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禹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贡献主要是
A . 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行之有效的制度
B .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C . 推行禅让制
D . 发明了甲骨文
2. (2分) (2019高三下·肇庆模拟) 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动机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地方的各种权力都收上来,不让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积蓄出威胁中央政府和分裂统一国家的能量。

这主要会导致()
A . 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稳定
B . 重视血缘关系而忽视才干品德
C . 重视中央集权而忽视地方分权
D . 重视国家统一而忽视民族发展
3. (2分)《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
A .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 .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 .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4. (2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 专制皇权
B . 中央集权
C . 检察权力
D . 对农民的控制
5. (2分) (2016高一上·如皋期中) 根据1787年宪法,下列违宪的是()
A . 总统是国家的权力的重心
B . 联邦议会掌管全国的财政
C . 总统统帅海陆空三军
D . 华盛顿所在特区的法律与联邦法律可以并行
6. (2分)(2016·邯郸模拟) 1865年恩格斯在分析德国经济时写到:“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自己的工业活动的领域中依赖政府到什么程度。

租让权及行政上的控制像噩梦一样压迫他们。

”恩格斯的这
一分析()
A . 找到了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B . 为德国迅速实现工业化指明了出路
C . 强调了普鲁士领导国家的责任重大
D . 对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7. (2分)(2017·连云港模拟) 《英国政治制度史》写道,“它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这里的“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 内战的爆发
B . 光荣革命
C . 责任内阁制形成
D . 议会改革
8. (2分)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末) 美国在建国过程中既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创造,下列能体现出当时美国对英国传统继承的是()
A . 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B . 国家元首权力很大
C . 行政机构向议会负责
D . 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9. (2分) (2017高一上·蚌埠期中) 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该文中所说的“事件”是指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10. (2分)(2019·安徽模拟) 如图为彦涵1944年创作于延安的年画,在抗日根据地曾流行一时。

该年画创作意在()
A . 强调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B . 极力宣扬全面抗战路线
C . 鼓动军民支持战略反攻
D . 说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
11. (2分)(2019·杭州模拟)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

”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路易十四如此评价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 . 抑制地方势力,防范分裂割据
B . 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C .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文官体制
D . 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官员素质
12. (2分) (2017高三上·鹰潭期中) 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

因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

这说明()
A . 雅典的社会结构有效制约了权力的滥用
B . 雅典选举制度没有等级差别和贵贱之分
C . 人人平等是雅典社会民主和自由的基础
D . 轮番而治有利于雅典社会的正义与公平
13. (2分) (2017高三下·贵州模拟) 查士丁尼《法学法典》规定:“各省总督应注意各自治市之强制性公务,应依惯例合理分派,并依年龄和地位轮换。

务使重担不经常压在同一批人身上而造成自治市人力和资源之枯竭。

”这反映了()
A . 帝国内的管理实行轮换制
B . 帝国对自治市的管理制度化、法律化
C . 帝国放松对自治市的控制
D . 帝国内的地方“自治”权力有名无实
14. (2分)下图中的“?”应填()
A . 贵族、平民
B . 公民、自由民
C . 平民、贵族
D . 罗马人、自由民
15. (2分)“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原则是
A .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 革命的彻底性
16. (2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
A . 总统控制议会
B . 总统对议会负责
C .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 . 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17. (2分)《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②内河航运权③九龙司地方一区④香港岛
A . ①②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18. (2分)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省会城市开放。

另外,一些市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招徕中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

这一做法()
A . 抵制了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
B . 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
C . 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
D . 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
19. (2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吾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割台湾、偿二百兆”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20. (2分)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 . 黄花岗起义
B . 武昌起义
C . 北伐战争
D . 南昌起义
21. (2分) (2018高二下·如皋期末) 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另)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一事件使近代中国()
A .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 取得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C .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D . 革命的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
22. (2分)(2020·西安模拟)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共”行动,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

8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湖南省委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不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而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直接发动秋收起义,上述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 . 开始建立人民军队
B . 积极探索革命道路
C . 转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 . 注重总结失败教训
23. (2分)(2020·滨州模拟) 全面抗战初期,以亲日派汪精卫为代表的部分人上提出“亡国论”,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散布“中国速胜论”,中国共产党则提出持久抗战的理论。

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 . 抗日民族统战线尚未形成
B . 中国抗战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C . 国民党抗战的态度摇摆不定
D . 共产党指明了抗战胜利的道路
24. (2分)(2016·盘山模拟) 1946年5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发布了一则公告:“本府会部马匹饲养员己编成运输大队,从事生产自力更生。

凡规定有专门公马人员因公外出时,均酌发车马费。

因饲养员已全部取消,今后各方
人员,乘马来本府时,须自带饲养员喂养,本府概不负责,特此声明。

”晋察冀边区政府的“公马改革”主要意义在于()
A . 减少财政开支,改善干群关系
B . 发扬民主作风,反对官僚主义
C . 精简行政人员,扩充边区军队
D . 充实生产人员,发展边区经济
25. (2分)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1943年出版)一书说,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

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

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 . 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 . 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 . 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 . 以自由主义反对帝国主义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40分)
26. (15分)(2020·合肥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9年,英国政府为应付战争引起庞大的军费开支,首创个人所得税,也称“战时税”,1814年,个人所得税成为英国政府税收的一个永久税种,是英国税收收入的第一税种。

长期以来,英国的个人所得税一直占英国总税收收入的30%以上,英国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包括个人免税额、高龄人口宽免额、已婚夫妻宽免额、儿童抚养宽免额、老人赡养宽免额、鳏寡丧偶宽免额和盲人宽免额等多种形式。

经过多年积累,英国的所得税法案议有19个部分,10万多字,对各个税制要素规定得具体详细,2015—2016年度,英国逐步取消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税率,对于储蓄收入不超过5000英镑的居民适用零税率。

个人所得税是英国税制中核心税种,对英国税收收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卫桂玲《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作用和借鉴》
材料二民国时期的所得税深受英美等国的深刻影响,在免征额规定上,许多规定更是对外国法律条文的照搬。

1898年至1899年,李鸿章和陈碧就倡议仿行西洋印花税,《申报》《东方杂志》等刊登了不少介绍所得税、印花税的西洋工商新税的文章。

清末至民初,中国商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中国工业与商业的互动,催生了赋税制度的诸多变革。

据1913年至1925年北京政府中央军务费实支情况统计显示,1913年竞高达172747907元,占财政收入的41.8%,1914年占55.9%,军费比例逐年提高。

晚清以降,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改良民主思潮的推动过程中,康有为税制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制度引起了进步思想家的高度关注。

此后,国民政府颁布相关法律,正式开征所得税。

——摘编自曾耀辉《民国时期所得税制研究》
材料三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征求意见,决定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这是继1980年以来第七次修正,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现了从按个人到按家庭征税模式征收。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现综合征收,草案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等不正当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这次草案,还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居民最关切的专项附加扣除等。

——摘编自叶檀《中国个税制度上的一次根本性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民国时期个人所得税制度确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修订的历史意义。

27. (10分)《南京条约》第一条
英文本的《南京条约》第一条:“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双方政府都必须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转摘自《炎黄春秋》2011第四期
(1)《南京条约》前的中英两国的社会状况存在什么差异。

(2)英国人为什么要在《南京条约》第一条中提出要“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说明理由。

28. (15分) (2018高二下·如皋期末)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

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

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

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

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

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这场革命”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40分)答案:26-1、
答案:26-2、
答案:26-3、
考点:
解析:
答案:27-1、
答案:27-2、考点:
解析:
答案:28-1、
答案:28-2、答案:28-3、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