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行业分析和信贷支持建议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 , 猪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50%左右 , 占国内肉类产量的 60%以上 , 是我国第一大肉类品种。

我国自古就有“ 六畜猪为先 , 猪粮安天下” 的说法。

分析生猪产业行业情况 , 研究信贷支持政策 , 对于发挥农发行支持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近十年来 , 我国生猪生产情况相对较为稳定 , 生猪存栏量维持在 4.4亿头以上 , 年肉猪出栏头数 5.2亿头以上。

据商务部有关
数据 , 2009年 11月 , 我国生猪存栏 4.66亿头 , 同比增长 4.1%, 1-11月份出栏
生猪 5.79亿头 , 同比增长 3.5%。

(一我国生猪行业的生产和消费特点
1. 生猪养殖全国覆盖面较大 , 但出栏
量相对集中。

全国 31个省区均有不同规模
的生猪出栏量 , 但出栏量主要集中在十大
生猪主产区 (四川、湖南、河南、山东、河北、
广东、湖北、广西、江苏和安徽 , 这些省份
生猪出栏总数占全国生猪出栏总数的 73%
左右。

2. 生猪散养占比较大 , 规模化养殖占
比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生猪价格的波动显
示 , 由于散养户在市场上快进快出的特点 ,
其占比过大会导致产业波动频繁。

因此 , 规
模养殖比例的上升有助于平抑生猪产业的
周期波动 , 在抵御市场波动方面具有一定
优势。

3. 人均猪肉消费量逐年增加 , 消费结
构有待优化。

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在 1990
年至 2008年 16年间增长了将近 1倍 , 从 20千克上升到 39.6公斤 , 已经超过
了世界水平 , 这与我国居民消费习惯以猪肉为主有关。

从消费特点来看 , 我国猪肉消费主要以生肉消费为主 , 高低温肉制品、罐头以及肉制品深加工的占比较低 , 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

4. 肉制品加工能力和规模较小 , 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不高。

在肉制品加工方面 , 行业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 行业集中度低。

我国猪肉加工行业前 4位企业的加工能力占规模以上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10%, 这一数字与我国作为猪肉消费
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

在产品结构上 , 我国猪肉消费以生肉消费为主 , 熟肉制品以及深加工制品占比不到 10%, 而发达国家熟肉制品已达到肉类
生猪养殖行业分析和信贷支持建议■ 王洋 Perspective
行业透析
失衡局面。

二是从严控制对油料加工企业新建项目和扩建项目的贷款申请 , 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重组规模小、技术落后、经营效益差的加工企业 , 组建国内
油料加工企业“ 航空母舰”, 提高国内民族加工企业竞争力 , 增强国家对油脂市场
定价权和调控的力度。

(三引导和规范加工企业开展油脂套期保值业务 , 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
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

应监督在农发行有贷款的油料加工企业只能在期货市场进行油脂的套期保值 , 达到企业规避风险的目的。

不得在期货市场进行买空和卖空投机
炒作 , 造成贷款风险。

(四优先支持技术领先的高科技企
业。

优先支持油脂企业在生物制药、生物能
源等产品深加工领域发展 ; 优先支持油脂
企业在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等技术升级领
域发展 ; 优先支持油脂企业在提高产品附
加值、增强科技含量的产能结构调整领域
发展。

(五加强油脂市场分析 , 准确测算加
工企业盈利空间 , 择优扶持 , 建好信贷防火
墙。

在信贷支持上应抓行业龙头 , 抓大企
业 , 重点选择在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行业中具有原材料资源优势、产能优势、行业定价优势、品牌优势的集团型客户。

对一般类企业 , 要在严格控制风险前提下审慎提供贷款。

对发展前景差、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企业 , 坚决启动退出机制 , 不予支持。

通过农发行的信贷支持选择 , 优化农发行的贷款结构和客户结构。

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 , 实施“ 扶持一批、限制一批、淘汰一批” 的加工企业结构调整战略 , 积极为油脂加工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 促进油脂加工企业稳健发展。


52
2010年 5期
总产量的 50%以上。

5. 生猪价格总体呈波浪式上升 , 波幅不断增大。

1984-1987年经历了第 1个“ 上升→ 下降→ 上升” 的小周期 , 该周期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 0.6元 /千克。

1987-1993年 , 为第 2个波动周期 , 波幅约为 2.0元 /千克。

1993-2000年第 3个波动周期 , 该周期波幅达到 4元 /千克左右。

2000-2006年为第 4个波动周期 , 该周期波幅为 3.5元 /千克左右。

2006年 7月开始回升 , 2007年 4月开始急速上升 , 7月达到“ 波峰”, 较上年同期增长 103.6%, 增幅
6.83元 /千克。

2007年 7月至今 , 生猪价格持续走低 , 于 2009年 6月逆势上扬 , 至 2009年 8月底 , 连续 9周持续走高。

6. 我国生猪品种多 , 引进品种多于地方品种。

我国目前已搜集整理到《中国猪品种志》的地方品种有 60个之多 , 如梅山猪、定远猪、雅南猪等一些优良地方品种成为培育新品种的重要基础。

此外 , 我国还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优良品种 , 主要有约克夏、长白、杜洛克及迪卡配套系等。

