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1_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练练题:选择题(1)含答案
1、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
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加以控制的是
( )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制银色漆颜料⑤用明矾净水⑥用明矾与苏打作食品膨松剂
⑦制易拉罐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⑨包装糖果和食品
A.③⑤⑧⑨ B.②⑥⑧⑨
C.③④⑤⑨ D.③⑤⑥⑦⑧⑨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中的“把铝确定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与“控制使用”。
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2017·日喀则一中月考)已知:C(s)+H2O(g)===CO(g)+H2(g) ΔH=a kJ·mol-1
2C(s)+O2(g)===2CO(g) ΔH=-220 kJ·mol-1
H—H键、O===O键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 kJ·mol-1,则a为( ) A.-332 B.-118
C.+350 D.+130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第一个反应×2-第二个反应得,2H2O(g)===O2(g)+2H2(g) ΔH=(2a+220)kJ·mol-1。
根据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计算,则2a+220=4×462-(436×2+496),解得a=+130。
本题选D。
答案 D
3、(2017·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常温下,取pH=2的两种二元酸H2A与H2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测得pH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2A为二元弱酸,稀释前c(H2A)=0.005 mol·L-1
B.NaHA水溶液中:c(Na+)+c(H+)= 2c(A2-)+c(OH-)
C.含等物质的量的NaHA、NaHB的混合溶液中:c(Na+)=c(A2-)+c(B2-)+c(HB-)
D.pH=10的NaHB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c(Na+)>c(HB-)>c(OH-)>c(B2-)>c(H2B)
答案 B
解析pH=2的H2A稀释100倍时溶液的pH变为4,说明该酸完全电离,所以为强酸,A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aHA水溶液中:c(Na+)+c(H+)= 2c(A2-)+c(OH-),B正确;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含等物质的量的NaHA、NaHB的混合溶液中:c(Na+)=c(A2-)+c(B2-)+c(HB-)+c(H2B),C错误;pH=10的NaHB溶液显碱性,说明HB-的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离子浓度大小:c(Na+)>c(HB-)>c(OH-)>c(H2B)>c(B2-),D错误;答案选B。
4、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 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原理为N2O(g) + CO(g)CO2(g)
+ N2(g) 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ΔH = ΔH1 + ΔH2
B.ΔH = −226 kJ/mol
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 Pt2O+ 和 Pt2O2+
【答案】D
5、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盐酸,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萄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答案 B
解析“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日照澄州江雾开”中,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试玉要烧三日满”与硬度无关,故C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发应,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不是水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B。
6、常温下,用0.1 mol·L-1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 mol·L-1盐酸、20.0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若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c(A-)
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V(NaOH):CH3COOH>HCl
D.当0<V(NaOH) <20.00 mL 时,对应混合物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c(A-)>c(Na+)>c(H+)>c(OH-)
答案 B
解析因为滴定终点时NaCl溶液为中性,CH3COONa溶液为碱性,故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1,A不正确;达到B、D状态时的pH=7,c(H+)=c(OH-),根据溶液的电荷守恒,c(Na+)=c(A-),B正确;相同的NaOH中和相同的酸,C不正确;在醋酸溶液中滴入NaOH,pH=7时,0 mL<V(NaOH)<20.00 mL,但有:c(A-)=c(Na+)>c(H+)=c(OH-),D不正确。
7、[2017·湖北省七市(州)高三第一次联合调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B.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D.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3H6Cl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答案 C
解析只有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故A错误;不饱和油脂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苯是平面结构,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故C正确;—C3H6Cl有5种结构,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3H6Cl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15种,故D错误;故选C。
8、(2017·黄冈市高三3月质量检测)薄荷醇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荷醇属于芳香烃的含氧衍生物
B.薄荷醇分子式为C10H20O,它是环己醇的同系物
C.薄荷醇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种
D.在一定条件下,薄荷醇能与氢气、溴水反应
答案 B
解析薄荷醇分子内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烃的含氧衍生物,故A错误;薄荷醇分子式为C10H20O,是环己醇的同系物,故B正确;薄荷醇环上的每个碳原子上均有碳氢键,则其环上一氯取代物应该有6种,故C错误;薄荷醇分子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氢气、溴水反应,故D错误;答案为B。
9、(2017·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三最后一卷)伏打电堆是由几组锌和银的圆板堆积而成,所有的圆板之间夹放着几张盐水泡过的布。
下图为最初的伏打电堆模型,由八组锌和银串联组成的圆板堆积而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方程式:O2+4e-+4H+===2H2O
B.电池长时间工作后,中间的布上会有白色固体颗粒生成,该固体颗粒为Ag2O
C.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消耗锌板的总质量为52 g
D.该伏打电堆工作时,在银板附近会有Cl2放出
答案 C
解析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A错误;锌比银活泼,所以银不会被氧化,故B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8组银锌电池,消耗锌0.1× 8 mol=0.8 mol,锌板的总质量为0.8× 65 g=52 g,故C正确;该伏打电堆工作时,银板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会有Cl2放出,故D错误。
10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Ba2+
B 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黑色沉淀酸性:H2S>H2SO4
C
向KSCN和酸性FeCl2溶液中滴
加H2O2溶液
溶液变红色氧化性:H2O2>Fe3+D
向5 mL 0.2 mol·L-1 NaOH溶
液中滴几滴0.1 mol·L-1MgCl2
溶液,再滴加饱和FeCl2溶液
产生的白色沉淀转
化成红褐色
溶解度:
Fe(OH)3<Mg(OH)2
答案 C
解析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硫酸钙等,故A错误;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黑色沉淀,是因为生成的硫化铜不能溶于稀硫酸,不是因为酸性H2S>H2SO4,故B错误;向KSCN和酸性FeCl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过氧化氢将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溶液变红色,说明氧化性:H2O2>Fe3+,故C正确;向5 mL 0.2 mol·L-1NaOH溶液中滴几滴0.1 mol·L-1MgCl2溶液,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再滴加饱和FeCl2溶液,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不能证明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镁溶解度的大小,故D错误。
11、有4种碳骨架如下的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和d是同分异构体②b和c是同系物③a和d都能发生加聚反应④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
应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由图可知a为2甲基丙烯(CH3)2C===CH2,分子式为C4H8;b为新戊烷(CH3)4C,分子式为C5H12;c为2甲基丙烷(CH3)3CH,分子式为C4H10;d为环丁烷,分子式为C4H8。
故可知①②正确;d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③错;a、d也能发生取代,故④错;选A。
答案 A
12、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替代食品添加剂中对人体有害的合成抗氧化剂,用于
多种食品保鲜等,如图所示是茶多酚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A的结构简式,关于这种儿茶素A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分子式为C15H14O7②1 mol儿茶素A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7 mol H2加成③等质量的儿茶素A分别
与足量的金属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金属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④1 mol儿茶素A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 4 mol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儿茶素A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所以1 mol儿茶素A最多可与6 mol H2加成;分子中有5个酚羟基、1个醇羟基,只有酚羟基与NaOH反应,1 mol儿茶素A最多消耗5 mol NaOH,而醇羟基和酚羟基均能与Na反应,1 mol儿茶素A最多消耗6 mol Na。
酚羟基的邻对位上氢原子均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1 mol儿茶素A最多可消耗4 mol Br2。
答案 D。