1实验观察数据整理成表2。
表2 白背飞虱卵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度
1.发育起点C和有效积温度K的计算
C和K的计算可按表3的统计求得。
表3 一元线性回归统计表
表3中 SS X =∑X 2 -( 1/n)(∑X )2 SS=∑Y 2 –( 1/n)(∑Y )2 SP=∑XY –( 1/n)(∑X )(∑Y ) r=SP/( SS X * SS Y )1/2
有效积温K=b=SP/ SS X ; 发育起点C=a=y - b X
2.标准误差S C 和S K 计算。
S C 和S K 的计算可通过表4的计算表进行
表4 S C 和S K 计算表
注意表4中T 通过T=C+KV 关系式求得。
由此,可求得S C 和S K ,进而建立预测式
六、 作业
1.完成表2、3、4的计算。
2.实验报告内容如下:
①写出温度和白背飞虱卵发育速度的线性回归式T=C+KV 。
②白背飞虱卵的发育起点C 和有效积温K 的测定结果。
③发育起点C 和有效积温K 的标准误差S C 和S K 的计算结果。
④白背飞虱卵期的预测式。
⑤预测
T=18℃,23℃时的卵期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