(二生猪养殖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国家政策对生猪行业的影响较大。

近几年 , 猪肉价格持续波动的情况 , 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相继出台包括“ 补
贴、保险、贷款” 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 希
望通过宏观调控平抑猪价的波动 , 增加生
猪产量 , 稳定农户收入 , 帮助养殖户抵御养
殖风险。

概括起来 , 目前实施的政策主要
有 :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能繁母猪政策性保
险、生猪大县奖励政策、生猪良补政策、生
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政策、良种繁殖体系建
设等。

2009年 1月 ,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
业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暂行》, 6月 13
日 , 启动了国产冻猪肉的收储工作 , 首批储
备 12万吨。

2. 饲料供应的影响。

生猪养殖业为耗
粮型畜牧业 , 通常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
本总额的 70%左右。

在衡量生猪养殖与饲
料之间盈亏平衡关系时 , 通常使用猪粮比
的概念 , 2009年 2月初 ,《防止生猪价格过
度下跌调控预案 (暂行》中规定了这一比
例为 5.5:1, 今后以此固定比例作为预警基
本指标 , 高于此指标 , 养猪盈利 , 反之 , 则可
能出现亏损。

2010年年初的猪粮比为6.58:1。

玉米在配合饲料中所占比重最大 , 豆
粕是国内应用最广的蛋白饲料原料 , 玉米
和豆粕价格走势对生猪养殖具有较大影响。

3. 金融危机、食品安全等外部因素对生猪行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居民的收入受到影响。

但由于中国人对于猪肉的特殊的偏好 , 其收入需求弹性并不高 , 由此造成的猪肉需求的波动幅度并不大。

近些年来 , 畜牧业中的口蹄疫、疯牛病等疫病相继出现,“ 三聚氢胺” 事件更是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到风口浪尖。

2009年全球爆发的 H1N1流感 , 一度被称为猪流感 , 也使人们对猪肉产品的安全性产生疑虑。

4. 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近几年来 , 我国生猪常见病呈多发态势 , 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 , 2005年部分地区发生了猪链球菌病 , 2006年、 2009年部分省区先后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由于国内生猪散养的现状、养殖和屠宰分布不均衡 , 生猪从生产到流通环节较多 , 在客观上也给生猪防疫带来了影响。

(三生猪行业的经济分析
1. 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2009年 6月始至今 , 猪肉价格经历了新的一轮涨势。

2009年 11月初 , 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平均出场价格为 11.45元 /千克 , 2010年初 , 价格上升到 1
2.43元 /千克。

2009年 1-8月份全国生猪价格走势见下图 1。

2. 生猪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2009年初 ,
e rs p e c t ive 行业透析
P
53
2010年第 5期
按照不同养殖规模 , 生猪养殖的成本利润情况如表 1。

引起生猪生产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仔猪进价高。

据调查 , 大、中、小规模养殖和散养 , 仔猪进价同比上涨 96.1%、 93.4%、 79.2%和63.9%。

二是受气候的影响 , 生猪疫情控制费用加大 , 医疗防疫费在成本中占据的比例增加。

三是饲料价格高位运行。

3. 生猪养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由于食品类商品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中占大约 1/3的比重。

据经验数据分析 , 食品往往是各因素中对 CPI 影响最大的。

而在食品大类中 , 猪肉所占权重较大 , 猪肉价格连续两个月的单边上涨 , 必将对 CPI 产生影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预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我国生猪养殖以散养为主的现状加剧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我国生猪散养
占比虽然逐年降低 , 但其在我国生猪养殖
模式中的占比仍然较高 , 加之近年来国家
出台一系列扶持生猪养殖的政策 , 导致生
猪养殖的散养户中 , 盲目投入,“ 跟风” 养殖
的情况比较多。

2. 生猪屠宰点多面广 , 难以形成规模。

据统计 , 全国共有屠宰场近 5万家 , 屠宰点
分散。

2010年 1月 11日 , 商务部召开全国
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与猪肉市场运行专
题发布会 , 对外公布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
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15》,《纲要》披露
的数据显示 , 全国生猪定点屠宰场有
20639个。

屠宰的分散和零散对防疫、环境
污染、猪肉质量等均有较大影响。

3. 我国生猪养殖的区域布局不合理 ,
制约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我国十大生猪
主产区的人均国土面积都在 5000平方米 /
人以下 , 远低于世界人均国土面积 29700
平方米 /人的水平。

人畜争水、人畜争地的问题非常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饲料用粮逐年增加 , 1978年为 4575万吨 , 2007年达到 17150万吨。

1978年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仅为 15%, 2007年为 34.2%。

就生猪养殖的资源消耗
与环境污染来看 , 一年内 1头肉猪的资源消耗量与排泄量是 4个人的总和 , 1头母猪的资源消耗量是 6个人消耗量的总和。

按 1头肉猪生长期为 4个月 , 1头母猪年产仔量为 16头计算 , 以河南省肉猪出栏数 5958万头为例 , 相当于一
年增加了 10178.3万人口的资源消耗与排泄污染。

