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课音乐与造型艺术(三)-《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五课音乐与造型艺术(三)-《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1)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二十五课音乐与造型艺术(三):《伏尔加船夫曲》说课稿二
一、教材分析
《伏尔加船夫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音乐教材第一册(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内的歌曲欣赏课。

本单元名为“欧洲风情”,分为歌曲学唱和音乐欣赏两大块。

其中音乐欣赏分为男低音歌曲《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欣赏、器乐曲《阿尔罕布拉宫》欣赏以及男高音歌曲《我的太阳》欣赏这三部分。

本课选取男低音歌曲《伏尔加船夫曲》来进行欣赏。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俄罗斯民歌。

伏尔加河就像是中国的黄河一样养
育了俄罗斯儿女。

《伏尔加船夫曲》表现当时在俄罗斯沙皇统治下,人民生活困苦,贵族生活却非常奢侈,反映出当时社会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

二、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纬度的目标而设定。

(1)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这几个方面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情绪特点,提高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情感、技能目标)
(2)能够听辨男低音音色;对劳动号子有大致的了解。

(认知、技能目标)(3)能够对欧洲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1、力度层次的演变特点
2、男低音的音色。

四、教学方法
(1)、欣赏法。

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以外的艺术表现形式,领会艺术中所谓的通感。

培养学生感受艺术、欣赏艺术的能力。

此节课中,我引导学生欣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让学生说出感受,并让他们带着这种感情进行第一次听赏。

(2)、启发,总结法。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做出总结。

而不是一味的把知识灌输式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接受。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学生讨论后回答告诉教师,我再用列表格的形式,把答案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这几个方面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

从而对于此曲有更深刻的了解。

(3)、体验法。

让学生自己来模仿拉纤的动作,并喊出劳动号子。

在实践中掌握劳动号子的律动,理解劳动号子音型的特点。

(4)、互动法。

不能光让学生表演,
教师适当的表演会给课堂增添色彩,使学生兴致高涨。

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一段船工的号子声做为背景音乐,朗诵了一段描写船工迎浪划船的文字。

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号子。

(5)、选择法。

教师列出几种答案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分析选择。

在本节课中,我分别模仿男高、男低两种音色来哼唱主旋律,让学生选择用哪种音色来演唱这首《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会更好。

旨在培养学生对音色的辨别与了解音色和音乐情感的关系。

四、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1、以导游的方式导入。

师:大家好,欢迎参加俄罗斯民歌旅行团!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到欧洲最长的河流,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伏尔加河去聆听一首古老的民间歌曲,同时欣赏它两岸秀丽的风光。

2、体验两种不同的情绪。

看到这景色,请用一个字表达你的感受?
伏尔加河域不但自然风光秀丽,而且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现在他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过去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大家欣赏一幅油画。

探讨与交流
视觉启示:画面描写了怎样的内容,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总结: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

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间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声音表现:请大家展开想象,这幅画上纤夫们在拉纤时会发出怎样的声音?(用节奏型表达)
感受与体验音乐
抓住音乐要素,分析音乐作品,挖掘作品内涵
伟大的俄国人民却用了这样一个音乐动机53630创作了一首世界著名的表现纤夫们劳动的歌曲《伏尔加船夫曲》,现在大家来看俄国人民是怎样表达这种情绪的?(从力度的层次、人声的类别、歌曲的主题思想、劳动号子的固定音型、速度、节奏、旋律上听赏)
思考题
一、从旋律的力度上,大家发现了什么?(用马蹄声启发)
教师总结:由ppp逐渐ff再到ppp
这就是歌曲力度层次变化的特点。

它采用了由弱到强,又从强到弱的处理方法,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到消逝在远方的情景。

二、从歌曲中,你能体验几种不同的情绪?分别用一种颜色表示。

1、旋律舒展,向上扬起。

高亢的音乐发泄对世道的不平的愤慨及对光明的向往。

2、吸取了纤夫拉纤的特点,沉重的
节奏生动的描绘了船夫们拉前时的形象,一群衣衫褴褛,胸前套着纤索的船夫,低着头,弯着腰,在沙滩上艰难地走着。

3、旋律优美婉转,表现纤夫们自由美好的生活。

三、这首歌曲通常是由男中音或男低音演唱,这种声音有助于更准确地刻画纤夫们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英雄形象。

它的音色有何特点:
浑厚、深沉、有力(适合表现沉重、压抑的情绪)
高亢、嘹亮、辉煌
四、下面欣赏由俄罗斯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演唱的,带有忧郁、深沉个、格调的《伏尔加船夫曲》简介:夏里亚宾(1873—1938)擅长演唱《伏尔加船夫曲》、《两个掷弹兵》擅演萨宁、鲍里斯等角色。

歌曲旋律出现了三次高潮,每一次对应的情绪是:
第一次纤夫们在激流险滩中搏风击
浪的呐喊
第二次纤夫们对伏尔加河流域的赞美与人民力量的讴歌
第三次抒发纤夫们宽广的内心世界
实践与表现
播放合唱《伏尔加船夫曲》。

学生用固定音型53630为歌曲伴唱。

学生用4/4拍指挥图式划拍,注意力度的变化。

参照列宾的油画,请大家推选几位代表在《伏尔加船夫曲》的歌声中作即兴表演。

教材拓展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俄罗斯民歌,那么中国的民歌也题材广泛,丰富多彩,有没有这种题材的歌曲呢?
欣赏《黄河船夫曲》片段
课堂小结: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不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音乐文化也灿烂多姿,我们在了解外国优秀音乐的同时,也应该对比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

教学反思
这趟课曾是我的一次失败比武课,后来又经同行们提意见,自己反复修改,最终获得学生欢迎。

我觉得上好欣赏课的关键是“诱导”,所有的高雅欣赏都要做一些文字的铺垫,否则,学生根本听不懂,导致不愿欣赏。

欢迎同行们指导!谢谢!<br/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