就全国来看 , 综合考虑粮食安全、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因素 , 北京、天
津、上海、山西和宁夏不是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的优势区域。

而四川、湖南、广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新疆、内蒙古属于优势产业带。

(二
生猪养殖业发展趋势
1. 生猪养殖规模化势在必行。

规模化养殖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增强抵抗市
场风险的能力 , 又是实施标准化生产 , 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必要基础。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 散养仍然在我国生猪养殖业占据一席之地。

分析其原因 :
一是农户在种植业与养猪业上的互补性降低了农户生猪养殖的成本 ; 二是我国的
地方品种猪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的特点是散养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的重要基础 ; 三是我国地域辽阔 , 对于地少人多的平原区域适合发展规模化的养殖 , 而对于人口相对拥挤、平原较少的区域 , 保持一定比例的散养户是符合实际的。

2. 屠宰加工行业集中度提高。

随着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和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的加大 , 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也将进一步发展。

强势企业规模化突出 , 有力地推进了行业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Perspective 行业透析
表 1
大规模饲养中规模饲养小规模饲养散养成本
1257
1273
1294
1343
同比
345
343
336
333
增幅
37.8%
36.9%
35.1%
33%
净利润 349 300 272 210
表 22009年 6月农发行开户企业基本情况一览表AAA
AA
A
BBB
定性评级
■ 数据来源于农发行 CM2006系统同比-288
-264
-211
-182
增幅 -45.3% -46.8% -43.7% -46.4%
信用等级
合计
558
17
155
160
27
199
开户企业个数
生猪养殖
268
3
51
76
6
132
屠宰
126
5
44
36
15
26
肉食品加工164
9
60
48
6
41
54
2010年 5期
e rs p e c t ive 行业透析
P 表 3开户企业行业间利润分布对比表
生猪养殖屠宰肉食品加工企业个数 48% 23% 29% ■ 数据来源于农发行 CM2006系统
截至 2009年 6月底
主营收入
8%
44%
48%
主营利润
12%
34%
54%
利润总额
14%
29%
57%
净利润 15% 29% 56%
表 4生猪及相关行业贷款余额表■ 数据来源于农发行 CM2006系统截至 2009年 6月底
合计生猪养殖屠宰肉食品加工
单位 :万元
累放金额总计
1048735
193184
356551
499000
其中 :
小计
774405
118851
279510
376044
占比 (%
74
62
78
75
产业化龙头企业短期贷款
557716
58971
207539
291206
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长期贷款 216689
59880
71971
84838
3. 猪肉制品消费保持增长。

居民收入的增长促进了居民消费肉制品的增加。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 , 饮食结构中肉制品的占比将不断上升。

三、农发行支持生猪养殖的情况 (一客户基本情况
到 2009年 6月底 , 农发行开户企业中有从事与生猪行业相关的企业 558家。

从行业之间企业规模和信用等级分布看 , 生猪养殖行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低于下游屠宰加工行业 , 企业信用等级整体水平也要低于下游行业。

这和我国生猪养殖现状基本相符。

(见表 2
(二客户经营情况分析
农发行开户企业中 , 生猪养殖企业占产业开户企业总数的 48%, 但利润却仅占15%左右 ; 而下游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 29%, 但利润却占到 56%以上。

这说明生猪养殖行业较下游加工业而言 , 企业规模更小 , 利润薄。

同时也发现生猪行业主营收入占 8%, 但净利润占 15%, 也从
侧面反映国家对生猪行业的扶持政策改善
了养殖业的盈利状况。

(见表 3
(三农发行贷款情况
2009年上半年 , 农发行累计向生猪及
相关行业投放贷款 48亿元 , 其中生猪养殖
行业 8.2亿元 , 占比 17%。

截至 2009年 6
月 , 生猪及相关行业贷款余额 104.9亿元 ,
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 77亿元 , 占
74%, 贷款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

生猪
养殖贷款中产业化企业贷款余额均为最
低 , 这也印证了生猪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比
较低的现状。

四、农发行贷款支持生猪行业的建议
(一对不同的生猪养殖企业采取不同
的信贷支持策略
坚持“ 区别对待 , 分类指导” 的原则 ,
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生猪养殖企业采
取不同的支持策略。

贷款投放应以短期流
动资金为主 , 对大型生猪养殖、屠宰和加工
一体化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依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酌情予以支持。

(二积极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区域分布调整
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资源配置作用 , 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合理区域分布 , 重点支持适宜开展生猪养殖、环境承载力较强的省份的大型生猪养殖产业化企业 , 运用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 , 合理布局我国生猪养殖行业 , 促成优质生猪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

(三做好生猪养殖业整条产业链的信贷支持
以支持生猪养殖为着力点 , 完成对其产业链上游的饲料种养业和下游的屠宰加工业的支持。

既是有力推动生猪养殖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 也是有效规避贷款风险的重要措施。


55
2010年第 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